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有几大行星呢??分别又是哪几大呢

2020-12-01 13:14:04 字数 5655 阅读 9430

1楼:匿名用户

类地行星 在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内侧,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自转较慢,表面呈固态,没有光环,卫星较少。 水星 最靠近太阳,也是永久受害者,无法产生保护性的大气层。

因经常受到来自宇宙的撞击,其表面日益坎坷不平。由于缺乏绝缘物,水星温差极大,向阳面炽热,背阳面寒冷。 金星 金星的活火山具有补偿大气层的作用,然而在高温下,水分蒸发殆尽。

没有水,金星就无法实现使碳回归地壳的循环。二氧化碳浓度无休止地上升,导致了不可抑止的温室效应。金星的温度高得可将铁熔化,无法孕育任何生物。

地球 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既可使水以液态存在,又能接受太阳温暖的照射,因此具备生命存活所必须的平衡状态。火山运动再造了大气层,而水循环又使二氧化碳浓度得到控制。生物在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臭氧层来过滤太阳辐射。

火星 试图演变成一个包容生命的好客之家。最初取得了部分成功,表面有了海洋与河流,不幸的是由于质量太小,没有足够的引力固定大气层。 类木行星 火星之外是四个气浪翻涌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它们最显著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体积都非常大。这几个星球的基本元素有氢和氦,是太阳系中天气最恶劣的星球。 木星 体积相当于1400个地球,质量超过太阳系其他8大行星质量的总和。

木星有浓密的大气,而且层层压缩,中心部位的气体已被压缩呈液态,其质量为地球的20多倍。 土星 尽管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重量却是最轻的。它几乎全部由氢气构成。

土星表面看似平静,实际上在大气层上部氢雾笼罩下的阵风以骇人的速度运动着。土星上的风力可达每小时1800公里。 天王星 天王星的自转远远偏离了轴线,看起来似乎是绕着边缘在旋转。

最奇怪的是,它的南北磁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完全不同。天王星早期曾受到天体的撞击,造成了行星的逆向自转。 海王星 海王星的内核比其他气态星球含有更多的岩石,如果距太阳再近一些,它很可能会演变成类地行星。

如木星一样,海王星有一个和地球一般大小的风暴中心。海王星上大黑洞形成的风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 太阳系外延 在4个类地行星和4个类木行星之外,是太阳系的第9个行星———冥王星,以及“塞德娜”、“夸瓦尔”等柯伊伯带天体。

关于这些星体的定义之争一直存在至今。 冥王星 九大行星中最小的一员,其运行轨道的偏心率却是九大行星里最大的。冥王星绕日公转时有一段轨道甚至位于海王星轨道以内。

冥王星的体积小于地球和月亮,质量不足地球的千分之三。 “塞德娜” 体积约为冥王星的四分之三,表面温度为零下240℃。它以一个较大的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运行,距离太阳最远的距离超过135亿公里。

柯伊伯带 起于海王星外、终结于冥王星外的冰石碎块集中带,被认为是在太阳系诞生时遗留下来的。从1992年至今,人类已经发现了大约800个柯伊伯带天体。 "x"行星 一些天文学家一直坚信第10颗大行星的存在,因为这颗被称为“x行星”的天体可用来解释天王星和海王星绕日公转轨道不规则的现象。

通过电脑模拟,科学家们计算出“x行星”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2至5倍,它的轨道可能比冥王星的更倾斜,公转一周将耗时一千多年。 (但是以后的教科书都要改成8大行星了,冥王星已经被除名9大行星)

宇宙中到底有几大行星?

