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中包含的物候现象及其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

2020-12-07 15:54:49 字数 5356 阅读 7067

1楼:东海晓燕

物候现象是:桃始华;黄鹂鸣;鹰化为鸠!

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此事进行春耕,主要进行病虫害防治

24节气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楼:阿离

十四节气中既有表现寒暑往来物候变化的,也有反应气温高低降雨状况的,古人通过它能够直观、清楚地了解一年中季节气候的变化规律,以此掌握农时,合理安排农事活动。它不仅在农业生产方面起着指导作用,同时还影响着古人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文化观念。

二十四节气于上古时代便确立,是干支历中用以表示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是上古时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3楼:sunny柔石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都指导着农民农业生产的某个时节,是勤劳的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给农业的带来了及时的农时提醒与气候。

24节气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月的标准。

4楼:匿名用户

二十四节气于上古时代便确立,是干支历中用以表示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它是上古时代农业文明的产物。

二十四节气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每个节气都指导着农民农业生产的某个时节,是勤劳的劳动人民长期经验与智慧的结晶,也给农业的带来了及时的农事提醒与气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

5楼:阿笨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等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

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立春 是二十四个节气的头一个节气。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雨水 这时春风遍吹,冰雪溶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所以叫雨水。人们常说:"立春天渐暖,雨水送肥忙"。

惊蛰 这个节气表示"立春"以后天气转暖,春雷开妈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将苏醒过来开始活动起来,所以叫惊蛰。这个时期过冬的虫排卵也要开始孵化。

春分 这是春季90天的中分点,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所以**分。这天以后太阳直射位置便向北移,北半球昼长夜短。所以春分是北半球春季开始。

中国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 此时气候清爽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能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从前,在清明节这一天,有些人家都在门口插上杨柳条,还到郊外踏青,祭扫坟墓,这是中国古老的习俗。

谷雨 就是雨水生五谷的意思,由于雨水滋润大地五谷得以生长,所以,谷雨就是"雨生百谷"。谚云"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立夏 是夏季的开始,从此进入夏天,万物旺盛大。习惯上把立夏当作是气温显著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小满 从小满开始,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 这时最适合播种有芒的谷类作物,如晚谷、黍、稷等。如过了这个时候再种有芒和作物就不好成熟了。同时,"芒"指有芒作物如小麦、大麦等,"种"指种子。

芒种即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 这一天是北半球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心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生到最北的一日。过了夏至,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一天比一天缩短,黑夜一天比一天加长。

小暑 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此时,已是初伏前后。

大暑 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中国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这个节气雨水多。

立秋 春华秋实,是植物快成熟的意思。从这一天起秋天开始,秋高气爽,月明风清。此后,气温由最热逐渐下降。

处暑 这时夏季火热已经到头了。暑气就要散了。它是温度下降的一个转折点。是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

白露 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最多。

秋分 从这一天起,阳光直射位置继续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依中国旧历的秋季论,这一天刚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一半,因而称秋分。

寒露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到了寒露,则露水日多,且气温更低了。所以,有人说,寒是露之气,先白而后寒,是气候将逐渐转冷的意思。而水气则凝成白色露珠。

霜降 太阳黄经为210 度。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了,所以叫霜降。

立冬 冬,作为终了之意,是指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了,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的意思。立冬一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即将结冰,各地农民都将陆续地转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农事活动中。 小雪 气温下降,开始降雪,但还不到大雪纷飞的时节,所以叫小雪。

小雪前后,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南方降雪还要晚两个节气);而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大雪 大雪前后,中国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荡"的严冬了。

冬至 冬至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我们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天文学上规定这一天是北半球冬季的开始。而冬至以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渐长了,谚云:

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

小寒 小寒以后,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大寒 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大寒前后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正值三九,谚云:冷在三九。

大寒以后,立春接着到来,天气渐暖。至此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完在了一个循环。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具有非常明显的季风性和大陆性气候,各地天气气候差异巨大,因此不同地区的四季变化也有很大差异。

