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车前地理分布有哪些,鹅观草地理分布有哪些?

2020-12-11 07:13:11 字数 5469 阅读 7332

1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遍布于全国各地;苏联、蒙古、日本、印度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中生、旱中生植物、喜湿润生境,常见于低地草甸群落;也见于林缘、路旁草地和草原带的干草原和草甸草原,例如在宁夏、甘肃黄土丘陵、山地1800—2200m左右的长芒草(stipa bungeana)草原中,它是习见的伴生植物;在青藏高原南部3200—4200m的森林上限,也作为伴生成分出现在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垂穗披碱草(e.nutans)、嵩草(kobresia spp.)杂类草亚高山草甸中。

平车前也能忍耐轻度盐渍化土壤,可以生长在湖滨、河滩地的盐化草甸上。此外,该种属农田杂草,生长在全国各地的农区、半农半牧区的田间、地埂、路旁、沟渠边、居民点附近和小片荒地上,故生态学上称为伴人植物。平车前几乎能适应于除强酸性、重盐碱性和干旱地区强石灰性土壤以外的各种土壤。

平车前根系具有旱中生特点,主根直伸,但入土较浅,约8cm,侧根纤细,根幅较小。

平车前的生育期较长,在河北省3月下旬出苗或返青,4月上旬开花,5—9月果实成熟,11月下旬枯萎。在内蒙古和西北的东部地区4月上、中旬出苗或返青,6—10月开花结果,11月上、中旬枯黄。环境条件良好时可于翌年返青而越年生长。

表149 平车前化学成分引自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草原工作手册》。

鹅观草地理分布有哪些?

2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除青海、**外,分布几遍全国;朝鲜、日本也有。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鹅观草在我国吉林省等温带地区,如果采取春播或夏播,当年仅能形成基生叶丛,而不能抽穗结实,直至降霜后,地上部分枯死,其绿草期为96—132天。而生长2年以上的鹅观草,一般于3月底或4月初返青,6月中旬开花,6月底或7月初果熟,10月初或中旬地上部分枯死,生育期为95—106天,青草期为199—208天;在湖南、安徽省等北**带地区,如播种在春季进行,其实生苗难以越夏。如果采取秋季播种,宜在8—11月中旬播种,实生苗可以越冬,但叶受冻害呈淡紫红色,翌年4月中旬抽穗,5月初果熟,6月初地上部分枯死,生育期可达145—236天,青草期可多达266天;如以生长2年以上的鹅观草于8月底或9月初返青统计,其生育期为245天,青草期达275天(表30—1)。

可见,鹅观草在**带地区的生育期和青草期远比温带地区时间长。这说明,鹅观草在**带地区作为牧地,尤其作为冬绿草地或草坪,远比温带地区的利用价值大。

图30 鹅观草

roegneria kamoji ohwi

表30—1 鹅观草的生育期记载表

鹅观草主要依靠种子繁殖。其种子成熟比较一致,利于一次收获,且产种量高。种子发芽率亦高,一般均在90%以上;鹅观草的分蘖力也是比较强的,据对生长2年以上的植株进行统计,一般每丛可分蘖15—25枝,最多有达36枝者;其再生力不太强,每年仅能收割2茬,最多不能超过3茬,每次收割的间隔时间为60天左右,收获8天即可再生。

据吉林省畜牧研究所报道,鹅观草草地每次刈割后到新草萌发需7—11天;而在分蘖期利用,一般3天即可再生。

鹅观草分布的生态幅是比较宽的。它适应的降水范围是400—1700mm之间;它既可在沙质土上生长,亦可在粘质土上定居,适应的土壤ph值为4.5—8;适应的绝对最低温为-30℃、绝对最高温为35℃。

鹅观草耐寒而不耐高温。在温带地区,当年春播后,形成草丛而不能开花结实,绿色草丛遇霜冻后,地上部枯死,翌年才能开花结实,但果后营养期可延续到霜降。在**带地区,冬季绝对低温达-23℃的条件下,仍能以绿色草丛越冬,但夏季35℃以上的持续高温,鹅观草即难以适应,地上部分全部枯死,不存在果后营养期,直至秋季气候转凉,它才开始萌发返青。

鹅观草在**带地区,虽能以绿色草丛越冬但由于气温多变,且渐趋寒冷,其生长速度亦受到气温变化的制约,从9月初到11月25日的80天中,其平均日增长0.3cm左右,至降霜前植丛高达20—25cm。在水肥条件好的背风处,叶长可达10—25cm。

