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中国古文中有哪些字是表示“外在,外表”和“内在,内心”的

2020-12-04 22:15:19 字数 6285 阅读 5415

1楼:匿名用户

表(外在,外表)里(内在,内心);

质文(实质内容与外在形式)。

中有哪些字是表示“外在,外表”和“内在,内心”的

2楼:

外在美:正面描写: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

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侧面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

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内在美: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

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

  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络马头;腰中鹿卢剑,可值千万余。   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中国古文中有哪些字是表示“外在,外表”和“内在,内

3楼:宇德高辉

外在 内在

表 里

形 神

像 韵(质)

中国古文中有哪些字是表达神的?

4楼:文以立仁

神(天神)、祇(地神)。天神曰灵,地神曰祇。

神字,从示申。“申”是天空中的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古代传说中的天神,即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古籍《说文》曰:“神,天神引出万物者也。”

其它的,如仙之类的,不是神。

5楼:暗簧管英魂杀

不接触领也不知道理解放

古文中有哪些字代表“小”的意思?

6楼:酒馆遇猫

在古文里代表“小”的词有:幼、微、幺、渺、藐、稚、芥、毫、希。

1、幼: 会意。从幺( 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2、微:小,细小:细~。轻~。~小。

3、幺: 小,排行最末的:~叔。~妹。

4、渺:微小:~小。

5、藐:小,幼:~孤。~小。

6、稚:幼小:幼~。~气。

7、芥: 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8、毫:细长而尖的毛:毫毛。数量极少,一点儿。

9、希:少:~少(shǎo )。~罕。

扩展资料:形容“小”的成语:

1、慎小事微: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2、寸利必得: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

3、半丝半缕: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4、不失毫厘:失:差。毫厘:很小的重量或长度的单位。不差一毫一厘米。

5、凤毛麟角: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6、锱铢较量:指对很少的钱或很小的事,都十分计较。

7、尺土之封:尺:比喻数量小。极小的封地。

8、半臂之力:半臂:半只臂膀。指很小的一点力量。多为谦辞。

9、尘埃落定:尘埃:细小的灰尘。尘埃全部落下。比喻事情已经结束。

10、搬斤播两: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

7楼:匿名用户

幼、微、幺、渺、藐、稚、芥、毫、希等字是代表”小“的意思。

幼: 会意。从幺( 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微:1. 小,细小:细~。轻~。~小。

2. 少;稍:稍~。~笑。

幺: 小,排行最末的:~叔。~妹。

渺:微小:~小。

藐:小,幼:~孤。~小。

稚:幼小:幼~。~气。

芥: 小草,喻轻微纤细的事物。

毫:1.细长而尖的毛:毫毛。

2.数量极少,一点儿

希:少:~少(shǎo )。~罕。

古文的意思:

1、上古的文字。泛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如《说文》和曹魏时代《三体石经》中所收的古文及历代出土的六国铜器、兵器、货币、玺印、陶器及近年长沙仰天湖楚墓中所发现的竹简上的文字。

汉许慎《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寖多也。

箸於龙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及宣王**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文献通考·经籍四》:

“《汉·儒林传》言孔氏有《古文尚书》,孔安国以今文读之。《唐·艺文志》有《今文尚书》十三卷,注言玄宗诏集贤学士衞包改古文从今文。然则汉之所谓古文者科斗书,今文者隶书也。

”2、指秦以前的文献典籍。《史记·太史公自序》:“年十岁,则诵古文。

” 司马贞 索隐:“迁及事伏生,是学诵《古文尚书》。刘氏以为《左传》、《国语》、《系本》等书。

是亦名古文也。”汉许慎《叙》:“其偁《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皆古文也。

” 段玉裁 注:“古书之言古文者有二:一谓‘壁中经籍’,一谓仓颉所制文字。

”3、“古文经学”的简称,汉经学的一派。《汉书·地理志上》:“太壹山,古文以为终南。

垂山,古文以为敦物。” 王国维 《观堂集林·所谓古文说》:“《汉书·艺文志》所録经籍冠以古文二字,若古字者……而《志》於诸《经》外书,皆不著古今字。

盖诸《经》之冠以古字者,所以别其家数,非徒以其文字也。六艺於书籍中为最尊,而古文於六艺中又自为一派,於是古文二字遂由书体之名而变为学派之名。故《地理志》於《古文尚书》家说亦单谓之古文。

”4、文体名。原指先秦两汉以来用文言写的散体文,相对六朝骈体而言。后则相对科举应用文体而言。

唐韩愈、宋欧阳修等皆曾大力提倡古文,反对骈骊的文体与文风。唐韩愈《题后》:“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

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通其辞者,本志乎古道者也。” 宋 陈师道 《后山诗话》:“余以古文为三等:

周为上,七国次之,汉为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只要记得那‘八股’的范围格局,那文章的魄力之厚薄,气机之畅塞,词藻之枯腴,笔杖之灵钝,古文、时文,总是一样的。

”5、泛指文言文。 鲁迅 《三闲集·无声的中国》:“单是文学革新是不够的,因为腐败思想,能用古文做,也能用白话做。”

8楼:離落蒾薍

幼 微 幺 渺 藐 稚 子 芥毫 微 莫 希

隘:狭窄,狭小(子之宅近市,湫*jiao*隘嚣尘,不可以居)

