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是指的哪些人,建安七子指哪几人?

2020-12-09 16:36:28 字数 5539 阅读 8805

1楼:匿名用户

建安时期的比较有成就的七位作家:孔融,陈琳,王粲,徐擀,阮寓,应饧,刘侦,建安七子之称处于曹呸的《典论**》

2楼:匿名用户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七子指哪几人?

3楼:三杨开泰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

4楼:雾里探花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建安指的是什么?建安七子是谁?

5楼:花落犹声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年号。这一时期出现了三曹,七子等一批诗人。他们写诗反应社会动乱。

被成为“建安风骨”“建安文学”。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刘桢、阮瑀、陈琳、应瑒、徐干。

除孔融之外,都是曹操下属,诗风颇似曹操。

6楼:南昌志明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所以那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家人物,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多死于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7楼:匿名用户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多死于建安年间,故称这时期的文学为建安文学。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8楼:小小甜蜜子

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9楼:匿名用户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公元196—220年。建安七子是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孔融(153 - 208),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字文举,鲁(今山东曲阜)人。

孔子二十世孙。“七子”中,他年辈最高,政治态度与其他6人不同。献帝时任北海(山东寿光)相,世称孔北海,又任少夫、大中大夫等职。

为人不拘小节,恃才负气,刚正不阿。因非议曹操,被杀。其散文辞藻华丽,多用骈句,但能以气运词,有新变化。

曹丕《典论·**》称他:“体气高妙,有过人着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

”代表作《论盛孝章书》和《荐祢衡表》,都显示这种特色。诗仅存7首,其中《杂诗·岩岩钟山首》写远大怀抱,情辞慷慨;《远送新行客》写丧子的悲痛,情致哀婉,都富有抒**彩。

应玚(? -- 二一七年)字德琏,汝南(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音调悲切。建安七子之一。

徐干(一七一年 -- 二一七年)字伟长,北海(今山东潍坊市)人。主要著作是《中论》,曹丕称赞此书『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与吴质书》)其情诗《室思》也写的一往情深。

建安七子之一。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县)人。建安七子之一。初依刘表,后归曹操,官至魏国侍中。他以诗赋见长,多悲凉情调。有《王侍中集》。

陈琳(?-217)字孔璋,广陵(今江苏江都)人。曾经为袁绍掌管过书记,后归附曹操。“建安七子”之一,今存诗四首。有《陈记室集》。

刘桢(?-217)字公干,东汉东平(今属山东)人。为曹操丞相掾属。

其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 曹丕曾称赞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今存诗十五首。有《刘公干集》。

建安七子之一。

阮瑀(? -- 二一二年)字符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

10楼:匿名用户

建安是指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七子是指建安年间的才俊,有: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11楼:风风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七子,是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2楼:倾慕甄宓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用了24年,直到曹操死才改年号建安七子能代表建安时期文学风格的七个人物,不包括曹操三父子,他们共同形成了表现那个时代特征的文学风格,称为建安风骨

孔融,代表作品《荐祢衡表》、《与曹公论盛孝章书》,最后被曹操杀害陈琳,《饮马长城窟》,得善终

王粲,《七哀诗》,大家都度过吧

徐干,《中论》,情诗写的也不错,受瘟疫感染死亡阮瑀,鼎鼎大名的阮籍是他的儿子

应玚,这人的赋写的不错

刘祯,这位老兄因为在宴席上明目张胆的看美女甄氏,被曹丕怒斥

13楼:陳曉峯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建安七子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4楼:申欢娟

1.建安指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

2.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

15楼:匿名用户

建安七子,是东汉,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6楼:绯红血夜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

建安七子:王粲(字仲宣),陈琳(字孔璋),徐干(字伟长),刘桢(字公干),应玚(字德琏),孔融(字文举),阮瑀(字元瑜)。

17楼:苇一航

汉献帝年号(196-220)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8楼:伞下的沉默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9楼:精忠报国

孔融 王粲 陈琳 应 阮瑀 刘桢 徐干

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分别是哪七个人?

