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是算是山药蛋派代表人吗,“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是

2020-12-02 09:58:16 字数 5176 阅读 4566

1楼:女主角

不是啦,孙犁写过《荷花淀》《芦花荡》《白洋淀纪事》《度春荒》,河北人,是荷花淀派的创始人呢。

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2楼:匿名用户

不是的。“山药蛋派”山药蛋派代表人是赵树理,而孙犁“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

“山药蛋派”的代表作家是

3楼:blackpink_罗捷

1、赵树理

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

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1949年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

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中遭**致死。

2、马烽

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市居义村。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与西戎合作)《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与西戎合作)《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等。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烽来北京工作多年。马烽于2004年1月31日因病在太原去世。

3、孙谦

1920年生。作家。山西文水人。抗战初期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1940年入延安鲁艺学习。曾任一二〇师战斗剧社、东北电影制片厂编剧。

1949年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山西文联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集《伤疤的故事》《南山的灯》,电影文学剧本《陕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合作)等。1996年病逝于太原。

我们说的深入,决不是说,住在一个村里,打听一些风俗习惯,观察一下衣着样式、妇女的头发样式,不是这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是肤浅,便是“隔岸观火”的东西。

我们说的深入,是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中间的一员,为灾害担心,为好天气高兴,为集体经济付出自己能付的一切——有了这些,农民才肯和我们交朋友,才肯把我们当作自己人。——孙谦

4、胡正

1924年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晋西南吕梁剧社社员,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学员,《晋绥**》副刊编辑,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等。

1953年毕业于**文学研究所。主要作品有长篇**《汾水长流》,中篇**集《几度元宵》,短篇**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等。

5、李束为

李束为(1918——1995),山东东平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山西省文联主席。

著有《春秋图》《租佃之间》《土地和他的主人》《拦羊娃》《吕梁小夜曲》《捞河炭》等。

群众生活,对于文艺创作之重要,犹如劳动对象和劳动的关系,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在有了生活经验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必然发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象。——李束为

6、西戎

1922年生。山西省蒲县人。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

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长篇**《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作),短篇**集《宋老大进城》,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等。西戎于2001年1月6日逝世。

4楼:匿名用户

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

5楼:手机用户

赵树理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他们有意识地以赵树理为中心,培养、形成风格相近的流派。代表作有《三里湾》《登记》《锻炼锻炼》《饲养员赵大叔》《三年早知道》《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等。

他们坚持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忠实于农村充满尖锐复杂矛盾的现实生活,忠实于自己的真情实感,注意写出人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他们笔下的新生活,新人物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拔高、理想化,而是朴素、厚实、真实可信的。成功塑造了许多落后人物或"中间人物",如小腿疼、吃不饱、赵满囤、赖大嫂等血肉丰满的形象。

赵树理,孙犁,周立波分别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

6楼:匿名用户

1、赵树理:山药蛋派

孙犁:荷花淀派

周立波:茶子花派

2、简介

1)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指以赵树理为代表的一个当代的文学流派。

主要作家还有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人称“西李马胡孙”,他们都是山西农村土生土长的作家,有比较深厚的农村生活基础。

2)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此派一般都充满乐观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清新朴素,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

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荷花淀》。

3)“茶子花派”是中国当代很有实力的一个乡土型与审美型相结合的文学流派.它的形成,除了湖南这块极具特色的地域环境,以及与这地域环境相谐配的乡土民俗、风物人情、历史传统、意识漓淀、现实变革等共性乡土条件和时代条件,对一个兴旺的作家群的多元化审美氤熏之外,最主要的就是周立波的深刻而广泛的文学影响.

7楼:精灵幻术师

赵树理是山药蛋派的。孙犁是荷花淀派。周立波为茶子花派

芦花荡的体裁是一篇**,作者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孙犁,他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这句话是否正确

8楼:匿名用户

不正确,因为孙犁是荷花淀派,不是山药蛋派

9楼:匿名用户

不对,他是荷花淀派创始人

10楼:匿名用户

不对吧,应该是荷花淀派

11楼:匿名用户

不对,他不是山药蛋派

下列不属于山药蛋派的的是

12楼:涵风厉雨

山药蛋派代表作家

赵树理赵树理(1906——1970),山西沁水人。从小喜爱民间文学和地方戏曲。1944年任华北新华书店编辑。

1949年后,在北京任《说说唱唱》《曲艺》主编,并任中国文联常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主席等职。1957年后回山西长期深入农村生活。

