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初中语文教师角色转变,求问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

2020-12-02 09:56:05 字数 4839 阅读 3338

1楼:匿名用户

可以多想其他教师请教.其实城里的每个班都有那么几个调皮的孩子.但家长很少有南搞内的,一般

都挺配容合老师. 另外千万记住你教的不是中学生,不能用那套方法管教小学生,不要给他们讲太多的道理,还要给他们带来好的印象,不要让他们怕你. 而且他们有问题。

求问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实现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换

2楼:三√拳不敌四手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把“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放到了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在这个前提下,新课程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并强调“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当有助于这种方式的形成”。新课改的实施对教师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课堂教学实践发出了很大的挑战,这也促使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出相应的回应。

新时期教师角色转变主要有哪些方面

3楼:匿名用户

新时期,如何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这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思考,也一直在努力的,适当转变教师这个角色,由过去一厢情愿式的好为人师,到教师和学生共同**,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能力,是教师责任感的终极体现。一日为师,终生为友——我们一直在这样做。

师爱——心灵沟通的桥梁

爱,作为人的普通情感,是与人的需要相联系的,人与人的关系不同,爱的内涵也各不相同。例如:母爱的伟大在于深厚、细腻与无私;而师爱的伟大在于博大、理智与奉献。

师爱不仅蕴含着对社会的责任、更寄托着对未来的希望。教师是辛勤的园丁,在多彩的百花园中耕耘,尤其要关注“弱苗”的成长,因为他们更需要来自老师爱的呵护与培养,

一、用爱的目光赏识孩子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教师的赏识是激励孩子成才的动力;而教师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在一个集体中,孩子无论是聪明还是“愚笨”;无论是淘气还是“温顺”,他们总有各自的闪光之处,他们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赞美与赏识,以体验自身的价值。

教师的赏识是学生走向成功的阶梯。作为人师,应该学会赏识学生,做学生的赏识者。心理学认为:

教师的期望会通过学生个体的认识活动,影响和改变学生的自我观念,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一种信任,一种鼓励和一种爱,日积月累,学生就会产生力量和信心,就能自觉地实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当然,教师的期望要适时适度,帮助学生建立起适宜的期望目标,犹如在学生心头点燃了知识大厦阶梯上的一盏盏闪亮的明灯,促使他们不断前进,不断攀登。

二、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

人总是在得不到时最想得到,轻易得到的东西反而不珍惜。如果一个孩子总没有渴望得到某个东西的机会,这该是多么不幸呀!孩子们的渴望并非金银财宝、山珍海味。

有的想戴上一枚“雏鹰奖章”;有的想得到一张奖状;有的想在光荣册里记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只想佩戴胸卡当一天值日班长。面对孩子的渴望,老师切不可熟视无睹,更不可哧之以鼻,而要用心、用真挚的爱尽力满足他们的渴望,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奋进。爱的渴望带给孩子们的是快乐、是信心、是激励,是进步。

从而使我体会到,教育只有入情,才能入理,只有感化,才能转化。作为班主任,要想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多给他们留一点“渴望”的余地吧!

三、用爱的胸怀包容孩子

有人问:世界上什么地方最宽阔!法国作家雨果回答: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孩子的成长需要广阔的空间,而宽阔的心灵能够包容万物。哪怕是孩子的缺点,老师也要用爱的胸怀给予包容。

天下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包容,正如办霍姆林斯基所言:“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因此教师要以爱的胸怀学会包容,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空间。

热爱学生,是广大教师用自己的心血总结出来的教育规律,使用“自尊心的**,点燃自信心的火种,”是推动学生前进的初级动力。我们要用毕生的精力在孩子的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从而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让师爱永远伴随孩子们茁壮成长!

爱,理解、包容学生,能走入学生的心灵,给孩子成长的翅膀,这是教学管理的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什么事都有它特定的实施范围。特别是现在教学资源集中化,追逐名师名校,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现象,名校的好学生扎堆,自律性较高,较好管理。

而名校筛选后留下的学生呈现的情况是,基础较为薄弱,行为习惯较差,我校的情况属于后者。对这些学生除了用爱来激励他以外,还必须适当的结合“严”。

师严——成长的阶梯

一、严于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常常听得到老师对学生的教诲,旁征博引,对学生晓以大义,痛陈没有知识的害处,极力渲染拥有知识和文凭的光辉前景;教师诚心诚意地为学生出谋划策,或苦口婆心,或慷慨激昂,或语重心长地告诉他应该这样,不该那样。见学生犯点错误,就想当然地认为那是溃千里之堤的“蚁穴”,需要进行“纠正”,不然就“害了学生”;本来目的在于让学生认清错误,但为了让教育入脑入心,教师常常由此想到这个学生其他问题或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进而变成喋喋不休的说教,甚至还抓住这一“机会”去教育全班。老师说得口干舌燥,可谓诲人“不倦”。

而学生呢?有的闭目养神,有的甚至说:“和我妈一样唠叨,也不觉得累。

”其实,这只是教师习惯于用自己的经验去认识和解决学生的问题,盲目而坚定地相信只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才是最正确的。有时并非教师讲的道理不正确,而是因为教师并不真正了解学生的态度、想法,学生面临的问题、处境(或许学生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给学生的建议尽管听起来头头是道,可是没有通过他切身的体验,就很难变成他的行动。

