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纸上谈兵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2020-12-01 16:23:15 字数 5750 阅读 6685

1楼:茜希宝

做事要连合实际,不能空想/谈。不能固执、死板,按布就搬

2楼:匿名用户

找过纸上谈兵,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对他委以重任,结果只能招致惨败,纸上谈兵讽刺了那些只会空谈理论,而不会干的人。

3楼:张一特

做事要脚踏实地,不可眼高手低,不能只讲虚无缥缈的大道理,无实际的用处

4楼:爱正东

如今促进各国纷纷一句财富广场

5楼:匿名用户

不能说空话要用本领来说话

6楼:匿名用户

我觉得跟下面的那个题一样

7楼:匿名用户

①不能空谈理论,更要在实际生活中实践。例如你是个研究企业理论的教授,但不能说你就会做生意了,还要去实际中实践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所以很多时候,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怎么样就怎么样,要学会脚踏实地的去做人做事.而且有时候要学会谦虚,不要盲目自大.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在生活中大胆勇敢地去实践。

纸上谈兵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8楼:a葛红霞

读了赵括接廉颇这个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启示

9楼:竭娅奈晓凡

1.唯物论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纸上谈兵没有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当然是会失败的.2.辩证法原理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纸上谈兵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违背了发展观.3.

认识论的原理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目的,实践也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兵法是经过实践而来的,是一种认识,认识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赵括为人,善于“纸上谈兵”而无实战经验,贪功逞强而刚愎自用。赵孝成王惑于秦廷反间,偏拜他为主将,给了他丧师误国的机会,后来他的行径则出于非不为而不能为——即赵之惨败早在赵廷决定任赵括为主将之时从根本上就决定了。诚然,赵括作为主将,战略上战术上均有重大失误——这一点只要同其前任廉颇稍事对比,就足以洞若观火。

其历史悲剧,其经验教训,自当深刻总结和检讨。然而,若不唯成败论英雄,亦不能不看到他毕竟指挥赵军对强大的秦军作了极其英勇的殊死战,亦给了敌人以重大杀伤。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空有才学文化,却没有实践经验,正应得了陆游的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纸上谈兵里的赵阔只知道自己有才学,却不知道自己没经验。我们应在生活中大胆勇敢地去实践。

10楼:广瑞医疗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

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开始,赵军连连失利。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

结果真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听得进去,他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

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赵括一筹莫展,满肚子的兵法也不知如何施展。眼看守下去也是活活饿死,便率军仓皇突围。

可是怎敌秦军四面掩杀,**突得出去。结果赵括被乱箭射死,40万赵军也全军覆没。从此以后赵国就一蹶不振。

赵括纸上谈兵并无真才实学,而赵王还对他委以重任,结果招致惨痛失败。看来,教条主义的危害是不可轻视的。

读了 纸上谈兵 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示

11楼:课文你来说

启示:一个人不能一味地空谈理论,空谈不

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告诉我们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纸上谈兵典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12楼:张家主任

这个故事,让我们很好的懂得了理论应联系实际,只有理论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肯定难成事业的,赵括自幼攻读兵书,可以说是有一定的才华,但从没有领兵打仗的经验,只靠照搬照抄兵书,注定必败。

13楼:匿名用户

说的再好不如踏踏实实的落实,圣人只做不说,英雄既说也做,凡人只说不做

14楼:深海有人在歌唱

让我知道了是个啥就是个啥,不是啥别硬说自己是个啥,不是什么逼都能装的,瞎装逼的后果可能是很严重的。

读了纸上谈兵,懂得了什么道理

15楼:匿名用户

做事不能生搬硬套,要灵活处理。希望能帮到你。

16楼:

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要死读书读死书

17楼:心境使然

脚踏实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

纸上谈兵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18楼:小笑聊情感

做事要连合实际,不能空想/谈。不能固执、死板,按布就搬

19楼:真诚无怨无悔

要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要做一个白话蛋。

20楼:myolie喵

理论学习再扎实也不如动手去做一做。

21楼:匿名用户

纸上谈兵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zhǐ shàng tán bīng,指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现实生活中多比喻光说不练的人,讲的都是书本知识,用在实际操作中就不行了,没有实践经验。

22楼:訾凤忆槿

实践出真理,永远不要做口头上的预算,要脚踏实地去测量!

