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中“汗青须眉梨园桑梓”各词指代什么

2020-12-09 17:02:53 字数 4772 阅读 3492

1楼:匿名用户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

“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梨园”古代对戏曲班子的别称。

“桑梓”指家乡、故乡

over@!

梨园指代什么? 轩辕指代什么? 须眉指代什么?巾帼指代什么?

2楼:匿名用户

梨园是从前戏曲班子的别称,属下九流;

原来黄帝姓姬居于轩辕之丘,故轩辕指黄帝,但轩辕也是一复姓;

须眉代之男人;

巾帼代指女人;

所以赞叹花木兰叫做巾帼不让须眉,就是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意思。

3楼:即日起网购

梨园----戏班,戏院

轩辕----国家

须眉----男子

巾帼----女子

4楼:碧火连天

须眉指代男子,巾帼指代妇女

“桑梓”指代什么??如:“汗青”指代史册。还有轩辕,三尺。

5楼:盈奕声屈鸟

汗青是指史册,借指报国的志向。

巾帼是指女性英雄;

桑梓是指故乡,也引申为家乡人;

轩辕是指国家;

布衣是指平民百姓。

家乡的梨园

6楼:匿名用户

我的家乡在湖北黄梅县,应该说是爸爸的老家,我很少回老家去。

记得爷爷的村后有一大片梨园,阳春三月,细雨如丝,一棵棵挺拔的梨树开满了美丽动人的小花。雪白的花瓣,黄色的花 好看极了。一朵朵,一簌簌,开得那么茂盛。

在阳光的照射下像一把把巨大的白花伞,引来了无数勤劳的小蜜蜂和各色美丽的花蝴蝶,也引来了许多摄影爱好者。

四月间,吸饱了春天甘露的梨树,伸展出了一只只嫩绿的小手,一阵微风吹过,一只只小手摇曳着,仿佛在向你打招呼。

梨花渐渐地凋谢了,梨树妈妈生出了一个个青青的小梨。梨树妈妈紧紧地搂着它那些还没有成熟的小宝宝们,生怕他们落在地上。

瓜果遍地的秋天来了,各种水果都开始熟了,鸭梨渐渐地变大,变黄,远远望去,就像一个个金葫芦挂满枝头,把粗大的树枝压弯了,农民伯伯把一个个鸭梨摘下来,装进筐子里,用卡车运往各地,又是一个丰收年,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我爱我的家乡,我爱家乡的梨园。

古诗文中汗青指代 桑梓指代 须眉指代 巾帼指代 布衣指代

7楼:逗比逗无悔

1、汗青——古代的书,借指史册,也指著作完成。

汗青是指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再刮去青皮,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也叫杀青。

2、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因此代指家乡。

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种植桑树为了养蚕,种植梓树为了点灯。

3、须眉——胡子和眉毛,借指男子。比喻事物细微处,画笔的一种,用以描绘画面细部。

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借指男子汉,大丈夫。

4、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巾帼原是古时的一种配饰,宽大似冠,内衬金属丝套或用削薄的竹木片扎成各种新颖式样,外裱黑色缯帛或彩色长巾,使用时直接戴在头顶,再绾以簪钗。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

5、布衣-老百姓。

《盐铁论》中说:“古代普通人要到**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所以老百姓称为布衣。

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富贵人家穿绫罗绸缎与丝绵织物,平民穿麻、葛织物。今人说的“布”,是指棉布,棉花是南宋时才从外城传入中原。

后也以布衣称没有做官的读书人。

8楼:下雨的17号

汗青 (hànqīng): 古代在竹简上书写,先以火烤竹去湿,再刮去竹青部分,以便于书写和防蛀,称为汗青,因此后世把著作完成叫做汗青

也用汗青借指史册

你问的是“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汗青"是什么意思吗?

在这首诗中汗青就是史册的意思。

桑梓:“桑梓之地,父母之邦”

桑梓构想于1998年形成,原引于《儒林外史之范进中举》典故中。

桑梓指的是房前屋后的桑树和梓树,后被引喻成家乡。

须眉须眉就是胡子和眉毛,都是男子的特征所在。《汉书·张良传》有“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的说法。

借指男子,《红楼梦》:“我堂堂须眉,诚不若裙钗。”后来的人就把男子比作“须眉”了。

巾帼 “巾帼不让须眉”中”巾帼”

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魏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

布衣 《盐铁论》中说:“古代普通人要到**十岁才能穿丝绸衣服,在这以前,只能穿**。”

所以老百姓称为布衣。

阅读古文甚至近来作品时,都可碰到“布衣”一词。“布衣”指平民百姓的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布衣蔬食”常形容生活俭朴;“布衣百姓”干脆指广大劳苦大众了。

请采纳。

9楼:love美美的春天

“汗青”是史册的意思;

“桑梓”指 故乡;

“须眉”指男子,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巾帼”指妇女,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布衣指平民

