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馆这首诗表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020-12-10 14:45:19 字数 1905 阅读 9399

1楼:sunny小桉蓝

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

对自然风景描写的淋漓尽致、也表现出王维隐居山林的悠闲自得的心情

竹里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楼:箫洒舞剑

《竹里馆》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

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一句是警策。且诗的用字造语、写景(幽篁、深林、明月),写人(独坐、弹琴、长啸)都极平淡无奇。

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竹里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楼:匿名用户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和对山中闲云野鹤般的闲散生活的向往。(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作者用“幽篁、深林、明月”这些景物描写与“独坐、弹琴、长啸”这些动作描写虽然平淡无奇,但就是以自然的笔调,勾勒出一幅幽静的,世外桃源的景象。以弹琴长啸,反衬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林子的茂密。)

竹里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4楼:完美假知己

《竹里馆》是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绝。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遣词造句简朴清丽,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此诗曾被选入语文教科书。

5楼:掌萌表鸿才

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居山林闲适生活的悠闲自得,这样一种宁静、淡泊的思想感情。

6楼:童毅夷君昊

。。。哇。。很久以前学的了

大概意思就是,自己有很高的才情,弹琴与长啸代表了他自己的高雅情操,最后两句的意思就是,自己虽有高情雅趣,却为人所不知,不得知音。

只有月亮照着自己,陪着自己,懂自己的思想。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是笔头作业的话你还得改改。。。

上课回答问题的话这样差不多就能被老师接受了。

《竹里馆》这首里的"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诗表达了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楼:沧海半杯

《竹bai

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du

时,隐居蓝田zhi辋川时的景色.

这首诗表dao达了诗人一种清静安专详的境界,传达出诗属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两的意思是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竹里馆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能体现诗人思想感情

8楼:郦秀梅卑申

《竹里馆》是唐代大诗人王维晚年时,隐居蓝田辋川时的景色。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居山林,不受俗世纷扰的超然世外的悠然闲适的心情,及在这心情之下的一丝寂寞惆怅。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两的意思是竹林里僻静幽深,无人知晓,独坐幽篁,无人陪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照。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楼 宣实庆巳 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2楼 广增岳箕鹃 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 对 俯首甘为孺子牛 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 表达了崇高的敬意 而对高踞人民头上的人 则无情地揭露 表现出满腔的愤懑 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 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

竹里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楼 乾绿柳衡娴 竹里馆》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晚年隐居蓝田辋川时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属闲情偶寄,遣词造句简朴清丽,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 这是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这首小诗总共四句。拆开来看,既无动人的景语,也无动人的情语 既找不到哪个字是诗眼,也很难说哪...

竹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竹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作者郑燮 1693 1765 ,字克柔,号板桥,兴化 今属江苏 人。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 1736 进士,任山东潍县等地县令。因岁饥为民请赈,得罪显宦高门,以病乞归,寄居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