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枣树栽培概况如何,枣的栽培现状是怎样的?

2020-12-17 05:00:11 字数 5059 阅读 3548

1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答:枣是鼠李科枣属植物,原产地中国,据最近考古资料介绍,其栽培历史在7000年以上。全国除**、东北等极寒冷地区目前尚无栽培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枣树栽培,栽培历史悠久,各地涌现出一批优良的枣树品种,如沧州的金丝小枣、冬枣,赞皇的赞皇大枣,山西的壶瓶枣、梨枣,山东的孔府酥脆枣、金丝小枣、鲁北冬枣,辽宁的金铃圆枣,陕的七月鲜,甘肃鸣山大枣,浙江的义乌大枣,新疆的赞新大枣等。

目前全国食用枣栽培面积约100万公顷,产量约200万吨(折鲜枣)。全国产枣较多的省依次为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5省,其栽培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90%左右。目前世界有40多个国家有枣树栽培,但数量不大,只有韩国栽培7000多公顷,产量2万吨左右,只占世界总产的1%,尚不能满足本国需求。

我国枣树的栽培面和枣产量均为世界第一位,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98%。枣树栽培中心在中国,因此,我国发展枣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枣的栽培现状是怎样的?

2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目前枣树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很广,大致分布在北纬23°~42.5°、东经76°~124°范围内。其栽培北界为辽宁的北票,河北的张家口,内蒙古宁城、包头大青山南麓;最南到广西的平南、广东的郁南等地;西抵新疆西部的喀什、疏附;东至辽宁的本溪及东南沿海各地。

枣树的垂直分布,在高纬度的东北、内蒙古、西北地区多分布在海拔200m以下的丘陵、平原和河谷地带;在低纬度的云贵高原可以生长在海拔1000~2000m的丘坡地上;在低纬度的华北、西北的个别地区,枣也可分布在海拔1000m以上,最高可达1800m处。

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品种特点及栽培管理情况,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分为南北两大枣栽培区。北方栽培区包括目前产枣最多的冀、晋、鲁、豫、陕五省,该区光照条件好,温差大,枣果含糖量高,品质优良,是鲜枣和制干品种的良好生产基地。南方栽培区包括鄂、湘、皖、川、苏、浙、粤、闽、滇等省,该区降水量大,温度较高,温差小,果实含糖量较低,品质较差,且由于花期及果实成熟期多雨,导致产量不稳,为蜜枣品种和鲜食枣的生产基地。

新疆近几年来从各地引入不少品种,枣树面积迅速扩大。由于新疆地域辽阔,尤其是南疆地广人稀,光热资源充足,自然降水量很少,年降水量仅为18~32mm,不存在枣果浆烂现象。在南疆很多引入的品种,果实品质超过了原产地,枣在南疆大有发展前途。

近20年来,我国枣树发展迅速,栽培面积和枣总产量大幅度提高。1979年我国枣总产量为33.89万t,到2000年我国枣产量超过150万t,其中产枣最多的五省按产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河北、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

这五省总产占全国总产的80%左右,其中河北省约占全国总产的20%。

在很早以前,我国的枣树被引种到与我国相邻的朝鲜、前苏联、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并沿“丝绸之路”传到伊朗及地中海沿岸一些国家。近几十年来,一些国家又从我国先后引入大量枣品种,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枣在这些国家均未形成大面积栽培和商品生产。

目前我国枣树的栽培面积和产量遥居世界之首,国内外枣市场几乎被我国独占。红枣及枣加工品主要出口东南亚各国,也出口到欧美地区。每年出口量1万~2万t,已成为我国大宗出口的土特产品。

目前枣树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3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答:我国枣树栽培历史悠久,有的名优品种栽培有上千年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环境的影响、自然的变异使这些古老品种分化严重。据沧州市红枣资源普查,仅金丝小枣一个品种就有近20个类型。

笔者曾调查一块六年生用归圃苗栽植的金丝小枣园,初步分类有大长身、小长身、长圆身、中圆身、小圆身之分,有的裂果严重,有的裂果轻,有的抗病,有的不抗病。在相同管理条件下都没开甲,有的树上果实累累,有的全树基本无果,变异之严重可见一斑,其他品种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长期依赖根蘖苗繁殖发展起来的枣园,生产的枣果大小不一,风味口感各异,难以做到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的一致性,和现代化商品标准要求极不相称,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有的管理粗放,优质果率低,效益差。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鲜食品种少,市场销售链短。枣加工品种数量少,缺少现代化大型企业带动枣产业发展,枣产业化水平低。

这些问题都制约枣业的发展,应在生产中解决好,以促进枣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选育优良品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枣农的努力,已选育出几十个优良品系,改进了原品种的质量,推进了枣业发展,我们还应继续努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丰富的枣资源选出新的抗性更强、品质更优的新品系。

(2)加大新品系的推广力度

20世纪末栽植的枣树多以根蘖苗为主,影响枣果质量的全面提高,今后新建枣园一定要选择新选育的良种苗木栽植,以保证枣园苗木纯正、品质优良。

(3)加快大树改造

对已结果的枣园特别是老枣区,通过普查,把果实小、品质差、抗性差,特别是易染病、易裂果的单株,通过大树高接换头,改换成优良品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降低成本、生产优质果品、增加农民收入。

(4)提高枣果品质

目前生产上,有的枣园重种轻管,有的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致使枣果质量下降影响市场销售。栽培者和经营者应建立质量第

