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桥烧饼的味道描写,黄桥烧饼的相关故事

2020-12-02 20:31:53 字数 5104 阅读 2660

1楼:兰曦雪唯一

黄桥烧饼制作的主要原料有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所用的面粉必须是中筋,强筋和弱筋却不宜制作,所用芝麻必须去皮,去皮的芝麻不得改变它的色泽与形状,一般有咸甜两种口味,讲究的做法是以上等肉松作为馅料!

黄桥烧饼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

黄桥烧饼风味独特,其色香味均不同于一般的点心,具有 “香脆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的传统特色。它外形饱满美观,色泽金黄如蟹壳,入口酥松,不焦不糊、不油不腻,堪称烧饼界中的超级极品,一等一的江南名点。

2楼:中山海之声

没吃过,很想吃。。。

黄桥烧饼的相关故事

3楼:手机用户

1940年,新四军东进,开辟抗日根据地,在黄桥这里打下一仗,非常激烈,称为著名的黄桥战役。新四军日夜坚持战斗,有时几天吃不上一顿饭。黄桥当地的老百姓,看到这种情景非常焦急。

他们后来就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用这种烧饼,慰劳新四军。人们日夜赶做,有专人指导,开始小规模地做,后来推广开来,全镇的人都做起来。新四军吃了这种烧饼,浑身增添了力量,打仗打得非常起劲。

最后,终于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有首民歌,从此流传下来。

当时留传下了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词:

黄桥烧饼圆又圆,圆圆烧饼慰劳忙。

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把百姓帮。

同志们呀吃得饱,多打胜仗多缴枪。

这首诞生于1940年黄桥决战期间的《黄桥烧饼歌》,见证了当年新四军建军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辉煌战例,也谱写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动人篇章。从此,黄桥烧饼就更加出名了。 作为江苏省的著名小吃,黄桥烧饼被列入国宴的点心行列。

毛泽东曾在1952年称赞道“黄桥烧饼好出名的”。

一场著名战役使黄桥烧饼名扬四方。1940年10月的黄桥镇,陈毅、粟裕指挥新四军以七千人的兵力战胜国民党韩德勤部三万人(实际参战1.5万),歼敌一万一千余人,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漂亮战。

激战之时,当地群众日夜赶做烧饼,冒着炮火把烧饼送到新四军的前线阵地。如今镇上的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是江苏省革命传统教育基地,黄桥古镇因此名列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桥烧饼“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工艺,色泽橙黄,味道鲜美。黄桥决战中,黄桥人民曾冒着枪林弹雨送黄桥烧饼支援前线。

“黄桥烧饼黄又黄,黄黄烧饼慰劳忙,烧饼要用热火烤,军队要靠百姓帮。”这首诞生于1940年的《黄桥烧饼歌》,见证了新四军黄桥战役的辉煌胜利,谱写了军民情深的动人篇章。

介绍一下泰州黄桥烧饼的外形特点,色香味和历史由来

4楼:久禄机械

其实那个烧饼一点儿也不好吃,只是因为抗日时期新四军在那边打仗没有吃的,当地的老百姓做了些烧饼给新四军吃的。黄桥烧饼出名并不是因为这个饼有多好吃,只是由于这段历史而出名的。

黄桥烧饼作文中有哪些好成语

5楼:剑王牙

千变万化qiān biàn wàn huà[释义] 形容变化非常多;没有穷尽。

[语出] 《庄子·田子方》:

“独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门。公即召而问以国事;千变万化而不穷。”

[正音] 变;不能读作“piàn”。

[辨形] 化;不能写作“话”。

[近义] 变幻莫测 瞬息万变

[反义] 一成不变 依然如故

[用法] 多用于景物。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变化多端”都可形容“变化很多;很大”。但~偏重于变化的次数极多;而“变化多端”偏重变化多而没有头绪的规律。

