佛教中的等级排序,佛教中等级排列顺序是怎样 西游记出现了多少个佛

2020-12-26 14:10:09 字数 5332 阅读 9212

1楼:清一o萧子敬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2楼:iori爱朋

佛教中讲究平等,你所说的等级根本不存在。

如果站在尊师重道的角度来分析,可以这样说。

首先是受过三皈依的**,这是身入佛门的标志,区别于未受皈依的凡夫众生。再上一点就是受戒**,受过皈依,再受五戒。再上一点就是受过菩萨戒的**。

再之上就是出家人了,分别是受沙弥、沙弥尼戒的出家**。之后是受过具足戒的**,称为比丘、比丘尼。

所以的首座、方丈、知客等等称呼,都是受过具足戒的比丘或比丘尼,这些没有区别,只是职责不同而已。受戒超过二十年的可以称为长老。诸如此类的称呼有很多,但都是世俗说法。

阿弥陀佛。

佛教中等级排列顺序是怎样 西游记出现了多少个佛

3楼:加班星期天

西游记仅仅是**而已,里面的解释和描述与佛教不符。

**中只出现了三位佛,即西天如来、燃灯古佛、弥勒佛。

西天如来在**第七回首次出场,对孙悟空自称“我是西方极乐世界释迦牟尼尊者,南无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确有其人,在我们这个世界(娑婆世界)成佛,而非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则是佛经中记载的西方极乐世界的佛,**里混在一起了。

弥勒佛在收黄眉童儿的一回出场。佛教中弥勒佛是未来佛。在释迦牟尼佛涅槃五十七亿年之后才会在这人间悟道成佛。

但在**中孙悟空称其为东来佛,实际上没有这种称呼。估计是“当来下生弥勒佛”——“当来佛”误传成了“东来佛”。

燃灯古佛是帮唐僧发现无字真经的一回出场。佛教中,燃灯古佛是过去佛。释迦牟尼佛的前世曾经为燃灯佛的**,燃灯佛为其授记,预言他将在九十一劫之后的成佛,名为释迦牟尼佛。

如果扩展来说,最后一回有 四十八尊佛 的佛号,唐僧和孙悟空排在最后两位分别是“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

四十八佛分别是:南无燃灯上古佛。南无药师琉璃光王佛。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过去未来现在佛。南无清净喜佛。

南无毗卢尸佛。南无宝幢王佛。南无弥勒尊佛。

南无阿弥陀佛。南无无量寿佛。南无接引归真佛。

南无金刚不坏佛。南无宝光佛。南无龙尊王佛。

南无精进善佛。南无宝月光佛。南无现无愚佛。

南无婆留那佛。南无那罗延佛。南无功德华佛。

南无才功德佛。南无善游步佛。南无旃檀光佛。

南无摩尼幢佛。南无慧炬照佛。南无海德光明佛。

南无大慈光佛。南无慈力王佛。南无贤善首佛。

南无广主严佛。南无金华光佛。南无才光明佛。

南无智慧胜佛。南无世静光佛。南无日月光佛。

南无日月珠光佛。南无慧幢胜王佛。南无妙音声佛。

南无常光幢佛。南无观世灯佛。南无法胜王佛。

南无须弥光佛。南无大慧力王佛。南无金海光佛。

南无大通光佛。南无才光佛。南无旃檀功德佛。

南无斗战胜佛。

------------------------------------------

佛教中其实并无等级排序。若从修行果位说,可以理解为“佛陀”果位为最圆满果位,“佛陀”为圆满觉悟者(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的总称。

大乘“菩萨摩诃萨”,有十地菩萨。根据《菩萨璎珞本业经》所述,菩萨从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所要经历的五十二个次第: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五十二个位次。

即菩萨从初发心直至成佛所要经历的五十二个等级的修行。其中,十地菩萨即:初地菩萨为欢喜地(断除执着妄想,欢喜踊跃),二地为离垢地(行修十善,不犯细微过错,远离垢染),三地发光地(精修定学,内心光明无冥暗),四地为焰慧地(断除执着愚痴,智慧如炬),五地为难胜地(修满禅定,证悟真谛),六地为现前地(安住在灭尽定中,照见缘起性空,佛法现前),七地为远行地(出定入定随念自由,度众生而有无限方便),八地为不动地(功德任运增进,不在为各种境界所动,大愿度众),九地为善慧地(自然自在,以纯善智慧开示众生、守护佛法),十地为法云地(即将成佛的补处菩萨,降**雨、伏诸魔外,终成佛道)。

