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举制相比隋唐时期,有了哪些改革和发展

2020-12-13 09:04:22 字数 6622 阅读 9537

1楼:青山一尾魚

变化:科举录取名额扩大;

确立了乡试、省试、殿试的系列考试制度;

完善了考试环节和规则,防止作弊;确立了录取名额按地区分配的制度。

宋代的科举制与隋唐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2楼:爱问问题

宋代的科举制基本上沿用了唐制,但又随着变化了的形势有许多创新和发展。

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成熟定型于两宋,在北宋达到最高峰,南宋则开始衰落。

宋初为了网罗人才,进一步加强了科举考试,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科举的举措。

首先是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

其次是提高了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

再次是严格立法,完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

具体表现为:

一是不许朝廷**推荐考生应试。宋代法律规定:“馆阁、台省官有请属举人者密以闻,隐匿不告者论罪”,“诸王、公主、近臣,勿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

二是临时指定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宋代主考官年年更换。

三是举行复试和“别头试”。

四是实行“糊名”与“誊录”制度。

以上办法都是针对科场作弊而制订的,它使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更加完善了,充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巩固封建统治的基础,提**吏素质是有积极作用的。

3楼:匿名用户

宋朝的科举制度大体与唐朝相同,分为“明经”和“进士”只是对于进士的录取相对宽松,王安石变法后科举考试增加“策论”,也就是对时事的看法。

宋朝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措施有哪些?(七年级上)

4楼:景田不是百岁山

1、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2、提高进士地位

3、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进士科之外,其他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5楼:牛牛的天空下

①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②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

6楼:匿名用户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宋代“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但后期导致选官过冗过滥。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

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

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

宋朝确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试。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

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科举考试。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

宋太祖还下旨,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

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

一、两年不定。 宋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的建立。

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

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

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此种方法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变,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

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

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

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

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

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概述科举制在隋唐宋元时期的发展变化

7楼:匿名用户

隋开科举,迄今为止没有任何教育制度比他更先进。

一种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教育和选拨系统,如今世界,谁能做到??

不论你的出身、你的相貌、你的经济条件,只要你有学识,你对治理国家上由自己独到的见解,你就可以脱颖而出。

大哉杨广,不仅国家基础建设做的大,科举制度更是一绝,领先一时,亦领先一世!

唐朝在原先的科举制度上,增加了些限制,限定了教材,但选拨制度更丰满,与隋朝各有千秋。

元朝纯粹扯淡,走走形式,其四个等级的划分已经说明了,不多是**立牌坊而已。

明朝由于朱元璋、朱棣的从小教育问题,限制更多,其后期虽然开放,但是教材限定更注重朱程理学,不能直宗孔孟,有些像现在的过分解读,主题价值观引导的意思在里面;其后期虽然开放,但朱程理学在国内形成学术风潮,明朝清流之祸,始于此也。

不过明朝科举出了不少栋梁,中期力挽狂澜的于谦,后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袁崇焕、史可法都是科举出身。

清朝科举制度本身问题不大,但他的教材没有跟着时代变化(本身闭关锁国,狂妄自大,根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还来老一套,所以日益落伍,最后被人诟病。

科举无罪,罪在其人也!!

8楼:梅牧雪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令各州每年贡士3人,后设不同科目选拔人才。

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选拔人才,就是以应策取士。分科取士就是科举的前身。

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明经、进士两科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前者难,后者易。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荐,即投券制,

宋朝“重文轻武”,所以也很重视科举考试,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并确立了三年一次的**考试制度。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

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变。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注重通经致用。

元代的科举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

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与察举制,宋代的科举制,明清科举制归纳总结

9楼:酒尽故人已黄昏

科举制度在中国

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莫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从民间提拔人材。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

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叙用方法,规定**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彷效的文官制度。

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与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做到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这样不但大为扩宽了**选拻人材的基础,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份子,有机会透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了相当的作用。

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作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十倍”。历年来千万莘莘学子,俯首甘为孺子牛,目的多亦不过希望能一举成名,光宗耀祖。

可以说,科举是一种拢络、控制读书人的有效方法,以巩固其统治。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材。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者,多数都非等闲之辈。

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时到中国,所见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灵性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份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

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份子,这样对知识的普及起了一定作用。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圣贤书”,故此亦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和向心力。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无论是眼界、创造能力、独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

大部份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亦局限制了人材的出路。到了清朝,无论在文学创作、或各式技术方面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却多数都失意于科场。

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

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

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http://zhidao.baidu.***/question/87018634.html

宋代的科举制基本上沿用了唐制,但又随着变化了的形势有许多创新和发展。

科举制创立于隋唐,成熟定型于两宋,在北宋达到最高峰,南宋则开始衰落。

宋初为了网罗人才,进一步加强了科举考试,采取了一系列强化科举的举措。

首先是增加了科举取士的名额。

其次是提高了科举及第后的地位和待遇。

再次是严格立法,完善考试制度,防范舞弊。

具体表现为:

一是不许朝廷**推荐考生应试。宋代法律规定:“馆阁、台省官有请属举人者密以闻,隐匿不告者论罪”,“诸王、公主、近臣,勿得以下第亲族宾客求赐科名。”

二是临时指定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宋代主考官年年更换。

三是举行复试和“别头试”。

四是实行“糊名”与“誊录”制度。

以上办法都是针对科场作弊而制订的,它使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更加完善了,充分体现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对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对巩固封建统治的基础,提**吏素质是有积极作用的。

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有哪些,和科举考试有关的成语

1楼 梦里心落 1 开科取士 k i k q sh 科 科举考试。指旧举行科举考试以选取优异的士人。 出 处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四回 你只想朝廷开科取士,为国求贤,这是何等大典。 2 风檐寸晷 f ng y n c n gu 亦作 风檐寸晷 。谓科举时代考场寒冷,时间紧迫,十分艰苦。 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