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船,商船,渔船有哪些种类,只要名字。感谢

2020-12-26 08:20:16 字数 5406 阅读 5718

1楼:突然地天蝎

鸣鹤战舰 大战船 斗舰 飞隼战舰 海鹰战舰 蛟龙战舰 蒙冲 曜阳战船 小战船

中华战舰 走舸

2楼:匿名用户

艨艟、走舸、楼船、福船、宝船

我国古代的战船有哪些种类?

3楼:同样的悲剧

春秋战国之际就经常使用船只往来,并有了战船

的记载。吴国水军的战船是当时最有名的,它包括“余皇”、“三翼”、“突冒”、“楼船”、“桥舡”等多种舰艇。

“余皇”,是王侯乘坐的大型战船,战时作为指挥旗舰。据古书记载,船首绘有鸟的图案,有优良的航行性能。水军的主要战舰是三翼,即大翼、中翼和小翼。

其中大翼长10丈,阔1·5丈,可以载士卒90多人,有较高的航行速度。吴国就是凭借这些战船先后在汉水和太湖大败楚、越两国的。后来勾践卧薪尝胆,越国灭吴时的战船已经发展到300艘之多。

公元前16~前11世纪,中国商代就已将舟船用作军队的运载工具。最迟于公元前6世纪中期,中国的吴、楚等诸侯国已出现了舟师(海军部队)和战船。当时,吴国舟师中的战船有大翼、中翼、小翼、突冒、楼船、桥船等船种,并有“馀皇”一类的大船,犹如近代海军中的旗舰;还出现了专用的水战器具“钩拒”(亦称“钩强”)。

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中国战船得到进一步发展,其性能已逐步赶上和超过当时地中海国家,并一直保持到15世纪中期。15世纪的中国战船是世界上最大、最牢固、适航性最好的船舶。其特点是船体结构坚固(采用铁钉联接),操纵灵活(采用舵、橹、硬质纵帆等),装载量大(如楼船设楼2~5层,大型的载千人),船种多(有“楼船”、“蒙冲”、“先登”、“赤马”和侦“斥候”等),以适应水战的需要。

艨冲船体狭长,行进速度快,是为一种攻击型战船;舰有上下两层舱室,四周装有护板,属于有防护性能仅次于楼船的攻击性战船;赤马舟船小体轻,速度疾如快马,便于隐蔽,多用于侦查、偷袭;露桡与赤马舟相似。斥候为瞭望船,艇船体更小,适用于水寨巡逻。

自三国后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战船的种类没有太大变化,只是船的形制及船上的**装备、防护设施更进步,更适合新的战争形式。值得一提的如前文所述,西晋灭吴时,王濬所造的大船连舫,其方圆一百二十步,上面建有城墙楼橹,四面开门,可以纵马。看来应是一种 连体的大型战船。

为了破坏孙吴插在江底的巨型铁锥,王濬制造的长宽各百余步的大木筏,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战船,但也称得上水战战具的一个创举。 隋朝为了灭南陈,杨素在巴东郡建造的“五牙”楼船,船高十余丈,筑楼橹五层,前后左右共置拍竿六根,船上有士兵八百人。

拍竿是砸击敌船的战具,多至于楼船之上。拍竿长五丈有余,由立柱、横杆、缚于杆头的巨石和辘轳四部分组成。立柱为支架,横杆架在立柱上,可以随意转动,巨石以砸击敌船,辘轳有绳索与横杆相连,靠人力转动辘轳,拉起横杆,提升巨石。

杨素在荆门延州与陈吕仲惠水军接战时,凭借“五牙”楼船上的拍竿击破、击沉敌船十余艘,为沿江东进扫清了障碍。在当时隋军的水师中,除了“五牙”楼船外,还有“黄龙”、“舴艋”、“平乘”等较小的战船。

拍竿的出现,使战船增加了大型攻击性战具,改变了弓、弩、戟、矛等传统兵器只能杀伤敌船兵员的状况。它可以凭借重力自上而下砸击敌船。与只靠船头撞击目标的西方古代战船相比,拍竿能自由转动,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打击敌人,性能明显优越。

唐代出现了以轮代桨的车船,它是由李臯发明的,“尝运心巧思为战舰,挟二轮以蹈之,翔风鼓浪,若挂帆席”。这种车船是宋代以后大型车船的前身,但只以两个轮形桨叶推动,船体不会很大,在水战中起不了大作用。