中乘“缘觉”,即“辟支佛”果位。在无佛住世的时候,独自修行,观“十二因缘”之理,觉悟无常,断烦恼,证真理。“辟支佛”比“阿罗汉”略高,但还没到大乘菩萨。

小乘“声闻”,即“阿罗汉”果位,以明悟“四谛”道理(知苦,断集,慕灭,修道),断除“见思烦恼”为主要修行方式。阿罗汉的果位有四个:初果“须陀洹”名为初入圣流;二果“斯陀含”,名为人天两界还有一次往来;三果“阿那含”,名为不来受生;四果“阿罗汉”,名为断尽一切见思烦恼,离一切欲。

声闻和缘觉为“自度”,属小乘佛法,以东南亚佛教为代表;菩萨则为“自度度他”,为大乘佛法,以汉传佛教为代表。

佛教中是如何划分等级的?

4楼:爱了你五年

扩展资料

1.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云南傣族等地区的上座部佛教)。汉传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流传于中国,为北传佛教中的一支,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

2.自藏传佛教出现后,南传、北传佛教两支的划分渐渐退出,取而代之的是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的划分法。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而汉传佛教还包含了小乘佛教的宗派。

参考资料:佛教

5楼:匿名用户

佛教,就是一个修行大学。也是分成不同的年级,有小学、 中学、大学、研究僧。研究僧也分:

学士、 硕士、博士、 博士后。小学生叫:沙弥;中学生叫:

沙门;大学生叫:和尚;学士叫:罗汉;硕士叫:

菩萨;博士叫:佛。博士后:

佛祖。这种文化现象,同社会上的学校学习差不多,大学没考上,基本上在社会上就认为同文盲差不多。这是一种世俗阶级化的笑话说法。

但是,这里是有道理的。菩萨,正规含义是:觉,有情。

所以他的爱心满满的,大慈大悲。佛:正规含义:

觉者。他不会渡众生。他会用他的手指指引人们修行,沿着他开创的道路前进。

在佛教里面如果从佛祖释迦牟尼向下排的话是:佛,菩萨,罗汉,声闻,帝释,比丘。

如果按照佛教僧团向下排:比丘(和尚),沙弥(准和尚),居士(俗家**)。

另外比丘是代表受过具足戒(250条戒律)的出家人

沙弥是受了沙弥戒的出家人(十戒)

居士是受了菩萨戒的在家信佛人(五戒)

现在我们拟用最短篇幅,将佛教徒所敬拜的对象分类如下,约可分成佛部、菩萨部、明王部、天部、眷属部等五类。

一、佛部

佛,是佛教中最受尊敬、最高级和最受敬拜的对象,主要的共有十五佛;但有的佛广受敬拜,有的佛却遭冷落。十五佛中,仅释迦牟尼佛,曾在印度有过做人的历史,后被神化,成了上帝一般。其它的十四佛,都无历史根据。

因为佛教特别注重「人修道、人开悟,人成佛」的三个「人」的修行佛道过程,所以任何佛、菩萨如没有在这世界做过人、修过道的历史,便只能把他看成是一种想象中的崇拜对象罢了。但佛教却另编出一套神话,说某佛在无量劫前如何发心修道而成佛,但都无历史根据,不足无信。

按「佛」一,梵文 buddha,意为「知」、「悟」,原指佛教修道人知道明白了佛教的「因缘法」等教理而言,本无任何神秘色彩。与释迦同时代的耆那教教祖尼提陀菩提子(nigantha nataputu),也被他的信徒称为buddha呢!但释迦经后代佛教徒予以神化后,佛陀释迦也变成有如上帝一般了。

佛教觉生杂志在社论中指出,「先就佛陀而言,后来,渐次神圣化、神秘化,无形中人间的、历史的佛陀,慢慢地被一幕幕的神话掩饰成非人间寓言的佛陀了。……观今日信仰佛陀者,或视诸为神明,或比诸为上帝,神佛不分……」(见该利,一九六一年三月十五日)