殊不知,当我们陶醉于自己的 “诲人不倦”时,向学生“表白”的却是一种担心,一种失望,对学生没有信心,实际上给学生的不是信任和支持,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

此时最重要的是教师角色的转变,由过去一厢情愿式的好为人师,到教师和学生共同**;不再是“我训你听”,而是让学生共同讨论,细化责任目标,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相应的管理目标。比如,迟到,早退,旷课,课堂纪律,教作业本,清洁卫生,做操~~。让学生自己根据自生状况制定,但关键要严于执

行,少说多做,还有教师要加强自生的表率作用,身体力行。比如,我当班主任时,和学生商定好几点到校,就一定几点到,就算是下雨也一定要按时,当有一些特殊情况耽误时,我会给全班学生作出情况说明。这样学生会丛心底里对老师产生敬意,学习这样做,当学生出现错误行为时,留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和空间。

从而,由老师对学生的被动要求逐步转化为学生的主动要求。最终养学生自我教育、自主成长的能力,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

二、严于学习方法的养成

经常在课余时有同学找我谈心:老师你们平常给我们讲的学习的好处,必要性,我都可以讲一筐。而且我也不断的告诫自己要好好学习,但是一到上课时我就会开小差,一到放学时我就会想到玩,总是想着我明天就努力,这样不好,可我就管不了自己,你打我吧,罚我吧。

这不禁让我反思,这些孩子尽管底子差,但有良好的学习愿望,可是由于以前未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所以不能持续自己的学习行为。

故,针对我校实际状况,每每接手新年级学生时,会给他们提出一些要求。如当堂课做当堂事,作业本每天清理,对未完成作业的一定要利用课余追回来。因自己是一名语文教师,根据学科要求,加强其基础训练,每课养成预习的习惯,听写词语,每周养成周记的习惯,课堂养成笔记的习惯。

对这些要求,学生一开始是一种排斥的状态,时时会想办法逃避,偷工减料,应付了事。这就需要花费老师大量的时间和学生去玩这种猫捉老鼠的游戏,如果老师没养成习惯,那学生就根本不可能形成。同时,还应沟通家长,及时向他们传达自己的心意,要求家长配合,共同帮助学生进步。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引导,点拨,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路线,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教师不重在教,重在引,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当学生迷路的时候,教师不是轻易告诉方向,而是引导他怎样去辨别方向;当学生登山畏惧了的时候,教师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唤起他内在的精神动力,鼓励他不断向上攀登。

每个孩子都有对精神自由与美好理想的追求,都有成功的期待,都会不断地寻求自身发展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解放学生的精神空间,并进一步给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指出发展的方向,在关键时刻成为给予指导的“导师”,困难之际成为热心的“支持者”和“帮助者”,那么就会“引起学生对于教育自觉地需要,自动地追求。”

师者——友也

这几年,我还有这样一个深切的感受,那就是——要做一个深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尤其是现在这个信息时代,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网络……学生几乎被包围在各种各样的**之中,面对目不暇接的信息世界,他们常常是只能狼吞虎咽般地去吸纳、去模仿,而来不及进行有理性的选择。他们的生活很忙很精彩,溜冰、踢足球、看nba、玩跳舞机、上网聊天、参加生日party、唱最新流行的歌曲……相比之下,教师们接受信息的渠道要少得多,他们会给学生讲知识就是力量,他们会说牛顿和鲁迅,他们最爱对学生说的就是“想当年我们…….

”但是他们有的不懂**,有的不知道愚人节和情人节,不知道李玟叫koko,还有他们说不出新出炉的**的名字,不知道姚明在nba的情况……一句话,有点 “老八股”了。 所以,有时候,当我们走进学生圈子中,就像一个土著走进外星人的沙龙——因为对这个圈子的话题几乎一无所知,根本无法插嘴,又怎么能对学生产生凝聚力和影响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不一定是解题之道,“业”也不仅仅是作业,“惑”可以来自于所接触的任何一个领域。

正因为如此,新世纪的老师难当,因为他们可以为学生之师的范围相对于学生日益扩大的信息**来说,正在渐渐缩小!这就导致了师生之间共同语言的减少,心理距离的拉开。而一旦心理上产生隔膜,学生对老师就会敬而远之,老师对学生也会产生误解。

所以要做一个受“新新人类”学生欢迎的好老师,我们就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各种新生事物,对不懂的东西不要简单地否定。学习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对于教师尤其如此。如:

有学生热爱写作,我拿出自己学生时期的作品与他们交流,结果有的学生连日记也信任地拿来请我指点;有学生爱上网吧,我也很快学会各种上网的技巧,我的电子信箱成了学生们的免费咨询信箱,有些难以启齿的情感问题通过电子邮件来寻求我的指点;现在我有时还通过oicq和往届学生聊天。这样就可以让师生关系特别和谐,更有利于班级的管理。

跟着时代走,赶上学生的步伐,做他们的贴心人,理解、包容学生,但又不能放纵学生。“严”与“爱”结合,根据各自状况适度把握。这是新时期新形势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相信只要我们及时转换自己的角色,不论你教的是何种层次的学生,你都会有所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