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重庆的地理特点,风土人情和人文历史,写文章

2020-12-16 22:16:20 字数 5084 阅读 2701

1楼:一年前

重庆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集天地之灵气,是不可不去的好地方。

巴渝境内,山峦重叠,江河纵横,交通不便,货物流通、客运往来,皆需木船载客运货,于是柏木帆船成为主要的交通工具,小的船有几个船工,大的有二三十个船工,以至更多。艄翁又称驾长,是一船之主,船行船停,闯滩斗水,该快该慢,众船工皆听艄翁指挥。在明、清时期,是由艄翁击鼓为号指挥船行,统一扳桡节奏。

大约在清朝中期,才逐渐兴起号子,产生了专门的号子头。

巴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一部分。“炎黄”的始迹在黄河流域,而从夏禹始,先民的传闻则已开始南渐。禹的出生地相传有三处,都在长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

据大量史籍所载,禹应是生于四川境内的汶山郡广柔县石纽乡,娶于江州涂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庆。秦灭巴国设巴郡后,巴人更是长足步入了汉化的过程。

民间将其归纳为“重庆十八怪”(泛指数),所谓:七十岁叫“女娃儿”不为怪,八十岁喊(称)“崽儿”很自在,男人染发装“老外”,女人的肚脐眼在衣服外,说话着急像比赛,“言子儿”(地方俗语)又多又古怪,“麻辣烫”(火锅)越热越要卖,不吃小面不自在,爬坡上坎当小菜,坐车没得走路快(堵车),路边打望(东张西望)好愉快,棒棒(力夫)满街找买卖。重庆丰富多彩的地方戏剧、曲艺、绘画、手工艺品及群众节令活动等,也颇能反映巴渝风俗民情。

接下来为您介绍重庆民间流传的民俗艺术:

1、綦江农民版画

重庆市綦江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县,这里盛开着一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版画奇葩——綦江农民版画。綦江农民版画将石刻、木雕、泥塑、剪纸、挑花刺绣、蜡染等古老的民间工艺融入版画之中,使版画艺术充满了生动、活泼、亮丽、质朴、稚拙、幽默等特点。

2、铜梁龙灯

铜梁县位于重庆市西北部,县城距重庆市103公里。铜梁龙灯既是彩扎的龙和灯,又是以龙和灯为道具的舞蹈,是集舞蹈、**、美术、手工艺品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铜梁龙的特征可归纳为大、长、活三个字。

“大”不仅指体形,且指造型夸张,美工上集国画、素描、剪纸、刺绣等技巧为一体,并参考戏剧脸谱的描绘手法,彩笔走脊、描箸,着重突出龙的气质,使其神采丰腴、气势磅礴。

3、酉阳摆手舞

摆手舞是土家族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它始于唐代,流传至今。跳摆手舞,少则数十人数百人,称“小摆手舞”;多则数千人至数万人,叫“大摆手舞”。其舞蹈形式有“单摆”、“双摆”、“回旋摆”等;舞姿多模仿跋山涉水、农事劳动、战斗姿态、岩鹰展翅、日常生活。

这些舞蹈动作,舒展大方,生活气息浓郁表现出土家人粗旷豪放的民族性格。每逢节日喜庆,土家人都要到“摆手堂”或草坪、院坝跳摆手舞。

4、九龙楹联

九龙坡区九龙镇地处重庆西郊,辖6个自然村、4个居委会,农业人口8000余人。20余年来,九龙镇不懈地探索发展特色文化的路子,以楹联创作为龙头的群众文化活动扎根民间沃土,通过书画、篆刻等载体,十登山城,八上成都,九出三峡,七渡扶桑。

九龙楹联以其生动的形式、高雅的格调、独特的韵味,辅以书法、金石,颇具观赏性。至1999年底,九龙镇有3600余人次的群众已经创作出作品24000余幅,其中有万余幅作品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并有260余幅偻刻在木、石、竹、砖、不锈钢等材料上常年悬挂各地;已经编印《九龙楹联》22辑,累计上万册。2000年3月,九龙楹联获得了“巴渝十大民间艺术”的称号。

5、梁平三绝

传统的梁山灯戏、梁平年画、梁平竹帘被誉为“梁平三绝”。曾被誉为川东奇葩,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