十五佛的名称称是:释迦牟尼佛、大日如来、卢遮那佛、阿弥陀佛、药师如来、宝生如来、不空成就如来、开敷华王如来、天鼓雷音如来、宝幢如来、一字金轮佛顶、佛眼佛母尊、多宝如来、定光如来。「如来」,梵文是tathagata意为「如实地到达」、「宣示如实之理者」、「如实的觉者」、「如实的教师」。

「如」,如实(tatha),「来」,到达(gata)。此「如来」为释迦的十个称号之一,以后,「如来」也被用别的佛上。

除以上主佛十五尊外,另又有「三千佛」的说法。根据「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现在贤劫千名经」、「未来星宿千佛名经」等所载,在过去、现在及未来三世,佛名多至三千。其中且有什么「南无电灯光佛」、「南无光游戏佛」之类的,真是无奇不有。

再根据「贤劫经第八叹古品」,当喻星宿劫时,有八万佛出现,重清净劫时,有八万四千佛出世。在佛教中既然大家都是佛,所以「佛」也就显得不希奇了。南传小乘佛教泰国,只尊释迦牟尼佛一位,保持了大乘佛教发生前的遗风,泰国的几个大寺院,只供奉释迦一佛,小乘佛教不信释迦佛以外的佛及菩萨。

二、菩萨部

菩萨,又作菩提萨陲,梵文 bodhisattva,意为「觉有情」,bodhi(觉,菩提),sattva(有情,众生)。根据梵文原意,凡是修行大乘佛教的佛教徒,就都是bodhisattva;佛教劝人发菩提心,就是发菩萨心。我国已故太虚法师说:

「凡发菩提心学佛者,都可以叫做菩萨。」所以,「菩萨」原是佛教中一个极普通的称呼,既适用于僧尼,也适用于在家学佛的居士们 。

佛教把全宇宙的灵界与佛界划入「十界」之中,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阿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以上称为「六迷界」。声闻界、缘觉界、菩萨界、佛界,以上为「四悟界」。即是说,佛是最高,菩萨次之。

据说菩萨(修道人)修行共有五十二位,渐次上进。从四十一位至五十位,称作「十地」,以上便是「等觉」、「妙觉」位、最后一个便是「佛」位。

修行佛教的佛教徒便是菩萨的思想,以后也逐渐起了变化,予以神化,最后竟产生了许多非人的、想象中的天上菩萨出来了。这些在天上宇宙间菩萨,有男有女,据说能赐人幸福与快乐。但我们从宗教学的立场来看,与其称他(她)们为菩萨,毋宁说这是佛教中的一种变相多神多灵崇拜,与原始佛教的无神论,不知已相距多少个十万八千里了。

菩萨部中较重要的菩萨有:圣观音、千手观音、十一面观音、如意轮观、不空绢观音、马头观音、准提观音、三十三体观音、叶衣观音、大白衣观音、弥勒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地藏菩萨、药上菩萨、药王菩萨、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虚空藏菩萨、普贤延命菩萨、五大虚空藏菩萨、大随求菩萨。另又有廿五菩萨的说法,自观世音菩萨至无边身菩萨,共廿五尊。

据说他们都是保护那些念阿弥陀佛名号的菩萨。另有已死去的印度名佛教徒马鸣、龙树、世亲三人,也都被称为菩萨。以上的许多菩萨都受佛教徒敬拜。

除以上的佛、菩萨外,佛教中尚有鬼神的「明王部」的神明:不动明王、降三世明王、孔雀明王、马头明王、大元帅明王……等三十四尊。另有「天部」鬼神:

昆沙门天、广目天、梵天、吉祥天、阿修罗王、大黑天、日天、月天、宝藏天女……等三十四尊另又有「眷属部」神将:药师十二神将、般若守护十六善神、普贤十罗刹女、十六罗……等九十八尊。以上的许多鬼神,各有专司,或为佛教的**,或赐人福乐,或服侍于天界等不一,他(她)们有的广受佛教徒敬拜。

单是以上五部的佛、菩萨、神、鬼等的数目,便多至两百尊左右。

除此之外,释迦牟尼佛当年的十大**,也被塑像,受人敬拜。在台湾有些神佛兼拜的寺庙,还供有关公、妈祖、吕纯阳、土地公、玄天上帝、玉皇上帝、三官大帝、张天师、太上老君……等与道教及民间信仰有关的神明,让人膜拜。这些塑像原与佛教无关,但为了适应一般多神多鬼信仰者的迫切需求,以及增加香火经济收入起见,有些佛教寺庙也竟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