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里为什么人名都是字,是巧合还是有原因

2020-12-04 22:08:43 字数 5965 阅读 6973

1楼:丑男

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周瑜,诸葛亮,司马懿等等,我们熟悉的三国人名(除了姓氏),基本上都是一个字。这是巧合,还是有原因呢

西汉末年,出了位“理想主义者改革家”王莽,这位王先生崇尚周制,一直活在古法描述的理想主义国度里,喜欢复古搞旧制,于是出了不少奇葩的政令(现在看来有一些是超前的)。在他辅政的时候,就上了一道奏章,要求大家不准起两个字的人名,并且把起单名作为制度定了下来。为什么呢?

原因《春秋公羊传》里有说“讥二名,二名非礼也。”但此处的二名是不是就是指两个字的人名呢?这是有争议的,也有说二名指两个名,即抛弃原来的名改名,一般犯了事要避祸的人才会改名。

但王先生表示不管,就把二名作为两个字的人名来理解的,所以觉得非礼也,用制度来要求大家都要用单个字的人名。

不仅接下来的东汉基本都是单名,到了三国时期,仍旧如此,直到东晋时期,才慢慢有所转变。估计他也没想到,他颁布了那么多条变革的法令制度,影响力持续最长的,竟然是这条去二名的法令。

为什么这条法令会被大家所接受呢。相当程度上是因为本来单名就是那个时期起名的主流,这条制度在并没有给大家生活带来影响的情况下,强化了个人荣誉感。大家心里形成一种潜意识,不要做不光彩的事哦,不然很容易被发现的。

三国时期的人名为什么会形成"一字名"?

2楼:匿名用户

因该是当时的特色吧,每隔时间段人的习俗都有些区别,比如说十几年前就很流行单字名,过了几年又开始流行双字名。

而且传统上来讲,中国人有名和字,单字名的人可能有一个双字的字。

一个人的名是由长辈和地位高的人可以叫得,他的字是供晚辈和平辈来叫得。

3楼:匿名用户

都有表字/不是太重视那一个字的名吧

4楼:蔬菜的心

我好像记得,在古代,一个字的名字是只有嫡子和身份最尊贵的人才可以的。庶子和身份低贱的人,才起2个字的名字。

5楼:昆吾路

问题很有深度啊!留名关注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都是一个字的?

6楼:麻麻丁丁

是从王莽篡权的时候改革了一字名字的!

虽然汉朝开国时就有不少人用一字名,比如项羽、刘邦、项伯等等,但是真正严格规定用一字名是从王莽那时候传下来的!

学历史这么多年,包括后来看历史的故事、文献,我都觉得王莽是个奇葩的人。这样奇葩的人能做皇帝也是牛,他一辈子蛰伏就是为了篡权当皇帝。西汉末年,他终于篡位成功,成功之后他开始享受自己当皇帝的至高无上,开始下令改革了。

1、不许用二字名

王莽这个人比较固执,他认定的事情就是要深刻地推行下去。他就是看不惯别人有两个字的名字,也许他自己是一个字,所以不许别人起两个字,真是任性!

他把不许起二字名写进了礼制,谁要是起了就是违反礼制,就是没有礼貌的事情。

王莽不仅仅是对自己国民这样要求,对匈奴等少数民族也这样要求,你想想看,少数民族的人名字都很长,竟然也让人家用一个字,真是难为人家了。

2、用二字名就是罪犯

用了二字的名字不仅仅是违反了礼制,还是罪犯、大逆不道的象征!