梁山灯戏

俗称“包头戏”,是梁平土生土长的民间戏曲剧种。远在明正德年间(1506--1522),它就从民间“玩灯”和“秧歌戏”中脱颖而出;到清代中期,梁山灯戏遍及城乡,逢节日盛会,筑台竞演,逐渐向周围传播,形成了长江中下游和南国13个省市数百个县、渗透几十个剧种的“梁山调腔系”。

关于重庆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什么特点?在中国的地位如何?有哪些历史人物? 10

2楼:银河号起飞

重庆位于我国西南部与中部相连处,四川盆地东部,境内多丘陵和山地。冬季相对温暖,夏季常常连晴高温。年降雨量约1000毫米。

这里是长江上游,长江从西向东流过,境内主要支流有嘉陵江、乌江等。与重庆毗邻的省份有四川、贵州、湖南、湖北、陕西。重庆东北部与湖北交界的长江两岸是举世闻名的三峡。

现在由于已修建三峡工程,万县、涪陵沿江一带成为三峡库区。重庆古为巴国。2000多年前,秦灭巴。

三国时这里属蜀国管辖。魏晋以后再次统一。重庆的得名是在宋朝。

1929年设市。抗日战争以后国民**内迁,重庆成为陪都。1949年11月底,重庆解放。

当时这里是西南大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是**直辖市。1955年大区撤消。重庆划归四川。

1997年重庆再次直辖,成为我国第四个直辖市。重庆开埠很早,工业、商业都比较发达。抗战时期、60年代三线建设时期,大量工业企业迁进,形成西南最大的工业中心。

重庆直辖至今已有十年了。如今,重庆已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最近,****要求重庆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建成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和城乡统筹的直辖市,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重庆较早的居民是巴人,现在叫土家族,至今还居住在重庆东南部。但大部分重庆人是明清以后陆续迁入的外地移民的后裔。自古以来,有“巴出将,蜀出相”的说法。

巴曼子将军为保卫自己的城市不惜献出自己的头颅。上世纪初邹容以“革命军中马前卒”为笔名撰写《革命军》,宣传推翻满清,建立共和,后英勇就义,被孙中山先生追授“大将军”称号。赵世炎,中国共产党早期著名烈士,曾参与领导上海武装起义,1927年**牺牲。

刘伯承、聂荣臻是共和国元帅。杨尚昆曾任****。邱少云是志愿军英雄。

江竹均、陈然等红岩英烈名垂青史。外地籍历史名人在重庆工作过的更多,如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贺龙、郭沫若、老舍、徐悲鸿、蒋介石、史迪威等等。

重庆风土文化人情特色

3楼:灯泡厂里上班

重庆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翻开老城重庆的文化,每一页都闪烁着中华文明的光芒!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是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更多的还是那些在城市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中诞生出的一个个城市符号,更是记忆,是生活,也可能是向往,是一些岁月的残片。

重庆有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水深浪平,是天然港口。曾经,江边停满各种各样的船舶,真是樯桅如林、船篷相连,挤得密密匝匝,甚至里三层外三层的,把江河都塞满了。岸边是各种各样的街市,真是店铺相依、人来人往,把那青石板小路磨得光润发亮,日日都是赶场天,天天都是庙会节。

天还未亮,码头上就油灯闪闪,炊烟缭缭,卖早食的就开始呐喊叫卖。到深夜了,那小街上的酒馆、茶馆、烟馆、妓馆还灯影闪烁,招徕着南来北往的行人,久久平息不下来。码头就像重庆城的嘴,不停地吞吐着,重庆城也就在这样的吞吐中发展起来。

重庆的茶馆遍及城乡、大街小巷,坐茶馆吃茶,成为土农工商,男女老幼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习惯。

旧重庆,大码头,茶馆遍布大街小巷,人们喜欢坐茶馆,也不仅仅是为了喝一盏茶解渴提神,茶馆对市民的吸引,还在于它在那个信息不畅的年代具有信息交流与传播的功能:市井奇闻,官场秘闻,大至皇帝**,小到寡妇嫁人,在茶馆里都能听到真真假假的消息。

