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句而第一句和双句都压韵是诗歌吗

2020-12-08 14:23:21 字数 5365 阅读 9037

1楼:匿名用户

诗歌在形式上的特点是:

诗歌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

而且分行主要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根据上述,

已经具备了诗歌形式上的要求。

四句七字古诗怎么压韵?

2楼:昊磊外交

第一句最

后一个字可押韵也可以不押韵,第二句和第四句最后一字是必须要押韵的。

例如:《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其中就是第二句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就押了an(川chuan天tian)韵。

译文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好像是银河从九天垂落山崖间。

赏析这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诗歌中什么是首句押韵?

3楼:御坂

近体诗押韵有较严格的规定,总结如下:【首句可押可不押,下句必押平声韵】③ 1、【偶句押韵】: 律诗是二四六八句押韵,绝句是二四句押韵,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首句均可以押韵或不押韵。

例如: 寄扬州韩祚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

第一二四句押韵。又如: 登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首句并不入韵,二四句押韵。一般来说,五言诗首句不入韵为常见,七言诗首句入韵为常见。

4楼:窝窝煮蛋壳

打个比方吧,这样理解的简单些 例如: 锄禾日当午,wu u 汗滴禾下土;tu u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ku u 中是押的韵母“u”,而第一句中的“u”,也就是首句押韵。

一般情况下,五律第一句,多数是不押韵的;七律第一句,多数是押韵的;绝句首句也可以不押韵。

在古诗中一首诗是几句话?逗号是一句话还是句号是一句话?

5楼:贤

古诗词中一首诗有几句话并不一定,要看是以何种类型做的诗,比如绝句诗与四言诗通常是4句。而排律诗最少要有十句才行。而分句在古诗词一般是一行成一句,也就是第一句就算一逗号结尾也算一句。

不同类型古诗词的基本体裁要求如下:

就“格律诗”而言分为,古体诗、近体诗、今体诗:

主要分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等。千万不能将“今体诗”跟现在所说的“新诗”混为一谈。

古体诗:

又称“古诗”“古风”,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包括唐以前各种形式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或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形成于唐代。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分绝句和律诗。

绝句即"绝诗"。亦称"截句"、"断句"。诗体名。截、断、绝均有短截义,因定格仅为四句,故名。

以五言、七言为主,简称五绝、七绝。也有六言绝句。唐代通行者为近体,平仄和押韵都有一定的要求。

有人说绝诗是截取律诗的一半而成。但在唐代律诗形成以前,已有绝句,虽亦押韵而平仄较自由,如《玉台新咏》中即有《古绝句》,后人即用"古绝句"以别于近体绝句。

诗体名。近体诗的一种。格律严密,故名。起源于南北朝,成熟于唐初。

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第

二、四、

六、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分五言、七言两体,简称五律、七律。亦偶有六律。其有每首十句以上者,则为排律。

律诗中,凡两句相配,称为一"联"。五律、七律的第一联(

一、二句)称"首联",第二联(

三、四句)称"颔联",第三联(

五、六句)称"颈联",第四联(

七、八句)称"尾联"。每联的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

四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四字或以四句为主。是我国古代诗歌中最早形成的诗体。春秋以前的诗歌,如《诗经》,大都为四言。汉代以后,格调稍变。自南朝宋齐以后,作者渐少。

五言诗诗体名。由五字句所构成的诗篇。起于汉代。魏晋以后,历六朝隋唐,大为发展,成为古典诗歌主要形式之一,有五言古诗、五言律诗、五言绝句。

六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六字。相传始于西汉谷永,一说东方朔已有"六言",其诗均不传今所见以汉末孔融的六言诗为最早。有古体近体之分。但均不甚流行。

七言诗诗体名。全篇每句七字或以七字为主,当起于汉代民间歌谣。旧说则谓始于《柏梁台诗》,恐不可信。

魏曹丕《燕歌行》,为现存较早的纯粹七言诗。到了唐代,大为发展。有七言古诗、七言律诗、七言绝句。与五言诗同为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杂言诗诗体名。古体诗的一种,最初出于乐府。诗中句子字数长短间杂,无一定标准,最短仅一字,长句有达

九、十字以上者,以

三、四、

五、七字相间者为多。

排律诗体名。律诗的一种。就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

每首至少十句,有多至百韵者。除首、末两联外,上下句都需对仗。也有隔句相对的,称为"扇对"。

6楼:自由c控

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古诗中,逗号算一句,古代是没有标点的,完全靠人断句,因此诗在古代应该是一行算一句。可是按照现代语法,句号才算一句,不过对于诗,句号只是表示一联。所以说对于诗,逗号算一句,句号算一联。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分

古体诗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在唐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的格律的束缚。

唐初开始形成的、在字数、声韵、对仗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的一种格律诗,就是我们所说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同古体诗相对而言的。唐代以及其后的诗人仍有写古体诗的。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格律的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古体诗分为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近体诗近体诗分为律诗和绝句。 律诗和绝句的区别主要在于句数上。绝句共有四句,律诗共有八句。律诗共有八句,

一、二两句为首联,

三、四两句为颔联,

五、六两句为颈联、

七、八两句为尾联。绝句又叫"截句"。绝句可对仗,也可不对仗,但是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则必须对仗,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参考资料

360百科.古诗[引用时间2018-1-18]

七言绝句怎么压韵?

