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有哪些,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020-12-05 14:41:02 字数 5010 阅读 9521

1楼:灰色最终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

(一)现代化与经济发展中的辐射理论 辐射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能量高的物体和能量低的物体通过一定的媒介互相传送能量的过程。辐射有这么几个特点:(1)辐射是一个双向的过程;(2)辐射的结果是随着能量的传递而逐渐拉平物体之间的能量;(3)一个物体的能量只要高于周围其他物体,净辐射出去的能量就大于自然吸收的能量;(4)两个物体距离越近,能量辐射越大;(5)两个物体的能量落差越大,辐射越强烈;(6)辐射的速度和程度与辐射媒介有关,辐射媒介越有效,辐射越充分。

经济发展与现代化进程中的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辐射源)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辐射媒介)等的流动和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通过流动和传播,进一步提高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取代与现代化相悖的旧的习惯势力。我们把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辐射源。

辐射的媒介是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和人员的流动等。 原理:

(1)辐射源和被辐射地区间是双向辐射,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技术、人才、资金、思想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活习惯等向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扩散,前者对后者产生强有力的影响,而后者也会对前者产生一定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差距是扩大还是缩小,取决于辐射的媒介和辐射方式。 (2)辐射从辐射源向周边城市或地区逐步推开,范围大小取决于其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

水平越高,辐射范围越大,带动能力越强。如在辐射中实现优势互补的话,辐射源也能够得到增强。

(3)辐射媒介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等,它们所决定的市场一体化水平,直接决定着辐射的有效性。当市场一体化水平较高,市场分割现象不显著时,地区间的经济交易和其他交流就会高效率的进行,辐射效率就高。反之,亦然。

(4)辐射的内容是所有影响现代化和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包括技术、资金、人才、自然资源、市场信息、文化、环境和法律制度等意识形态方面的因素。 形式:

(1)点辐射:以大中城市为中心辐射源向周边地区辐射扩散,逐步扩散到较远的地区。 (2)线辐射:

以铁路、公路干线、大江大河以及大湖沿边航道和濒临沿海的陆地带为辐射的带状源,向两翼地区或上下游地区推开。这里,这些铁路、公路干线和河湖航道及陆地带称为辐射干线,处于辐射干线上的城市和地区是辐射源。线辐射不同于点辐射的重要特点是不仅包括辐射干线向两翼的辐射,而且包括辐射干线上下游之间的辐射。

上下游的纵向线辐射和向两翼的横向线辐射同时向两个方向推开,形成了一个有效的线辐射体系,辐射的范围和程度都比点辐射宽广。

(3)面辐射:点辐射和线辐射形成以中心城市或辐射干线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这些地区形成的辐射源,进一步和周边落后地区进行相互辐射,称为面辐射。面辐射又分为摊饼式辐射和跳跃式辐射两类。

摊饼式辐射是现代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与周遍地区进行资金、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的交流。这种辐射导致的发展时间是渐进的,空间是连续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没有出现盲点。跳跃式辐射是各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相对较高的地区跨过一些地区直接与落后地区相互辐射,使后者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

这种辐射从空间上来看是跳跃的,先进地区和落后地区之间出现盲区。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2楼:匿名用户

区域就是一定的地理空间。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状况、人口分布状况、交通状况、教育水平、技术水平、工农业发展水平、消费水平、政治制度等等,对于该区域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生产过程的影响极大。如何使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达到整体最优效果呢?

区域经济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密切联系的一门学科。它一方面对区域的自然资源和自然条件进行经济评价,对区域的经济、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更主要的是制定区域发展纲要提出科学的依据,并为区域经济建立起计量经济模型。

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逐渐演变发展起来的。最初兴起于西方国家,东欧和原苏联在60年也掀起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热潮。我国则直到80年代后才开始这方面的工作

研究的主要范畴包括:区域经济理论、生产力布局理论、生产力布局的经济调节机制、新地域的经济开发战略和经济规划等。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在宏观区位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科。