20楼:木木木子丶李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1、孔融(153年-208年9月26日)

字文举。鲁国(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家学渊源,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

孔融能诗善文,曹丕称其文“扬(扬雄)、班(班固)俦也。”其散文锋利简洁,六言诗反映了汉末动乱的现实。原有文集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孔北海集》。

2、陈琳

字孔璋,广陵射阳人 。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

陈琳著作,据《隋书·经籍志》载原有集10卷,已佚。明代张溥辑有《陈记室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3、王粲

4、徐干

字伟长,汉末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以诗、辞赋、政论著称。代表作:《中论》《答刘桢》《玄猿赋》。其著作《中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学者影响深远。

5、阮瑀

字元瑜,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市尉氏县)人,汉魏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所作章表书记很出色,当时军国书檄文字,多为阮瑀与陈琳所拟。名作有《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诗有《驾出北郭门行》,描写孤儿受后母虐待的苦难遭遇,比较生动形象。年轻时曾受学于蔡邕,蔡邕称他为“奇才”。

6、应玚 [yáng]

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应玚初被魏王曹操任命为丞相掾属,后转为平原侯庶子。

曹丕任五官中郎将时,应玚为将军府文学。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应玚卒于疫疾。

7、刘桢

字公干,东汉末年东平宁阳(今山东宁阳县泗店镇古城村)人,东汉名士。其祖父刘梁,官至尚书令,其人博学有才,警悟辩捷,以文学见贵。建安二十二年 (217),刘桢与陈琳、徐干、应玚等同染疾疫而亡。

《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4卷,《毛诗义问》10卷,皆已佚。明代张溥辑有《刘公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

1、嵇(jī)康

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家、文学家。

他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有《嵇康集》传世。他的作品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2、阮籍

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

竹林七贤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八十二首》、《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3、山涛

字巨源。河内郡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 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政治家,“竹林七贤”之一。

曾多次以老病辞官,皆不准。太康三年(282年),升为司徒,以老病归家。次年去世,年七十九,谥号“康”。

有集十卷,亡佚,今有辑本。袁宏在《名士传》中称山涛等七人为“竹林名士”。

4、向秀

字子期,河内怀(今河南武陟)人。竹林七贤之一。向秀雅好读书,与嵇康、吕安等人相善,隐居不仕。

景元四年(263年)嵇康、吕安被司马昭害死后,向秀应本郡的郡上计到洛阳,受司马昭接见,后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泰始八年(272年)去世。

5、刘伶

字伯伦,沛国(今安徽淮北)人,魏晋时期名士,与阮籍、嵇康、山涛、向秀、王戎和阮咸并称为“竹林七贤”。刘伶现今存世的作品只有《酒德颂》 和《北芒客舍》。其作品生动的反映了魏晋名士崇尚玄虚、消极颓废的心态,也表现出对“名教”礼法的蔑视及对自然的向往, 后世以刘伶为蔑视礼法、纵酒避世的典型。

6、王戎

字濬冲。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白沙埠镇诸葛村)人。三国至西晋时期名士、**,“竹林七贤”之一。

王戎出身琅玡王氏。长于清谈,以精辟的品评与识鉴而著称。最初袭父爵贞陵亭侯,被司马昭辟为掾属。

累官豫州刺史、建威将军。后参与晋灭吴之战,吴国平定后,因功进封安丰县侯。在荆州拉拢士人,颇有成效。

7、阮咸

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南)人。 魏晋时期名士。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

阮咸精通音律,善弹琵琶,时号“妙达八音”,有“神解”之誉 。存世的作品有《律议》、《与姑书》。“阮咸”这一乐器也是因其得名。

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是指哪七子

1楼 匿名用户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首组诗,共七首,分别是澳门 香港 台湾 威海卫 广州湾 九龙 旅大 旅顺 大连 。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 澳门》。由于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用作主题曲。 2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