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县官如何生财,古代县官怎么执行各工作?

2020-12-01 10:46:39 字数 5049 阅读 4416

1楼:俊男

自从秦始皇听从李斯建议,废除封建,地方开始实行郡县制度,中国郡县制度正式成形。按照《说文解字》的解释,“县”最早的含义其实是“系”,本意是“悬挂”,有悬挂于王城之义。郡县自古就是朝廷的基层政权单位,故有“天下之治始乎县”、“天下之治乱视郡县”的说法。

即使现在进入共和,**对于县级政权单位也有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是“治国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的看法。

朝廷的**自然要有办公的场所,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上到**部院高级办公机构,下到地方佐贰杂职的办公场所,都称之为“衙门”。“衙门”都朝南,各级长官升堂处理政务也都面南而坐。所以,从部、院、省、寺长官、督抚等等封疆大吏直到司道府县各级**,有“南面”之称。

县级行政机构的文字上名为某县正堂,习惯成为县衙或县堂,长官为知县,俗称为“大爷”或“县大老爷”。

中国封建时期,各个地方的县级衙门排场大致相同。如明清大一点的县衙,全部房屋差不多有百十来间。县衙头门正门一,偏门二,两侧八字高墙。

放告和开审日,迎接上官或县官出巡时正门才开放。偏门供平时出入。大门上一般建有谯楼,这是守夜巡更的地方。

大门西侧一般是典史署,类似现在的公安局,独立成为一处。进入头门就是县衙的第一进,里面就是县大堂。大堂是第一进的主体建筑,相传,在古代两边架设有大鼓,供百姓击鼓鸣冤之用。

大堂并不是知县平常处理政事的地方。一般在国家有大的庆典,以及国丧或者旌表等仪式才在这里举行。处决人犯时,也在这里设立公座,验明正身,朱笔勾名。

大堂的东西两侧为吏(组织)户(财政)礼(教育、科考、仪典)兵(军事)刑(司法)工(建筑、水利)六房的书差(胥吏)办公场所。皂班(黑衣卫士)、快班(缉捕人犯)壮班(杂差)的听差的地方也在这一进里。合称三班六房。

另外,这个地方还有捕厅,班房、待质所(有点像后来的候审室)的设置。

从大堂再往后,就是县衙的第二进,东边是稿签房,亦称花厅,是县官批阅文件签名画押的地方。西边是刑名,钱谷师爷,也就是县官聘请的幕友办公的地方。二堂正中间是县官升堂理事的地方,布置的也严肃。

靠后有图案屏风,厅上高悬清正廉明的横匾,屏风前放置有高大椅子,长桌案,俗称“公座”。案正中摆设红黑大砚台,高笔架,朱墨大笔。再前面放置有仗责数字的红绿签签筒。

“回避”、“肃静”对牌插在两边地上,再前面摆列着竹板、戒尺、藤条、掇子(专门用来夹手指的刑具)、夹棍、吊绳、铁练索等等刑具。二堂西北角落是书房,县官用来会客,或者有人说情行贿,也会选择这个僻静处。县衙的最后一进是眷属的住所。

县官审理案件,案头一般会端坐一名书差,专门进行记录口供。大案前面两侧分别会站立两名只值堂的差役,负责传唤人犯。再下分别站立手执刑具的掌刑差役。

县官根据案由询问原被告,以及证人。受审的对象如果是普通平民百姓,必须跪下来答话。如果是监生或者是秀才,也必须要左腿屈膝行半跪礼答话。

功名再大的对象也要打躬作揖,行庭参礼,站立答话。审讯过程中,县官动辄拍桌,呵斥辱骂被审问对象,或者对于答辩人的不恭敬,施以掌嘴、打手心、抽藤条子的惩罚。其封建等级的森严,尽在其中。

自从清朝中期开始捐纳后,七品知县也要花两三千两银子才可买到,如果是候补还得重金运作,使得及早补缺。赴任前各方面还要花钱打点,即使科班出身,同样买通有关方面才能授职。赴任后,既要巴结上面的**,又要应付“打秋风”的人物,花费实际相当多的。

