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细雨是什么,:黄梅细雨一二枝的黄梅细雨是什么意思呢?

2020-12-10 22:58:08 字数 5054 阅读 1702

1楼:乐笔晓新

黄梅指的是江南五月间 梅子黄了 一般称黄梅时节 那个时候多雨 所以也叫梅雨季节

黄梅细雨就是指江南五月间细雨纷纷

:黄梅细雨一二枝的黄梅细雨是什么意思呢?

2楼:匿名用户

黄梅指的是江南五月间 梅子黄了 一般称黄梅时节 那个时候多雨 所以也叫梅雨季节 黄梅细雨就是指江南五月间细雨纷纷

黄梅雨季是什么时候

3楼:森海和你

梅雨期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我国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虽然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但它的出现却不是孤立的,是和大范围雨带南北位移紧紧相连的。

在110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在汛期从4月中旬起到5月上旬,主要雨带摆动在南岭山脉和南岭以南地区。在个别年份,虽然在某一段时间内移到南岭以北地区,但是从一个候(五天为一候)或一个旬的多年平均情况来看,它往往是维持在28n,29n以南。这个时期就称为“江南雨季”或“华南前汛期”。

5月中下旬,主要雨带北移到29n-33n范围内(即西自我国宜昌,东经长江口,然后越海到日本;南起我国两湖平原北至淮河南岸),稳定少动。

这时南岭以南地区已处在雨带之外,阴雨天气结束;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告别了风和日丽的初夏,迎来了阴雨绵绵的季节,大雨、暴雨时而出现,一直维持到7月上旬,这就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梅雨季节。

6月中旬开始,雨带再次北移,到了33n以北地区。先后在黄河、淮河流域以及华北、东北等地停滞、徘徊,造成一次又一次强降雨过程,分别称为“黄淮雨季”、“华北雨季”此时,长江中下游梅雨结束,骄阳高挂,进入了炎热的盛夏季节。

这种天气一直要维持到8月下旬,然后雨带才随着冷空气的逐渐活跃而快速南撤,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使雨带一直退到华南沿海地区。

雨带的这种规律性变化,说明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并不是孤立的、局部的天气气候现象,而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季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主要雨带向北移动过程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滞的反映。

4楼:匿名用户

梅雨--初夏时期从中国长江流域到日本南部雨期较长的连阴雨。因时值梅子黄熟,故名。 梅雨产生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边缘的锋区(可称梅雨锋),是极地气团和副热带气团相互作用的产物。

梅雨雨带的位置和稳定性,与副热带高压的位置(脊线一般稳定在北纬20°~25°之间)和强度密切相关,还与西风带有无利于冷空气南下到长江流域的环流形势有关。每年6月初,当大气环流的形势产生比较大的调整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跳到北纬20°以北,就开始人梅。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进一步北跳,越过北纬25°时,梅雨期结束,这时长江流域进入伏旱期。

梅雨时节话梅雨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这一时期,由于大气环流的季风调整,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在江淮流域持续交绥,形成一条东西向准静止锋,一般称为梅雨锋,使得阴雨连绵和暴雨集中。由于正值江南梅子黄熟时期,故称“梅雨”或“黄梅天气”。

又因这时高温高湿,衣物容易霉烂,又称“霉雨”。 在梅雨时期,从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维持一条稳定持久的雨带。雨带中的暴雨分布不均匀,常有数个暴雨中心。

梅雨锋的暴雨强度一般比台风暴雨要小得多,但由于梅雨锋持续时间长,暴雨范围广,造成的洪涝灾害的区域一般比台风要大。如1991年和1999年江淮流域梅雨期持续均达2个月,长江下游、太湖、淮河等地区出现了暴雨天气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受灾害面积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受灾程度之重,均为历史罕见。太湖、里下河、滁河、秦淮河地区均出现历史最高水位。

形成梅雨锋暴雨的大气环流条件一般包括: (1)在亚洲的高纬度地区对流层中部有阻塞高压或稳定的高压脊,大气环流相对稳定少变; (2)中纬度地区西风环流平直,频繁的短波活动为江淮地区提供冷空气条件; (3)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一次明显西伸北跳过程,500hpa副高脊线稳定在北纬20度至25度之间,暖湿气流从副高边缘输送到江淮流域。 在这种环流条件下,使得梅雨锋徘徊于江淮流域,并常常伴有西南涡和切变线,在梅雨锋上则中尺度系统如锋面气旋非常活跃。

这不仅维持了梅雨期连续性降水,而且为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而梅雨锋暴雨则是不同尺度环流系统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种特定地区的特殊天气。 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异性,导致每年梅雨的“入梅”和“出梅”日期不同,早晚可相差40多天。

有的年份,梅雨锋特别活跃,暴雨频繁,造成洪涝灾害。有时梅雨锋不明显,则会出现“少梅”或“空梅”现象。如1954年、1991年和1999年,都是由于梅雨期特别长,降水特别多,从而造成江淮流域的洪涝灾害。

而1994年出现少梅,使江淮地区显得异常干旱。还有的年份,会出现梅雨带北移后又返回江淮流域再度维持相对稳定的现象,习惯上称“倒黄梅”。如1980年8月的“倒黄梅”对浙江各地的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这种梅雨期的异常情况,往往与全球大气环流的异常变化联系在一起的。 在正常情况下,7月上旬后,江淮流域梅雨自南而北陆续结束,锋面雨带移至华北地区,江淮流域进入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5楼:匿名用户