一、品牌至上、讲诚信赢得市场的现**念。要全面提高枣果品质除采用优良品种外,还要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的肥水管理,正确地运用保花促果技术,做到结果适量,适时采收,提高采后加工工艺水平,才能保证枣果的高质量,赢得市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5)调整品种结构,丰富红枣市场

枣果品种单一既不利于延长市场销售链又给集中采收、加工增加压力,遇到阴雨天会给枣业造成严重损失。2007年沧州金丝小枣成熟时连续阴雨致使枣裂、烂果损失惨重,应引以为戒。目前红枣品种凡是品质特优的枣,果皮一般都薄,成熟时易裂果,因此不宜过于集中大面积发展。

应以适宜本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品种为主,早、中、晚熟,鲜食、加工品种兼顾,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一个品种配置合理的结构。这样回旋余地大,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和市场,减少损失,增加效益。

(6)积极发展枣的产业化

目前我国枣的生产多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无力与现代化大生产抗衡,更无力驾驭国内外市场。有很多应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现代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精品名牌商标的创建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阻碍枣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适时扩大经营规模,与现代化大企业联合,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道路,或组织集产、销、研、加一体化的合作社、产业协会式的产业化,依靠集体力量,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果实品质、产业化水平,应对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这是今后枣业发展唯一的出路。

(7)积极开发枣业加工,提升产品档次

搞好果品加工是实现增值、扩大果品销路、促进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果品加工业相对滞后,果品加工仅占总量的10%左右,与世界果品加工占总量的50%差距甚远,枣业加工也是如此。今后要在加工上做文章,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提升加工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开发枣的内含物的提出,如枣红素、环磷酸腺苷等深加工,通过扩展枣的应用途径,带动枣产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枣树栽培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4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答:我国枣树栽培历史悠久,有的名优品种栽培有上千年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环境的影响、自然的变异使这些古老品种分化严重。据沧州市红枣资源普查,仅金丝小枣一个品种就有近20个类型。

笔者曾调查一块六年生用归圃苗栽植的金丝小枣园,初步分类有大长身、小长身、长圆身、中圆身、小圆身之分,有的裂果严重,有的裂果轻,有的抗病,有的不抗病。在相同管理条件下都没开甲,有的树上果实累累,有的全树基本无果,变异之严重可见一斑,其他品种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长期依赖根蘖苗繁殖发展起来的枣园,生产的枣果大小不一,风味口感各异,难以做到内在品质与外观质量的一致性,和现代化商品标准要求极不相称,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

有的管理粗放,优质果率低,效益差。品种结构不合理,早熟鲜食品种少,市场销售链短。枣加工品种数量少,缺少现代化大型企业带动枣产业发展,枣产业化水平低。

这些问题都制约枣业的发展,应在生产中解决好,以促进枣业的健康发展。为此,在生产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继续选育优良品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枣农的努力,已选育出几十个优良品系,改进了原品种的质量,推进了枣业发展,我们还应继续努力,发动群众,充分利用丰富的枣资源选出新的抗性更强、品质更优的新品系。

(2)加大新品系的推广力度

20世纪末栽植的枣树多以根蘖苗为主,影响枣果质量的全面提高,今后新建枣园一定要选择新选育的良种苗木栽植,以保证枣园苗木纯正、品质优良。

(3)加快大树改造

对已结果的枣园特别是老枣区,通过普查,把果实小、品质差、抗性差,特别是易染病、易裂果的单株,通过大树高接换头,改换成优良品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降低成本、生产优质果品、增加农民收入。

(4)提高枣果品质

目前生产上,有的枣园重种轻管,有的片面追求产量忽视质量,致使枣果质量下降影响市场销售。栽培者和经营者应建立质量第

一、品牌至上、讲诚信赢得市场的现**念。要全面提高枣果品质除采用优良品种外,还要通过增施有机肥,合理的肥水管理,正确地运用保花促果技术,做到结果适量,适时采收,提高采后加工工艺水平,才能保证枣果的高质量,赢得市场,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

(5)调整品种结构,丰富红枣市场

枣果品种单一既不利于延长市场销售链又给集中采收、加工增加压力,遇到阴雨天会给枣业造成严重损失。2007年沧州金丝小枣成熟时连续阴雨致使枣裂、烂果损失惨重,应引以为戒。目前红枣品种凡是品质特优的枣,果皮一般都薄,成熟时易裂果,因此不宜过于集中大面积发展。

应以适宜本地气候、环境的优良品种为主,早、中、晚熟,鲜食、加工品种兼顾,根据市场需求,形成一个品种配置合理的结构。这样回旋余地大,应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和市场,减少损失,增加效益。

(6)积极发展枣的产业化

目前我国枣的生产多是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无力与现代化大生产抗衡,更无力驾驭国内外市场。有很多应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现代技术的引进与应用、精品名牌商标的创建等,这些问题不解决,直接阻碍枣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适时扩大经营规模,与现代化大企业联合,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道路,或组织集产、销、研、加一体化的合作社、产业协会式的产业化,依靠集体力量,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高果实品质、产业化水平,应对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市场,这是今后枣业发展唯一的出路。

(7)积极开发枣业加工,提升产品档次

搞好果品加工是实现增值、扩大果品销路、促进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果品加工业相对滞后,果品加工仅占总量的10%左右,与世界果品加工占总量的50%差距甚远,枣业加工也是如此。今后要在加工上做文章,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提升加工品的质量和档次;积极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开发枣的内含物的提出,如枣红素、环磷酸腺苷等深加工,通过扩展枣的应用途径,带动枣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