早期有屠能的《孤立国》(1850),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等代表著作。1978年,前苏联经济学家涅克拉索夫的著作《区域经济学》出版后,标志着这门学科发展到一个新水平。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

古典区位论的区位是指厂商经营生产活动的位置,如何确定最佳位置就是古典区位理论所关心的问题。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最早注意到区位对运输费用的影响,是在19世纪初叶他所出版的《孤立国对于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 (1826)一书中。杜能指出距离城市远近的地租差异即区位地租或经济地租,是决定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作物布局的关键因素。

由此他提出了以城市为中心呈六个同心圆状分布的农业地带理论,即著名的"杜能环"。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德国经济学家韦伯继承了杜能的思想,在20世纪初叶发表了两篇名著《论工业区位》(1909)《工业区位理论》 (1914)。韦伯得出三条区位法则--运输区位法则、劳动区位法则和集聚或分散法则。他认为运输费用决定着工业区位的基本方向,理想的工业区位是运距和运量最低的地点。

除运费以外,韦伯又增加了劳动力费用因素与集聚因素,认为由于这两个因素的存在,原有根据运输费用所选择的区位将发生化。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培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具代表性,在其名著《德国南部的中心地》一书中,克里斯塔勒将区位理论扩展到聚落分布和市场研究,认为组织物质财富生产和流通的最有效的空间结构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中心的、由相应的多级市场区组成的网络体系。在此基础上,克氏提出了正六边形的中心地网络体系。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则在1d9年出版的《经济空间秩序》一书中,将利润原则应用于区位研究,并从宏观的一般均衡角度考察工业区位问题,从而建立了以市场为中心的工业区位理论和作为市场体系的经济景观论。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向都有哪些

3楼:铝合金电缆工厂

经济学研究生对数学要求都比较高。因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往往是定性+定量,定性这种需要有一定水平了才做的出,研究生一般就做做定量研究,一般涉及到统计、计量、建模。三高是为了训练你的经济学思维,是方**的训练。

区域经济学有很偏文科么?没有,绝对没有,你可以看看一些c刊的区域经济学的文章,里面用的模型、。怎么学好,这个太难回答了。

学好一门经济学学科无非三方面,理论、方法、历史。对这三方面有一个系统把握,我觉得对这个学科就学的很不错了。你的理工科背景对跨考经济学还是有一定帮助的,研究生导师都比较喜欢有数理背景的学生。

不知道你选好导师了没有,选好的话,你就把你导师的文章看看好了。尤其是近三年的文章,更是要好好拜读下。建议的话,不大好给。

若你要考博的话,研一扎实基本功,三高好好学,多看看好期刊的文章,如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研二开始跟随导师的方向,做一些研究,努力发几篇**出来。研三的话联系博导,准备下英语。

若是要就业,一般银行随便去去没问题。想要档次高一点,比如去地方发改革委、金融、中国人民银行或是其他研究院所的话,那你也是需要几篇**傍身的。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若还有问题请追问。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楼:晓晓云的寒冷

关于区域经济的研究对象尚

未形成统一的观点,具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

(1)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它与一般经济学并无什么差别,只是其研究范围是区域而不是国家,持此种观点的多为初学者。

(2)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规律,所以又将其称为空间经济学,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

(3)研究区域的主要问题,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有诺斯、里查森、胡佛等艾萨德(被誉为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周起业和刘再兴等。

(4)研究区际差异和联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杜贝。

(5)研究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和相互关系,持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张敦富。

(6)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关关系的决策性科学,持此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栋生、李京文、郝寿义和安虎森等。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5楼:财富保保

区域经济

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具体如下:

区域经济学(regional economics,也称地区经济学)是经济学与地理学交叉而形成的应用经济学。空间经济学一词常作为区域经济学的同义词。当区域经济学的课题特别涉及到城镇时,则使用城市经济学一词。

区域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关系协调的科学。 其与区位理论既有联系,也存在区别。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一级学科)下的应用经济(二级学科)下的一个**学科。

经济区域是按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划分的,具有均质性和集聚性,经济结构基本完整,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发挥特定作用的地域单元。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

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系吮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