如果单靠着六十两一年的俸禄和一点养廉银根本就是蚀本的生意。所以,要想回本,必须要**、**,搜刮地方民脂民膏。才能升官发财,还本获息。

为了能够“财源广进”,县官一般都会带着自己的心腹之人,好处是,自己的心腹一般不会出卖自己,所为恶事都可以竭力帮其遮掩。另一方面甚为关键,县官不便启齿的话,譬如,索贿要价,变通关节等等都由其出面,替他牵线搭桥。

旧时的县官生财的方式大致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漕粮、丁银的余额和赈灾水利等公益经费的克扣和多报浮支等等。还有便是通过处理民、刑案件,接**赂。

所以新官赴任前自行聘请熟悉财政、法律的钱谷与刑名能吏两名,作为幕宾,帮助县官办理文书案牍,为县官出谋划策,营私舞弊,虚报政绩,枉法买冤,侵吞**。就钱粮而言,除了正常的火耗、折色等规定中收取一大笔的以外,还要玩弄多种手法,以获得名利双赢。譬如,本来当地是丰年,但是故意向上报告是灾年,但是国家征收的丁粮却如额缴送,用来显示自己的政绩。

在当时,丁粮的完成情况是考验一个地方官政绩的主要标准。亦如前些年考核地方官的gdp。而在歉收或者大灾之年,公开向上级“为民请命”,招摇政绩。

古语云:“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如此弄虚作假,贪赃枉法,导致衙门极其腐败,黑幕重重。虽然朝廷内部,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曾有人主张严加整顿,但是大多失败。

拿乾隆时内阁学士尹壮图来说,他对于官吏**,造成“库藏空虚,民业凋敝”的情况非常痛恨,上疏进行揭发,期望得到改善。但是没想到被和?所忌恨,朝廷将尹壮图派到地方查府库亏空,和?

却另一派一名心腹跟随监视,尹壮图每到一处,和?的那个心腹总是想尽办法阻挠他马上查库,等到“库藏挪移满数”,才让他查对,因此,结果自然是并无亏空,尹壮图被**,以“妄言”而“降为主事”。

古代县官怎么执行各工作?

2楼:匿名用户

古代县官是县的行政长官,主观一县的行政和治安。

战国时三晋(魏、赵、韩)和秦已称县的行政长官为令。秦商鞅变法,并诸小乡为县,置令及职责。县令本直隶于国君,战国末年,郡县两级制形成,县属于郡,县令成为郡守的下属。

秦、汉法令规定,人口万户以上的县,县官称县令,秩六百石至千石;万户以下的称长,秩三百石至五百石。汉以后放宽尺宽,《晋令》云:“县千户已上,州郡治五百已上,皆为令;不满此为长。

”(见《北堂书钞》七十八)所辖户数不及汉制十分之一。南朝县,户数一般很少,而《宋书·州郡志》所载,大多为令。后遂一律称令。

《隋书·百官志》只说陈五千户以上县令与五千户以下县令,不提县长。北齐县分九等,县官一律称令。隋、唐因之,只以县的等第,分定县官品秩,唐县令,京县、畿县正五品上有与正六品上,余自从六品上至从七品下,宋县令只存虚名,以京朝官任其职,称知某县事,因而有知县的名称。

元为县尹。明、清以知县为正式官名。

3楼:晓贝儿亲

古代的办公场所与官府文化 一座古衙门,半部官文化------独具特色的官府衙署文化 古代官署格局类同“小”皇宫 古代官署建筑构图与皇宫是相像的,当然,在比例上是完全不同的。一个地方衙门,就像皇帝的宫殿,在前面有 大门和庭院,两侧有警卫和属僚用的小户间,大堂相当于皇帝的正殿,主要用来执行仪式和其他正式的事情。二 堂相当于皇帝的其他殿堂(特别是后殿),主要用来完成每日的职务。

在一个小衙门里,二堂或二堂的部分常被指 定为签押房,这是私人的办公室或事务室,**可以用来阅览公文,也可以和他的亲信幕僚商谈,无论是在上午 例常的办公时间,或者在下午、晚上其他随意的工作时刻。皇帝也会为了同样的目的,指定一个内殿或事务室, 虽然不称为签押房。衙门后面的部分,用作长官家庭的住所,相当于皇帝后妃的后宫。

