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有虫怎么办,樟树可以驱虫为什么还会生虫

2020-12-04 07:48:30 字数 6323 阅读 4408

1楼:疯子的风言风语

黄刺蛾大部分刺蛾成虫具较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羽化期于19-21时用灯光诱杀。

刺蛾幼龄幼虫对药剂敏感,一般触杀剂均可奏效。

以租提液 20亿 pib/ml的黄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稀释1000倍液喷杀3—4龄幼虫,效果达76.8-98%。

樟树可以驱虫为什么还会生虫

2楼:零食物语

樟木的杀虫特性 香樟木材的轴向薄壁组织和射线组织中含丰富的油细胞,或称粘液细胞,在显微镜下可明显的看见内含浅黄色樟脑油。

樟叶子的虫多为樟巢螟,1年发生2代,局部3代。第一代幼虫桅期在5月底至7月中旬,6月上、中旬较严重。第二代幼虫参差不齐,严重桅期8-9月,最迟11月还有桅。

防治方法可在10月底幼虫下树入土时以25%速灭威粉剂或呋南丹颗粒剂毒化树干基部附近的表土层。挂吊针对于防治蛀干害虫效果较明显。另外,若有喷雾条件的话,可以用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进行喷雾,防效显著。

在大自然界就是这样的公平,总是一物降一物。

3楼:望凌攸啡

听以后的你是你说是我不起那么早就好了。

樟树生虫打什么药

4楼:桃花岛黄杨

香樟树四季常青,姿态雄伟,冠如华盖,是城市及乡村绿化的主要树种,广泛应用于庭荫树、行道树及风景林地栽植。且香樟树木材致密,有香气,可制作高级家具及其他用材,也可提炼樟油,经济价值高。由于香樟树的广泛种植,给病虫的发生带来相当有利的环境条件。

本文对香樟树的几种病虫害及防治方法作一简要的阐述。

l香樟黄化病

此病是全株性病害,主要表现:在生长季节的嫩叶和嫩梢上,新梢嫩叶呈黄绿色或黄白色,叶片小而薄,下部叶片为淡绿色。腋芽萌生,形成许多细小丛生侧株。

病害严重时,整个树冠呈黄白色,嫩梢顶部焦头,甚至枯死。

本病属生理性病害,非传染性。主要因种植土含石灰、水泥等碱性物质和种植土中建筑垃圾偏多,土壤中的铁不能被植株吸收,植株缺铁,影响根系生长而引起。

防治方法:种植时保证土壤质量;对发病植株分两年进行彻底换土;施用含硫酸亚铁的有机肥或对发病植株喷施0.1%-0.2%硫酸亚铁,对重点区域的发病植株根施或叶面喷施高美施液淝,效果良好。

2樟叶蜂

该虫是香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一年数代,以老熟幼虫于土中茧内越冬,幼虫取食嫩叶,对香樟树幼苗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50%乐果乳剂喷洒,效果良好。

3樟巢螟

该虫一年二代,幼虫将数叶片粘连,吐丝缀叶结巢,在巢内食害叶片,于嫩梢形成鸟窝状,严重时整个树冠挂满鸟窝状虫巢,能将叶片吃光。幼虫白天很少活动,傍晚外出取食。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虫苞并烧毁;冬季消灭越冬虫苞;幼虫发生时,可用90%敌百虫原液、80%敌敌畏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也可用农药灭蛾灵500倍液、灭幼脲2000倍液喷洒。喷药要在傍晚进行,并尽量淋透虫巢。

4袋蛾类

该虫也是香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一年一代,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产卵,6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6月下旬-7月上旬危害尤为严重,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期。初期食害叶肉,虫多时可将叶片吃光,还能剥食枝皮,嚼食果皮。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护囊。也可用90%敌百虫、75%锌硫磷、80%敌敌畏、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喷药防治。

5红蜡蚧

该虫为香樟树的主要刺吸类害虫。若虫初为淡红色,较扁平,后背部隆起,形成星状白色物质;雌成虫呈椭圆形,具暗红色蜡壳。以雌成虫和若虫群栖于芽梢、枝梢及新叶上,吮吸植株汁液。

植株受害后新梢停止抽发,导致树势衰弱,渐至叶落枯枝,重者全株死亡。

红蜡蚧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树干上越冬,6月初开始孵化,7月上旬停止,8月下旬化蛹,9月中旬羽化、交尾。

防治方法:(1)结合冬剪,剪除有虫枝条。(2)消灭越冬代雌虫,冬季喷施1次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

(3)消灭越冬代若虫,春季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4)若虫期防治,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可在树根周围土面喷撒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对植株上若虫,抓住孵化盛期(6月初--7月上旬)。可喷速扑杀1500倍液或氧化乐果1500倍液,每隔1周1次,连续3~4次。

(5)保护天敌,各类小蜂多是该虫的天敌。

6螨类该虫是香樟树的主要刺吸类害虫。幼若虫、成螨以后口刺破植物组织,吮吸汁液,使叶片形成黄白色小点,严重时,小点密集成黄色斑块,树木生长势减弱。一年多代,叶片正、背面均可危害。

春季高温干旱危害尤为严重,随气温升高,危害有所减弱,但到秋季又会加剧。

防治方法:危害期间喷40%乐果乳油、20%三氯杀螨醇乳油、5%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

7刺蛾类

刺蛾是香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一年二代,以夏熟幼虫在小枝分叉处、主侧枝以及主干粗皮上结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5~6月成虫羽化产卵,幼虫7龄。

初孵幼虫取食叶下表皮及叶肉,4龄后食全叶,严重时可将叶肉吃光,仅剩叶脉。6、8月份危害最严重。

樟树上什么虫子可以生存下来?