[例句] 世界上各种事物的发展;虽然~;但都有它自己的规律;都是可以被认识的。

[英译] unending changes

烧饼的故事写一篇作文大全

6楼:作文小编

我的家乡虽不是大城市,却有着小城市的朴实和热情,这使我永远热爱这片曾养育我的土地。但最令我记忆犹新深深怀恋的不是家乡风韵不同的四季美景,不是那秋日成熟坠地的银杏核子,也不是那村头演出时的喜庆气氛,而是那金黄酥脆的黄桥烧饼。

“酥果仁嘞,火腿儿,葱油,鸡丁儿馅……”你若走在泰兴市黄桥镇上,此类吆喝定是不绝于耳。也难怪,这面积不足四平方公里,人口不足两万的黄桥竟有100多家小旅馆,20多家饭店,而烧饼店竟有60多家。

黄桥烧饼最令我怀念的重要因素便是它口味的繁多。这烧饼虽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的传统特色,又使馅融入了葱油的酥香,肉松的可口,鸡丁的油亮,白糖的甜味,桂花的飘香,豆沙的清新。每一种口味都是那么与众不同,令人百尝不厌,就好比是金银玛瑙,珍钻翡翠,各个都那么耀人眼眶,独特珍贵,使人们都想拥有。

我便是如此,每次从老家回来,路上总逼着父母买上一盒烧饼,也顾不上冷热,抓着每样不同的吃上一通才算解了馋瘾。

从爸爸的讲述中,我了解了黄桥烧饼的由来。1940年,陈毅和粟裕将军率新四军北上时,在黄桥遭到国民党人韩德勤的十倍军力的围剿。为了让新四军将士们吃饱肚子好打胜仗,黄桥人民自发连夜赶制了极多的烧饼,顶着敌人的炮火将烧饼送上前线。

两位将军神机妙算,运筹帷幄,不但未让敌人得逞,反倒以少胜多,取得黄桥之战的全面胜利。当然,这胜利自然也有黄桥人民的一份功劳。

而黄桥烧饼经过黄桥战役的炮火洗礼后声名远扬,成为了与北京的茯苓饼、天津的**花、上海的蟹黄包子、扬州的富春包子等名吃相媲美的著名点心。也许,它真正经久不衰的远不止是口感,更有份军民的鱼水之情留于其闻,使人更是怀恋。

现在已久未吃过故乡正宗的黄桥烧饼,有时在南京遇上这摊儿也买过几个,却总不是个味儿,似乎比故乡的要少了点什么……

7楼:

秋扒饼是洛阳市秋扒乡最有特色的文化食品,源自2018年被列入栾川县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小吃“秋扒烧饼”。

栾川秋扒古镇,拥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战国七雄”中的韩国在此设立楼子关,西拒强秦。《战国策》记载:“韩地山居,五谷所生,非麦而豆;民之所食,大抵豆饭。

”韩卒骁勇,多食豆面,战时常携带当地豆饼为粮,至汉代与西域传入的胡饼结合,形成了栾川最具特色的传统小吃——秋扒烧饼。制作秋扒烧饼的传统工具为“秋扒炉鏊”,上下为炉,中间为鏊,面饼用刀刻花,抹土产蜂蜜、香油,再撒上芝麻,放入鏊中烤制而成。经过漫长尝试,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创新改良后的“秋扒饼”,更是综合考量古代典籍和现代人的饮食需求,融入豆类等粗粮,最大限度的还原古法风味,形成了极具地域特征的栾川县特色文化食品。

黄桥烧饼的来历

8楼:匿名用户

黄桥烧饼得名于1940年10月那场著名的战役“黄桥决战”,战役打响后,黄桥镇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相关历史来历: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9楼:匿名用户

黄桥烧饼产于江苏泰兴黄桥镇,它之所以出名,与著名的黄桥战役是紧密相连的。在陈毅、粟裕等直接指挥下的黄桥战役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镇外战火纷飞,镇内炉火通红,当地群众冒着敌人的炮火把烧饼送到前线阵地,谱写了一曲军爱民、民拥军的壮丽凯歌。