梅雨是初夏季节长江

中下游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的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两岸(或称江淮流域)区域内往往有一段连续阴雨时段,它是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北移过程中在长江流域停滞的结果,是由北上的暖空气和冷空气交汇形成的降雨过程。这时,正是江南梅子成熟时期,故称“梅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生动地描绘了当地梅雨季节的自然景象。

因为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因此也有称之为“霉雨”的。梅雨结束,盛夏随之到来。

除了我国以外,朝鲜最南部、日本中南部也都有梅雨季节,但世界同纬度其它地区却没有,因此,梅雨是东亚地区特有的天气气候现象。

我国梅雨区的范围,北起淮河,南至闽、赣、湘三省中部,大致在110°e以东的27—34°n之间。梅雨期长度以梅雨区中部最长,上海平均6月15日入梅,7月9日出梅,长25天。梅雨区南北界附近一般只有20天左右。

但这是气候平均情况,每年可以相差很大。例如,入梅期迟早可以相差40天,出梅期可相差45天;最长梅雨期可以长达60天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甚至更长,而有些年份基本上没有梅雨,称为“空梅”。梅雨期雨量最多的年份要数1954年,该年梅雨期总雨量超过多年平均值的两倍以上。

6楼:匿名用户

什么是梅雨? 居住在长江

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晴雨多变的春天一过,初夏随着而来,但不久,天空又会云层密布,阴雨连绵,有时还会夹带着一阵阵暴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梅雨”来临了。

梅雨是指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中旬初夏,我国长江中下游指宜昌以东的28—34°n 范围内或称江淮流域至日本南部这狭长区域内出现的一段连阴雨天气。 “梅雨”的名称是怎么得来的呢?原来它源于我国的一个气象名词。

梅雨,在古代常称为黄梅雨。早在汉代,就有不少关于黄梅雨的谚语;在晋代已有“夏至之雨,名曰黄梅雨”的记载;自唐宋以来,对梅雨更有许多妙趣横生的描述。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过一首咏《梅雨》诗: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其中的“梅实迎时雨”,指梅子熟了以后,迎来的便是“夏至”节气后“三时”的“时雨”。

现在气象上的梅雨是泛指初夏向盛夏过渡的一段阴雨天气。 宋代贺铸曾被称誉为“贺梅子”,据说就是因为他在《青玉案》一词中写下了这样的名句:“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宋代陈岩肖在《庚溪诗话》中也有“江南五月梅熟时,霖雨连旬,谓之黄梅雨”的记述。明代徐应秘在《玉芝堂谈荟》中写道:“芒后逢壬立梅,至后逢壬断梅”。

历史上所称的“黄梅雨”通常是指“梅”节令内的降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群众习惯上取“芒种”节气为梅节令,此时正值梅熟时节,因此也叫“黄梅”。 此外,由于这一时段的空气湿度很大,百物极易获潮霉烂,故人们给梅雨起了一个别名,叫做“霉雨”。

明代谢在杭的《五杂炬

黄梅时节什么雨

7楼:诸城风雷工具

黄梅时节也就是梅雨季节。

在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都会出现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8楼:剑凌虚

这是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9楼:莫三杯

梅雨。是江淮准静止锋造成的。特点是:阴雨绵绵

10楼:我不爱你爱谁

黄梅时节的雨是黄梅雨

黄梅细雨—二枝什么生肖

11楼:匿名用户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黄梅时节指的是什么

12楼:ギ飘ぁ琳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宋·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江南细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润及千家万户。开头一句,展现的是南国一片迷蒙的整体景象,接着是草地池塘的近景。前者是目所见,后者是耳所闻。江南风景,有声有色。

阴雨连绵,空气湿润,池水陡涨,青蛙欢歌一片。诗的后两句是“约客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深夜候客,无所事事,轻敲棋子,诗人心情闲适。

所以蒙蒙细雨也就有了诗意,蛙鸣声声也如此悦耳。他时时在捕捉着客人到来的脚步声,听到的却是一片蛙鸣,因此印象极为深刻。如果不是在等待客人,而是急于入眠,那么对这扰人清睡的鼓噪,恐怕早就烦躁了。

13楼:匿名用户

每年的端午前后,正是江淮入梅时,接下来将是一个月左右雨不止的日子,所谓梅子黄时家家雨,这个时候应该是农历的五月,而不是三月。http://zhidao.

baidu.***/question/3807583.html

不行清风,难得细雨的意思,清风细雨是什么意思

1楼 阳光语言矫正学校 意思是,没刮风,很难下雨。 只不过这风是清风,让人舒适的,雨是细雨,也是让人舒适的。 因此这句可以用在很多地方,产生象征意义,单从原句上看不出要表达什么言外之义。 清风细雨是什么意思 2楼 匿名用户 清风细雨,清风 清微的风,清凉的风。细雨,细小的雨,微小的雨。比喻言行方式温...

含有细雨两个字的词语是什么,含有细雨两个字的四字词语是什么?

1楼 匿名用户 含有细雨两个字的四字词语有 朦胧细雨 蒙蒙细雨 和风细雨 绵绵细雨 牛毛细雨 斜风细雨 丝丝细雨 春风细雨 秋风细雨。 朦胧细雨 读音 m ng l ng x y 造句 正所谓黄满祭瀑布群,山脚下便闻水声。顺着鹅卵石铺成的小道,我们漫步茶叶飘香的山间,伴着声声虫鸣,谛听流水潺潺,近看...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是什么意思,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楼 匿名用户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 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2楼 回眸最初 每当到清明节来临的时候天上就会下着毛毛细雨 3楼 鱼的眼睛 每年在清明的那几天都是下雨天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是什么意思 4楼 湖南疤博士 清明时节雨纷纷 ,点明诗人所置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