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的樟树挺立在操场上改成比喻句

2020-12-10 15:10:37 字数 5367 阅读 7934

1楼:匿名用户

比喻句:

高大的樟树像巨人一样挺立在操场边上。

2楼:匿名用户

高大的樟树像哨兵一样挺立在操场上↑

“高大的橡树挺立在大路旁”改为比喻句

3楼:最爱炎的心

高大的橡树挺立在大路旁像一排排士兵。

比喻属于修辞手法之一。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是修辞学的辞格之一。也叫“譬喻”、“打比方”,中国古代称为“比”、或者“譬(辟)。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

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明喻(直喻)”、“暗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

基本含义:

结构: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

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

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作用:1、用比喻来对某某事物的特征进行描绘和渲染。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并使语言文采斐然,富有很强的感染力。

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可以使深刻的、抽象的道理浅显、具体地表达出来。

2、进行说明或讲道理时,不叫“比喻”,而叫“打比方”。用浅显易见的事物对深奥 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为具体,化繁为简,帮助人们深入的理解。并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文采。

使用比喻手法时 要注意:

⒈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⒉ 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另外,所使用的喻体要常见、易懂;比喻要贴切;要注意思想感情。

区别:比拟是喻体和喻词都不出现,但是保留喻体的特征,让它直接加在本体上。使本体具有了人或物的某种特征或情态:

从形式上来看是——本体n(名词)+v(动词)或adj(形容词) ;而比喻的形式一定是——本体n(名词)+比喻词+喻体n(名词)。注:借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实际上是可以还原成明喻的,实质相同。

形式: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

明喻、暗喻、借喻;

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

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明喻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恰似、仿佛......

例子: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子: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体)。(冰心《荷叶母亲》)

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本体)成了喧腾的大海(喻体)。(袁鹰《十月长安街》

借喻(也可称隐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子: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喻体)。(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回喻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例: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扩喻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组成平行句式,有的本体在前,有的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义却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做扩喻,又叫类比。

例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例2、一朵花,我们不大觉得它香,但是从许多花朵提炼成的香精,只要一滴,我们就感到它的浓郁了。许多诗歌、戏剧、**,所以有强烈感人之处,和作者正确地把素材表现出来不是关系极大么!(秦牧《北京花房》)

较喻较喻的句子有下列几种情况:

1、您说,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作者把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情谊比作高山和大海,然而在相似点“高”和“深”上本体“情谊”又超过了喻体“山”和“海”,形象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大娘感激、崇敬和依依不舍的心情。你这种用“比……还……”、“赛过”、“胜过”等词连接,表示本体在相似点上超过喻体的较喻,也可称为“强喻”,强喻一般带有褒义色彩。

2、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作者将狗的境况作为喻体,与凡卡的遭遇比较,相比之下,本体“我的生活”还不如狗的境遇。这就强烈控诉了沙皇制度下的旧俄罗斯儿童的命运。

像这种在相似点上比不上喻体的较喻,又可称为“弱喻”。弱喻多数带有贬义色彩。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个句子用的喻词是“不及”,形式上看似为弱喻,但从意志上分析,诗人是用“桃花潭水”与汪伦之“情”相比,本体“情”在相似点“深”上超过了“桃花潭水”,因此也是强喻。

4、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是在一句话中,从正反两个方面交替使用强喻和弱喻的例子。作者先以“泰山”为喻体,从正面极言“人民利益而死”的意义比“泰山”还重;又从反面用“鸿毛”设喻:

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卖力,就比“鸿毛”还轻。两相对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为人民服务应该具备的生死观。

缩喻是比喻修辞的一种,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出现比喻词,本体与喻体极其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比喻形式叫缩喻。可分为:

1.并列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在结构形式上是并列关系。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小的船”,中间没有喻词,二者构成复指短语。

2.偏正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组成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形式上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季节”就是两个名词直接连在一起,前者修饰后者,而修饰语是比喻性质的,只是没有用“像、似的”之类的比喻词罢了。

缩喻语言简练,结构紧凑,生动形象,是古汉语的宝贵遗产。

博喻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银幕;有的色彩纷纭,变幻无穷;有的仅呈银白色,犹如棉絮、白云,凝固不变;有的异常光亮、掩去星月的光辉;有的又十分清淡,恍若一束青丝;有的结构单一,状如一弯弧光,呈现淡绿、微红的色调;有的犹如彩绸或缎带抛向天空,上下飞舞、翻动;有的软如纱巾,随风飘动,呈现出紫色、深红的色彩;有时极光出现在地平线上,犹如晨光曙色;有时极光如山茶吐艳,一片火红;有时极光密聚一起,犹如窗帘慢帐;有时它又射出许多光束,宛如孔雀开屏,蝶翼飞舞。(「极光」是本体,「彩带」「火焰」「银幕」「青丝」等都是它的喻体,属于一个本体可以带多个喻体的类型。)

