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资源的名人事例,保护自然环境的现代名人事迹有哪些?

2020-11-26 14:26:40 字数 5446 阅读 2221

1楼:z张q鈊

人与自然:

思路人类是大自然中的一部分

自然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楼:功能性明后明年

骨灰盒尽可能就会有一幅画

3楼:匿名用户

忽必列,希特纳,关东军

保护自然环境的现代名人事迹有哪些?

4楼:匿名用户

在张氏集团大通仔猪繁育基地,宋秀岩一行来到正在扩建的养猪基地,查看排污设施建设情况,详细了解排污管道安装、年废水排放量等情况。宋秀岩说,多年来,张氏集团大力发展养猪业,为保障西宁市的菜篮子作出了贡献。

现在,企业在不断扩大养殖规模,一定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处理好企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她说,在建的生产设施一定要与防止污染的设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禁止建成生产设施后再建防污设施的做法。

当听到公司要利用猪粪生产沼气、再利用沼气发电的计划后,宋秀岩说,公司对废物再利用的想法符合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当前,首先要把防治污染的设施建成,尽可能实现零排放。

保护自然环境的名人

5楼:匿名用户

中国民间环保大使田桂荣的环保之路

6楼:星琳霞

宁夏中冶美利纸业集团董事长刘崇喜的事迹。1985年,大学毕业不久的刘崇喜离开机关办造纸厂,已经扭亏为盈的造纸厂由于污染严重被**,勒令整改。在整改时他竟提出“不再向黄河排一滴污水”的豪言壮语,使数千职工大惊失色:

投入数千万元建设的污水处理系统,每天光向治污池投放药物就需18万元,他不是要把企业整死吗?刘崇喜却是经过长期调查研究后走的另一条生态治污的路子。他派出500台推土机,推平两万多座沙丘,采用方格麦秸杆治沙植树的方法。

他规定职工每人每年必须种500棵树,并身先士卒,率领数千职工,睡在沙坡下,吃在风沙里,一棵一棵种树。用了7年时间,投入 4.8亿元,种树50万亩,修了200多公里路,铺管道筑渠20公里,引黄河水流入林区,修了5个人工湖,使这个年降雨量18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1900多毫米的大沙漠,出现了绿树连绵的林区、水鸟成群的湖泊!

现已建成工业园,树木造纸,污水处理后排到湖里,竟可以直接饮用,用湖水浇灌树林,形成良性循环体系,50万亩林子5年可收回成本。更可贵的是,把腾格里大沙漠整整“劝退”了10公里,造福一方百姓,可谓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双赢,他所领导的企业成了我国西部最大的造纸企业。

保护环境的具体例子 人物

7楼:匿名用户

马永顺,劳动模范。直隶宝坻(今属天津)人。1937年进东北林区当伐木工人。

1948年冬季,一人完成六个人的伐木量。195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铁力林业局依吉密林场主任、铁力林业局副主任。

是中共十大、十一大代表,第

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五十年代曾创造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流水作业法,在全国各林区推广应用。先后十一次被评为黑龙江省、东北森林工业总局劳动模范。

1956年、1959年两次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

在祖国版图雄鸡昂首的地方,有一片惹人注目的绿色。那绵延苍茫的大森林以其丰

厚的馈赠,不仅为国家贡献了栋梁之材,更哺育了许多壮士和英雄,马永顺的足迹从这

里起步。

建国初期的黑龙江小兴安岭林区,作业条件十分艰苦。冬天,天寒地冻,气温经常

在零下三四十度。西北风刮在身上,手脚冻得像猫咬似的疼痛;夏天,林子里一点风也

没有,闷得人透不过气。

林区工人上山采伐,吃的是高粱米,住的是地窖子。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一个采

伐期,马永顺就采伐木材1200立方米,一个人完成了6个人的工作量,创造了全国手工作

业伐木之最。50年代采伐作业,伐木工都是站着伐木头,造成树根过高。为了降低伐,

多出木材,马永顺就先用手把树根周围的积雪扒开,一条腿跪在地上,把锯紧挨树根采

伐,使伐根由过去的六七十公分高降到十公分以下。马永顺的左腿受过伤,跪着采伐,

伤口裂开了,疼痛万分,可他一声不响,咬牙坚持。东北林区推广了马永顺的降低伐根

做法后,一年中就为国家增加了1400多万元的财富。

马永顺不仅是个扎实苦干的人,还是个善于琢磨道道儿巧干的人。他把大肚子锯改

成弯把子锯,工效提高了3倍。他总结创造出了《安全伐木法》、《四季锉锯法》,成为

全国手工采伐作业的教科书。

有一年秋天,暴雨倾盆,山洪暴发,通往林场的森林铁路有好几段被冲毁。马永顺

当时静脉曲张病**,小腿肿得碗口粗,正在家中休息**。听到消息,他忍着病痛从

床上爬起来,冲进抢险队伍,大声喊道:“抢险队员‘小马’报到!”林区的秋天,河

水刺骨凉,马永顺全然不顾。他用铁锹挖土堵缺口,用手挖泥块子,搬石头,腿上的伤

口一阵阵钻心疼痛。干着干着,突然头昏眼花,一头倒在泥水里……他运沙石、修路、

硬是坚持了7天,直到铁路通车。

他把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爱倾注在本职岗位,倾注在千里兴安大森林。

周总理命名叫小马

马永顺一生中获得过许多荣誉称号:“伐木能手”、“林海红旗”、“森林巨

子”、“当代愚公”,可是“马小伙”或“小马”,马永顺自己听来最顺耳。如果你要

问“马小伙的称号是怎样得来的?”他就会挥动着两只大手,幽默地回答:“来头可不

小哇,是周恩来总理‘命名’的。”

