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追问它“何时了

2020-12-08 06:10:33 字数 5467 阅读 2413

1楼:

春花秋月虽然是美景,但是词人此时却是亡国之君,阶下之囚,试问词人见此美景怎不会感念往日美好岁月而产生伤怀之感呢?!

麻烦采纳,谢谢!

2楼:百度用户

春花秋月何时了: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什么时候才能完结呢?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怎么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 这首词流露了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深切怀念。

这是他的绝笔词,相传七夕之夜中命歌伎唱此词,宋太宗知道这件事后,赐酒将他毒死。

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3楼:匿名用户

春花秋月喻美景,但此时南唐后主李煜正是宋的阶下囚,美景勾起了李煜对往事的伤怀,对更衬托出他囚犯生活的艰苦(由李煜对“往事知多少”的感慨可见)。“何时了”表面意思指李煜怕“春花秋月”引起伤怀,实则表达了他“这种囚犯生活该何时才结束啊”的感慨。也就是这个原因,致使宋太宗下了杀李煜的决心。

可以说,正是这首词,给李煜带来了杀身之祸。

4楼:匿名用户

虞美人》这首词,是李煜被俘到汴京后所作。开头说,春花秋月的美好时光,何时了结。因为一看到春花秋月,就有无数往事涌上心头,想到在南唐时欣赏春花秋月的美好日子,不堪回首,所以怕看见春花秋月。

在东风吹拂的月明之夜,金陵的故国生活不堪回顾了。那里宫殿的雕栏玉砌应该还在,只是人的容貌因愁苦变得憔悴了。倘若要问有多少愁苦,恰恰象一江春水的向东流去,无穷无尽。

一江指长江,用一江春水来比愁,跟南唐故国金陵在长江边相结合,充满怀念故国之情

5楼:匿名用户

明确:此一时也,彼一时也。虽然眼前风景依旧,但却早已物是人非,尊崇不在,由皇帝到囚徒的巨大转变使李煜感到天意弄人,风花雪月后不过是过往云烟一场,那么“往事知多少”表明了李煜已经有了参透红尘之意,心中懊悔不已。

古诗李煜的《虞美人》中“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6楼:蕗昜斯威爾

你可以从李煜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来谈,因为他是亡国之君,阶下囚,过往繁华烟消雨散,国不再国,家不在家,内心郁结痛苦,在如此心境下,春花和秋月再美,他也无心欣赏,所以他会问“何时了”。

7楼:青镜流年

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苟且偷生中又一次春风吹拂,春花又将怒放。回想起南唐的王朝、自己的故国却早已被灭亡。

诗人身居囚屋,听着春风,望着明月,触景生情,愁绪万千,夜不能寐。

“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8楼:二分之一死神

春花秋月,原本是大自然赐于人类最美好的景观,人们只嫌看不够,赏不足。可此时李煜却希望春花不要再开放,秋月不要再圆满。这反常的心理正表现出李煜异常的生活境遇。

因为一见到春花秋月,就想起了幸福的过去和欢乐的“往事”。回忆的往事越多,现实的悲哀就越沉重。见不到春花秋月,也许就少些对往事的回忆。

然而春花秋月,并不以他的意志为转 移,照样周而复绐地开放、升起,而东风又不期而至。自然的风月花草,无不激起他对南唐故国的深沉怀念“故国的江山依旧壮丽吧,宫殿的雕栏玉砌也还是那么辉煌气派吧?可曾经拥有他的主人已是朱前面丧尽,衰老不堪了啊!

结句写愁,已是千古名句。这个比喻不仅写出愁像江水一样深沉,像江水一样长流不断,还写出愁苦像春天的江水一样不断**。真是把人生的愁苦写到了极致。

9楼:云动葬月

诗是李煜的虞美人。诗人经历国破家亡,变成王国君主,心里很不是滋味。这首诗开头乐景写哀情,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什么心情就看到什么景象,看到春花秋月,心里愁苦,自然就想问一句何时了.....

10楼:花雪楹天

作者李煜在经历亡国之痛之后,沦为宋太祖的阶下囚,从昔日奢靡的生活中落魄成一个亡国之君,哀莫大于心死,便觉得人生无望,春花秋月所代表的岁月更替也就成了一种煎熬与折磨,所以作者追问它何时了。

有关李煜《虞美人》的一些问题

11楼:淺ヽ唱

1.它的确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随着词人身份地位的改变,这些美好的事物也将在词人的心里改变颜色。原来锦衣玉食,在如花宫女朝歌夜弦伴着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个“阶下囚”的无限悲伤,这样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结束才好。

2.“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化抽象为具体,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亡国之君李煜用长江之水喻思念故国之痛,寓意深刻,给人印象强烈。“一江”,有盈满之意,春天冰化雪消,江河水量最大,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

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3.李煜被毒死,跟他写这首词有关,这真是用血写的。所谓“有释迦、**担荷人类罪恶之意”,就是说,李煜这样的词,不光是写他个人的愁苦,还有极大的概括性,概括了所有具亡国之痛的人的痛苦感情:

如怕看到春花秋月,怕想到过去的美好生活。再如故国的美好景物已经不堪回顾。故国的景物象雕栏玉砌等还在,但人的容颜因愁苦改变,这里还含有人事的改变,人的主奴关系的改变。

再象以一江春水来比愁。整首词正是反映了有亡国之痛的人的感情,担负了所有这些人的感情痛苦。

4.抒发了亡国后囚徒生活的哀伤心情,反映了一个没落统治者垮台后的凄楚;

追悔已莫及,不如当时把握好,一旦失去,也就不必再留恋

12楼:匿名用户

1.勾发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枨触,跌衬出他的囚居异邦之愁.