隐喻是引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本体、喻体都出现,但把喻体作为“引子”而不用喻词的一种比喻。它经常构成排比、对偶等平行的句式,整齐而富有节奏感。民歌、新诗(包括歌词)常采用这种隐喻。

其表现形式是“引乙喻甲”或“以甲引乙”。例如: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反对党八股》)

该例作者引用射箭、弹琴等事情,通俗浅显的道理,深刻阐明了写文章做演说一定要看对象的道理。

隐喻这种比喻方法,有人把它归为明喻,说是省略了喻词,有人又把它归为暗喻。但细细分析,隐喻却有不同于明喻、暗喻的特点,宜单独列为一列。

约喻是用一个比喻体来比喻几个本体的修辞格。它与博喻是比喻修辞中互相对应的两种表现方式。博喻的功能在于揭示一个事物的多方面特征;约喻的功能在于突出一组事物的共同特征,能使行文简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1.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茶花赋》)

2.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来;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三峡之秋》)

例1把“红梅、白梅、绿梅、朱砂梅”,每一种梅都比做“一树诗”,四个本体用一个喻体设喻,集中的描绘了诗情画意的境界。

例2把“渔火”、“灯标”和它们映在水面的“光晕”一并喻为长江眨着眼睛,突出地渲染了夜晚长江上安谧、宁静的气氛。

参考资料

高大的白杨挺立在宽阔的操场上改为比喻句

4楼:魔域

比喻:高大的白杨像一个个威武的战士,挺立在宽阔的操场上

5楼:匿名用户

高大的白杨像士兵一样挺立在宽阔的操场上。

两行樟树挺立在校园中,把改成比喻句?

6楼:不随意

两行樟树挺立在校园中。

改成比喻句:

两行樟树像哨兵似的挺立在校园中。

关于樟树的比喻句

7楼:索三刀

樟树笔直地挺立在街道两旁,好像是英勇的卫兵,守卫我们美

丽的城市。

远远望去,樟树像一把绿茸茸的大伞在给小朋友们遮阴。

把句子改写成比喻句带答案(20个)

8楼:我是龙的传人

1.秋天到了,树叶纷纷往下落。

——秋天到了,树叶像毛毛细雨一样往下落。

2.蓝天上布满了星星。

——黑色的天空上布满了像宝石一样的星星。

3.弯弯的月亮挂在天上。

——弯弯的月亮像小船一样挂在天上。

4.池塘里的荷叶在微风中摇动着.

——池塘里的荷叶像一把把绿伞在微风中摆动着。

5.老师亲切的教导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田。

——老师亲切的教导像甘甜的雨露一样滋润了同学们的心田。

6.李刚跑得很快,一路领先,夺得了冠军。

——李刚跑得很快,像一阵风一样,一路领先,夺得了冠军。

7.看,田野一片金色。

——看,田野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8.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

——战士们像钢铁巨人一样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

9.树上挂满了大柿子。

——树上挂满了大柿子,像一个个大红灯笼。

10.池塘里的荷叶又大又绿。

——池塘里的荷叶如芭蕉般又大又绿,让人喜不自胜。

11.一棵柳树挺立在池塘边。

——一棵柳树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站立的池塘边。

12.那荷花随风飘动,十分好看。

——那荷花随风飘动,如同起舞的少女,十分好看。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改成比喻句

1楼 伊娜音 一棵高大的橡树像哨兵一样挺立的守在路旁。 如何将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 改成比喻句? 2楼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像一个巨人在路边守望。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像一个高耸入云的梯子通向天上。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路旁,像齐天大圣的金箍棒从向天笔直延长。 一棵高大的橡树挺立在...

广场上的人非常多(该比喻句),广场上的人非常多(.改成打比方的句子)

1楼 飞羽领主 广场上的人真多啊,密密麻麻的,简直像蜂巢里涌动的蜜蜂。 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改成打比方的句子 2楼 匿名用户 广场上的人就像蚂蚁那么多。 明喻 广场上的人是蚂蚁窝里的蚂蚁。 暗喻 广场上有很多蚂蚁在行走。 借喻 广场上的人非常多 改成比喻句 求大神啊 3楼 匿名用户 广场上的人 十分拥...

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挺立在道路两旁改成以喻句

1楼 不随意 改成以喻句 一棵棵高大的白杨树像哨兵似的挺立在道路两旁。 2楼 匿名用户 一棵棵白杨树像哨兵似的挺立在道路两旁 有哪些关于学习的名言? 3楼 海海海海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张衡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王充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