宋代火器出现,不但改变了传**争的格局,也促进战船由内陆船向海船发展,慢慢的迎来了更广阔的海战时代。

三国时期(220~280)的吴国战船规模庞大,仅小船就有数千只,其中最大的战船设楼五层。

西晋初期(公元3世纪70年代)王浚为准备伐吴而建造的连舫战舰,长120步,上面有楼橹,开四门,能驰马行车,载2000余人,是一座水上城堡。

南北朝时期发明的车船(亦称车轮船、轮桨船),行驶便捷,是后来机械明轮船的先驱。

588~589年隋灭陈时,杨素所率最大战舰“五牙”舰,设楼五层,可容士卒800人,前后左右设有6具“拍竿”。“拍竿”是利用杠杆原理高悬巨石,在接舷战中用来拍击敌船,是一种威力很大的冷兵器。

唐代(618~907)造船技术继续有进展,所建造的“海鹘”战船,能在较大风浪条件下航行战斗。宋代(960~1279)的战船已普遍采用水密舱壁技术,提高了不沉性。1000年,神卫水军队长唐福向朝廷献火箭、火毬、火蒺藜等燃烧性火器。

11世纪,战船已采用指南针导航,车船又有进一步发展,1130 年,杨么起义军使用的大批车船中,最大的长36丈(约110米),装有24个转轮和6具“拍竿”,载士卒1000余人。

1203年,秦世辅造的载重 1000斛(约60吨)的“铁壁铧嘴平面海鹘”战船,舱壁装有铁板,是装甲的先河,船首装有形似铧嘴的犀利铁尖,用以在水战中冲击犁沉敌船,较冲角破坏力更大。

14世纪,中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亦称火筒)。最迟在明洪武十年(1377)中国战船已装备火铳,从而开始了战船**从冷兵器、燃烧和**性火器向火炮的过渡。

明朝初年曾出现造船的第一次高峰期,史书曾多次记载明朝积极充实军备、建造战船,仅沿海一带的战船就有五千艘左右,如果加上沿江临河的战船,明朝的战船总数就更多了。明朝中叶,为了抵御倭寇,掀起了第二次大规模建造战船的高潮。明朝战船种类极多,除了前代已有的战船,如楼船、蒙冲、斗舰、海鹘、走舸、游艇等外,还有四百料战座船、四百料巡座船、九江式哨船、划船等。

楼船是一种具有多层建筑和攻防设施的大型战船,外观似楼,故曰楼船。汉代大型战舰“楼船”高十余丈。三国时东吴建成五层战船,可载兵3000人。

楼船不仅外观巍峨威武,而且船上列矛戈,树旗帜,戒备森严,攻守得力,宛如水上堡垒。我国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在汉代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就造船而言,汉代最为著名的船,便是楼船。

楼船之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南方的越国,越有楼船军,秦朝及汉朝都有官衔为“楼船将军”的军事指挥官。汉代能够建造这种大型船舶,是因为我国的造船技术发展到汉代时已渐臻成熟。首先表现在帆的使用上。

汉以前是否有帆,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汉刘熙《 释名》书中“释船”部分已有船帆的解释:“随风张幔曰帆,使舟疾泛泛然也。显然,发展到汉初时,我国船舶使帆技术已经出现了。

与帆同时出现的是造船史上最重大的发明之一,船尾舵的发明。它设在船尾部,有使舵拔正航向不偏航的功能。1955年在广州出土的一只汉代陶船模,其上就有船尾舵的设置。

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相印证,证明汉代船尾舵确实存在。而迟至1242年西方造船史上才出现舵。帆、舵的发明与使用,使得秦汉时期我国的造船技术已达到很高水平。

楼船的出现与建造可以说是汉代造船、航海技术的集大成者。

另:古代中国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船上建有重楼,因而得名。

有的作为指挥舰。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战船,统称楼船。公元前525年,在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军曾以吴王座舰——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舰。

公元前522年,楚国大夫伍子胥由楚奔吴后,在同吴王阖闾的问对中,伍称:“楼船者,当陆军之楼车。”这说明,吴、楚舟师中均已装备有楼穿。

至汉代,楼船进入大发展阶段。汉武帝准备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楼船,起上层建筑3--4重,高10丈(27.6米),可载1000人。

各重上层建筑均设有舱室、女墙、战格,作为士卒战斗的依托和防护设施。船上多竖旌旗,以壮声威。楼船成为舟师的主力战舰,从而亦成为舟师的代称,故汉代舟师通成为楼船军,简称楼船,或船军;士卒称为楼船士,领率官称为楼船将军。

督造楼穿的称为楼船官。三国时期,吴国水军装备有5层楼的楼船,如“飞云”、“盖海”等大型楼船,可载士卒3000人。此后,历代水军,都以楼船作为主力战舰。

西晋时,楼船上装设有拍竿。东晋时期,孙恩、卢循海上起义军也拥有一支以大型楼船为主力的舟师。隋代初期的舟师装备有大型楼船—五牙舰。

宋代将车船建造技术运用于建造楼船,发展出装有多达24车的楼船,船上有的装设拍竿6座。明代初期,郑和下西洋的宝船可远渡重洋进行洲际航行的巨型楼船,这是中国古代楼船建造技术的最高成就 。

