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俗名正名学名科名,金边瑞香的俗名、正名、学名和科名分别是什么?

2020-11-17 21:54:17 字数 5327 阅读 4789

1楼:霜叶后院自留地

五叶地锦

五叶地锦(学名: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为葡萄科地锦属的植物。叶变异很大,通常宽卵形,先端多3裂,基部心形,边缘有粗锯齿。

聚伞花序,常生于短枝顶端两叶之间。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蓝黑色,被白粉。

花期6月,果期10月。分布于北美以及中国大陆的华北、东北等地,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 中文学名五叶爬山虎 别 称五叶地锦、爬墙虎 界植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目葡萄目(vitales)属爬山虎属(parthenocissus)分布区域分布于北美和亚洲 拉丁学名p.

thomsoni二名法p.thomsoni门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亚 纲蔷薇亚纲(rosidae)科葡萄科(vitaceae)种五叶爬山虎

金边瑞香的俗名、正名、学名和科名分别是什么?

2楼:霜叶后院自留地

拉丁学名daphne odora "aureomarginata"种金边瑞香 中文学名金边瑞香 别 称瑞香、睡香、露甲、风流树、蓬莱花、风流树花 期二个多月纲双子叶植物纲门被子植物门界植物界属瑞香属科瑞香科目桃金娘目拉丁学名 daphne odora "aureomarginata"

种 金边瑞香

中文学名 金边瑞香

别 称 瑞香、睡香、露甲、风流树、蓬莱花、风流树花 期 二个多月

纲 双子叶植物纲

门 被子植物门

界 植物界

属 瑞香属

科 瑞香科

目 桃金娘目

扇厥的俗名正名学名科名

3楼:匿名用户

扇蕨(学名: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为水龙骨科扇蕨属下的一个种,分布于西南地区,生于海拔1500-2700m处的阴湿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下或沟谷地段。扇蕨,中国特有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渐危物种。

爬山虎有别名吗?

4楼:匿名用户

【别名】爬墙虎、地锦、飞天蜈蚣、假葡萄藤、捆石龙、枫藤、小虫儿卧草、红丝草、红葛、趴山虎、红葡萄藤。爬山虎,也称“巴山虎”“地锦”“常青藤”,葡萄科植物。夏季开花,花小,黄绿色,浆果紫黑色。

常攀缘在墙壁或岩石上,广见于我国各地。

【**】葡萄科爬山虎属植物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ieb. et zucc.) planch.,以根和茎入药。

【植物形态】多年生大型落叶木质藤本植物。树皮有皮孔,髓白色。枝条粗壮,卷须短,多分枝,顶端有吸盘。

叶互生,花枝上的叶宽卵形,长8~18cm,宽6~16cm,常3裂,或下部枝上的叶**成3小叶,幼枝上的叶较小,常不**。聚伞花序常着生于两叶间的短枝上,长4~8cm,较叶柄短;花5数;萼全缘;花瓣顶端反折,子房2室,每室有2胚珠。浆果小球形,熟时蓝黑色。

花期6月,果期9~10月。

【分布】多攀援于岩石、大树或墙壁上。原产于亚洲东部、喜马拉稚山区及北美洲,在我国分布极广,日本也有分布。 我国辽宁、河北、陕西、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四川、贵州、云南都有分布。

5楼:p张平

爬山虎,又名地锦、爬墙虎、捆石龙,为葡萄科落叶藤本植物。

6楼:cheery寒

壁虎是不是啊 四脚蛇?

我老家有一种树,当地人都叫它“橱树”,请问这个树的学名是什么啊?还有爬山虎的学名呢?急啊!下午就要

7楼:好生活

厨树应该是椿树,我们老家也那么叫的

爬山虎学名就叫爬山虎

8楼:箭头合果芋

它的学名,叫做:枸树

在江淮一带,俗名叫做楮树。

http://baike.baidu.***/view/146087.html?wtp=tt

http://image.baidu.

***/i?fr=bk&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e8%db%ca%f7#width=&height=&z=0&fb=0&ic=0&lm=-1&face=0

学中医的进下,用雷公根瘦腿科学吗

9楼:水木堂主人

雷公根不要乱用,会出大问题,后悔就晚了。

不是闹着玩的。

**还是要控制饮食,尤其晚餐不要多,不要油腻。

10楼:匿名用户

雷公藤俗名断肠草,是毒性很大的一个中药,主要用于**风湿病,有很独特的效果。但其中的雷公藤苷会影响人体生殖功能。**应该采取健康的方法,多运动,注意饮食结构的搭配,切勿轻易尝试各种**药!

11楼:风灵居士

雷公根,又叫做雷公藤,性凉,味苦、辛,入心肝经,作用很强烈,善治风湿顽痹之疼痛拘挛。雷公藤有大毒,入汤剂宜久煎以缓毒性(文火煎两小时以上),外用适量,但不能超过两小时,否则**起泡。孕妇、体质虚弱者忌服,心肝肾器质性病变及白细胞减少者慎服!

所以说,用雷公藤**,其实就是在服毒自杀,一定不要听信这些谎言!要**,一是要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少吃零食、肥肉,多吃水果蔬菜,多吃五谷杂粮,适当补充高蛋白食品;二是要加强锻炼。这才是**的正确途径,所有妄想一夜之间就瘦的,都是以牺牲自身健康甚至生命为代价的,都是不可取的!