7楼:不是苦瓜是什么

七言绝句就是每句七个字。最基本的押韵要求是第

二、第四句最后一字的韵母相同(平仄也相同)。第一句最后一字可以入韵,也可以不入韵。

绝句对平仄的要求比较宽。学习的时候可以先搞懂“押韵”和学会分辩字声的“平”“仄”后,再慢慢对照“律绝”四种平仄格式,逐一套用。

现代七言绝句和古代的押韵方式是一样的,通俗的来说,一二四句每句最后一个字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第三句不必也不能押韵,否则就失去了绝句的韵味,成了顺口溜或打油诗了。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押韵叫合辙。

七言绝句其中第一第三句都该用仄声字收尾,完全符合格律要求,只不过这首诗作者用了同一声韵的仄声字在这两个位置,并非有这种定律。如果是仄韵绝句【很少见】第三句也不必考虑押韵问题,只要是平声字收尾即可。

8楼:demon陌

七绝1、平起首句入韵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2、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3、仄起首句入韵

中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

4、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换成“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中仄中平平仄仄,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平中仄平平仄,

中仄平平仄仄平。

绝句都是平韵,首入的是 1 2 4句3平韵 首不入韵的,就2 4 句2平韵

拓展资料:

七言绝句是中国传统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近体诗范畴。七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言,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或可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定型、成熟于唐代。

代表作品有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二首》、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等。

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其起源已不甚清楚。明清人认为七绝起自萧纲、虞世南或是四杰的说法,都是指七言律绝。虽然七绝在其发展过程中,的确以律绝为主,但与五绝一样,古绝之形成还是先于律绝。

现代国内外学者一般倾向于以北朝乐府民歌为七言古绝之源。

也有学者认为七言古绝的源头应追溯到西晋的民谣。虽然汉魏时已有曹丕《燕歌行》这样成熟的七言歌行,但最早的完整的七言四句体的出现,是在西晋的歌谣中。这就是《豫州耆老为祖逖歌》:

“幸哉遗黎免俘虏,三辰既朗遇慈父。玄酒忘劳甘瓠脯,何以咏思歌且舞。”逐句押仄声韵。

初唐时,七言绝句不仅数量较少,题材狭窄,而且在诗坛上的影响也很小,艺术上也不够成熟,不仅未能充分协律,而且作风比较板滞(如常用对仗作结,有类律诗的前半截),缺乏悠远的韵度。初唐比较知名的诗人如沈佺期、宋之问,律诗写得很好,七绝却一般。

进入盛唐,大量的七绝诗人涌现,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完全可以与五绝并驾齐驱。李白、王昌龄、王之涣、王维、贾至、高适、岑参、常建等确是当时诗坛上的一批七绝高手。代表其最高成就的是李白和王昌龄二人。

王昌龄率先并大力创作七绝,在他的笔下七绝的题材也得到了大大拓展,举凡从军、出塞、怀古、赠别、狩猎、宴饮以及奉佛、崇道、闺思、宫怨等等,无不可用七绝来表现,扩大了七绝在诗坛的影响。李白的七言绝句则更能体现盛唐绝句的典型风貌。

七言绝句,由于可以不拘对偶,故构写自由;由于篇幅短小,故语句精炼含蓄,多言外之音;由于讲究声律,故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宜于低吟高诵。自唐代以来,名篇佳句甚多,咏史、怀古、议政事、抒抱负、诉幽怨、说友情,题材多样,精彩纷呈,在诗歌各种体式中是最受欢迎的样式之一。

歌词第一句是假如大人都变小孩的歌

1楼 匿名用户 假如世上都是小孩 啦啦啦啦 春天一定不会离开 啦啦啦啦 假如大人都变小孩 春天一定也会常在 啦啦啦啦 山野绿茵茵 大地红艳艳 阳光喷喷香 清风蜜蜜甜 清风蜜蜜甜蜜蜜甜 大海它很乖 老虎也可爱 月亮下来玩 黑夜不敢来 黑夜不敢来不敢来 假如世上都是小孩 啦啦啦啦 春天一定不会离开 啦啦...

“绝句”的第三句是啥,绝句中的第一句,第二句,三句,四句都分别叫什么?

1楼 露 绝句为题的诗歌太多了 不知道你指的是哪首?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希望是这个 2楼 夏日郁抑症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是律诗中的名词,绝句中的第一句 第二句 三句 四句就叫第一句 第二句 三句 四句。 3楼 匿名用户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

歌词里有每分每秒的歌名叫什么,有一首歌第一句是“想你,每分每秒...”,这首歌的名字和演唱者是谁呢??

1楼 strange事 每分每秒都美到眼泪掉下来 ?《死了都要爱》 2楼 橙刺 1 marry me 萧敬腾 2 只为了你 严铮。求采纳 求歌词离开你我不愿意 我爱你在每分每秒里的歌名 3楼 倔强的海 亲爱的我不能没有你 歌手 东浩 舞真 作词 东浩 作曲 东浩 忘记你谈何容易 我想你在每个夜里 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