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有旅游资源划分体系,现有旅游资源的分类

2020-12-01 11:05:21 字数 6120 阅读 4381

1楼:科学普及交流

划分体系:

a.以旅游资源性质上的差异为依据分出8个主类。分别是地文景观主类、水域风光主类、生物景观主类、天象与气候景观主类、遗址遗迹主类、建筑与设施主类、旅游商品主类、人文活动主类。

b.以旅游资源的性质、形态、功能特性、文化内涵等为依据进一步划分出31亚类和155类。如地文景观类可分为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自然变动遗迹、岛礁等5个亚类。

而地质地貌过程形迹亚类又可分为凸峰、独峰、峰丛、石(土)林、奇特与象形山石、岩壁与岩缝、峡谷段落、沟壑地、丹霞、雅丹、堆石洞等14个基本类型。

现有旅游资源的分类

2楼:中地数媒

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风景学,自然没有对风景的分类,然而有关旅游资源的书籍颇多,其各自对旅游资源都进行了分类。在此先介绍部分旅游资源分类方案(按出版先后排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书的风景分类方案。

1.王柯平主编《旅游审美学》之分类

山景——如苍山翠岭、幽谷奇峰;

水景——如浩荡江湖、流泉飞瀑;

海景——如碧海金沙、岛屿风光;

地景——如水乡田园、草原大漠;

云景——如云霞变幻、太虚万象;

洞景——如洞天福地、钟乳奇石;

花景——如名贵花卉;

林景——如森林植被;

其他——如珍禽异兽等。

2.杨学峰主编《旅游资源学》之分类

1)历史遗迹;

2)古建筑;

3)陵墓;

4)城镇;

5)园林;

6)宗教文化;

7)社会风情;

8)地质地貌;

9)水体;

10)生物;

11)天象气候。

3.梁明珠主编《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之分类(表3-1)

表3-1 旅游资源分类

4.张建萍著《生态旅游》之生态旅游分类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

1)陆地生态旅游资源:①森林生态旅游资源;②草原生态旅游资源;③荒漠生态旅游资源;④湿地生态旅游资源。

2)水体生态旅游资源:①河流生态旅游资源;②湖泊生态旅游资源;③海滨生态旅游资源;④温泉生态旅游资源。

(2)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

1)园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①中国园林;②西方园林。

2)城市生态旅游资源。

3)科普生态旅游资源:①植物园;②野生动物园;③世界园艺博览园;④自然博物馆。

4)景观生态恢复生态旅游资源。

(3)人文生态旅游资源

1)农业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2)宗教文化生态旅游资源:①图腾崇拜;②禁忌习俗。

3)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①传统民俗文化;②俭朴自然生活方式。

5.黄子燕著《中外旅游休闲地理》之分类

1)地质地貌景观:①按高度划分;②按成因划分;③按岩性划分;④按作用力划分(火山、流水、风沙、冰川、海洋);⑤按功能划分(观光休闲地貌、考察探险地貌)。

2)水体景观:江河、湖泊、泉井、瀑布、海洋。

3)天象气候景观。

4)生物景观。

6.白文明著《中国自然风景大观》之分类

1)中华五岳;

2)佛林禅寺;

3)道教洞天;

4)万窟造像;

5)山岳奇观;

6)地质公园;

7)旅游名山;

8)雪岭冰峰;

9)高山峡谷;

10)溶洞天坑;

11)草原草甸;

12)沙漠戈壁;

13)森林景观;

14)古树名木;

15)大江大河;

16)流水清溪;

17)叠水瀑布;

18)湖泊水库;

19)园林池沼;

20)江南水乡;

21)沼泽湿地;

22)海岛海岸。

7.1992年中国旅游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之分类

1)地文景观(15种);

2)水域风光(7种);

3)生物资源(6种);

4)古迹和建筑(32种);

5)休闲健身(11种);

6)购物(5种)。

8.国家标准之旅游资源分类(表3-2)