二十四节气为中国大众所普遍接受,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一些节气和民间文化相结合,已经成为人们的固定节日。最著名的清明、立春、立夏、冬至都融入了节日的氛围,夏至、暑伏也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以致民间有"冬至饺子、夏至面"、"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练三

九、夏练三伏"的说法。在这些节令中,往往伴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二十四节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既包括相关的谚语、歌谣、传说等,又有传统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工艺品、书画等艺术作品,还包括与节令关系密切的节日文化、生产仪式和民间风俗。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具体表现,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文化的研究价值。

6楼:百度用户

“掌握季节,不违农时”是农业生产最基本要求之一。古农书“齐民要术”上曾经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

意思是说,按照季节农时去耕作,可以花较少的劳力得到良好收成。如果主观任意去做,就会劳而无获。从古至今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就有紧密联系。

“节气”在古代称为“气”,按阴历每月分为两气,在前的为“节气”,在后的为“中气”,后人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现将各节气的名称和意义简述如下。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开始的意思,“四立”表示春、夏、秋、冬的开始。

夏至、冬至“二至”,夏至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古称日长至;冬至白昼最短,夜晚最长,古称日短至。 春分、秋分“二分”古时统称日夜分,即昼夜相等的节气,是春、秋两季的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开始逐渐增加。

惊蛰气候温暖,草木繁茂,天气晴朗的意思。 谷雨降雨增多对谷类作物有利,即“雨生百谷”的意思。 小满麦类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的意思。

芒种代表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时节。 小署、大署署是炎热的意思。小署尚未达到最热,而大署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

处署处是躲藏、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 白露处署后气温降低较快,因此,早上露水较重。 寒露表示气温已经很低,露很凉,将要结冰。

霜降气候渐冷,开始降霜。 小雪、大雪表示开始降雪的时间和降雪的程度。 小寒、大寒寒是寒冷的意思,表示温度状况的。

小寒尚未达到最冷,而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涵义来看,有的是表示季节的,有的是表示温度、降雨、霜、露等气象现象的,有的最反映作物和自然物候的。 如表示温度的有小署、大署、处署、小寒、大寒。

表示降水和水汽凝结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其它节气则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 但是我国各地农民都能按照自己的经验灵活运用二十四节气。

使二十四节气也能按照各地的特点来指导生产。最主要是通过农谚把节气的农事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

早稻播种,湖北江汉平原地区,有“清明下秧,不问爹娘”。上海有“清明到、把稻泡”的农谚。 又如棉花播耕,华北是“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当时”;华中是“清明前,好种棉”;苏、浙、皖一带是“要穿棉,棉花种在立夏前”。

根据科学研究结果,棉花播种前需要日平温度12度以上,农谚所说的各地区种棉时期和这些地区温度达到12度的时期基本上是一致的。 至于麦类作物收获期,南北差异较大,华北一带是“麦到芒种谷(黍)到秋,寒露才把豆子收”。华中是:

“麦到立夏收,谷到处署黄”;苏、浙一带是“麦到小满日夜黄”,“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陕西关中地区则是“芒种不收草里眠”;吉林小麦收获是在小署,福建在谷雨和立夏之间。各地收获前后相差5个节气,但是谷雨以后,南北气温差异已经很小,麦类成熟之所以差异大,是因为谷雨以前南北温差大,南方较北方回暧早。 我国农**用二十四节气指导田间管理和推算作物发育也有丰富的经验。

如50年代全国农业劳动模范陈永康的单季稻“三黄三黑”的经验,就是掌握“小署发棵,大署长粒,立秋长穗”进行施肥管理。上海一带描述水稻播种、移栽和收获有“立夏播种、芒种插秧”、“白露白迷迷,秋分稻莠齐,寒露无青稻,霜降一齐倒”。湖北对于晚稻有“寒露不低头,割回喂老牛”的谚语,意思是说,晚稻如果播晚了,到寒露还未抽穗,就不会有什么收成,还不如割去喂牛。

根据研究,在江汉平原地区,寒露时期,日平温度降到20℃以下,水稻空秕粒增多。这完全符合科学道理的。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天文、气候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成就的结合,又是我国农民世代相传的家喻户晓的生产规律。

研究二十四节气和农业生产的关系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