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九月李树开花好吗,李树开花为何不结果

2020-12-04 08:55:36 字数 5117 阅读 5234

1楼:杏花春雨

李子树秋季开花是管理不善造成的,与吉凶无关。

李子树秋季二次开花主要是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叶片提前脱落或被害虫吃光,由于10月份气温较高,误以为春天又到了,所以会再次发芽开花。

果树二次开花,会消耗大量营养,影响下年产量,如果所有花朵全部开放,明年就会颗粒无收(果树的花芽是在秋季形成的,一年只分化一次),虽然果树二次开花不是什么好事,但此事与吉凶无关,是管理不善造成的自然现象。

由此可见,做好夏秋季的病虫害防治,确保秋季正常落叶非常重要。

李树开花为何不结果

2楼:小泽

李树不是雌雄异株,但是结果会受生长年龄,天气变化的影响.一般3年后结果.

如果是栽培的技术问题,可以参考下面的资料:]

李树低产原因及对策

李树适应性强,结果早;李果营养价值高,而且色艳美观,香味浓;加之李果上市早,鲜果**期长。所以李的种植面积日益增多。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李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多。

目前生产上有的地区出现李低产现象,其原因为。

一、低产原因:

1.管理粗放,不施肥或少施肥,不能满足其生长结果的需要。造成落花落果严重,单位面积产量低。

2.修剪不当,留枝量过多或少。

3、品种单一,授粉受精不良。

4.李开花早。华北地区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下旬开花,东北地区4月下旬一5月初。此时温度低,花粉管伸长慢,易中途败育,对授粉受精不利。

5.李花期及幼果期易遭晚霜危害,造成大量落花落果,严重影响产量。

6.蚧壳虫危害严重,树势衰弱。

二、对策:

1.加强果园的上肥水管理,增强树势。

(1)秋施基肥:可在9月进行,以农家肥为主.同时加入1%的尿素。有利于恢复树势,增加贮存营养积累。

(2)生长季追肥:追肥时注意氮、磷、钾的配合施用。

花前追肥与灌水。成龄树每株追尿素1kg,幼树酌减。施肥后应及时灌水,以满足花期对水肥的需求,可使萌芽整齐,花量多,授粉受精时间长,提高坐果率。

坐果期结合病虫害防治,药液中加入0.3%一0.5%的尿素。可有效缓解养分**紧张的状态。

花芽分化期追肥,6月20日前后,结合病虫防治,在药液中加入0.3%一0.5%的尿素和0.3%的磷酸二氢钾。利于花芽分化和果实膨大。

采收后追肥;以磷钾肥为主进行叶面喷肥。可用0.3%的磷酸二氨钾和0.3%的尿素混合喷布树冠。利于枝条充实。

2、冬剪时确定合适的留枝量:

李的产量与枝量有关,枝量太少,结果枝数量少,影响产量;留枝量大多,营养分散,风光条件恶化.内膛小枝易枯死,结果部位易外移,产量也会降低。确定合适的留枝量是高产、稳产、优质的重要保证。一般株产100—150kg的李树,花束状果枝的留量达到4000—6000个。

果个大的品种可适当减少留枝量。

3、注意配置授粉品种或人工辅助投粉,花期放蜂等,提高李的异花授粉率,可明显减少落果,提高产量。

4、推迟萌芽、延迟开花期:

①选种花期晚的品种。

②早春配合追肥进行解冻后灌水,降低地温。

③枝干涂白:发芽前枝干喷布50倍的石灰乳,可使树体温度上升缓慢。

5、防霜:

除推迟花期可防止早春冻害外,还可根据天气预报,在霜冻出现前给果园灌水,或树冠上喷水。

6、加强李园蚧壳虫的防治工作:

在各地李园中,普遍存在着蚧壳虫危害情况,严重时会导致李树年生长量极小,甚至极度衰弱而频临死亡。严重影响着李树的户量。冬季用硬毛刷掸树上虫体,或剪去虫体过多的枝条,也可用刮刀轻刮皮。

可分别在5月上向和6月上旬若虫集中孵化期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敌杀死或50%的杀螟松1500倍液。

3楼:匿名用户

授粉了么?

你的地区适合它么

李树十月开花,什么现象

4楼:霜叶后院自留地

很多话都有这种反季节开花现象,这和气温,水分,土壤有关。

还有就是,一些树木发出新的枝条,长出新的枝叶,也会有开花现象。

为什么李树秋天开花?

5楼:霜叶后院自留地

很多树木会在不同季节长出新的枝条,新枝

条就会萌发新的叶子和蓓蕾,就上气温适宜,这些新枝新芽和新的蓓蕾就会开放。你可以仔细观察,这些违背了开花时间的花朵,都是新生的枝条。不光是李花,别的树也有这种现象。

蒲公英本来夏季开放,但到深秋季节也有零星开放的。

6楼:匿名用户

这是植物的一种特性,没法解释,就像梅花冬天开一样

李树什么时候开花

7楼:文子

李树3月开花,花单生或2-3朵簇生,具短梗,先叶开放或与叶同时开放;有小苞片,早落;萼片和花瓣均为,数,覆瓦状排列;

雄蕊多数(20-30);雌蕊1,周位花,子房上位,心皮**,1室具2个胚珠。核果,具有1个成熟种子,外面有沟,**,常被蜡粉;核两侧扁平,平滑,稀有沟或皱纹;子叶肥厚。