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马永顺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问:“马永顺

同志,你今年多大年岁呀?”“总理,我46岁。”马永顺兴奋地回答。周总理朗声地笑

了,说:“46岁,还是小伙子嘛,你是来自东北林区的劳动模范,你们林业工人是很辛

苦的……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同时还要多造林,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马永顺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促进青山常在贡献力量。从1960年开始,每年春

天造林季节,马永顺每天清晨上山,赶在正式上工前和下班后的时间植树造林。中午休

息时,他也抓紧多栽几棵树。有一年,马永顺在鹿鸣林场造林,踩着一根倒木过一条小

河时,脚下一滑掉进河里。他被水冲出10多米远才拼命游到对岸,手里拎着一条装满树

苗的麻袋,却没撒手。

具有高度责任感的马永顺,不仅积极造林,还认真护林,看到树苗受到损坏,就像

伤了他的心肝肺似的,立即采取保护措施。一次,马永顺乘车外出办事,途经建设营林

所南山,想起一年前在这里栽了200多棵树苗,就让停下了车。他上山一看,林地被挖了

一个大坑,50多棵落叶松小树被修路挖土给毁坏了。他既心痛又气愤,回到铁力,立即

找到局长“告状”,制止了修路毁林的现象。

马永顺说:“我已向大山许了愿,只要身子骨不散架,就要上山造林。”每年,他

不仅亲自带领全家人上山造林,别的林场造林,只要他知道了也都赶去参加。这些年,

仅他亲手在马永顺林场造的林子就有300多亩。在他的精神激励下,马永顺所在的林场已

累计造林1000多亩。“青年林”、“三八林”、“红领巾林”、“个体林”、“奉献

林”、“老有所为林”遍布山脚下、山坡中、山头上。仅1999年,该场就造林4700亩。

马永顺的精神,已不仅仅在马永顺林场和铁力林业局开花,也在黑龙江省森工林区遍地

开放。向大山“还账”

谈起森林资源减少,生态失去平衡时,马永顺心里就隐隐作痛。

1991年夏,大兴安岭林区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之巨。马

永顺感悟到,人类不能总是向自然索取,应该把向自然的索取还给自然,以维护生态系

统的平衡,维护自己的生存空间。他常说:“可不能吃祖宗的饭,造子孙的孽呀!”

马永顺望着一片伐光了的远山,感慨地说:“虽不能要伐木工负责,可我总觉得我

多伐木既是贡献,也是欠下了大山一笔‘账’呀。我以前采伐了36500多棵树,今后我要

上山栽树,还上这笔账。”自1960年,马永顺40多年种树不止。1991年,马永顺已是78

岁高龄的人了。他掐指算了一下,还差近千棵树没有还上过去的采伐“欠账”。这年春

节,他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动员全家每年都要跟自己上山造林。5月1日这天,马永顺带

领一家三代18口人组成马家军,来到荒山坡上植树造林。他既当指挥员、战斗员,又当

质量验收员。经过全家人的努力,在荒山坡上栽下1500多棵落叶松树苗。马永顺栽树的

数量超过了过去的砍伐数量,多年的愿望实现了。至今“马家军”上山造林已有九个春

秋。到1999年,全家人在荒山上栽植树苗已达5万多棵。

8楼:匿名用户

1、随地乱扔垃圾。

2、不随地吐痰

3、不乱砍乱伐。

4、尽量节省文具用品。

5、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物品。

6、不要随意捕杀野生动物。

7、尽可能用节能灯代替普通灯泡。

8、园丁应施用有机肥料。

9、开车时减速行驶。

10、尽量以步代车或骑自行。

11、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步行或者骑自行车,尽量不用私家车辆,减少二氧化化碳的排放。

12、纸张的重复利用,只用了一面的纸张,不要丢,把另外一面也利用起来。减少砍伐树木。

13、不用 一次性用品 ,减少资源的利用。

出门买菜自己带环保袋或者篮子,减少使用塑料袋。

9楼:匿名用户

小英雄少年芳泽宏每天遇到垃圾就捡起,养成了一个好习惯

关于环保的名人故事

10楼:恏乄亖

1、 马云加入大自然保护协会

2009年,马云即加入了大自然保护协会(nq中国理事会,他曾经表示“阿里巴巴和**从来没有让我睡不着觉,让我睡不着觉的是我们的水不能喝了,我们的食品不能吃了,我们的孩子不能喝牛奶了…,.不管你挣多少钱,你亨受不到沐浴阳光的时候,其实是很大的悲哀 。

2、 小李子的环保路

小李子,莱昂纳多是个非常优秀演员,他也是积极的环保主义者,甚至被英国《卫报》评为“可能改变地球的50人"之他创立了莱昂纳多咔啉迪卡普里奥**会,为保护地球和濒危物种的活动提供资金支持。为全球40多个国家的相关项目提供了资金帮助。“地球正以我们无法承担,也无法忽视的步伐持续毁灭,我们有责任开创一个新的未来,我们不应该威胁地球的生存环境

3、 柴静雾霾调查的原因

《柴静雾霾调查:穹顶之下》的发布会上,柴静透露,促使她调查的原因是,没出世的女儿便患有肿瘤,从一出生就接受手术,“在照顾她过程中,对雾霾的感受变得越来越强烈”。《穹顶之下》全片103分钟,柴静走访多个污染现场寻找雾霾根源,并多国实地拍摄治污经验。

职业训练和母亲本能都让他觉得应该回答这些问题:雾霾是什么?从哪儿来?

该怎么办?所以就做了这个调查。

拓展资料:

环保,全称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创新研发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