官署衙门建筑与文化的代表作——内乡县衙

“北有故宫,南有县衙, ”这句话中的县衙指的是南阳的内乡县衙。秦灭六国后,把天下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 县,此后,封建社会的地方衙门在中国存在了两千多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变迁,加上诸多人为的 因素,数以千计的地方衙门基本上荡然无存,但河南省的南阳府衙和内乡县衙却奇迹般完整地保存下来。

清代的县衙有 1500 多个,到今天只有内乡县衙保存完好。内乡县衙始建于元朝大德八年(公元 1304 年),重建 于清代,占地 2 万多平方米,厅堂房舍 280 余间。内乡县衙与北京故宫、河北保定直隶总督府、山西霍州署形成 了一条从**到地方完整的中国古代四级官署衙门古迹系列。

中国人是很重视“中”的。在《孟子》中就有“立中国而抚四夷”这样的说法,认为自己是在世界的**。从北 京的故宫到南阳府衙、内乡县衙,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一致性:

主要建筑都摆在中轴线上,其他建筑对称地摆在 两边。衙门衙门,一衙之门,谁能进谁不能进,是有讲究的,官衙的大门只对与事件有关的人敞开,平时百姓是 不能任意出入的;进大门后是仪门,只有在上级或同级**来访的时候,仪门中间的门才能打开,地位低一些的 官吏和其他人只能从仪门右边的小门出入;仪门之后,中轴线上是大堂,是举行重大典礼、审理重大案件、迎送 上级**的地方;在中轴线的两边对称地分布着六房,左边为吏、礼、户,右边是刑、兵、工,对应着**政权 的六部;大堂后面,中轴线上是**办公的场所,叫二堂,别人要进二堂,是要向门房禀报的;二堂往后,中轴 线上是三堂,这是**日常起居之所,但凡会客、商议政事、处理一般公务都在这里,有些涉秘和不宜公开的案 件也在这里审理,三堂也是**的一般生活区,**可以在这里品茶、更衣和读书;三堂东西两边院落里住着官 员的家人;三堂的后面是后花园,为**和家人的游玩场地。 内乡县衙大门外宣化坊对面,是一方画着传说中叫犭贪的巨大照壁。

画面上的犭贪四足踏着金银财宝仍不满足, 却张着血盆大口对着左上方的一轮红日欲吞之。其结果自然不难想象。知县坐堂理事,抬头就可以透过宣化坊看 到犭贪的形象,想到犭贪的后果,从而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1995 年 6 月8 日,朱镕基来到内乡县衙,目光在三堂的一副对联上停了很久,他对联中阐述的官与民的辩证关 系、给予高度评价。联曰: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 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坐在内乡县衙的二堂,抬头就能看见“天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这是封建时代官吏的执政理念,相当于我们今 天讲的指导思想、政治纲领。 “天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以口若悬河而论之,可以束之高阁而弃之,可以脚 踏实地践行之,具体如何对待,全赖执政者一念而为。

从这个意义上说,天理常常是靠不住的; “国法”即国家 的制度法纪法令,古时的国法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国法,说不上具体规范,运用者的空间很大,同样一件案子,依 据同一个法律条款,张县令和李县令断案的结果可能有很大的差别,即便法律是一杆秤,良心的定盘星打在什么 地方才是关键;人情者人之常情也,老百姓是人,当官的是人,罪犯也是人,至于当官的意思向什么人倾斜,只 有天知道。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这六个字很少能够和谐地一起发挥作用。通常, “天理”是高擎的旗帜, “国法”是挥舞的招牌,“人情”才是问题的关键和本质。

内乡县衙里叫刑钱夫子院的地方是幕僚的居所或者叫幕府。居于其中的人物叫幕友、幕宾、夫子或师爷等等,其 实就是顾问、参谋和秘书的角色,这些人有专门的修养和独特的技能,属于主意点子较多的精灵之辈,常常是地 方官处理政事的得力助手。从夫子所居之所紧邻知县这一点来看,夫子的作用非同一般。

划于密室,夫子是少不 了的人物;行权于上下,夫子要从中调度策应;点火于基层,更要靠夫子的神来之笔,由于夫子的特殊地位,知 县可以利用他做许多自己不便做不好做的事情;还由于是幕友关系,推脱责任、转嫁危机之类的事情也可使得。 有了幕友这个层次,权力运行的自由度增大了,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