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课的道理,您好!我想问一下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中彩那天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5

2020-12-08 06:13:51 字数 3222 阅读 5202

1楼:u盾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

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

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

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

您好!我想问一下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中彩那天讲了一个什么道理 5

2楼:匿名用户

[人教版课标本第八册课文] 第5课《中彩那天》所讲的道理是:诚实、讲信用是人的精神财富,它比物质财富更珍贵。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课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3楼:流年梦活宝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课古诗的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

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课古诗是《题西林壁》,《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

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

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原文:《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创作背景

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

据南宋施宿《东坡先生年谱》记载可知此诗约作于元丰七年五月间。

3.作品鉴赏

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结尾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

这不仅仅是游历山水才有这种理性认识。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4.作者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1-3]。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五个多音字是什么

4楼:小丫头洛慧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课是《古诗两首》

多音字如下:

重 [zhòng]~负。~荷。~量。~力。举~。负~。

重 [chóng]~复。~申。~版。~沓。~阳。~逢。

反义词远---近

高---地

真—假暗—明

四年级上册第五课古诗的意思是什么?

5楼:沐溪

意思是: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

出处:《题西林壁》

诗人:宋代苏轼

原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这首诗寓意十分深刻,但所用的语言却异常浅显。

深入浅出,这正是苏轼的一种语言特色。苏轼写诗,全无雕琢习气。诗人所追求的是用一种质朴无华、条畅流利的语言表现一种清新的、前人未曾道的意境;而这意境又是不时闪烁着荧荧的哲理之光。

从这首诗来看,语言的表述是简明的,而其内涵却是丰富的。也就是说,诗语的本身是形象性和逻辑性的高度统一。诗人在四句诗中,概括地描绘了庐山的形象的特征,同时又准确地指出看山不得要领的道理。

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千百次的把后两句当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文第五课生字组词

6楼:千里挥戈闯天涯

第5课德(品德)(德育)(德才)(德国)(德语)维(维护)(维吾尔族)(维生素)(维持)

财(财运)(财产)(财力)(发财)(财富)属(家属)(属于)(属性)(属实)(属相)货(货物)(货币)(货运)(运货)(发货)驰(驰名)(奔驰)(飞驰)(驰援)(急驰)赠(赠品)(赠予)(赠礼)(赠给)(赠给)驶(行驶)(驶向)(驶入)(驶往)(驶过)惑(迷惑)(困惑)(疑惑)

码(号码)(码头)(码子)(码口)

库(车库)(国库)(仓库)(粮库)(宝库)捎(捎带)(捎口信)(捎东西)(捎钱)

橡(橡皮筋)(橡胶)(橡皮)(橡树)

拨(拨开)(拨通)(拨号)(拨打)(拨弄)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六课文是啥?

7楼:匿名用户

第五课:古诗两首(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第六课:爬山虎的脚(叶圣陶)采纳

四年级上册的语文第五课的预习重点是什么???

8楼:匿名用户

标出自然段,给生字注上拼音。并理解词语。

9楼:匿名用户

当然是古诗拉!因为古诗是课文里最重要d~!~·!#%

10楼:匿名用户

要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意思!这样可以更好的理解

四年级语文第五课小练笔怎么写,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课小练笔300字左右

1楼 匿名用户 从没后悔,为我们的前途铺上了路!可是,那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正是老师的精神吗,直到生命结束,因为,从没抱怨 其实,无私地让人使用它,操碎了心。 在学校 ? 它,她,她。老师。 它,以粉笔相似。而是从它身上踩过,粉碎了,一个多么普通的名称啊,讲的嗓子都快沙哑了,把它送到了遥远的地方去了,便...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五课怎么分段

1楼 爱心天使的秘密 第一自然段 1 写了法布尔的家乡非常美丽。第二自然段 2 10 写表现法布尔对昆虫痴迷的两个小故事。第三自然段 11 写法布尔正是对昆虫痴迷,把他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2楼 法 苏教版n你说一下文章题目 3楼 匿名用户 这个我不记得课文了,我已经初一 4楼 福宝 1 2 345 ...

四年级下册第五课的近义词,反义词,多音字都有哪些

1楼 凌月霜丶 5 中彩那天 近义词 闷闷不乐 郁郁寡欢 反义词 安慰 责备 拮据 富有 诚实 虚假 狡猾 有趣 枯燥 崭新 陈旧 馈赠 索取 迷惑 清醒 仔细 马虎 闷闷不乐 兴高采烈 多音字 中 zh ng 中间 中秋zh ng 中彩 中奖 据 j 拮据 j 根据 据点 奔 b n 奔驰 b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