2楼:盛夏de晨曦

8大,即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再为经典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数十年来,科学家普遍认为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但随着一颗比冥王星更大、更远的天体的发现,使得冥王星大行星地位的争论愈演愈烈。一是由于其发现的过程是基于一个错误的理论;二是由于当初将其质量估算错了,误将其纳入到了大行星的行列。因此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上,是否要给冥王星“正名”成为了大会的焦点,为此,天文学家给出了各种方案。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冥王星是目前太阳系中最远的行星,其轨道最扁。冥王星的质量远比其他行星小,甚至在卫星世界中它也只能排在第

七、第八位左右。冥王星的表面温度很低,因而它上面绝大多数物质只能是固态或液态。将冥王星降格为矮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编号为2003ub313的齐娜星为矮行星。

3楼:漆越矫天慧

我们知道现在太阳系有九大行星。便是迄今为止,不少科学家都对第九大行星—冥王星抱怀疑态度。冥王星真的名副其实吗?这还要从科学家发现天王星说起。

科学家发现天王星的时候,觉得它与计算的数据有冲突,觉得在这颗星的周围,应该还有别的星,别的星对天王星加以吸引,从而使天王星偏离了它原来的轨道。于是,科学家们又重新计算,发现应该有一个行星存在。后来,据此发现了海王星。

海王星的运动也没有规律,这样,观念与理论不相符。于是,人们又推论还有第九大行星的存在。

1929年,人们发现了冥王星。1930年,这个成果公布。科学家发现的第九大行星比预期的小得多。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寻找第十大行星。

1951年,柯伊伯曾提出一种理论假说。他认为在海王星的轨道外存在一条带,在这个带上,密密麻麻分布着4万个固态的小行星。受大行星的影响,它们飞进我们地球附近。

这被认为可能是很多短周期彗星的**。冥王星也可能只是柯伊伯带中的物体。1992年,天文学家利用足够大的望远镜,观察到海王星附近有小天体,不计其数,直径大约在200公里到

400公里。轨道非常接近冥王星。柯伊伯的假说变成了现实。于是,这个宽带就被人们称之为柯伊伯带。

柯伊伯带是海王星之外的一个带状区域,里面有大量主要由冰组成的天体,据认为其数量可能超过7万个,自1992年qb1被发现以来的9年间,已经发现400多个。其中已经发现的最大天体是直径2200公里的冥王星,其次是直径1200公里的冥卫一。天文学家还确认柯伊伯带中新发现的另一个天体“伐楼拿”的直径为900公里。

这使它成为迄今在柯伊伯带中发现的除冥王星和冥卫一之外的最大天体。这些较大天体的发现,使冥王星作为太阳系大行星的地位进一步动摇。科学家推测,在柯伊伯带里可能还有尺寸与冥王星相当甚至更大的天体有待发现。

1930年冥王星被发现后,太阳系就有了九大行星,其边界达到59亿公里,19.5个天文单位。冥王星的发现,还给人类带来了新的谜团。

由于冥王星的直径和质量在戏剧性地缩小,它根本不可能直接对直径和质量均比它大得多的天王星和海王星的轨道发生影响。因此,有科学家预言:另外还有一颗质量是地球质量3~4倍的较大行星通过海王星的卫星系。

冥王星就是在这个时候受到海王星系的排斥,变成了太阳系的一颗新行星。

由于海王星、冥王星的发现未能消除天王星的理论计算位置同实际观测结果之间的误差;另一方面,天王星、海王星对冥王星运动轨道干扰的说法也解释不了冥王星运动的误差,从而上述关于第十颗行星的预言就被一些科学家所认同,并吸引着他们去探索。

不少科学家长期寻找着第十颗大行星。科学家认为,现在的九大行星轨道之间是找不到第十大行星的,只有在水星轨道以内,或者到冥王星轨道以外才能找到。前者称为“水内行星”,后者称为“冥外行星”。

科学家从上个世纪就努力寻找水内行星。虽然有的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但经不少科学家的检验,仍没有找到。1976年美国专门发**一艘宇宙飞船在那里整整寻找了一年,也没有找到可以证明存在水内行星的痕迹。

由此看来,存在水内行星的可能性十分渺茫,甚至可以完全排除了。

科学家寻找冥外行星也做了许多工作。天文学家根据观测资料计算,认为冥外行星如果存在,可能在离太阳105亿公里以外的地方,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5-10倍。现在,科学家已用了超大型望远镜对准这颗未知行星可能出现的地方,拍摄了数以万计的**,正希望从这些**中沙里淘金似地找到它。