10楼:鬼神莫测郭奉孝

汗青:古时在竹简上记事,先以火烤青竹,使水分如汗渗出,便于书写,避免虫蛀,故称汗青。

桑梓:指家乡,古代,人们喜欢在住宅周围栽植桑树和梓树,后来人们就用物代处所。

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巾帼:“巾帼”由来古时候的贵族妇女,常在举行祭祀大典时戴一种用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头饰,这种头巾式的头饰叫巾帼,其上还装缀着一些金珠玉翠制成的珍贵首饰。巾帼的种类及颜色有多种,如用细长的马尾制作的叫“剪耄帼”;用黑中透红颜色制作的叫“绀缯帼”。

因巾帼这类物品是古代妇女的高贵装饰,人们便称女中豪杰为“巾帼英雄”,后人又把“巾帼”作为妇女的尊称。

11楼:匿名用户

汗青代表史书,桑梓代表家乡,须眉代表男子,巾帼代表女子,布衣代表百姓

12楼:匿名用户

桑梓指代家乡。不一指代老百姓。

13楼:匿名用户

史册,家乡,男子,女子,百姓

古诗文中须眉,巾帼,同窗各指什么

14楼:匿名用户

1、须眉——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2、巾帼——指古代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借指妇女。《晋书·宣帝纪》:“ 亮 ( 诸葛亮 )数挑战,帝( 司马懿)不出,因遗帝巾帼妇人之饰。

”《新唐书·东夷传·高丽》:“庶人衣褐,戴弁。女子首巾帼。

”后因以为妇女的代称。

3、同窗——同在一起或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我俩是同窗。 古代学习条件很艰苦,所以就把同学称做同窗,窗,有寒窗之含义,说同窗二字,也就显示出了说话者之间的亲密和尊重,比说同学要亲切许多

“须眉”、“巾帼”、“烽火”、“轩辕”、“桑梓”在古诗文中各指代什么?

15楼:微风动裾

“须眉”:男子

“巾帼”:女子

“烽火”:战争

“轩辕”:中华民族

“桑梓”:故乡

基本同意一楼的。只是“轩辕”理解稍微一点不同。

16楼:篱落清秋

“须眉”男子、

“巾帼”女子、

“烽火”战乱、

“轩辕”代指中华大地。

“桑梓”故乡

17楼:薄暗灵魂

须眉--男子

巾帼--女子

烽火--战事

轩辕--车驾

桑梓--故乡

须眉( )白 古( )之年

18楼:匿名用户

须眉(皆)白

古(稀)之年

19楼:匿名用户

xū mé复i jiāo bái

成语:须眉

制交白《zdic.*** 汉 典 网》

【解释】bai:交:都。胡须和眉毛都白du了。

【出处】:《庄zhi子·dao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

gǔ xī zhī nián

成语:古稀之年

《zdic.*** 汉 典 网》

【解释】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示例】七十~是人生难得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男性70岁

20楼:鞒鞒

词目 须眉交白

发音 xū méi jiāo bái

释义 交:都。胡须和眉毛都白了。

出处 《庄子·渔专父》:属“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

词目 古稀之年

发音 gǔ xī zhī nián

释义 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处 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九州,尺素,桑梓,须眉,金陵的别称

21楼:

九州:中国

尺素:书信

须眉:男人

金陵:南京

22楼:

天下、鸾笺、故乡、男儿、南京

古诗文中布衣指代什么,古诗文中汗青指代 桑梓指代 须眉指代 巾帼指代 布衣指代

1楼 风铃儿缘缘 古诗文中布衣指代平民 老百姓。 如果我的答案有用请采纳,谢谢哦! 2楼 匿名用户 布衣指代平民 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古诗文中汗青指代 桑梓指代 须眉指代 巾帼指代 布衣指代 3楼 逗比逗无悔 1 汗青 古代的书,借指史册,也指著作完成。 汗青是...

古文中,轩辕指代什么,“桑梓”指代什么??如:“汗青”指代史册。还有轩辕,三尺。

1楼 匿名用户 1 指代皇帝 2 借指中华民族 3 指车辀 4 星座名 5 运行 6 传说中的国名 7 复姓 2楼 匿名用户 搜来的轩辕 一词本是出自于上古时代。 黄帝的先祖是有熊氏。由于有熊氏的人们崇尚土德,土是黄色的,母亲附宝给他起名叫黄帝。又因他长在姬水,居住在轩辕之丘,就以姬为姓,轩辕为号,...

在古诗文中,下列词语各代指什么?汗青,须眉,巾帼,三尺,轩辕

1楼 汗青 史册 须眉 男子 巾帼 女子 桑梓 故乡 轩辕 车 三尺 法律 古诗文中的汗青 须眉 巾帼 桑锌 轩辕 三尺指什么 2楼 千岛云 汗青 史册 须眉 男子 巾帼 女子 桑梓 故乡 轩辕 车 三尺 法律 在古诗词中,下列词语各指待什么?汗青 须眉 巾帼 桑锌 轩辕 3楼 神丶雨祭丨 汗青 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