因为当时王莽的二字有篡权的想法,被王莽知道,大怒,要惩罚他儿子,不允许他用一个字的名字。

你看,这样的话,在当时,要是使用了两个字的名字就是侮辱。

3、一个人的称呼有名,有字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人都有字号,比如说,诸葛亮字孔明,如果平时人与人之间比较亲近,其实是可以喊字号的,比如刘备字玄德,也有好兄弟或者长辈喊他玄德的呢。

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人们不能起二字名的遗憾,其实也可以喊诸葛孔明,刘玄德这样子哦。

7楼:肖兔兔的小萝卜

在那个时候,不仅有名,还有字,人名都是一个字应该是那个时候得特点吧。

8楼:匿名用户

因为在三国时期,很多人的人名都是一个字,这个是有说法的,因为在那个的时候,一个字是比较容易让人记住的,而且还可以理解成不同的意思。

9楼:樱未晚

因为当时王莽夺位后,他便下令不能有二字名,要所有人都改成一个字儿。

10楼:琳酱汁

据说,是因为王莽才这样的,不过好像当时名字有两个字的都是底层的。

11楼:小飞居

三国中只有一个字的名字就是从王莽那时候传下来的,他要求大家都只能是一个字。

12楼:匿名用户

在三国时期的人名都是一个字,因为一字好记,在那时都这样取的,自然就形成这样啰。

13楼:莫雨爱鱼

三国时期的人民都是一个字,是因为之前有一个皇帝王莽这样规定的,如果当时的人,字里不是一个字的话,而是两个字的话就会犯罪。

14楼:壮壮大哥

这主要的原因还是来自王莽这个人,他比较固执所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推行下去。

15楼:超萌辣妹子

过去的人的名字是两回事,分的很清楚。和现在是不同的。

16楼:匿名用户

可能雨当时在没取名的方式有一定的关系。

17楼:潭霁闪翊君

起名字不能用两个字,何休原文是“崇仁义,讥二名”。所谓二名,按照公羊家的说法,指的是起名字用两个字的现象,比如姓刘名禹锡、姓白名居易,按照春秋大义这都是应该受到谴责的,并要被严厉制止的。历史上还真有过对二名的严厉制止:

王莽复古,就用“《春秋》讥二名”的道理严令大家起名都要起单名,影响甚至波及匈奴,246所以在王莽之后的那段时间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名,即如三国人物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孙权……全是单名。

18楼:酒作道芳润

王莽那个时候开始的吧,好像说是大名一定一个字的,给你两个字的名是侮辱你的,就像武则天给人取个姓叫人家姓虺、蝮啊什么的那种。

19楼:詹霖石丁

(《尔雅

释地》?一般认为。其实在我国民间。

名字是人的一种称呼,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字鹏举。

据说上古时期,小黑也,字皙,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广平曰原,这时也要取字,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

)又如岳飞,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一种代表:“点错了。例如屈原。

”而“皙。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字璇卿,以示**,名平,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例如曾点,人色白也。

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则指姓名或名。今合称“名字”,在古代。可见。

有趣的是,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不过只要你是个有心人,许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原。

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对于古人名和字的语义联系就很难看出来,这时就要取字。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名。(《说文》,仍有许多先贤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来、字分开使用。

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

在中国古代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20683.htm

20楼:仆伶邗天曼

不是吧,古代的人有姓,名,字,号之别

字一般是父母给起的,号是自己有一定的名声后起的:五柳先生,靖节先生之类的

例如:曹操,姓曹,字孟德,小字阿瞒,

曹雪琴,字沾,号雪琴。该叫他曹沾的。不知道现代人为什么叫他曹雪芹

为什么三国时期的人名都是采用一个字。

21楼:遇洛克

孙尚香是三个字……

我也发现了。

据说好像是王莽那个年代规定的 最后发展成只有地位低下的人才有双名...(当然后来又不是了) 《三国演义》里也有一些双名出现,不过大多数都是作者虚构的人物 马元义:张角的**。

正史记载,估计是他的字,不是名。 程远志:黄巾党。

虚构。 裴元绍:黄巾党。

虚构。 秦庆童:董承家的一个奴才。

虚构。 郭攸之:蜀国大臣。

这个确实是名,听说那时候有个习惯,在名后边加个助词,此风晋朝依然有之,如裴松之、王羲之。 马日磾:这个也是名,听说他是因为崇拜金日磾才起的这个名,他的字据说也和金日磾一样。

傅士仁:著名叛徒。这个大概是老罗搞错了,这家伙本姓士,名仁,字君义,那个“傅”字不知道谁给加上去的...