此外,美国发射的“先驱者”十号和十一号宇宙探测器,在太阳系边缘附近做了大量观测,企图找到冥外行星。

1987年7月9日,美国“先驱者号”宇宙探测器的主要研究人员称,太阳系可能存在第十颗大行星,但它的轨道很不寻常,几乎与其他行星的轨道成直角倾斜,行星的质量比地球大4倍,公转周期至少需要700年。

太阳系究竟有没有第十颗大行星?至今说法不一,仍然是一个没有肯定答案的谜,期待今后的长期观测来回答。

http://it.sohu.***/33/58/article214255833.shtml

4楼:双黎律淑穆

类地行星

在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内侧,是四颗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它们由固态的岩石和金属构成,体积较小,密度较高,自转较慢,表面呈固态,没有光环,卫星较少。

水星最靠近太阳,也是永久受害者,无法产生保护性的大气层。因经常受到来自宇宙的撞击,其表面日益坎坷不平。由于缺乏绝缘物,水星温差极大,向阳面炽热,背阳面寒冷。

金星金星的活火山具有补偿大气层的作用,然而在高温下,水分蒸发殆尽。没有水,金星就无法实现使碳回归地壳的循环。二氧化碳浓度无休止地上升,导致了不可抑止的温室效应。

金星的温度高得可将铁熔化,无法孕育任何生物。

地球距离太阳的远近适中,既可使水以液态存在,又能接受太阳温暖的照射,因此具备生命存活所必须的平衡状态。火山运动再造了大气层,而水循环又使二氧化碳浓度得到控制。生物在消耗二氧化碳的同时也产生臭氧层来过滤太阳辐射。

火星试图演变成一个包容生命的好客之家。最初取得了部分成功,表面有了海洋与河流,不幸的是由于质量太小,没有足够的引力固定大气层。

类木行星

火星之外是四个气浪翻涌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它们最显著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体积都非常大。这几个星球的基本元素有氢和氦,是太阳系中天气最恶劣的星球。

木星体积相当于1400个地球,质量超过太阳系其他8大行星质量的总和。木星有浓密的大气,而且层层压缩,中心部位的气体已被压缩呈液态,其质量为地球的20多倍。

土星尽管土星是太阳系中第二大行星,重量却是最轻的。它几乎全部由氢气构成。土星表面看似平静,实际上在大气层上部氢雾笼罩下的阵风以骇人的速度运动着。

土星上的风力可达每小时1800公里。

天王星天王星的自转远远偏离了轴线,看起来似乎是绕着边缘在旋转。最奇怪的是,它的南北磁极与地理上的南北极完全不同。天王星早期曾受到天体的撞击,造成了行星的逆向自转。

海王星海王星的内核比其他气态星球含有更多的岩石,如果距太阳再近一些,它很可能会演变成类地行星。如木星一样,海王星有一个和地球一般大小的风暴中心。海王星上大黑洞形成的风是太阳系中最猛烈的。

太阳系外延

在4个类地行星和4个类木行星之外,是太阳系的第9个行星———冥王星,以及“塞德娜”、“夸瓦尔”等柯伊伯带天体。关于这些星体的定义之争一直存在至今。

冥王星九大行星中最小的一员,其运行轨道的偏心率却是九大行星里最大的。冥王星绕日公转时有一段轨道甚至位于海王星轨道以内。冥王星的体积小于地球和月亮,质量不足地球的千分之三。

“塞德娜”

体积约为冥王星的四分之三,表面温度为零下240℃。它以一个较大的椭圆形轨道围绕太阳运行,距离太阳最远的距离超过135亿公里。

柯伊伯带

起于海王星外、终结于冥王星外的冰石碎块集中带,被认为是在太阳系诞生时遗留下来的。从1992年至今,人类已经发现了大约800个柯伊伯带天体。

"x"行星

一些天文学家一直坚信第10颗大行星的存在,因为这颗被称为“x行星”的天体可用来解释天王星和海王星绕日公转轨道不规则的现象。

通过电脑模拟,科学家们计算出“x行星”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2至5倍,它的轨道可能比冥王星的更倾斜,公转一周将耗时一千多年。

(但是以后的教科书都要改成8大行星了,冥王星已经被除名9大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