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艺术语文课将什么教给学生,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020-12-01 20:32:59 字数 5534 阅读 9858

1楼:匿名用户

新课标带来了全新的概念,其中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如何根据的特点,根据儿童学习母语的规律学习母语。课文课应有其个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是语文课的性质,语文课中,教师们,我们是否该冷静地想一想,我该拿什么给学生呢?让学生上了语文课后留些什么呢?

繁华落尽见真淳——给美美的言语

语文课首先要有语文味,这就是要给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技能技巧。“语文”是什么?它在语文课程中特指的意思是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是口头语言;文,是书面语言。语文课程究竟干什么?教学生学习祖国的语言文字,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本能。

重点是学习动态言语的技能技巧,而非静态的语言知识。“语文不是个万能筐,什么都可往里装”。语文课要尽量减少非语文的环节,避免语文文字本体的失落或淡化,扎扎实实地让学生理解语言、品尝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习得语感,积淀语感,领悟语言规律。

崔恋老师指出:“语文课程,重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语言文字是其内在的载体。离开了语言文字的人文性,如舟无水,寸步难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忘了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语文课,一切都是空的。

因此语文课不能忘了语言文字这个根。

学生的言语能力就能得到发展。默读,眼里看的是字,脑里想的是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的世界。善于默读,就善于根据生活经验,把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在字里行间加以补充,使死文字变成活言语,在大脑里却呈现一片活生生的境界,仿佛是作者面对面和自己说话,对于发展言语也非常有用。

背诵更有利于学生的言语发展和积累。背诵若干篇课文中的佳作名篇,许多好词好佳名、句式句法,就可以在言语中自如地运用。每册语文课本中,均有许多像这样值得熟读背诵的佳作名篇。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读的训练,要注意每读一遍有一遍的要求,“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领会,切不可粗心。如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

明日又去一重,观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最终使学生的言语得到丰富,言语能力得到发展。

抓模仿,学习言语。叶老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它们按一定的体例组合在一起,作为学生学好语文的范例。小学生学语言,首先必须扎实地学好这些范文,然后以此为“例”进行运用内化。

教师要以教材的语言为本,以教材为例子进行模仿运用,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因为模仿是学习时心理上的需要,是教学的必要手段,也是人才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从它与创造的关系看,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础。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发现其中的写作形式,阅读主体依据在阅读中所获得的写作形式,模仿教材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它是模仿与创造的统一。因为作者在模仿过程中,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意识和思想感情,必然融入自身的体验和个性。

如:句型模仿运用,像《桂林山水》写山、水两段的排比句和顶真句的模仿运用;段落模仿运用,像《伟大的友谊》过渡段构段方法,《富饶的西沙群岛》总分关系的构段方法等等模仿运用;篇章模仿运用,像《白桦林的低语》的概括和具体结合写人的方法,《长江三日》的按游踪抓特点的写景方法等等模仿运用。

抓转换,活化言语。语言的转换,指对文本进行动态处理,以文本的语言材料为依托,对获取的语言信息进行筛选,改造等,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课文中的语言材料按一定的要求进行重新构思、组织、融合、润色,并在新的语言环境中进行新的言语表达。语言转换首先应该是语言材料的转换。

纯粹的语言形式的转换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语言形式的转换应该与语言材料的转换同步,让课文中情和言在转换中和谐共振,比翼齐飞。这类转换训练,只要我们教师寻准训练点,并设计有效的训练方式,对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是十分明显的。如:

转换文本的文体,像古诗转换成记叙文,说明文转换成记叙文或童话等,转换文本的人物、转换文本的情景、转换文本的地点、转换文本的顺序等等。

8、抓规律,发展言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和其它课程(外语除外)不同,其它课程是借助语言学习内容,以各自不同内涵的语言内容为教学本体,而语文学科进行语言学习,需要解决的却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语言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语言内容,因而语言形式的价值就显得特别重要,要通过课文学习、课外延伸、运用实践等,让学生在言语实践中逐渐领悟、抓住言语规律,学习动态的恰当而又得体地运用语言进行表情达意的言语技能技巧,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使人文和工具和谐共振的语言运用和表现,学习个人对语言的“人”“文”合璧的选择和实现行为,最终在真情、挚爱、童趣、明理中发展学生的言语能力,笔者认为这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滴水瓣花总见情——给浓浓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里。”“我一千次地确信:

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审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全面的智力发展。”情感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基石,是文本的灵魂,也是课堂的灵魂。语文教学过程正是老师、学生和文本的作者之向情感多向交流的过程,如果缺少了这种情感交流,语文教学将就得机械化、程序化,沉闷而呆板。

90年代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曾一度陷入知识传授、技能分解的技术主义泥潭。学生在过细过度的分析与静态机械的训练中失去了灵性、失去了对母语的兴趣。其实从情感心理学分析,文本出现在读者面前,吸引读者的是有形的形象、画面,无形的精神、情感,而不是具有强操作性的言语表达技巧。

由读者情感带动品味语言的独具匠心,再通过对语言独具匠心的品味进一步加强情感的体验、升华,这应是语言教学的规律。不论是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还是积累语言、内化表达都要有情感的充分参与,让学生陶醉在课文中浓郁的情中,受到感染薰陶。

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2楼:匿名用户

什么是教学艺术?至今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一定法。我曾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这么一段话:

“教学艺术乃是教师娴熟地运用综合的教学技能、技巧,按照美的规律而进行的独创性教学实践活动。”如今,在二期课改中,我们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力提倡研究性的学习,这为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便成了重中之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重视教学艺术,以更好的教学方式把知识更快更好地传授给学生。

