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人老珠黄时,看那桃花任未开.这是谁写的诗

2020-12-10 13:05:13 字数 5900 阅读 2878

1楼:匿名用户

回楼主的话,这句话不是古文里的,应该是现代人写的顺口溜吧

这首诗的题目和作者是什么??

2楼:冧穸

这里安息着不再为此忧虑的陈染(2006-2-26草) /陈染

“花舞花落泪”出自哪首诗?这首诗的全诗是什么?

3楼:匿名用户

“花舞花落泪”出自——李清照《残 花》

全诗是:

花开花落花无悔,缘来缘去缘如水。

花谢为花开,花飞为花悲。

花悲为花泪,花泪为花碎。

花舞花落泪,花哭花瓣飞。

花开为谁谢,花谢为谁悲。

赏析:这首词,表现了女词人多情善感的个性,充满了“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浓重伤情调。全词语言简单明白、节奏急促,情调凄婉。

作者善于从书面语言和日常口语里提炼出生动晓畅的语言;善于运用白描和铺叙手法,构成浑然一体的境界。

寓意:一个女人,从少女到“人老珠黄”的凄苦经历。

怎样识别古诗中的隐喻

4楼:匿名用户

隐喻一般被看做是一种修辞格,但实际上在中国古代诗歌中除用作修辞以外,更主要的则是作为一种表达手法来使用。诗人通过隐喻来表达自己更强烈的思想感情或表达一种不能直接言说的思想,如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就不能直接在诗中明言,而得通过隐喻手法来婉转的流露出来。

曹植《杂诗七首》“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

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此诗描写一位南国美人,其貌若桃花。可是那么漂亮的美人,却得不到君王的赏识,奈何时不久就会人老珠黄,姿色容颜将不复存在。

在这首诗中,南国美人是隐喻的本体。诗人对本体进行了精心刻画,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意象。那么这个喻体是什么呢?

根据曹植所处的社会背景不难看出,这个喻体就是他自己。曹植自小就才高志大,一生追求建功立业,扬名后世。

他深得曹操的赏识和宠爱,几乎被立为太子,其兄曹丕早已嫉妒其才,因此当曹丕继位当了皇帝之后对曹植一直猜忌压制,多次将他迁封到穷困区域,即使曹睿继位之后,也未能改变他的处境。虽然曹植一直表示愿奔驰前敌,为国效力,但始终未能得到曹丕父子的谅解与信任,导致他有才无处施,有力无处效。那个美人的处境与遭遇,不正是曹植自己的处境与遭遇的隐喻吗?

这就是隐喻艺术在诗中的运用,其特色很明显,是诗人精心构思和描绘的成果。这是诗人巧妙的利用美人的遭遇来暗喻自己的不得志,从而可以避免再次遭受到兄长的**。诗人以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力创造出许多美丽忧伤、空灵虚幻的意象,诗人借助这些意象喻指一种隐晦、含蓄的心灵世界,这就是隐喻的过程。

隐喻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运用非常广泛,其特点是选用一种本体进行精心的刻画描绘,用以来表述诗人的某种情思。本体的选用,多是历史典故、传说故事、自然物象、人物经历等。中国古代诗歌隐喻非常广泛的一个原因是中国文化非常丰富,比如“月亮”就会使人们联想到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孤独之情,“杨柳”则会使人们联想到朋友的依依惜别。

在先秦至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子就开始了对“喻”的研究与运用。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在他的主要作品《文心雕龙》中第一次给比喻以系统的总结和阐述。他认为“喻”的存在是以本体和喻体之间业已存在的相似性为基础的。

同时也认为,“喻”是语言形式上的一种修饰,也就是认为“喻”作为修辞格的作用。继刘勰以后,对“喻”再次进行进一步阐释的人是宋人陈骙,他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隐喻”的概念。

而真正把隐喻用的炉火纯青的则是中国古代的那些诗人。中国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诗人在诗作中都或多或少的运用了隐喻。诗人在诗中用隐喻除了像曹植那样怕受到**,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受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

唐朝诗人王维在其诗歌中常常描述到“空”的意境: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以及“薄暮空潭西,安禅制毒龙”。苏东坡也曾在著名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发出深深叹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些诗句应该说都是受到了当时一些特殊社会文化的影响。地理环境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到诗人的隐喻意象。比如“西风”,“

被西风吹尽, 了无尘运”

(辛弃疾《满江红》)。“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些地理环境的意象都会引起人们的无限感慨和叹息。“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这里,诗人以滚滚东去的江水来描述自己的愁绪之多,采用的隐喻是“忧愁是江水”。在这里,作者借助于滚滚东去的江水来摹状自己的种种愁苦,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愁绪化作满江春水,使得无形的愁绪变得有形了。