12楼:匿名用户

《雷公根》,正名积雪草,别名连钱草,大叶金钱草、崩大碗、缺碗草、马蹄草、雷公根、蚶壳草,蛐壳草、铜钱草、落得打、十八缺。

性寒,味苦辛。归肝,脾,肾经。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消肿。

主治病症:湿热黄疸,中暑腹泻,砂淋血淋,痈肿疮毒,跌扑损伤。

用法用量:15~30g; 鲜品加倍。

《雷公头》,正名香附子,别名香头草、回头青、雀头香(《江表传》),莎草根(《别录》),香附子(《唐本草》),雷公头(《纲目》),香附米(《本草求真》),猪通草茹(《陆川本草》),三棱草根(《中药志》),苦羌头(《中药材手册》)。

性味:辛微苦甘,平。归经:入肝、三焦经。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

宜忌:凡气虚无滞、阴虚血热者忌服。

用法用量:6-9g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撒、调敷或作饼热熨。

《雷公连》,别名:大匹药、风湿药(罗甸),野红苕(榕江),大软筋藤(剑河,兴仁),九龙上吊(剑河),软筋藤(镇远,四川南川),青巴岩香(叙永),青藤(湖南辰溪)“叫四门”、“化恩妈”(湖南侗族语),下山虎(通道)。

用途及功能:茎叶入药,治风湿、跌打、心绞痛;有毒。

《雷公薯》,正名黄药子,别名黄独子、金钱吊蛋、**山药。

性味 性平,味苦;有小毒。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清瘿。用于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蛇虫咬伤、甲状腺肿、**、咯血。

《雷公藤》,别名水莽草、黄藤根、震龙根、蒸龙草、莽草、水莽子、水莽兜、黄藤、大茶叶、水莽、红柴根、菜虫药、黄藤根、水脑子根、南蛇根、三棱花、早禾花、红紫根、黄腊藤、水莽草、山砒霜、断肠草、菜虫药、南蛇根、三棱花,旱禾花(《湖南药物志》),黄藤木(《广西药植名录》),红药、红紫根、黄藤草(江西《草药手册》)。

【性味】苦、辛,凉。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杀虫解毒。主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口眼干燥综合征;白塞病;湿疹;银屑病;麻风病;疥疮;顽癣;外用治风湿性关节炎,**发痒,杀蛆虫、孑孓,灭钉螺,毒鼠。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或捣汁搽患处。

【注意】不可内服。敷药时间不可超过半小时,否则起泡。

雷公藤中毒则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最后因心脏及呼吸抑制而死亡。解救用催吐,洗胃,灌肠,导泻等法,或给蛋清,面糊保护粘膜,注射葡萄糖,给强心兴奋剂,给氧等对症**。

【临床应用】麻风病

上述五种雷公字头的草药,用者及学者应当细心分辩,免之误人性命!!!!!

科学,,怎么解释。。科,【禾。斗】结合。学【手。子】结合

13楼:匿名用户

据说文解字,科,会意字:“从禾从斗,斗者量也”;故“科学”一词乃取“测量之学问”之义为名。

从唐朝到近代以前,“科学”作为“科举之学”的略语,“科学”一词虽在汉语典籍中偶有出现,但大多指“科举之学”。 最早使用“科学”一词之人似可溯及到唐末的罗衮。

“科学”一词由近代日本学界初用于对译英文中的“science”及其它欧洲语言中的相应词汇,欧洲语言中该词**于拉丁文“scientia”,意为“知识”、“学问”,在近代侧重关于自然的学问。

在日本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科学“科学”是专门的“个别学问”,有的在以“分科的学问”的意义被使用着。

明治元年,福泽谕吉执笔的日本最初的科学入门书《穷理**》出版。同时,明治时代“science”这个语言进入了的时候,启蒙思想家西周使用“科学”作为译词。

甲午海战以后,中国掀起了学习近代西方科技的高潮,清末主要通过近代化之路上走在前面的日本学习近代科学技术。许多人认为,中国最早使用“科学”一词的学者大概是康有为。他出版的《日本书目志》中就列举了《科学入门》、《科学之原理》等书目。

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使用“科学”一词的频率逐渐增多,出现了“科学”与“格致”两词并存的局面。在中华**时期,通过中国科学社的科学传播活动,“科学”一词才取代“格致”。

王扬宗在汉语“科学”一词的由来中这样描述“科学”和“格致”之争: “严复首先用“西学格致”翻译science,后来又借用了science的日语译名“科学”,而著名思想家、政论家章太炎则明确要求为“科学”正名。他在1903年8月发表《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一文,大力批驳责用“格物”之名翻译“物理学”很不适当。

”在中国,教科书上一般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或称为理科)和社会科学(或称为文科)。而诸如心理学、哲学(有别于科学)在中国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概念被认为存在划分不清、界限模糊的情况。因而“科学”一词常被模糊地使用。

工程学科称为工科,理科和工科合成理工科,而文科和理科又合称文理科。

从准确、可验证性并能达到普遍公认的角度讲,科学一词指自然科学。广义的科学又包含了科技及社会学。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1978年),科学被解释为:

1、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

2、合乎科学(精神、方法等)的。

如今的“科学”在中国古代的称呼

中国传统上将所有的知识统称“学问”,古代将关于自然物道理的学问称为“物理”。因此古代的物理即是自然科学,数学学科独立于“物理”。

而自明代时中国则称为格致,即格物致知,以表示研究自然之物所得的学问。直至中日甲午战争以前出版的许多科学书籍多冠以格致或格物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