教材不仅是“教本”,更是学生的“学本”,我们要在课堂中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当然,教学不能只是课程教材的传递,更要重视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冲撞,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技能的训法,方法的掌握,情感的培养,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我们要讲究课堂教学艺术,把学到的教育教学技能技巧充分地发挥出来。

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内容的疏与密

古人在论及中国画的构图技巧时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它的意思是说:

在国画中留下的空白,可以用来跑马,而用墨多的地方,连风也吹不过去。语文教学也应讲究“疏”与“密”的技巧。对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自己可以学得懂的内容,我便放手让他们自己学,或者以读带讲,一笔带过,这是教学上的粗线条。

然而,对于文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则必须浓墨重彩,仔细地多讲一些。在教学中,更要讲究“疏中有密”、“密中有疏”、“疏密有致”。例如:

我在教学《挑山工》一文中,便注意“疏”、“密”结合。“挑山工走的是什么路线?游人们是怎么走的呢?

”学生只需要仔细地读几遍课文就能很快找到答案,不需要我费太多口舌,学生就能知道“挑山工和游人走的各是什么路线”,这便是教学中的“疏”。而文中的重点:为什么挑山工走的是折尺形的路线,路程要比游人多一倍,但常常走到游人前头去了?

以及,挑山工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这些都需要我重点讲解,于是,我结合前文所说的“挑山工和游人走的路线”讲,把前后文一一对应起来,学生很快知道:挑山工走的路线虽长,但他们是一个劲儿往前走,而游人们却走走停停,东看西看,自然挑山工就比游人走得快了。从而引申出:

“做任何事都应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道理。在此我花费了比较长的时间讲解课文。

这就是教学中的“密”。“疏”与“密”的结合,学生就能更好地学课文。

二、教学节奏的张与弛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是快节奏,“弛”是慢节奏。有人把节奏当作是开启生命奥秘的钥匙。

符合生命节律的课堂教学节奏,不仅能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陶冶学生的身心。在教学中,我因材施教,当教学内容简单的,学生自己可以读懂的,或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的,可以稍稍加快些教学节奏。反之,教学内容比较难的,文字枯燥的,要表现的道理比较抽象的,或是对课文中的重点部分则要“动作慢”,要细细讲解,逐句品味。

如教学《铁人王进喜》时,引导学生通过“铁人”一词来理解课文内容,我让学生找出表现王进喜“铁人”精神的句子,找到后,我便一句句地讲讲读读,通过朗读、讲解,学生渐渐地明白了,王进喜为了祖国的建设事业,不顾个人的安危,奋不顾身的精神,教学这一环节时,我运用了“慢节奏”。但对于文中的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我便用“快节奏”,让学生自己读。教学中有“张”有“弛”,“张”“弛”有度,对学生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语句起了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方法的巧与拙

“拙”,这里指的是遵循常规,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教学时守拙,就是要遵循大纲提出的基本教法;“巧”指不循常规,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教学中“用巧”,要符合教育学和心理学原则。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遵循常规,又要突破常规,两者结合运用,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如围绕重点部分读思议是突出教学重点的常规教法,这是“拙”;把重点的突破渗透到预习或专门性的练习中,这是“巧”。抒情性浓的课文,读读议议是“拙”,以读带讲是“巧”;意境优美的课文,引导学生把对课文的理解用语言表达出来,是“拙”;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是“巧”。

常识性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从部分到整体,逐一概括出常识性知识要点,是“拙”;提供相关资料,让学生参照阅读,加深对常识性知识的理解,是“巧”。教中应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是守拙还是用巧,以求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程序的顺与逆

“顺”是按课文顺序安排教学顺序,逐段讲读课文,如:在讲解老舍的作品《猫》时,课文主要讲了两方面:一是:

猫的性格古怪,二是:小猫的淘气可爱,是并列关系,因此教学时我采用了逐段讲解的方法。

“逆”是不按顺序,而是从文章的结尾段导入,因为一般结尾段在文中会起总结、点题的作用,让学生从“点”到“面”,然后引入正文,也可以从重点段教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如:在讲解《爱国将领邓世昌》,我便可以从课文的最后一节引入,让学生围绕“邓世昌的为国捐躯的英雄形象”到文中去找有关语句,然后在按顺序教学。

在教学中也常是顺中有逆,逆中有顺,这应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的阅读基础而确定的,“顺”、“逆”有道,学生理解课文是很有帮助的。

五、教学形态的动与静

教学中的“动”是指讲解、朗读、讨论、操作,是“有声有行”的教学;“静”是指学生的默读、观察、思考、想象,是无声世界。教学中的“动”,活跃了课堂气氛,能使学生保持注意力;“静”则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深入。在二期课该的今天,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多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学习,整堂课中,让学生读读议议,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

有时也需要“静”,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把问题想得更透彻些,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当然,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动”、“静”合理搭配,应当考虑年级的特点,课文的特点,这样便能更好地教学,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美在和谐,在教学中,我灵活运用了各种教学技能技巧,使之处在协调、适中、完美的状态中,使学生在和谐中发展。

如何进行语文课堂评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进行评价

1楼 匿名用户 有效的语文课堂评价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动力和潜能。这种评价强调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发展的不断关注,对学生学习进展与行为变化的进行适时的评价。 经过对自我教学的反思和对其他课的观察和研究,我觉得在课堂中实施有效的学生评价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评价方式多用多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