王子服:东汉大臣。正史记载,不过据说他还有个别名叫王服,也有管他叫李服的(见诸葛亮《后出师表》),待考。

蒋义渠:袁绍的部将。正史记载,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字。

尹大目:魏国武将。正史记载,不过这个确实是字,不是名。

感觉很奇怪,怎么起这个么破字... 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黄承彦:诸葛亮的朋友还有岳父。

这几个都是字,不是名。石广元真名石韬,孟公威本名孟建,崔、黄二公本名待考。 杨大将:

袁术的谋士。估计写这一段的时候老罗刚好发烧了,人家明明叫杨弘...正史有明文记载。

吕威璜、韩莒子、眭元进:正史有记载。这三个家伙都是淳于琼的副将。

不知道是不是也是字。 李春香:黄奎的妾,不过似乎又是老罗虚构出来的人物。

刘元起:刘备的叔叔。估计也是字。

曹安民:曹操的侄子。不知道是名还是字。

曹文叔:曹爽从弟。这个一看就知道是字...

董荼那、阿会喃、金环三结、朵思大王、带来洞主、木鹿大王、兀突骨、轲比能、彻里吉、俄何烧戈、胡赤儿、胡车儿:全是什么南蛮、羌族、鲜卑的那号人物...估计全是音译过来的...

综上,似乎只有“郭攸之”还有“马日磾”这两个名字是正正经经的双名,其他的要么是字,要么是谬误,要么就是异民族...两个原因:一是避讳礼制,二是“王莽改制”。

“三国”人物绝大多数是单名,取双名的印象中只有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三国时期,上自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清一色的都用单名,这种现象与两点有关。一是避讳礼制。

先秦的《礼记·曲礼》规定“二名不偏讳”,意思是说:如果两字为名,只讳言其一字,另一字可不讳。随着避讳制度的渐趋严密,“二字不偏讳”也成非礼了,不如“一字为名令难言而易讳”。

二是“王莽改制”。西汉末年,王莽上台之后,将全国土地改称“王田”,奴婢改称“私属”,均不得买卖;还曾屡改币制,更改官制,改了官名改地名,改了地名改人名,他下达了禁止使用二字名字的法令。 《汉书·王莽传》载:

“莽念中国已平,唯四夷未有异,乃遣使者赍**币帛,重赂匈奴单于,使上书言:‘闻中国讥二名,故名囊知牙斯今更名知,慕从圣制。’”这则史料告诉我们,王莽做了皇帝后,派遣使者携带金银财宝送给匈奴的单于。

单于回复说:听说中国取消二字名,我原名囊知牙斯,现在改名为知,以服从“圣制”。 王莽取消双名而主用单名的制度,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后来东汉、三国等朝代取单名之风达300余年之久

22楼:**目镜

错了!在中国古代,名、字分开使用。今合称“名字”,则指姓名或名。

名字是人的一种称呼,一种代表。

据说上古时期,婴儿在出生三个月的时候由父亲给命名,这就是古人“名”的由来。其实在我国民间,部分地区至今仍保留着婴儿满月时才命名的习俗,不过是命名的权利不再由父亲一人担当,而是由婴儿的亲人共同担当。有趣的是,在古代,男孩子长到20岁的时候要举行“结发加冠”之礼,以示**,这时就要取字。

而女孩子在15岁时要举行“结发加筓”之礼以示可以嫁人了,这时也要取字。可见,古代的时候男女皆有字,比如近代女革命家秋瑾,字璇卿。

那么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什么联系吗?一般认为,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一种情况是名和字意义相同或相近。

例如屈原,名平,字原。(《尔雅 释地》:“广平曰原。

” )又如岳飞,字鹏举。而“鹏举”既是大鹏展翅高飞的意思。另一种情况是名和字的意思正相反。

例如曾点,字皙。(《说文》:“点,小黑也。

”而“皙,人色白也。” )当然,随着历史的发展,许多词语的语义发生了变化,对于古人名和字的语义联系就很难看出来。不过只要你是个有心人,仍有许多先贤的名和字可以品出味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