时隔30余年之后,即1975年5月,粟裕将军重返黄桥,黄桥人民仍用黄桥烧饼盛情款待他,他手捧烧饼,激动地勉励大家说:“从黄桥烧饼我们看到了军民的鱼水深情,我们要继续发挥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   古代烧饼,制用精细。

据《随国食单》载称,烧饼的制作是:“用松子仁、胡桃仁敲碎,加冰糖屑、脂油和面炙之。”黄桥烧饼吸取了古代烧饼制作法,保持了香甜两面黄,外撒芝麻内擦酥这一传统特色,已从一般的“擦酥饼”、“麻饼”、“脆烧饼”等大路品种,发展到葱油、肉松、鸡丁、香肠、白糖、桔饼、桂花、细沙等十多个不同馅的精美品种。

黄桥烧饼,或咸或甜,咸的以肉丁、肉松、火腿、虾米、香料等作馅心。烧饼出炉,色呈蟹壳红,不焦不糊不生。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食品”。

  据史料记载,辛亥革命时期,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人口不足6000的黄桥,有猪行近20家,油坊20余家,酒行10余家,粮行90多家。商业的繁荣,流动人口的增加,带来了饮食服务业的兴盛。那时,小小的黄桥竟有100家旅馆、客栈,20多家饭馆,4家浴室,4家书场,而烧饼店竟达60多家!

  这么多烧饼店,势必引起行业内部的竞争。店主们不得不在用料、制作和品种上动脑筋,比谁家的分量足,比谁家的吃口好,比谁的芝麻撒得多。据说有两家烧饼店的小徒弟,每天端着藤匾 “拼市”。

一家说,今天我家的烧饼外加两个脂油丁,顾客当然争着买这家的,那家的没人买。第二天,另一家也加两个猪油丁。“拼市”的结果,不仅使消费者得益受惠,而且也大大提高了烧饼的质量。

  黄桥烧饼的日臻完美,是多少代烧饼师傅辛勤劳动的结晶,也凝聚着文化人的心血。   早先,何姓是黄桥的名门望族,自明代成化16年至万历35年的120多年间,何氏家族曾有过一门 “**士十举人”的辉煌。清朝道光年间的何萱,虽说只是个岁贡,但著述颇丰,其 《韵史》80卷现存北京图书馆。

这位老夫子不只结交了龚自珍、李兆洛等硕学大儒,与烧饼师傅们也颇多往来,常与他们切磋烧饼制作工艺。据说,按季节不同生产的应时品种,如韭菜烧饼、萝卜丝烧饼、蟹黄烧饼就是这位老夫子出的点子。

采纳:http://zhidao.baidu.***/question/291700086.html

10楼:世智若雨

烧饼的历史由来已久。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 “饼法”一章,清代刘鹗的 《老残游记》中也有关于烧饼的描写。黄桥烧饼源于何时虽无文字记载,但民间流传的一个小故事多少有些参考价值。

说是清朝道光年间,如皋县的一位知县路过黄桥,吃了一回黄桥烧饼后齿颊留香,念念不忘。如、黄二地相距60余里,总不能专程来吃呀,这位县太爷竟不怕人说他搞特权,隔三差五地派快马到黄桥购买烧饼,以饱口福。这个故事不仅让人联想起唐代诗人杜牧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也告诉我们,至少在150多年前,黄桥烧饼便小有名气。

黄桥烧饼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适合各地消费者的口味。2003年荣获“中华民族小吃”的称号,2004年获“江苏食品博览会金奖”,2005年被评为泰州市名牌产品,是江苏特色小吃之一。

描写烧饼的句子,形容烧饼的词语

1楼 你也敢配姓赵 我轻轻咬下一口,不仅薄,而且脆,并不像比萨边的芝士,又硬又难吃。我赶紧再咬一口,咬到那白色肉粒和霉干菜了,顿时浓香四溢。我忍不住又咬上一口,还略感甜味。 吃到中间,更是薄,而且脆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再加上配料,真是美味不已。 2楼 望歌郗曼云 而且脆得无法用语言形容,顿时浓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