降霜后,植丛基本停止生长。当年播种的实生苗,降霜后,叶片上部呈淡紫红色,而多年生的草丛色变不明显。可见,多年生草丛比实生苗耐寒性要强。

鹅观草喜欢生长在路旁,经常遭人、畜践踏,但仍能生长发育较好,只是草丛呈平卧状,生殖枝较低矮。这证明,它对践踏和土壤的板结还是具有一定的耐踏性。

鹅观草抗旱、耐热性均较纤毛鹅观草弱。1983年,安徽滁县大柳种羊场地区发生春旱,在进行鸡眼草(kummerowia striata)等的耐旱性调查中,当时土壤5—10cm的含水率仅有4.1%的情况下,鸡眼草、绢毛胡枝子(lespedeza cuneata)并未明显受害,纤毛鹅观草受害亦不甚严重;而鹅观草的幼苗几乎全部枯萎,成株叶片萎蔫,已明显受害。

可见,鹅观草的耐旱性是不够强的。

鹅观草最适宜的土壤是湿润而肥沃,且排水条件良好的环境条件,在此种条件下,它生长发育得最好,生产力也最高。但对水渍环境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鹅观草能在开阔而光照强的环境下很好地生长发育,但它在疏林下,甚至在郁蔽度达50—70%密林下,亦能生长得很好。可见,它的耐阴性是很强的。因此,用它建立林地草地或草坪是很好的草种。

瓦松地理分布有哪些?

3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内蒙古、青海和长江中、下游各省区;蒙古中、东部、苏联(达乌里地区)也有。

生物学及生态学特性

瓦松为轴根型植物。主根不发达,常自植株基部发出多条侧根和不定根。分枝的细根较多,雨季生长迅速,大量细根吸收土壤水分,莲座状叶丛的叶片肥厚,9月下旬即开始枯萎。

土壤干旱时,多数细根常枯死,植株处于半休眠状态。第二年返青后约在6月中、下旬其高度增长迅速,7月中、下旬抽出花茎,8—9月份花序上的花陆续开放,9—10月结果,完成生命周期。

瓦松为砾石质旱生植物,广布于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地带的山地、丘陵砾石质山坡、石砾质丘陵、沙质地、山顶石隙间,有时在石砾质丘顶可形成小面积群落片段。

问荆地理分布有哪些?

4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广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贵州、四川、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区);日本、朝鲜、蒙古和苏联等国家也广泛分布。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问荆4月中、下旬由根状茎生长出孢子茎,5月上、中旬孢子成熟散出,之后孢子茎枯萎。由同一根状茎上生长出营养茎,直到10月枯萎。

问荆属草甸多年生中生草本植物。在森林带、森林草原带的杂类草草甸群落、沟边、河边、砂质地可以成群生长,局部可成为优势种。在草甸草原各群落中多为伴生种。

在耕地和休闲地带分散或成小群落分布,成为田间有害杂草。由于它具有根状茎,深可达1m,无性繁殖能力强,不易防除。

图114 问荆

equisetum arvense l.

酸模地理分布有哪些?

5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陕西、新疆、湖北、江苏、安徽、浙江、四川和云南等省区;亚洲北部和东部其他地区、欧洲及美洲也有。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酸模在春季生长速度最快,夏季因气温太高而使其生长速度变慢。但到了秋季,气候变得温和,利于酸模的生长,其生长速度再次加快,冬季降霜后,其叶片先变红后变紫,并逐渐枯萎。在**带地区,绿色叶丛可延续到12月上旬。

在比较温暖的小气候条件下,绿色叶簇可以越冬。一般2月份返青,4月份抽薹,5月份开花结籽,6月份采收种子。寿命一般可保持10—20年。

图122 酸模

rumex acetosa l.

酸模主要是依靠种子繁殖,也可以进行无性繁殖。种子产量高,发芽率也高。据调查,酸模每穗平均可产种子2000—2100粒。在湿润的土壤中,其发芽率达99%。

酸模耐刈割而不耐践踏。据试验,酸模在一年中可刈割6—8次,且每次刈割后,再生草生长特别快,但在畜群的践踏下,其茎叶极易受损,生命力下降,而很快发生草群退化。因此,酸模草地只宜刈割不适于放牧。

酸模在自然界适应的生态幅是比较宽的,从海拔10m到海拔500m的青海省都有分布。常生长于土壤湿润的路边、闲弃地和山坡草地的阴湿处。它适应的土壤ph值在6.