古文中有哪些字的意思是“得到,获得,取

9楼:小周子

1、动词:

a用;使用。《涉江》:“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b做。《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c认为。《邹忌讽齐王纳谏》:“皆以美于徐公。”

d表示动作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方法,可视情况译为“拿”、“用”、“凭”、“把”等。《廉颇蔺相如列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2、介词:

a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廉颇蔺相如列传》:“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

b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等。《捕蛇者说》:“而吾以捕蛇独存。”《廉颇蔺相如列传》:“且以强秦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译为“在”、“从”。《苏武传》:“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d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战国策·周策》:“天下有变,王割汉中以楚和。

”《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连词:

a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可译为“而”、“又”、“并且”等,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b表示承接关系,“以”前的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和方式,可译为“而”,也可省去。《游褒禅山记》:“予与四人拥火以入。”

c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由于”。《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表修饰和被修饰关系。《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e表目的关系,可译为“而”“来”“用来”等。《师说》:“作《师说》以贻之。”

f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或范围,用法同现代汉语。《张衡传》:“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g表示在叙述某件事时又转到另一件事上,可译为“至于”。《柳毅传》:“然自约其心者,达君之冤,余无及也。以言慎勿相避者,偶然耳,岂有意哉!”

4、副词:

通“已”。已经。《陈涉世家》:“座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10楼:匿名用户

德 通 得 道德即道得

得到——得

获得——蒙

取得——赚,取

拥有——拥

中国古代文字都有哪些?

11楼:匿名用户

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

甲骨文→ 金文 → 小篆 → 隶书 → 楷书 → 行书(商) (周) (秦) (汉) (魏晋) 草书以上的“甲金篆隶草楷行”七种字体称为 “汉字七体”其余少数名族的字就不表了。。

12楼:匿名用户

古文 陶文 甲骨文 金文 石鼓文籀文 鸟虫书 篆书(大篆 小篆)隶书 楷书 行书 草书

漆书 书法 飞白书

13楼:匿名用户

中国古代文字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这几种 , 其他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

14楼:匿名用户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是古彝文距今七千年到一万年左右 甲骨文中就有古彝文三百多在全国二十九个省发现古彝文

15楼:匿名用户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16楼:剧同书喜鸾

象形文字:最早出现于埃及。不过中国也是。

楔形文字:最早出现于古代西亚,今天已经失传。

字母文字:主要是从腓尼基人那里开始出现的。

象形文字

hieroglyphic

定义是指纯粹利用图形来作文字使用,而这些文字又与所代表的东西,在形状上很相像。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例如“月”字像一弯月亮的形状,“龟”(特别是繁体的[龟])字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马”字就是一匹有马鬣、有四腿的马,“鱼”是一尾有鱼头、鱼身、鱼尾的游鱼,“艹”(草的本字)是两束草,“门”(繁体的[门]更像)字就是左右两扇门的形状。而“日”字就像一个圆形,中间有一点,很像人们在直视太阳时,所看到的形态。

起源象形字来自于图画文字,但是图画性质减弱,象征性质增强,它是一种最原始的造字方法。它的局限性很大,因为有些实体事物和抽象事物是画不出来的。因此,以象形字为基础后,汉字发展成表意文字,增加了其他的造字方法,例如六书中的会意、指事、形声。

然而,这些新的造字方法,仍须建基在原有的象形字上,以象形字作基础,拼合、减省或增删象征性符号而成。

现时世上最广为人知的象形文字,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体。约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了一种图形文字,称为象形文字。这种字写起来既慢又很难看懂,国此大约在3400年前,埃及人又演化一种写得较快并且较易使用的字体。

此外,现时中国西南部纳西族所采用的东巴文和水族的水书,是现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随着时光的流逝,最终连埃及人自己也忘记了如何释讳早期的那种象形文字了。若不是因为拿破仑大军入侵埃及时,随军的法国古文字学家们的那次发现,极有可能至今考古学家们仍无法辩认这种文字。

距今约5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一种象形文字——圣书字。相比起来,圣书字还远远不及我国距今约6000年的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等古文化遗址的陶文字来得成熟。但它的特别意义在于——原分布在我国伊犁河流域的闪族(赛种)因大月氏(我国古族)西进而被迫西迁到地中海沿岸,约于公元前15世纪,其中的一支腓尼基借这种象形文字创造了历史上第一批字母文字,共22个,只有辅音,没有元音,这就是著名的腓尼基字母。

腓尼基字母较早传入希腊,演变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孳生了拉丁字母和斯拉夫字母,成为欧洲各种字母的共同**。腓尼基字母在西亚演化成阿拉米字母,成为亚洲许多文字的基础,如阿拉伯、印加、犹太字母等。公元4世纪后,阿拉伯字母在亚洲广为流传。

人类在大约6000年前就已经有了象形文字,后来巴比伦和苏美尔人又发明了楔形文字。这两种文字符号在半坡文化(仰韶文化的一支)的陶器或其他器物上都有所表现。大约4000年前地中海又出现了腓尼基文字,现在一切字母文字,比如阿拉伯语、希腊语、拉丁文、希伯来语、英语等,都可以说是直接或间接从腓尼基文字发展而来的

**在下面引用出处的链接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