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诗句是谁写的

2020-12-02 11:50:28 字数 6675 阅读 5227

1楼:

你好,这首诗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楼:匿名用户

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楼:匿名用户

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

请问请问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诗是谁写的

4楼:纵横竖屏

出自:《汉乐府——长歌行》,汉乐府是一个机构,所以没有具体的作者。

原诗:

《长歌行》

【作者】汉乐府【朝代】汉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译文: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5楼:尼丝纺

你好,这首诗出自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唏。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楼:匿名用户

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格言采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可以看得出来,最后这两句乃是全诗的结语,是诗人作诗咏叹的主旨所在。诗中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大时的凄惨;以及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一个人而留住,都只是为了最后这两句警言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指的是哪首诗是谁写的?

7楼:宝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人在少年的时候如果不努力,不珍惜时光,那么等到老的时候,就会后悔。

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8楼:胡少捷

长歌行,出自《乐府诗集》,诗人名号不详。

9楼:宓秋章佳问香

汉乐府的《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名言警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谁写的

10楼:地狱深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明·张岱《课儿读》典故

出处《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格言采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

11楼:因缘法

出处:《汉乐府诗集·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是谁写的

12楼:随伟春芳歇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出自宋代郭茂倩所写的《乐府诗集·长歌行》。

“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的意思是:如果年轻力壮的时候不知道图强,到了老年头发花白,一事无成,悲伤也没用了。

长歌行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是一首咏叹人生的歌。唱人生而从园中葵起调,这在写法上被称作“托物起兴”。园中葵在春天的早晨亭亭玉立,青青的叶片上滚动着露珠,在朝阳下闪着亮光,像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少年。

诗人由园中葵的蓬勃生长推而广之,写到整个自然界,由于有春天的阳光、雨露,万物都在闪耀着生命的光辉,到处是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这四句,字面上是对春天的礼赞,实际上是借物比人,是对人生最宝贵的东西──青春的赞歌。人生充满青春活力的时代,正如一年四季中的春天一样美好。

13楼:匿名用户

这句格言采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

14楼:匿名用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长恨歌》中的一句诗,出自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

15楼:梦里心落

【作者】佚名(两汉),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

【出自】《长歌行》

【全诗】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翻译】

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

自然界的万物只要有阳光雨露,秋天自能结实,人却不同;没有自身努力是不能成功的。万物经秋变衰,但却实现了生命的价值,因而不足伤悲;人则不然,因“少壮不努力”而老无所成,就等于空走世间一趟。

诗歌调动读者思考,无疑比代替读者思考高明。正由于此,这首诗避免了容易引人生厌的人生说教,使最后的警句显得浑厚有力,深沉含蓄,如洪钟长鸣一般,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

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16楼:匿名用户

长歌行【年代】:汉

【作者】:无名氏(汉乐府)

【选自】:宋 郭茂倩收编的《乐府歌词》汉代民间诗歌

17楼:百度用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长歌行》中的

《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纂

的《乐府诗集》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8楼:匿名用户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平日弗用功,自到临期悔。 明·张岱《课儿读》典故   出处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这句格言采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原诗是这样的:“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可以看得出来,最后这两句乃是全诗的结语,是诗人作诗咏叹的主旨所在。诗中借园中葵春天茂盛秋天衰败的形象,来比喻人生少壮时的美好和老大时的凄惨;以及用河水东流不返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不会为一个人而留住,都只是为了最后这两句警言。

19楼:匿名用户

这句格言采自古诗汉乐府《长歌行》,是南朝宋代文人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中的一首五言古诗

20楼:匿名用户

汉乐府《长歌行》

原诗: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

21楼:麦田蜘蛛

是乐府民歌,所以没有具体的作者。

22楼:匿名用户

有两处出处 1是《乐府诗集·长歌行》这是汉代的 2是明·张岱《课儿读》典故

23楼:匿名用户

明朝 张岱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平日弗用功,自到临期悔。

24楼:匿名用户

明·张岱《课儿读》典故

25楼:百度用户

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6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谁的诗句

26楼:三月风生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

27楼:莹楹聊娱乐

《长歌行》古诗原文,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8楼:课文你来说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出自《乐府诗集·长歌行》走后一句,作者是无名氏。

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1、释义

诗句的意思是: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此句是鼓励人们紧紧抓住随时间飞逝的生命,奋发努力趁少壮年华有所作为。句末中的“徒”字意味深长:一是说老大无成,人生等于虚度了;二是说老年时才醒悟将于事无补,徒叹奈何,意在强调必须及时努力。

2、全文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简介

《长歌行》是一首中国古典诗歌,属于汉乐府诗,是劝诫世人惜时奋进的名篇。此诗从整体构思看,主要意思是说时节变换得很快,光阴一去不返,因而劝人要珍惜青年时代,发奋努力,使自己有所作为。

29楼:匿名用户

辣条压压惊几句话的事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是那个诗人写的

30楼:manju_衣

汉乐府《长歌行》

作品简介:

汉乐府 “乐府”原是古代掌管**的官署。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

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

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

原文: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释: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的一首。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葵:

古代的一种蔬菜。 晞:晒干。

阳春:就是春天,是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 布:

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秋节:秋季。节,时节,节令。

焜黄:枯黄。 华:

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

百川:无数条江河。川,河流。

徒:徒然,白白地。

今译:园中的葵菜呵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阳光下飞升。

春天把希望洒满了大地,万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

常恐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黄落百草也凋零。

百川奔腾着东流到大海,何时才能重新返回西境?

少年人如果不及时努力,到老来只能是悔恨一生。

赏析:这首诗从“园中葵”说起,再用水流到海不复回打比方,说明光阴如流水,一去不再回。最后劝导人们,要珍惜青春年华,发愤努力,不要等老了再后悔。这首诗借物言理,首先以园中的葵菜作比喻。

“青青”喻其生长茂盛。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何以如此?

因为它们都恐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凋零百草的道理。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

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出言警策,催人奋起。

简评:这是汉代乐府古诗中的一首名作。诗中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应该好好珍惜时光,及早努力。诗的前四句,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明媚的春景,园子里绿油油的葵菜上还带着露水,朝阳升起之后,晒干了露水,葵菜又沐浴在一片阳光中。

世上的万物都在春天受到大自然雨露的恩惠,焕发出无比的光彩。可是,秋天一到,它们都要失去鲜艳的光泽,变得枯黄衰落了。万物都有盛衰的变化,人也有由少年到老年的过程。

时间就像大江大河的水一样,一直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在年少力强的时候如果不珍惜时光,好好努力的话,到老的时候就只能白白地悲伤了!

像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一类的词语有哪些

1楼 1 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时 2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4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5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楼 ile志容 聪明存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3楼 匿名用户 好好吃一顿饭了解我也不知道怎么说的就是你在干嘛了没?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