“*****”中遭**致死。主要作品有**《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三里湾》等一系列有影响的作品。另写有评书、鼓词、剧本等。

我们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固然可爱,但粮棉油料产地的农村也是可爱的。假如要问二者相较哪方面更可爱,我以为这和问荷花与菊花哪个更可爱一样——不同类的事物不能作比较。一个写作者不应该是兴趣主义者,可是一个写作者总得对自己熟悉群众生活的根据地永远保持着饱满的兴趣。

——赵树理

马烽1922年生于山西省孝义市居义村。代表作有《吕梁英雄传》《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与西戎合作)《村仇》《一架弹花机》《三年早知道》《我的第一个上级》等。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大众文艺研究会会长等。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马烽来北京工作多年。马烽于2004年1月31日因病在太原去世。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参加抗日战争以后,不论在战斗部队还是党政机关,仍然是在农村活动。后来又多年从事农村工作。从土地改革到合作化运动,我都参加了。

可以说和农村接下了不解之缘,和农民有深厚的感情。我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闪光的东西。我熟悉他们,热爱他们。

为他们的忧而忧,为他们的乐而乐。我甘心情愿为他们服务。我写作,心目中的读者对象就是中国农民及农村干部。

至于其他读者喜欢不喜欢读,我不管。只要我心目中的读者对象乐意看、乐意听,我就满足了。——马烽

孙谦1920年生。作家。山西文水人。

抗战初期参加青年抗日决死队。1940年入延安鲁艺学习。曾任一二○师战斗剧社、东北电影制片厂编剧。

1949年后历任北京电影制片厂编剧、山西文联副主席、山西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短篇**集《伤疤的故事》《南山的灯》,电影文学剧本《陕北牧歌》《葡萄熟了的时候》《咱们的退伍兵》《黄土坡的婆姨们》(合作)等。1996年病逝于太原。

我们说的深入,决不是说,住在一个村里,打听一些风俗习惯,观察一下衣着样式、妇女的头发样式,不是这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不是肤浅,便是“隔岸观火”的东西。我们说的深入,是要把自己当作农民中间的一员,为灾害担心,为好天气高兴,为集体经济付出自己能负的一切———有了这些,农民才肯和我们交朋友,才肯把我们当作自己人。

———孙谦

胡正1924年生于山西省灵石县。1938年参加革命,历任晋西南吕梁剧社社员,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学员,《晋绥**》副刊编辑,山西省作协副主席、山西省文联副主席等。1953年毕业于**文学研究所。

主要作品有长篇**《汾水长流》,中篇**集《几度元宵》,短篇**集《摘南瓜》《七月古庙会》,散文报告文学集《七月的彩虹》等。

“我写的**,都是受到生活的启示后创作的。如《汾水长流》即是我参加了一年多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后写出来的。”

“写农村题材**,自然要熟悉农村生活,熟悉农民,熟悉农村干部。同时还需了解农村政策,了解现行政策,过去的政策,并且还应当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想到以后的发展。因为生活在农村的农民和干部,不能不受政策的影响,人物的命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与政策有关连。

写农村题材**也就必然要考虑农村政策问题。”——胡正

李束为李束为(1918———1995),山东东平人。1942年毕业于延安鲁艺戏剧系。曾任山西省文联主席。

著有《春秋图》《租佃之间》《土地和他的主人》《拦羊娃》《吕梁小夜曲》《捞河炭》等。

群众生活,对于文艺创作之重要,犹如劳动对象和劳动的关系,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为只有在有了生活经验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必然发生英雄无用武之地的现象。——李束为

西戎1922年生。山西省蒲县人。1944年毕业于延安鲁艺和部队艺术学校。

曾任山西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山西分会主席等职。主要著作有长篇**《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作),短篇**集《宋老大进城》,电影文学剧本《扑不灭的火焰》等。西戎于2001年1月6日逝世。

我从不以为自己有什么天赋之才,之所以能写点东西,我早已多次说过,这都是生活的赐予。打个不太确切的比喻,搞创作犹如做买卖,采购回来什么货,才敢吆喝卖什么,买空卖空搞“皮包公司”是我最鄙视的。我自己写东西,常常是先到生活中去,有了对生活的积累,感受,才敢动笔去写。

——西戎

因此选d.李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