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有学问的人。(缩句)

2020-12-07 15:36:08 字数 3014 阅读 1271

1楼:不随意

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缩句)缩句应为:他成了有学问的人。

【注】“经过日积月累”作状语,删掉;“终于”作状语,删掉;“一个”作定语,删掉。“有学问的”作定语,在此句中应保留,不能再删掉,否则会改变句子原意。

愿对你有所帮助!

2楼:小鱼儿

经过日积月累(状语去掉)

他(主语保留)

终于(状语去掉)

成了(谓语保留)

一个有学问的(定语去掉)

人(宾语保留)

答案:他成了人。

缩句的要求就是把句子的主杆(主谓宾)提炼出来,把枝叶(去掉)。句子的枝叶越多,对事物的描写越详细,反之就越笼统。所以,缩后的句子跟原句子对照,有时就是怪怪的。

缩句 他跟在行人后面一扭一摆地学起来

3楼:小鱼儿

他(主语保留)

跟在行人后面(状语去掉)

一扭一摆地(状语去掉)

学(谓语保留)

起来(补语去掉)

答:他学。

来几个日积月累的人

4楼:匿名用户

意志坚强的词语:忍耐、克制、坚毅、 顽强、智勇双全、当机立断、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滴水穿石、锲而不舍、孜孜不倦等等。

意志薄弱的词语:人云亦云、缺乏主见;优柔寡断、草率从事; 虎头蛇尾、半途而废、鲁莽冲动等等。

关于 奋斗意思 的成语: http://zhidao.baidu.***/question/3740383.html?si=2

关于 尽职意思 的成语: 鞠躬尽瘁 尽职尽责 兢兢业业 任劳任怨关于 不怕困难意思 的成语:精卫填海 愚公移山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艰苦卓绝 百折不挠 千里迢迢 风雨无阻

坚贞不屈 一往无前 乘风破浪

陈正之是怎样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

5楼:沐雨萧萧

答: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6楼:豆淡威嘉惠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除了李白勤学苦练,日积月累,你终于成了很有学问的人外,你还知道谁也是这样的人?他是则样不断努力的?

7楼:李锋

世界无法解释的七大奇异景象 1.晚上2点32分点蜡烛的人会看到18世纪巫婆的惨死。 2。

指甲涂一层黑,一层白,一层红还完好无损,就会有人向你表白。 3.夜里4点38分削苹果,如果苹果皮断了,96小时莫名其妙死亡。

4.0点照镜子,会照到自己的前世和你怎么死的。 5.

夜里穿黑衣不梳头发的女孩没影子 6.将此贴转向5个以上贴坛,就不会被魔鬼缠身,且实现一个愿望。 7.

不回帖会遭英国魔鬼

8楼:匿名用户

王羲之 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

9楼:匿名用户

:传说他曾在浙江绍兴兰亭池畔“临池学书”,日复一日,废寝忘食地苦学各家书法之长,为节省时间,身边的池水竟成了他顺手涮笔的方便之处,日久天长,一池清品被染得墨黑墨黑,便留下了个心无旁骛、专心从学的感人故事。

王羲之吃墨”的故事:王羲之小的时候,练字十分刻苦。据说他练字用坏的毛笔,堆在一起成了一座小山,人们叫它“笔山”。

他家的旁边有一个小水池,他常在这水池里洗毛笔和砚台,后来小水池的水都变黑了,人们就把这个小水池叫做“墨池”。长大以后,王羲之的字写得相当好了,还是坚持每天练字。有一天,他聚精会神地在书房练字,连吃饭都忘了。

丫环送来了他最爱吃的蒜泥和馍馍,催着他吃,他好像没有听见一样还是埋头写字。丫环没有办法,只好去告诉他的夫人。夫人和丫环来到书房的时候,看见王羲之正拿着一个沾满墨汁的馍馍往嘴里送,弄得满嘴乌黑。

她们忍不住笑出了声。原来,王羲之边吃边练字,眼睛还看着字的时候,错把墨汁当成蒜泥蘸了。夫人心疼地对王羲之说:

“你要保重身体呀!你的字写得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这样苦练呢?” 王羲之抬起头,回答说:

“我的字虽然写得不错,可那都是学习前人的写法。我要有自己的写法,自成一体,那就非下苦工夫不可。” 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摸索,王羲之终于写出了一种妍美流利的新字体。

大家都称赞他写的字像彩云那样轻松自如,像飞龙那样雄健有力,他也被公认为我国历史上杰出的书法家之一。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的事例

10楼:安琪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之,他看书看得很快,但总是囫囵吞枣。他读专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属费 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很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他的读书的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不要只图快,哪怕一句话,也要重复多遍,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

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之这才明白,他读过的书所以记不住,不是因为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草草了事般读书,不但不能消化书的内容,而且不能重点地进行记忆,因此读的效果很差。

陈正之接受了朱熹的忠告,他每读一段书,就想想这段书讲了什么,有几个要求,并留心把重点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个有学问的人。

应该就是这个,希望对你有用。

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缩句

11楼:不随意

缩句最简为:

他想到了主意。

【注】“终于”作状语,删掉;“一个”“绝妙的”作定语,删掉。缩句时,谓语后面的助词“着、了、过”要保留的。

“他终于把作业完成了 ”怎样缩句

12楼:米杨丽格

怎样缩句

他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