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石

2020-11-26 15:41:29 字数 5430 阅读 1778

1楼:匿名用户

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政治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工人还没有被充分组织起来,工人运动带有自发性的特点,并以政治斗争为主。

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冲突、社会矛盾更为剧烈。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取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对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成果加以批判继承,创立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与剩余价值理论。

他们将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历史条件和理论基石

2楼:匿名用户

一)历史条件(即历史必然性):----经济,阶级,理论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大机器工业阶级,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

因此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2.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条件(政治条件):马克思指出:

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科学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他的根源深植在物质的经济事实中”,其最直接的理论渊源是: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们第一次解决了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初步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劳动产生的。

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低级到高级有规律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可以说没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批判地吸收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没有批判地吸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就不可能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总之,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社会背景和事实依据,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

二)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建立的理论基石,它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想路线。

a.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应当到社会方式的变迁中去寻找答案,生产力是决定社会发展的最终原因,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发展的必然结果,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摆脱了空想的性质而建立在坚实的科学基础之上。

b.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的直接动力。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关系的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变革旧的上层建筑,建立新的上层建筑,都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必然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必然产物,从这个原理出发就摆脱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幻想,使社会主义的实现建立在阶级斗争的基础之上。c.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变革,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只有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这就使得社会主义摆脱了救世主,而找到了实现他的社会力量。

2.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使科学社会主义以此为中心发展起来。a.

剩余价值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通过剖析剩余价值的产生过程,揭露了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价值,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所在,揭露了资本主义“公正”,“正义”,“平等”的虚伪性,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实质,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不能明确剥削在那里,怎样产生的缺陷。b.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根本对立,阐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产阶级无偿占有了无产阶级所创造的剩余价值,无产阶级是经济上被剥削和政治上被压迫的阶级,但无产阶级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现代大生产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是最先进、最革命、最有组织纪律性的阶级,这就决定了能过担负起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使命,这就为社会主义有空想到科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c.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局限性和暂时性,论述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代替的规律。资本家为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导致周期性经济危机的爆发,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消灭资本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和历史必然。

总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出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提出了通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找到了埋葬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力量,把社会主义建立在真正的科学基础之上,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3楼:阿金队长

工业革命造成了工业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政治运动的兴起,标志着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工人还没有被充分组织起来,工人运动带有自发性的特点,并以政治斗争为主。

工人运动的实践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世纪初期,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阶级冲突、社会矛盾更为剧烈。英法等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马克思、恩格斯广泛吸取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特别是对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成果加以批判继承,创立了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与剩余价值理论。

他们将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变成了科学,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

4楼:匿名用户

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

5楼:施秋洁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唯物史关和剩余价值学说

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问题

6楼:太

积极参与全球化:中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期焕发生机活力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记者王建华 张琴 柴海亮)美国前******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曾在19年前出版的《大失败——二十世纪共产主义的兴亡》一书中断言,“社会主义将终结于二十世纪”。

然而,他的这个曾令西方世界兴奋不已的预言,却早已如今天美国金融创新制造的泡沫神话般幻灭。

社会主义中国正在通过改革开放实现和平发展,综合国力与日俱增,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迅速上升,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

中共**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严书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谷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关键的一条就是坚持改革开放。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期。

他说:“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全面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战略,它结束了中国的封闭、半封闭状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重要动力和支撑之一。

”虽然30年的改革开放对于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只是短暂瞬间,但它却具有里程碑式历史转折意义——它带来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希望和动力。

严书翰说,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正是新一轮全球化迅猛发展的30年,中国在同全球化紧密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尽管80年来罕见国际金融危机正严重影响世界经济,但中国主动参与全球化的方向不会逆转”。他说。

去年秋季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指出: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

在过去的30年间,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变化。今天,任何一位中国人几乎都可以感受到全球化的“影子”。

44岁的孙天兰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最大的商场经营着一个意大利品牌的高档童装生意,她的货源均来自数千公里以外的深圳,因为那家意大利童装企业在深圳设有它在海外的最大加工厂。

“现在做生意很简单,”提着法国香奈尔手包的孙天兰说,“要什么货打个**或者发个email就行了,最迟四五天内货就能到。”

而在20多年前,孙天兰开始做服装生意时只能就近选择北京的货源,因为如果货源太远,就会错过最佳销售季。

中国社科院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邵峰说:“全球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组织是其更加全面深入参与全球化的主要标志。此后,中国创造了对外**增速世界纪录,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商品**贡献国和第二大出口商品**贡献国。

2007年中国对外**额比1978年增长了105倍,占gdp的比重猛增至67%,占世界**总额比重由1978年的不到1%提高到2007年的近8%。

据中共**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门洪华的课题组研究,中国综合开放度已位居世界各大国前列,其中**开放度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投资开放度总体上也不低于发达国家。

据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累计吸引外资额达8000亿美元以上。

中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国内国外两种资源,通过对外开放使商品和要素双向流动,调节国内要素的结构失衡。例如,2007年,中国依靠出口和吸收外资,为约8000万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和增加收入的机会。

门洪华认为对外开放、参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扩大出口、吸收外资、设立特区等,对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了新的需求。不同国家的企业、投资环境和运行机制之间相互比较和竞争,推动了中国国内企业经营制度、经济管理体制及**职能转变。

另外,中国以积极合作的态度与各方一道参与全球事务,在金融安全、粮食与能源消费、**政策、气候与环保措施、公共卫生安全等领域,推动国际磋商、谈判和共同行动,推动经济全球化向建设性、公平性和共享性的方向发展。

门洪华说:“当前,国际事务中的‘中国因素’正在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的市场规则、先进的发展理念,消化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组成部分,在全球化进程中走出了一条快速发展之路。

30年来,中国经济保持年均近10%的高速增长,而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仅约为3%。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14%以上。

中国参与全球化,促进了全球分工体系的拓展深化和全球制造成本的降低,使各国的消费者和投资者获益良多。许多国家的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商品越来越依赖。

同时,对于许多外国公司来说,中国的巨大市场也是他们发展的重要动力。

麦当劳目前在中国有大约1000家分店,每天销售100多万份汉堡包。肯德基在中国的分店超过1800家,占其全球分店总数的四分之一。

据估计,截至目前,在华外资企业累计赢利达数千亿美元之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