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界相比,我国杨树丰产林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2020-12-17 05:00:11 字数 3015 阅读 6416

1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与经营水平高的国家相比,我国杨树林分的生产力低,平均每公顷蓄积量才有57.18米3,大部分属于中低产林。数量多,质量差,效益低,这是我国杨树人工林的现状、特点和缺点。

我国的杨树栽培面积到目前为止,已经超过了800万公顷,但绝大部分杨树人工林经营粗放,栽培和管理不科学,从而大大降低了杨树木材的产量和可利用价值。

我国生态工业园项目建设中存在哪些问题?

2楼:啊啊

1.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2.缺乏支持性政策

3.污染控制不足

4.投资建设存在风险

5.缺乏吸引力

6.产业发展未实现有机结合

渠道上营造丰产林有哪些特点?

3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发展渠道丰产林是在原有林网基础内的农、毛渠上形成的“加带”,成为农田林网的一部分,具有用材兼防护的作用,其特点:

(1)一条渠道栽2行或1行构成一条林带。在干、支、斗、农、毛五级渠系配套,水肥条件好,能满足杨树需水、喜肥的生物学特性;一两行树,能充分发挥林带的边缘效应,使带内所有树木都能获得充足的光照。据调查,栽植2行一带渠道杨树丰产林,4年生平均胸径已超过10厘米,干形圆满,速生丰产效果显著。

(2)条条渠道都是林带,突破了大网格的框框,林带间距100米左右,网眼面积6.66公顷上下,形成一个窄带、小网格林网,更有利于农田小气候的改善。

(3)4年即能生产椽材,7~8年生产檩材,生产周期缩短。

(4)少占或不占耕地,且能提供大量用材,增加经济收益。

(5)降低灌区农田的地下水位,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具体做法是选择中、高级农田的灌水农、毛渠两侧,株距2~3米,每条渠栽1~2行树,选用当地优良的群众杨、新疆杨、箭杆杨等树种,造林后随着农田灌溉,林木所需水分不断得到**,保证了速生丰产。应注意加强抚育管理及时修枝,促进高生长和加强透光度,减少遮荫;培养成椽材或柱材要及时砍伐利用,使其萌芽更新或重新栽植。

我国发展杨树丰产林有哪些有利条件?

4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1)我国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南方高温多雨,生长季节长;北方降水虽然较少专,但是雨季集中在夏季,雨

属热同期,这与杨树的速生期正好吻合;西北地区十分干旱,但在绿洲边缘、河流两岸以及洪积扇下泉水溢出带都有丰富的灌溉水或地下水资源,这些地方积温也较高,适合发展速生丰产林,西南高原自然条件比较严酷,但在河流上游河谷地带也有良好的立地可供营造速生丰产林,青海的玉树、**海拔4000米的尼木均已造起了大面积的杨树速生丰产林。

(2)我国的杨树资源丰富,特别是现在我国已有国内外培育出的、能适应我国中部和北部各种自然条件的大量优良无性系。

(3)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人民有精耕细作的传统。

(4)栽培技术基本成熟。气候条件加上速生良种的使用和定向集约栽培,在北方10~12年,在南方(长江中下游)7~10年即可培育出工业用大径材来。

我国杨树速生丰产林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5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1)初始阶段

我国杨树丰产林的栽培可以说始自1958年。当时,在所谓“大跃进”期间,许多地方采取了深翻土地、增施肥料和大量灌溉等措施,营造所谓的“卫星林”。在这个没有多少科学依据的基础上,杨树速生栽培事业未能顺利发展下去。

随之而来的三年困难时期,使大部分这类丰产栽培中途夭折。但这些“卫星林”也向我们提示,在集约栽培的条件下,杨树生长量可以成倍提高。在较大范围内开展速生杨栽培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这是在人们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出现大面积杨树“小老树”林的教训和栽植“卫星林”经验的有益部分后逐步实现的。

(2)形成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林业部(现国家林业局)进行建立速生丰产林基地试点,1986年林业部颁布《关于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对基地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检查验收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并每年在营林基建投资中拨专款进行局省合资造林,或利用贴息贷款辅助地方营造丰产林。到20世纪80年代末,已营造丰产用材林面积达13万多公顷。1988年5月林业部批准发布《杨树人工速生丰产用材林》专业标准,为全国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量化指标和栽培技术规范。

随后,杨树新品种的选育和引进对速生杨栽培的发展起了巨大推动作用。

(3)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工作者与国际同行的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意大利杨集约栽培经验被迅速传到全国。1979年底中国杨树委员会成立。1991—1995年林业部实施中国国家造林项目,得到世界银行对此项目的贷款支持。

项目规定5年内营造19万公顷杨树丰产林,造林规模超过以往。此项目强调实行集约经营,重视科研成果及技术的推广,林业部及各有关省、市、县建立了专门机构以加强管理。这一批13万多公顷杨树丰产林由于采用了配套的先进技术,造林质量超过以往。

1996—2002年我国执行世界银行贷款的“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就在河北和辽宁两省造7万多公顷杨树速生丰产林。这样,20世纪90年代仅世界银行贷款的两个项目就营造杨树丰产林近27万公顷,说明我国营造杨树人工林规模大,深受群众欢迎。至此,我国杨树栽培事业也得到空前发展。

“两行一带式”杨树丰产林的优点是什么?

6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1)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

采用这种形式开沟造林,沟状灌溉,既便于机耕作业,又节省灌溉用水,还能相对延长土壤墒情,保证造林成活率高,是抗旱营造杨树丰产林的有效措施。例如全面灌溉每眼机井浇13.3公顷造林地一次需20天,用沟灌溉浇水面积可减少1/4,5天即可通灌一遍,20天可复灌4次,从而促进了林木的成活。

(2)相对发挥边行优势

采取带内适当增加造林株数,加大带距,带间间作农作物,由于农作物高度较低,既能保证林木单株营养面积;又增强了边行光照强度和通风能力,显示了林木的边行优势,有利于速生丰产。同时也提高了营林质量,节省了抚育开支。

(3)配置合理

在河套灌渠地带既能长成中径材,又能最大限度地延长合理间种年限。即间种8~9年已与轮伐期相近,几乎可以常年间作。同时在林带遮荫、胁地、防沙、防霜、防干热风等方面的测算表明,这种配置较为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