除了建造战船外,明朝时期还有了严格的战舰编队制度,当时战舰有二十多种,其中著名的战舰就是福船。

网梭船:超小型,形如梭,竹桅木帆,吃水七八寸,内有2-4人,装备二三支鸟枪。战时二三百船蜂聚蚁附。

鹰船:轻型,两头尖翘,不辨首尾,进退如飞,机动性强。四周用茅竹密钉以掩护,竹间留铳眼。常冲入敌阵,与沙船配合。

连环船:轻型,长4丈,形似一船实为二船。前船占三分之一,后船占三分之二,中用2铁环相连。

前船有大倒须钉多个,上载火球、神烟、神沙、毒火,并有火铳,后船安桨载乘士兵。战时顺风直驶敌阵,前船钉于敌船上,并点燃各种火器,同时解脱铁环,后船返航,后船既返,前船烈焰旋起,敌船遂焚。

子母船:轻型,母船长3丈5,前2丈,后1丈5,只有两边舷板,内空,有一小船,上有盖板,有4桨可划,用绳索与母船绑。母船有柴火猛油,火药火线。

战时母船迅速抵近敌船,钉在一起,点燃母船后人乘子船而返。

火龙船:轻型,分三层。以生牛皮为护,上有铳眼,中置刀板,钉板,下伏士兵。两侧有飞轮, 4名水手。先伪败于敌,诱敌登船,开动机关,使敌从上层落入中层刀板钉板中。

赤龙舟:轻型,船身像龙,分为3层,内藏火器刀枪。船首如龙头张口,内藏士兵一人,侦察敌情。

龙背用竹片钉之,胸开一小铁门,两侧各有1口供一兵划桨。身有坚木架2个,船龙骨以铁坠,使船平稳。内部除兵器外不装他物,2兵于其内发射火器,一兵掌舵操帆。

常以数百船齐射攻敌。

苍山船:小型,吃水5尺,装备千斤佛郎机2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4把,喷筒40个,烟筒60个,火砖30块,火箭100支,药弩4张,弩箭100支。全船37人,水手4人,战士33人,编三甲。

第一甲佛郎机与鸟枪,第三甲火器,第二甲冷兵器。

车轮舸:以轮击水的战船,长4丈2,宽1丈3,外虚边框各1尺,内安4轮,轮头入水约1尺,船速远快于划桨。船前平头长8尺,中舱长2丈7,尾长 7尺。

上有板钉棚窝,通前彻后,两边伏下,每块板长5尺,宽2尺。作战时先放神沙、沙筒、神火,之后掀开船板,士兵立于两侧,向敌船抛掷火球,发射火箭,投掷标枪,毁杀敌船。

海沧船:中型,吃水七八尺深,风小时机动,配合福船。千斤佛郎机4门,碗口铳3个,噜密铳6,喷筒50,烟罐80,火砖50,火箭200,药弩6张,弩箭100。

乘员53人,水手9人,战士44人,分4甲。第一甲佛郎机和鸟枪,第四甲火器甲。

福船:大型,身高大,底尖上挑,首昂尾翘,树2桅,舱3层,船面设楼高如城,旁有护板。士兵掩护在其后向敌船射箭发弹,掷火球、火砖、火桶。

并顺水顺风撞沉倭船。舰首备红夷炮1门、千斤佛郎机6门、碗口铳3门,迅雷炮20门,喷筒60个,噜密铳10支,弩箭500支,火药弩10张,火箭300支,火砖 100块,及冷兵器上千。乘员64人,水手9人,战士55人,编5甲。

一为佛郎机甲,操舰首炮、佛郎机,近敌掷火球火砖;第二甲是鸟枪甲,专门射鸟枪;第

三、四甲为标枪杂役,兼操舟近战;第五甲为火弩甲,专射火箭。

蜈蚣船:大型,仿葡萄牙多桨船,底尖而阔,航行迅速,逆风亦可行,不惧风浪。上有千斤佛郎机舰炮并有火球、火箭。

三桅炮船:巨型,水师主力,身高大,首昂尾翘,航行迅速,不惧风浪。树3桅,主桅高4丈,船长20丈,舱5层,船面设楼高如城,可容300人,配红夷炮 8门,千斤佛郎机40门。

郑成功水师曾以此大败葡萄牙东印度公司舰队及荷兰殖民军,此船造法样式均失传,仅东山岛出土过残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