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的汉人夫妻如何称呼彼此,清朝汉人女子怎么称呼自己父母兄弟姐妹?

2020-12-02 15:23:53 字数 5688 阅读 7404

1楼:匿名用户

各地风俗不

同,各个阶级不同,你问这个有什么用,再说了你以为现在的称呼都是现代人发明的吗?现在叫什么以前自有相应的称呼,除了比较近的什么爱人,老公,太太之类。比较俗的老婆,媳妇,糟老头子,糟老婆子,屋里头的,孩儿他娘之类了

附: 对老婆的称呼

1 皇帝称老婆叫梓童;

2宰相称老婆叫夫人。

3文人称老婆叫拙荆

4 雅士叫执帚。

5 商贾称贱内。

6 士人叫妻子。

7 酸秀才称娘子。

8 庄稼汉叫婆姨。

9 有修养的人称太太。

10 没文化的叫老婆。

11 年轻人喊媳妇。

12 老头子叫老伴。

13 不结婚时称女朋友;结婚后叫对鼻子。

14 北方人称孩他娘;

15 南方人称伢他妈;

16 大陆上称爱人;

17 台湾叫内子;

18 喝过洋墨水的称达令;

19 土生土长的叫那口子。

20 舍不得老婆的人称心肝;

21 阔别老婆的人叫宝贝;

22 对老婆亲热时称亲爱的;

23 对老婆厌恶时叫那娘们;

24 河北人称老婆为家里的;

25 河南人称老婆为屋里头的;

26 湖南人称老婆则叫堂客。

汉人在清朝时期的生活状态怎么样?

2楼:汉学

旗人有司法特权。

清律规定,若犯罪的双方俱系旗人,不得由州县审办。八旗兵丁、闲散家人等,犯笞、杖罪者,该管章京即照例回堂完结,即旗人犯笞、杖轻罪,由其所在旗审理。雍正十三年规定:

八旗案件,俱交刑部办理,但“细事仍听该旗完结”。即应得罪名在徒流以上者,方得送刑部审办。康熙二十四年,先于江宁、杭州设理事厅官,翌年三月起,西安、荆州、镇江、福州、广州等八旗驻防之地也各设理事厅官一员。

三十七年,因直隶巡抚于成龙题请,设立满洲理事同知,驻保定,审理旗人斗殴等案,后添设张家口同知、天津同知、通州通判分别审理[27]。对于康熙时八旗驻防普遍设有理事同知一事,乾隆时人萧奭说:“国制,凡旗人在外,不归汉官统辖。

与民人争讼,则将军督抚会理事同知庭鞫。八旗驻防之地皆有是(理事同知)官。”

顺治十二年定例:“凡满洲、蒙古、汉军**军民人等,除谋为叛逆、杀祖父母、父母、亲伯叔、兄,及杀一家非死罪三人外;凡犯死罪者,察其父祖并亲伯叔、兄弟及其子孙阵亡者,准免死一次。本身出征负有重伤、军前效力有据者,亦准免死一次”

笞、杖、徒、流、死并称为五刑,自隋唐以来各朝通行,《大清律》也有相同规定。而旗人有犯,应处笞、杖、徒、流的,以鞭责、枷号代之,此所谓旗民“刑罚异制”。

“凡旗人犯罪,笞仗各照数鞭责。充军留迁,免发遣,分别枷号”,枷号又称枷示,即在监外带枷示众,揭其所犯罪状。具体枷号折抵法则是相当轻的,比如仅次于死刑的充军,折抵枷号70至90日,甚至杂犯死罪者也可以枷号(真犯死罪者不可),对此,清史作者们的解释可谓直白:

“以旗人生则入档,壮则充兵,巩卫本根,未便离远,有犯徒、流等罪,直以枷号代刑,强干之义则然” 。

“消除旗籍”即将旗人降为汉民则是旗人特有的处罚方式。

按律文规定,旗人犯笞杖罪,各照数鞭责;犯军、流、徒罪免发遣,以枷号代之。笞、杖之刑,在执行上以板代之,并有折算方法,故称“折责”。清初笞、杖所用板,即古代之讯杖,用竹或木做成,犯罪不承即用之,因此讯杖重,笞杖轻。