另一个将隐喻运用的出神入化的人物就是李商隐。李商隐以写实为主的作品中有不少是以雾雨月风等自然景象为写作对象,创设隐喻。李诗中的自然景象处处映射诗人自身的人生感慨、个性特征等,达到了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境界。

比如《细雨》:“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诗中“白玉堂”“碧牙床”“、

楚女”等意象营造出的是一幅人仙虚幻图,秋雨为实,而楚女则是神话传说中的人,虚实结合,情景交融,让读者似乎跟随者诗人的脚步步入仙境。李诗中也有许多的意象为花草树木,但诗人对花草的描写多为干枯败落之资展现给读者,通过对花草破败的命运来暗喻自己的命运不济。使诗的氛围变得凄凉暗淡。

如“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一句。无限风光的柳为何到了秋天,只能在惨淡的夕阳和悲凄的寒蝉声中度过萧瑟的时日呢?

隐喻有时往往因为喻体特征不够明显而不能够把本体展现出来,而给读者造成误解。比如传统意象“柳”是离别的象征,因此大家都能够明白“柳”的本意。但有些意象就显得比较朦胧,多义。

如李商隐的一些诗。这些作品大多充满着隐喻,其中,政治诗、咏史诗的喻旨比较好把握,而咏物诗、无题诗则多数喻旨隐晦,诗意朦胧,甚至可以有多种解读。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可以理解为诗人以“ 春蚕”“、

蜡炬”这一对凄美而坚韧的意象喻指诗人对爱情的热烈缠绵、至死不渝,也可以理解为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还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更崇高精神境界。而《

锦瑟》更是扑朔迷离,争议最大,分歧最多,。全诗展现的是一个个喻体构成的朦胧意境,而没有喻旨的确切表露。但这种隐喻方式却使得作品拥有了更丰富更深邃的艺术内涵,也给读者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

5楼:匿名用户

中国古 诗文中隐喻 的用法  李 ( 国矿业 大学 中 晨  徐州 2 1 0) 2 0 0  江苏 [ 摘  要 ] 隐喻 是我 们在 生活 中较 为常 用 的一种 表征 方 式 。隐喻在 中 国古诗 文 中 的运 用 十分 常 见, 人经 常利 用隐 喻 的手法 , 诗 通过 描述 一种 事 物借 以抒 发  自己的感 情 。用时 间表 示 空 间的手 法 称为 时 空隐 喻, 空隐 喻可 以分 为 “ 间在 动 ”和 “自我 在 动 ”两种 , 过对 中国 古诗 文 的大 量 阅读和 分 析, 时 时 通 我们 发现  “ 间在动 ”的运用 居多 。

时   [ 关键 词】 中国古 诗文  隐喻  时空 隐喻  “ 时间在 动 ”

人老珠黄没人要的诗句

6楼:匿名用户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选自白居易《琵琶行》

全文琵琶行 白居易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武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求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红妆泪阑干。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我从去岁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浔阳地僻无**,终岁不闻丝竹声。住近湓城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如听仙乐耳暂明。

莫辞更坐弹一曲,为君翻作琵琶行。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

凄凄不似向前声,满座重闻皆掩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7楼:武府小道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8楼:匿名用户

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

诗句里有黄字的有哪些

9楼:龚之恒

1、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原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译文:友人在黄鹤楼与我辞别,在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孤船帆影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只看见滚滚长江向天际奔流。

2、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原文: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只留下空荡荡的黄鹤楼。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白云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暮色渐渐漫起,**是我的家乡?江面烟波渺渺让人更生烦愁。

3、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原文: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 题北榭碑

唐代:李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译文:被贬谪的人要远去长沙,日日西望长安方向也看不见家。

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梅花落》的笛声,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甲。

原文:不第后赋菊

唐代: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甲。

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香气弥漫整个长安,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5、**榜上,偶失龙头望。

原文:**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译文:在金字题名的榜上,我只不过是偶然失去取得状元的机会。即使在政治清明的时代,君王也会一时错失贤能之才,我今后该怎么办呢?

既然没有得到好的机遇,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游乐呢!何必为功名患得患失?做一个风流才子为歌姬谱写词章,即使身着白衣,也不亚于公卿将相。

在歌姬居住的街巷里,有摆放着丹青画屏的绣房。幸运的是那里住着我的意中人,值得我细细地追求寻访。与她们依偎,享受这风流的生活,才是我平生最大的欢乐。

青春不过是片刻时间,我宁愿把功名,换成手中浅浅的一杯酒和耳畔低徊婉转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