此分类显然是在1992年中国旅游局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主编《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分类基础上发展补充而成。二者在分类的方法原则上没有区别,只是国家标准分类的内容更加丰富全面。

所有前述分类方案,在分类方法与原则上与此也没有区别,只是重点与简略取舍有一定差别。因此,本书涉及现有风景分类的评述,以国标为主,其他不再涉及。

表3-2 国家标准之旅游资源分类(gb/t 18972—2003)

续表9.《中国森林公园游》编辑部编《中国森林公园游》之分类

1)山岳型森林公园,如张家界、四川瓦屋山、大别山、广西八角寨;

2)湖泊型森林公园,如浙江千岛湖、广东流溪河、**巴松湖;

3)火山遗址型森林公园,如黑龙江火山口、吉林龙湾、广东西樵山;

4)沙漠与沙地森林公园,如内蒙古额济纳胡杨、新疆胡杨;

5)现代冰川与冰川遗迹型森林公园,如四川海螺沟、陕西太白山;

6)海岛型森林公园,如山东长岛国家森林公园、福建平潭海岛、广东南澳海岛;

7)海滨型森林公园,如河北海滨、山东日照海滨;

8)溶洞型森林公园,如浙江双龙洞、山西禹王洞、河南五龙洞、云南靖华洞;

9)温泉型森林公园,如广西龙胜温泉、辽宁大黑山、江西明月山、陕西太白山;

10)草原型森林公园,如河北塞罕坝、内蒙古黄岗梁和海拉尔;

11)城郊型森林公园,如上海余山、江苏徐州环城、浙江兰亭、福建福州。

这一分类方法采用森林与地貌的组合。本书的分类,正是采用这一原则,只不过扩大了范围,以所有风景美因子的全面组合为分类依据。

旅游资源有哪些划分标准?

3楼:中国农业出版社

由于旅游资源涵盖的内容极端丰富,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是非常必要的。所谓分类,就是根据地域、形式、内涵等特征,按照一定的目的、需要,将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归类。按照传统的旅游资源观分类,一般可分为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风俗风情资源、传统饮食资源、文化资源、工艺品资源以及都市和田园风光资源等;按照现代旅游产业资源观分类,则可分为观光型、度假型、生态型、特种旅游和专项旅游等;按照旅游资源的成因或其属性分类,则可划分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两大类型,自然资源是指由地形地貌、气候、环境、动植物等自然因素构成的、能够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具有天赋性;而后者的内容则非常广泛,类型也多种多样,包括历史古迹、伟大建筑、民风民俗等,这类旅游资源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化成就。

4楼:匿名用户

质、形态、结构、组成成分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因素,以及单体生成过程、演化历史、人事影响等主要环境因素,提示如下:

1) 外观形态与结构类:旅游资源单体的整体状况、形态和突出(醒目)点;代表形象部分的细节变化;整体色彩和色彩变化、奇异华美现象,装饰艺术特色等;组成单体整体各部分的搭配关系和安排情况,构成单体主体部分的构造细节、构景要素等。

2) 内在性质类:旅游资源单体的特质,如功能特性、历史文化内涵与格调、科学价值、艺术价值、经济背景、实际用途等。

3) 组成成分类:构成旅游资源单体的组成物质、建筑材料、原料等。

4) 成因机制与演化过程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发生、演化过程、演变的时序数值;生成和运行方式,如形成机制、形成年龄和初建时代、废弃时代、发现或制造时间、盛衰变化、历史演变、现代运动过程、生长情况、存在方式、展示演示及活动内容、开放时间等。

5) 规模与体量类:表现旅游资源单体的空间数值如占地面积、建筑面积、体积、容积等;个性数值如长度、宽度、高度、深度、直径、周长、进深、面宽、海拔、高差、产值、数量、生长期等;比率关系数值如矿化度、曲度、比降、覆盖度、圆度等。