旗人犯笞杖,以鞭代之。

旗人斩立决者可以减为斩候监,刺字不刺面而刺臂,不但八旗设有专理旗民讼狱的理事同知,而且“理事同知衙署各有囹圄”,也就是旗人有专门的监狱。自乾隆四十三年定例,驻防地方如有秋审人犯,不必解部,即于同知监狱监禁。

3楼:泽兰蕙草

旗人是由朝廷供养的,汉人不仅养自己还得纳税养旗人,对于普通百姓的待遇从这一点就一目了然了。

为了地产打官司最后谁能胜诉?这个为题,就如一楼所言,谁更有钱谁更优势谁胜诉的可能性就更大。

当官的向着汉人还是向着旗人?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一些比较公正清廉的**,就事论事并不帮向。当然更多的**会考虑后面的利益。

对于**来讲,旗人和汉人的分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背后的势力和力量。如果汉人的亲戚是朝中大官或十分有钱,满人却什么势力没有,那铁定是向着汉人,反之亦然。

会不会出现报复现象?你指的百姓对朝廷的报复吗?如果是这个那当然很多了,你看终清朝一朝人民起义几乎是贯穿其中,最出名的当然还是太平天国和白莲教了。

4楼:匿名用户

和元朝时期一样,有区分的

第一等 满族人

第二等 蒙古人

第三等 汉人

5楼:凉章

一楼的说法有些缺乏严谨。

“终清朝一朝人民起义几乎是贯穿其中”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八旗子弟 朝廷是固定给钱养着的,满蒙汗有等级区分清朝有汉军旗,就是入旗的汉人。社会待遇不能一概而论在清初对汉人有比较深的歧视,汉官也比较少。这是指最初。

但是像皇太极就用汉人为官,顺治和康熙皇帝是提倡满汉一家的,自后就更是如此。

一开始满人入关的时候,汉人的待遇是不太好。后来自然就好起来了。

这是必然的

清朝汉人女子怎么称呼自己父母兄弟姐妹?

6楼:匿名用户

清朝汉人女子称呼上基本与现代没有太大区别

父母-爹娘

兄弟-兄弟

姐妹-姊妹

父:是对父亲古今习见的称呼,还可以称父亲为“公”、“翁”、“尊”、“大人”、“严君”、“爷”、“爹”、“爸”、“老子”等

母:是对母亲最常见的称呼。而在古代对母亲的称谓中,大都和“母”相似,又用作对成年妇女或老年妇女的泛称。

其中较重要的有:“婆”、“娘”、“娘娘”、“姥”、“大人”、“妈”、“慈”、“家家”和“姊姊”等

兄:又称为“昆”。今天则可用“哥”来称呼兄长。

有兄弟数人的情况下,称呼中必须表示出排行,或以数字为排行,或用伯、仲、叔、季这些排行常用语等。(“哥”,古代是用得十分广泛的称呼,可以称父、称兄、称弟、称子。)

弟:是对与兄相对者的称呼

女兄、女弟:古代对姊妹的称谓,或直接称姊妹为兄弟。“姊”又称“姐”,与姊相对者称为“妹”。

7楼:神天圣祖皇帝

各个地方 不同成份的家庭 称谓都不一样

8楼:匿名用户

爹啊,娘啊,哥哥,妹妹,姐姐,这么简单的东西,

9楼:

尊父 慈母 兄长 小妹

请问在清朝时汉人与汉人之间的称呼是什么样的呢?比如,满族人叫爸爸是阿玛,那么那时候的汉人呢?清朝的

10楼:匿名用户

后者。比如,满族臣子对皇帝说奴才,汉族说臣。两者的文化并不同,汉族并没有叫阿玛的。清朝是由满族建立,最初在东北,后来入关一统天下,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辛亥革命中覆灭。

11楼:二哥怪乖

其实阿玛这些称呼都是只限于文化人和做官的人之前的,像穷人都没这些讲究还是喊爹之类的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方言一样。这个也分区域的。

12楼:伍豪

汉人称父亲就叫爹,阿玛是满族的专有称呼

清朝夫妻之间怎样称呼清朝年轻的夫妻之间怎样称呼

13楼:匿名用户

男 郎君 老爷 相公 女 娘子 贱内 夫人

天津市在清朝时的称谓是什么?