还有买卖人在茶馆里谈生意,袍哥大爷在茶馆里吃讲茶,川剧、评书、金钱板……你方唱罢我登场,茶馆里好不热闹。

重庆人“干燥”,爽直中带几分鲁莽,热情中夹几分狡黠,幽默中又有一些儿土气,宽容中有几分排外,好打抱不平,好看热闹。

重庆人出门就上坡,挤公交车犹如冲锋陷阵,夏天持续的高温把桌椅板凳都烤热了,冬天绵绵不尽的大雾使重庆人性格烦躁,他们动手不动口,性格刚烈而火辣。这是重庆人很独特的性格特征。

没有假装的深沉,没有人性的装饰,有的只是真诚和热情,请客说一不二,不会虚情假意,体现出人性的本色、饮食的本味、生活的原生态。这就是重庆人“火辣”性格的**。

扩展资料

2007年3月20日,在第三届中国(重庆)火锅美食文化节开幕式上,中国烹饪协会正式授予重庆市“中国火锅之都”称号。以“火锅之都”命名一个城市,这在中国历史上尚属首次。

考察组认为,重庆火锅以其餐饮规模之大、就餐人数之众、层次之丰富、菜品之齐全、民俗风情之浓烈、文化积淀之深厚,在全国首屈一指。

“中国火锅之都”重庆当之无愧。火锅作为重庆的代表食品,既是是重庆的一张文化名片,也承载着这座城市厚重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记忆,堪称是重庆生活的一种缩影。

重庆地下是空的,因为全市约有110万平方米的防空洞。抗战爆发之初,国民**还未正式决定迁都重庆前,蒋介石即致电刚成立的重庆市防空司令部,令其负责指导、协助民众挖筑简易的防空壕沟,并明确要求防空壕须深6尺,宽2尺,上盖木板并厚加土层。

国民**修建公共防空设备,民众也自建防空洞。这张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防空工程网,是数以万计的民工、石工、木工、铁匠、泥水匠、砖瓦匠以最原始的工具、最笨拙的土法,风餐露宿、肩挑背磨、一锤一撬、一手一脚打出来的、挖出来的、炸出来的。

4楼:匿名用户

1、风土:重庆地势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西北部和中部以丘陵、低山为主,东南部靠大巴山和武陵山两座大山脉,坡地较多,有“山城”之称。总的地势是东南部、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级降低。

重庆属**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6~18℃,采用候温法可以明显地划分四季。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1350毫米,降水多集中在5~9月,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左右,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

2、文化:巴渝文化是长江上游最富有鲜明个性的民族文化之一。巴渝文化起源于巴文化,它是指巴族和巴国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形成的地域性文化。

3、习俗:重庆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十五观灯、清明祭祖、中秋赏月以及悬酒幌、赶庙会、坐花轿、放风筝等民风民俗,涵盖婚丧嫁娶、文娱游戏、鬼神观念、崇拜禁忌、岁时节令、工商交易等各个范畴,与中国其他地区比较,无不大同小异。

拓展资料:

重庆,简称渝或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金融、科创、航运和商贸物流中心, 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联结点以及内陆开放高地; 既以江城、雾都著称,又以山城扬名。

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融贯东西,汇通南北的综合交通枢纽。其江北机场居中国内陆“十大”空港之一,果园港为渝新欧大通道的起点。重庆地处盆地东部,地形由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山地占76%;气候冬暖春早,夏热秋凉,长江自西向东横贯境内,流程679公里。

重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高校67所,还有中国(重庆)自由**试验区、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两江新区 、渝新欧国际铁路等战略项目。

经典介绍日本风土人情的书有哪些,求推荐关于日本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书籍 5

1楼 匿名用户 菊与刀经典但是限于研究目的,木有描绘日本别具风情的一面。比较推荐茂吕美耶的一系列关于日本的书,《平安日本》 《物语日本》 《江户日本》等等 内容比较贴近日本生活与文化,行文也非常有趣 求推荐关于日本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书籍 5 2楼 却嗅青梅 《源氏物语》,涉及日本的文化 风俗 政...

如何引导孩子了解家乡的人文历史,如何让当地学生接受乡土文化教育

1楼 最爱秋天的传说 对于来自不同家乡的文化瑰宝,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但学生们对文化瑰宝的含义不够了解或认识得很模糊。本课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去观察 询问,通过各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从而加深对祖国 对家乡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对资料的整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