李树植物种类繁多,且性状优良,是中国重要的观花、观叶、观果植物,可应用于园林植物造景、盆栽观赏或作为果树栽植等。李属植物具有丰富的资源,广泛的生态适应能力,多样化的观赏特性。

8楼:

一般在三月份左右开花。

李树(植物名称)一般指李属。

李属(学名:prunus l.),蔷薇科李亚科灌木或乔木植物。单叶,叶基常具腺体。托叶小,早落。子房上位,雌蕊由1个心皮组成。核果。

李属约有30多种,主要分布北温带,中国7种,各地均有分布。.李属植物种类繁多,且性状优良,是中国重要的观花、观叶、观果植物,可应用于园林植物造景、盆栽观赏或作为果树栽植等。李属植物具有丰富的资源,广泛的生态适应能力,多样化的观赏特性。

9楼:匿名用户

3月开花,常见如紫叶李(又称红叶李),花期较短。

10楼:匿名用户

李树是先开花后长叶子的植物,正常情况下应该过不了多久就会开花了

11楼:邢兴明

二月份左右开始开的。

李树什么时候开花结果

12楼:桃花岛黄杨

华北地区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下旬开花,东北地区4月下旬一5月初

13楼:邡程式嫒i恋

不论是桃树李树一般都是春天种树容易成活的,如果这样的话,也跟种的树苗大

小,种类和环境有很大关系,

我家在西南,种了棵1米左右的树,第二年就开花结果了

14楼:匿名用户

嗯。这根地区啊品种有关的,具体说不出啥时间,不过开花的话北方一般就在三四月份啦,南方应该更早些,都在早春~

结果一般是在开花一两个个月以后这样。。

李树开花是什么颜色

15楼:羊儿要吃肉咩咩

白花。属分类:蔷薇科(rosaceae)李亚科(prunoideae)李属(prunus)

原产于中国。是中国栽培历史悠久的落叶果树。全世界李属植物共有30余个种,中国现有李属植物资源8个种、5个变种, 800余个品种和类型。

李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方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四川等地,该区面积约占全国的62.4%,产量约占61.3%,北方地区主要分布于河北和辽宁一带。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李生产国,李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8%。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在品种资源和生产规模上具有优势,但是品种构成极不合理,鲜食品种占80%-90%,而世界发达国家恰恰相反。美国李总产量的87%产于加利福尼亚州,在生产的果品中,除了一部分外销,其余内销的果品决大部分用于加工,其中45%用于浓缩李汁,36%制李干,14%贮藏,3%制罐头,用不足1%的果加工婴儿食品,再用不足1%的果生产李酱。

强大的加工业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果业及与之配套的服务业的发展。

李与杏、樱桃、草莓等水果在我国一直被视为“小杂果”,很长时间不被重视,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所以在全国果业中占的比重很小。但是80年代后期以来,在国家对果树资源重视下,李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栽培面积已接近35万hm,产量163万t,从发展态势和经济效益上已占据了重要地位。

16楼:nb悲剧无处不在

查个鸟楼上不对不要误导人家。。我家就有李树。。有白色,,和粉红色,,和红色还有没有其他我就不知道了

李树生长开花适宜的温度约为多少?

17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李的不同种群对气候要求是有差异的,中国李原产我国长江流域,是落叶果树中生态适应性最强的树种之一。原产长江以南的槜李、芙蓉李、金塘李适应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向北引种表现花少,低产、有冻害;北方品种群耐低温,抗干旱,引种到南方,会出现开花结实不良的现象。欧洲李原产西亚,适于夏干气候,宜肥沃的黏质土,风土适应范围比中国李窄。

美洲李、加拿大李与乌苏里李差不多,较抗寒,适于中国东北、西北栽培。李树花期适温为12~16℃,有害低温花蕾期为-1.1℃,开花期-0.

5~-2.2℃,幼果期为-0.5~-2.

2℃,花粉发芽适温20~25℃,欧洲李比中国李开花晚3~4周,一般不会受晚霜危害。李对水分要求较高,中国李适应性强,北方李耐旱,南方李耐湿。欧洲李和美洲李对湿度和土壤含水量要求高而严格,硬核前水分不足会造成落果,成熟前缺水会降低产量,久旱多雨会裂果。

李对光照要求不严,但阳坡和外围向阳的果实着色好,品质好。花期与成熟期晴朗天气,利于授粉与上色。李对土壤不苛求,但由于李根系浅,以保水保肥力强的黏壤土为宜,ph以6~6.

5为宜,欧洲李喜肥沃的黏质土,美洲李要求土壤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

李树怎么只开花不结果呢

18楼:匿名用户

原因有四:

1、花受冻了。

2、没有配置授粉树。

3、花期阴天、下雨、刮大风,没有蜜蜂授粉。

4、树势太弱,营养不良。

19楼:匿名用户

你看到的李树是观花的品种。李树是可以结果的,我们可以再水果店买到李子,这就是李树的果实。

在长期的栽培中,人们选育出花儿多且更具观赏性的李树品种专门用于供人们观赏,这些李树可能结实性较差。

20楼:百度用户

果树型的李子,在花谢70%后用少2计量的2,4--d或是螯0合态的硼元素喷施。可以达到保果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