5—8之间;适应的年降水量为300—1500mm之间;它在温带地区的零下30℃的低温下,能够顺利越冬;在**带地区的35℃以上的持续高温下,虽然生长速度下降,但也能顺利度过。可见,酸模不但耐寒、耐旱,而且能耐高温和一定的水渍,但不耐强酸性土壤。最适于它的生境条件是具有中等湿度的肥沃沙壤土和温暖的气候。

面状地理数据的空间分布形态有哪些

6楼:哊点坏

面状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态

呈现为面状的地理现象,其空间分布表现版为三种基本形态:全域连权续分布、局域成片分布和离散分布。

全域连续分布是指布满整个地表空间域且连续的2维及3维分布现象。

表示方法有: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分区统计图法和等值区域图法。

局域成片分布是指仅在局部空间范围内存在且间断成片的2维、3维面状分布现象。

表示方法:范围法。

离散分布是指在制图区域内整体呈2维或3维面状,但个体单元相对独立且存在间隔分布现象。

表示方法:点值法、范围法。

细叶扁蓿豆地理分布有哪些?

7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bai国东北及内蒙古。du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zhi性

细叶扁蓿豆为旱生、喜沙、轴dao根专型植物。多生长于固定沙丘坡地属。它的根颈部紧贴沙土表面,具有较强的抗寒、抗旱能力,但不耐盐渍化。

以种子繁殖。植株一般在5月中、下旬返青,雨后生长迅速,6月下旬至7月初现蕾并陆续开花,花期常延至8月下旬,荚果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底相继变成淡褐色,进入成熟期。

图69 细叶扁蓿豆

melissitus ruthenicus(l.)peschkova var.oblongifolia(fr.)h.c.fu et y.c.tsiang

根据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地资源调查资料,在1m2的沙地描述样方内,有不同年龄的细叶扁蓿豆1—40株,频度为30—80%,其分盖度为2—10%。

黍地理分布有哪些?

8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原产于我国北方,为古老粮食和酿造作物,列为五谷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北方干旱地区分布较广,河北、山西、陕西北部、内蒙古、宁夏、甘肃,及东北北部地区均有栽培。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黍是一种早熟性作物,生育期短,一般为110—120天。在东北5月初或中旬播种,当种子吸水达到自身重的25%时,即可萌发。萌芽初期只有1条初生根;以后在近地面处形成不定根。

7—8月开花、结实,9月种子成熟。

图19 黍

panicum miliaceum l.

黍有发达的须根系,入土比其他作物浅,入土深度约80—100cm,扩展范围约为100—150cm。无分蘖或有分蘖,分蘖可达1—5个。黍的生活力较强,种子稍遇水分便可萌发。

自农田逸出的黍经常生长在道旁和田间,成为田间杂草。

黍是喜温性植物,要求比较肥沃的土壤,对水分的要求不太严格,抗旱性强,病虫害少。黍较耐盐碱,在ph8—9的土壤上也能良好地生长。因此,在碱化严重的草地生荒地上播种黍,是一种有效的生物治碱措施,既可以刈割作为饲草,又可积累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为草地植被的恢复创造良好条件。

短花针茅地理分布有哪些,克氏针茅地理分布有哪些?

1楼 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国内蒙古南部 华北 西北和青藏高原。以黄土高原为中心分布区,向西沿祁连山进入新疆,分布于天山 哈密 木垒 吐鲁番 轮台等地 塔尔巴哈台山 喀什,向南至雅鲁藏布江以南地区,向东抵河北山地以北 国外也见于苏联和蒙古。 图37 短花针茅 stifa breviflora gr...

蚂蚱腿子地理分布有哪些,蚂蚱腿子形态特征有哪些?

1楼 中国农业出版社 分布于我国华北 东北 内蒙古一带。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蚂蚱腿子在我国分布范围不广,多生于阴坡山地林缘 灌丛一带,局部可形成优势种,为山地中生灌木。在北京地区,海拔400m的山地分布较多。一般与荆条 红花锦鸡儿 caragana rosea 三裂绣线菊组成灌丛群落。 与其共生的...

影响中国四大区地理分布因素有哪些

1楼 宝宝 一 影响中国四大区地理分布因素主要是 气候。 分析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差异较大 其中气候较为干旱的是西北地区,冬冷夏凉的是青藏地区,水热条件最为优越的是南方地区,平原面积较广的是北方地区。 二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 1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是秦岭 淮河一线,主导因素是气温和降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