14楼:匿名用户

名称变迁

南宋金国贞佑二年(1214年),直沽寨;

元朝改直沽寨为海津镇;

明建文二年(1400年),朱棣改名为天津,开始筑城设卫,称天津卫;

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天津卫、天津左卫和天津右卫三卫合并为天津卫;

雍正三年(1725年)**津卫为天津州;

雍正九年(1731年)**津州为天津府,辖六县一州,分别是天津县、静海县、青县、南皮县、盐山县、庆云县、沧州。

清朝时期汉人和满人人口比例是多少啊?

15楼:匿名用户

网上数据 汉族77.76% 满族2.87%明朝灭亡的原因:

1 明朝末期太腐败,万历皇帝怠政40年,之后又接连出现皇帝更换,宫廷斗争.宦官专权等问题.

2 战术战略运用不得当,明朝以47万之众围剿努尔哈赤6万人.由于以下问题几乎全军覆灭:

3 战斗选择在冬季,对于南部边陲调拨的官军极为不利4 军队分兵进攻,被各个击破.

5 运用骑兵野战,这是满人的长项.

6 官军吃穿都是问题,谈不上打仗,另外败退的时候互相践踏.

7 皇帝对军官不信任,任何一个战场的最高指挥官都是目不识丁的太监.

8 明朝国内出现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9 满洲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悍的军团,拥有最有效地组织架构.

当然属于同一个国家 满人社会地位比汉人高,汉人不都是老百姓,也有为官的人,大官也不少

纪晓岚和刘墉都是汉族人

16楼:生化一代研究员

1.崇祯已死,群龙无首,又有吴三桂这样汉奸集团。

2.当时满人和汉人是属于一个国家的么?

西班牙多明我会教士帕莱福撰写《鞑靼征服中国史》

耶稣会教士鲁日满撰写《鞑靼中国史》

耶稣会士卫匡国撰写《鞑靼战纪》

西方人已经回答了你的这个问题

3.汉人都是老百姓么?

满人不农不商,安坐而食,此乃无根之木,决无久存之道。犹我汉人不幸中之幸也。

17楼:

满清能统一中国的确不可思议,他也不敢有这样的心思!满人当时也就几十万人吧,反正不超百万。而中国汉人在崇祯末年有一亿,统一后是一千万。

满清能统一中国,可以归为天意,没错!是天意!是天亡大明,是天罪汉人!

满人是名义上的大明领土,建州指挥使,三品武官,由女真【满人】头人担任,世袭,受辽东总兵【二品】节制;

满清入关,有数个环节,这些环节都匪夷所思,只要一个不在链上,这关他就入不了!可是这样的巧合就发生了,就像暗箱操作,想抽老千一样——

1.明代万历年间,有一个愚蠢自大的日本人--丰臣秀吉,他有一个伟大的梦想,那就是入侵中国,他的第一步计划是占领朝鲜,以朝鲜为跳板,窥伺辽东。大明作为朝鲜王国的宗主国,应朝鲜国王邀请入朝作战,是为万历三大征。

你要说,这和满清有什么关系呢?有。万历三大征耗费了明朝太大的人力物力,以至于放松了【对辽东的控制】。

以至于努尔哈赤的【十三副盔甲起兵】没有被及时扑灭;

2.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误杀建州指挥使,也就是努尔哈赤的老爹,之后竟让努尔哈赤继承建州指挥使之职,一指心怀不满的努尔哈赤趁朝廷无力之时,悍然起兵造反;

3.万历偏爱幼子,以致光宗备受**,其子嗣没有收到皇孙应有的教育,光宗即位一年崩,天启甚至还不识字,崇祯亦没有受到正统储君的教育;

4.适逢小冰河时期,天灾不断,朝廷赈济不利,农民造反此起彼伏,有名的有:高迎祥,曹操,李自成,张献忠;

5..袁崇焕刚愎自用,私杀毛文龙。一使大明失去了这个抵抗满清的桥头堡;二使毛文龙的部下尚可喜、孔有德、耿继茂三家被逼投降满清,尤其是孔有德,带了红衣大炮去投;三是在崇祯心里买了一颗钉子,为以后的反间计提供了可能;

6.袁崇焕广宁城下炮轰奴酋努尔哈赤致死,开明睿智的皇太极即位。如果老奴多活几年,他治下的汉人可能全造反了,他的暴力愚蠢,几乎使整个辽东满汉完全对立;

7.崇祯自殉梅山,举国群龙无首,内斗不断;

8.吴三桂效郭子仪引回纥平叛之举,放清军入【山海关】,又自身损失过重,无法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