5楼:小柒

5月下旬危害香樟叶子的虫多为樟巢螟,1年发生2代,局部3代。第一代幼虫危害期在5月底至7月中旬,6月上、中旬较严重。第二代幼虫参差不齐,严重危害期8-9月,最迟11月还有危害。

防治方法:可在10月底幼虫下树入土时以25%速灭威粉剂或呋南丹颗粒剂毒化树干基部附近的表土层。挂吊针对于防治蛀干害虫效果较明显。

另外,若有喷雾条件的话,可以用50%杀螟松乳油15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进行喷雾,防效显著。

樟树虫子怎么治

6楼:雪牧

不管是什么虫,用敌百虫和敌敌畏应该有效吧。

樟树主要虫害防治

樟叶蜂该虫是香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一年数代,以老熟幼虫于土中茧内越冬,幼虫取食嫩叶,对香樟树幼苗危害严重。

防治方法:用90%敌百虫晶体或8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50%乐果乳剂喷洒,效果良好。

樟巢螟该虫一年二代,幼虫将数叶片粘连,吐丝缀叶结巢,在巢内食害叶片,于嫩梢形成鸟窝状,严重时整个树冠挂满鸟窝状虫巢,能将叶片吃光。幼虫白天很少活动,傍晚外出取食。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虫苞并烧毁;冬季消灭越冬虫苞;幼虫发生时,可用90%敌百虫原液、80%敌敌畏或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也可用农药灭蛾灵500倍液、灭幼脲2000倍液喷洒。喷药要在傍晚进行,并尽量淋透虫巢。

袋蛾类该虫也是香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一年一代,4月下旬化蛹,5月中旬产卵,6月上旬幼虫开始危害,6月下旬-7月上旬危害尤为严重,10月中下旬进入越冬期。初期食害叶肉,虫多时可将叶片吃光,还能剥食枝皮,嚼食果皮。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护囊。也可用90%敌百虫、75%锌硫磷、80%敌敌畏、50%杀螟松1000~1500倍液喷药防治。

红蜡蚧该虫为香樟树的主要刺吸类害虫。若虫初为淡红色,较扁平,后背部隆起,形成星状白色物质;雌成虫呈椭圆形,具暗红色蜡壳。以雌成虫和若虫群栖于芽梢、枝梢及新叶上,吮吸植株汁液。

植株受害后新梢停止抽发,导致树势衰弱,渐至叶落枯枝,重者全株死亡。

红蜡蚧一年一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树干上越冬,6月初开始孵化,7月上旬停止,8月下旬化蛹,9月中旬羽化、交尾。

防治方法:(1)结合冬剪,剪除有虫枝条。(2)消灭越冬代雌虫,冬季喷施1次10~15倍的松脂合剂或40~50倍的机油乳剂。

(3)消灭越冬代若虫,春季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或3%~5%柴油乳剂。(4)若虫期防治,对出土的初孵若虫,早春可在树根周围土面喷撒50%辛硫磷乳油100倍液;对植株上若虫,抓住孵化盛期(6月初--7月上旬)。可喷速扑杀1500倍液或氧化乐果1500倍液,每隔1周1次,连续3~4次。

(5)保护天敌,各类小蜂多是该虫的天敌。

螨类 该虫是香樟树的主要刺吸类害虫。幼若虫、成螨以后口刺破植物组织,吮吸汁液,使叶片形成黄白色小点,严重时,小点密集成黄色斑块,树木生长势减弱。一年多代,叶片正、背面均可危害。

春季高温干旱危害尤为严重,随气温升高,危害有所减弱,但到秋季又会加剧。

防治方法:危害期间喷40%乐果乳油、20%三氯杀螨醇乳油、5%马拉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

刺蛾类刺蛾是香樟树的主要食叶害虫。一年二代,以夏熟幼虫在小枝分叉处、主侧枝以及主干粗皮上结茧越冬。翌年4--5月化蛹,5~6月成虫羽化产卵,幼虫7龄。

初孵幼虫取食叶下表皮及叶肉,4龄后食全叶,严重时可将叶肉吃光,仅剩叶脉。6、8月份危害最严重。

请问这个樟树枝上面的白色是什么病或是虫,怎么**?