23楼:异想天开

理论与实践结合,才能出将才,光嘴上说是没用的。

24楼:小巷微雨霭芳原

纸上谈兵让我们懂得的道理是做人要从实际出发

25楼:请您爱婷婷

不能只在纸上谈,一点用都没有

26楼:肉肉真好吃了

就算你理论知识再好没有实战经验也是个废物。

27楼:匿名用户

心动,是一回事。行动,是另一回事。

28楼:萌宠见闻

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

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从【纸上谈兵】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0

29楼:0o諾諾

1.唯物论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应该一切从实际出发.纸上谈兵没有从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当然是会失败的.

2.辩证法原理

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发展,要求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纸上谈兵用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违背了发展观.

3.认识论的原理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动力,目的,实践也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兵法是经过实践而来的,是一种认识,认识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

30楼:匿名用户

出 处[编辑本段]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

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打败。

《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所著。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 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分为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种形式。传记的一种,主要记诸侯之事。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

《史记》约成书于公元前104年至公元前91年,本来是没有书名的,司马迁完成这部巨著后曾给当时的大学者东方朔看过,东方朔非常钦佩,就在书上加了“太史公”三字。“太史”是司马迁的官职,“公”是美称,“太史公”也只是表明谁的著作而已。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 “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大全,我最爱的说行天下

读故事"纸上谈兵"的感受。

31楼:南邕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光有理论知识是不行地,还要根据实际运用所学地的知识,生搬硬套,生吞活剥地去干,是注定要失败的。

大凡读史之人,都知道战国时赵国有位“纸上谈兵,临战身死”的“名将”赵括,其典型例子这里不再赘述。古人论兵讲究“权不可预设,变不可先图”,即灵活机变的作战原则,最根本的就是“变通”。其实古人的兵法可用在生活中任何一个战常古往今来,在嘴皮子上下功夫,因而练得,但有一些能说会道的人一旦付诸实践,就捉襟见肘,什么事情都处理不好了。

有才干的人不一定科班出身,这正如现在不能把有无文凭当作有无才干的、有无学识、读书多少的唯一标准。关键是要能学以致用,不能像赵括尽读死书,谈起兵法头头是道,打起仗来,什么也就不懂了,最终落个身死疆场。

让我感受到了赵括虽然兵书读得很多,可是却不会灵活运用,所以才会全军覆没。而赵王做事太鲁莽,用人不当,也是导致失败的主要原因。

我掩卷沉思:不论做什么,都不能只空谈理论。只有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去,才能将事情做好。

纸上谈兵这则故事说明什么道理

32楼:妸洣

我们做事不能够生搬硬套,实践也是很重要的

33楼:边睡边吃d艾斯

实践比书本知识更重要

读了《最后一片树叶》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1楼 线玉英独桥 欧亨利在他的 《最后一片树叶》里讲了一个故事,说 有个病人躺在病床上,绝望地看着窗外一棵被秋风扫过的萧瑟的树。他突然发现,在那树上,居然还有一片葱绿的树叶没有落。 病人想,等这片树叶落了,我的生命也就结束了。于是,他终日望着那片树叶,等待它掉落,也悄然地等待自己生命的终结。但是,那...

读了刻舟求剑这寓言故事懂得了什么道理

1楼 鹿邑浮生如梦 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 人不能死守教条,情况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也要随之变化,否则就会失败。 还有 不能片面 狭隘的看待问题。 2楼 艾学习 刻舟求剑让我们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 这个寓言故事 讽刺了片面 静止 不知变通 墨守成规的人。 我们不该墨守成规 死守教条,而应根...

《笨汉汉斯》这个故事让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

1楼 匿名用户 笨汉汉斯 简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长大,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是因为经历的增加。并且,光有经历的增长还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从经历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依照社会的规则,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2楼 匿名用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长大不是因为年龄的增长,而是因为经历的增加,并且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