2.这是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之后写的,愁的是国破家亡,物是人非,以及对自己远离故土的软禁生活的感伤,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之情。

这句话,用流水来形容愁情,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表现了愁思就像那滚滚东流的河水一样,连绵不绝 ,形式上,九个字平仄交替,读来亦如满江春水起伏连绵,把感情在升腾流动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达出来了。以这样声情并茂的词句作结,大大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为之动容。

3然道君不过自道身世之戚,后主则俨有释迦、**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此处我们仍将李煜这个“后主”的所指对象驱逐出去,只取王国维所评价的此类词的能指意义——他人是血写一己之戚,而“后主”却是血写人类之悲!如果说在“人生长恨水长东”中,叙述者扮演的是悲壮英雄的角色,那么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叙述人则充满了痛定思痛之后达观人生的哲人色彩。

4.《浪》这首词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的,作于他死前不久,表达了对故国、家园和往日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反映出词人从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心境。

虞美人这首词通过今昔交错对比,表现了一个亡国之君的无穷的哀怨。

共:感叹伤怀,故国风物犹在,时势不同,昨日帝王,今日阶下囚

一种追怀、伤感、痛心的情感。

13楼:匿名用户

首先说一点,在分析诗词的时候一定要关注作者的背景。因为文章都是有语境的,就是说,文章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写出来的。在这种环境中,作者当然会带有某种特定的情感。

比如这里,南朝后主李煜。公元975年,南唐被宋朝消灭,李煜成了俘虏,被从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押到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写完这首词不久,他就被宋太宗派人毒死了。 那么很明显,写文章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做过皇帝的阶下囚。

这样了解了背景就很好分析了。

1:身为阶下囚的作者联想到当初身为皇帝的幸福生活,从而备受精神上的煎熬,不能忍受

这种巨大的落差,因此问“何时了”,看似指前面的风月,其实暗指这种囚徒的生活蛇呢面时候能够结束。

2:抒发了作者社稷倾覆之后的无限悔恨与愁闷。好处在于用江水比愁绪,给人以连绵不绝的感觉,特别生动,形象可感,有感染力。

3:公元975年,南唐被宋朝消灭,李煜成了俘虏,被从南唐都城金陵(今江苏南京)押到汴京,过了两年多的囚徒生活,从皇帝到阶下囚徒的变化,可以说让作者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饱守内心的煎熬,正可谓声声啼血,所以说这样的作品,是“以血书者”。

4:抒发了作者对身为阶下囚的无限悔恨与对身为皇帝时候的无限追忆。两首词共通的体验就是皇帝身份与囚徒身份之间的那种足以令人崩溃的巨大落差。

14楼:匿名用户

dassdsaasdsasdsad

古诗阅读理解。 虞 美 人 李煜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15楼:百度用户

(1)春花秋月

——春花美,秋月亮,但丝毫也唤不回亡国之君欣赏的兴趣。春花秋月是美景,面对美景更触发了诗人内心的悲苦和对自己当前处境的慨叹何时了——一年一度的春花秋月之意味着这种屈辱生活的延续罢了,这样的日子何时才是尽头呢?(内容大体正确就可)

(2)含蓄地显示出郁结已久的愁绪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并且将要达到迸发奔放,纵横恣肆的程度。比喻,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化(内容大体正确就可)

“春花秋月 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16楼:游戏的人摩羯

“春花秋月”此美景在此实为借代之意 代指当时的社会 为了人民的疾苦 “春花秋月”如此奢华的场景要何时才能了结!!!

“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

17楼:张家主任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里的春花秋月不能说是美景了,更多的是词人的忧伤,春花秋月虽然美丽,但更多的会想起往事,想起故国的山河破碎,有深深的哀伤。李煜写完这首词,被送到皇帝赵光义面前,皇帝正要找借口杀他,他倒自述怨恨,怀念故国,不久就被杀了。

虞美人 李煜

18楼:紫月法音

因为这里的美景让作者想到了自己过去富足的生活,而现在的他,只能呆在这个囚禁自己的小屋里,看着这美景,看着自己的故偶被他人占领

这种背痛不管是谁都是难以承受的,所以作者希望这美景早点结束,自己的生命为什么还不终结呢?因此才会问“何时了”

19楼:聆雪飞苏

因为眼前美景让他想起了以前奢华浮靡的生活,更勾起了后主的亡国之恨,宋太祖赵匡胤在世是他被封违命侯,宋太宗赵光义时小周后又被欺凌,亡国后他真的活得很痛苦,正如词中所期盼‘春花秋月何时了’。七夕李煜生辰时作此词,赵光义听闻用牵机药毒害,毒攻神经,死得很痛苦。

20楼:辛夷の泪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好多!”三春花开,中秋月圆,岁月不断更替,人生多么美好。可我这囚犯的苦难岁月,何时才能完结呢?

“春花秋月何时了”表明词人身为阶下囚,怕春花秋月勾起往事而伤怀。回首往昔,身为国君,过去许许多多的事到底做得如何呢,如何会弄到今天这步田地?据史书记载,李煜当国君时,日日纵情声色,不理朝政,枉杀谏臣……透过此诗句,我们不难看出,这位从威赫的国君沦为阶下囚的南唐后主,此时此刻的心中有的不只是悲苦愤慨,好多也有悔恨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