6) 环境背景类:旅游资源单体周围的境况,包括所处具体位置及外部环境如目前与其共存并成为单体不可分离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如气候、水文、生物、文物、民族等;影响单体存在与发展的外在条件,如特殊功能、雪线高度、重要战事、主要矿物质等;单体的旅游价值和社会地位、级别、知名度等。

7) 关联事物类:与旅游资源单体形成、演化、存在有密切关系的典型的历史人物与事件等。

⑦ 旅游区域及进出条件项:包括旅游资源单体所在地区的具体部位、进出交通、与周边旅游集散地和主要旅游区(点)之间的关系等。

⑧ 保护与开发现状项:旅游资源单体保存现状、保护措施、开发情况等。

⑨ 共有因子评价问答项:旅游资源单体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或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和使用范围、污染状况与环境安全。

5.3 旅游资源概查

5.3.1 适用范围和要求

5.3.1.1 适用于了解和掌握特定区域或专门类型的旅游资源调查。

5.3.1.2 要求对涉及到的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调查。

5.3.2 调查技术要点

5.3.2.1 参照旅游资源详查中的各项技术要求。

5.3.2.2 简化工作程序,如不需要成立调查组,调查人员由其参与的项目组织协调委派;资料收集限定在与专门目的所需要的范围;可以不填写或择要填写旅游资源单体调查表等。

6 旅游资源评价

6.1 总体要求

6.1.1 按照本标准的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旅游资源单体进行评价。

6.1.2 本标准采用打分评价方法。

6.1.3 评价主要由调查组完成。

6.2 评价体系

本标准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 赋分。

本系统设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

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

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围等2项评价因子。

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1项评价因子。

6.3 计分方法

6.3.1 基本分值

6.3.1.1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用量值表示。资源要素价值和资源影响力总分值为100分,其中:

资源要素价值为85分,分配如下: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价值25分、珍稀或奇特程度15分、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完整性5分。

资源影响力为15分,其中:知名度和影响力10分、适游期或使用范围5分。

6.3.1.2 附加值中环境保护与环境安全,分正分和负分。

6.3.1.3 每一评价因子分为4个档次,其因子分值相应分为4档。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见表2。

表2 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

评价项目 评价因子 评价依据 赋值

资源要素价值(85分) 观赏游憩使用价值(30分)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30-22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21-13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12-6

全部或其中一项具有一般观赏价值、游憩价值、使用价值。 5-1

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25分)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25-20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全国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9-13

同时或其中一项具有省级意义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 12-6

历史价值、或文化价值、或科学价值,或艺术价值具有地区意义。 5-1

珍稀奇特程度(15分)

有大量珍稀物种,或景观异常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罕见。 15-13

有较多珍稀物种,或景观奇特,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很少见。 12-9

有少量珍稀物种,或景观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少见。 8-4

有个别珍稀物种,或景观比较突出,或此类现象在其他地区较多见。 3-1

规模、丰度与几率(10分)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巨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完美、疏密度优良级;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极高。 10-8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大;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很和谐、疏密度良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很高。 7-5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中等;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和谐、疏密度较好;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高。 4-3

独立型旅游资源单体规模、体量较小;集合型旅游资源单体结构较和谐、疏密度一般;自然景象和人文活动周期性发生或频率较小。 2-1

完整性(5分)

形态与结构保持完整。 5-4

旅游资源保护的教训

1楼 千山陌雪 从狭义上讲,开发与保护是一对矛盾,相互对立。而从广义上来说, 开发与保护却又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国地域辽阔,景区景点多在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较落后的地区,本身可用于风景旅游资源保护的资金很少且 单一,单纯的讲保护无法改变这一现状,也无法使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而重开发轻保护,短期内游...

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堡的关系,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

1楼 匿名用户 本来设计这个题目申报省课题的,但后来左思右想,还是放弃另选佳题。 当前各地旅游资源开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城市建设与旅游事业的发展因 两张皮 而导致不可再生的文化生态资源的浪费 有限的资源面临着旅游市场迅速扩张的巨大压力,重复建设和盲目粗放式开发更加重了资源供需失衡 资源开发从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