7楼:邱迪建

应该是一种介壳虫危害,本科昆虫因体表被白色或乳黄色蜡质覆盖物,酷似白粉披身。常见的有红圆蚧、褐圆蚧、康片蚧、矢尖蚧和吹绵蚧等。

人工防治

在栽培花卉的过程中,发现有个别枝条或叶片有蚧壳虫,可用软刷轻轻刷除,或结合修剪,剪去虫枝、虫叶。要求刷净、剪净、集中烧毁,切勿乱扔。

药剂防治

速扑杀乳油对蚧壳虫具有极高防治效果

根据蚧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

可用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1500倍液,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或50%敌敌畏1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喷雾。

香樟上有哪些虫害,并且怎么样防治

8楼:洛森

樟叶蜂简 介

分布于广东、广西、浙江、福建、湖南、四川、台湾、江西等省,以幼虫取食叶片(图1),是樟树的主要害虫,尚未发现取食其他植物。

( 图1 幼虫取食叶片 )

形态特征

樟叶蜂属膜翅目、叶蜂科。成虫(图2)体长5~9毫米,翅展13~18毫米;雄虫体较小。头黑褐色,触角丝状,黑褐色。

胸部背面黄褐色,有光泽,略间黑纹。中胸腹面及腹部均黑色有光泽。翅膜质半透明,翅脉和翅痣褐色。

卵乳白色,肾形,长约1毫米。成长幼虫体长15~18毫米,浅绿至黄绿色,全体多皱纹。第3龄后,胸部及腹部第1、2节背侧面出现许多小黑点,至4龄时,这些小黑点大而明显。

胸足3对,黑色,有淡绿色斑纹。腹足7对,位于腹部第2-7节及第10节。蛹浅黄色,复眼黑色。

茧黑褐色,椭圆形,丝质,长8~14毫米。

生活史及主要习性

在广州室内饲养每年1~7代,以3代为主。以老熟幼虫于土中茧内越冬。樟叶蜂各代均有一些虫滞育,故在同一地区,1年内完成的世代也不同。

卵单个散产于嫩叶组织内。幼虫取食嫩叶,对樟树幼苗造成严重为害。幼虫共4龄,初时取食叶背表皮及叶肉,留下上表皮,稍大后即可将叶啃成穿孔及缺刻,并可转移至另一叶,2~4龄幼虫取食全叶,将叶吃成穿孔、缺刻或仅留主脉。

在香港一年发生5代,各代幼虫出现期与樟树新梢叶抽发期吻合,即3月、4月、5月、6月和7月。成虫多于上午羽化,飞翔力强,羽化后即可交尾,交尾后即可产卵。在广州,天敌发现有蜘蛛、捕食性蝽蟓、蚂蚁以及核多角体病毒等,其中以蜘蛛和核多角体病毒作用最大。

综合防治措施

1. 人工防治:低龄幼虫群集嫩叶上,较矮植株可用人工捕杀。

2. 生物防治:可喷射苏云金杆菌0.5~1.5亿/ml孢子悬浮液;或进一步研究核多角体病毒的应用。

3. 药剂防治:用80%敌敌畏乳剂或90%晶体敌百虫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乳剂5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乳剂1000倍液喷雾,效果良好。

药用植物害虫蔷薇叶蜂

学名 arge pagana panzr 膜翅目,叶蜂科。分布河南、北京、河北等省市。

寄主 月季、蔷薇、玫瑰、黄刺攻等药用植物和花卉。

为害特点 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该虫常数十头群集在叶片上,可将叶片吃光,仅残留叶脉。雌虫把卵产在枝梢、致枝梢枯死,影响生长和质量。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7.5mm,翅展17mm。翅黑色半透明。头、胸及足黑色,有光泽腹部橙黄色。

触角鞭状3节,黑色。卵椭圆形,微绿色。末龄幼虫体长23mm,初孵时略带浅褐色,头部浅黄色,老熟后黄褐色。

胴部各节具横向黑点线3条,黑点上具小刚毛。6对腹足。蛹白色。

茧暗黄色,椭圆形。

生活习性 北京年生2代,以幼虫在土中作茧越冬。翌春4—5月成虫羽化,6月份进入1代幼虫为害期,l代幼虫7月上旬老熟,入土作茧化蛹。7月中旬1代成虫羽化。2代幼虫于8月上旬开始孵

化,8月中、下旬进入2代幼虫发生高峰期,9月下旬2代幼虫作茧越冬。雌蜂产卵时用产卵管于寄主新梢上刺成纵向裂口,在其内产30一40粒卵后,产卵部位纵向变黑,孵化后新梢几乎开裂或变黑倒折,卵期7天左右,初孵幼虫群集在叶片上为害。

防治方法 (1)在成虫产卵盛期及时剪除着卵枝梢,幼虫发生期及时捕捉幼虫。必要时于冬春季在药用植物或花木附近挖茧,消灭越冬幼虫。(3)幼虫发生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晶体敌百虫800—900倍液、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0%菊·杀乳油2000倍液、2.5%溴氰菊酪乳油2000一25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