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常菌群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改变寄居部位转化为

2020-11-26 11:53:46 字数 4945 阅读 7572

1楼:匿名用户

1、条件致病菌;

2、毒力;

3、普通菌毛;

4、性菌毛;

5、基因(不确定)

2楼:球球君么么哒

1b 2c 3a 4d

造成条件致病菌出现的原因是a、细菌致病力的增加 b、机体抵抗力的下降 c、菌寄生部位改变 d、药物无

3楼:匿名用户

应该是最后一项,致病菌始终存在与我们生活得环境中,与机体抵抗力无关,更与菌寄生部位改变无关。只要有致病菌蛋白毒性很强,就可致病,故与细菌致病力的增加无关。而造成条件致病菌出现的原因应该是基因突变,普通菌从而进化为致病菌,这才是 最根本的原因!!!

大哥你得d选项为什么只有一半???看不到呀,你把选项重新打一下,我再给你准确答案!!!

哪些情况下正常菌群会转变为条件致病菌

4楼:小格调

1、定居部位改变某些细菌离开正常寄居部位,进入其他场所,在没有原始限制的情况下生长繁殖,然后感染并致病。

2、免疫功能低下的正常菌群进入组织或在血液中传播。

3、菌群失调。

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正常菌群之间,通过营养竞争、代谢产物相互制约等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平衡关系被打破,原来的非致病性正常菌群中的细菌可以成为致病菌,称为机会性致病菌,又称为条件致病菌。例如,一些大肠杆菌。

5楼:匿名用户

1.菌群失调。

2.寄生异位,如某些大肠杆菌是肠道内的常见菌,当它们进人泌尿道,就会引起泌尿道感染。

3.机体免疫力低下。

请采纳回答

6楼:六道两仪

1、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2、正常菌群寄居部位发生变迁

3、不适当的抗菌药物**导致的菌群失调

7楼:匿名用户

1宿主免疫功能下降

2菌群失调

3定位转移

4宿主转换

什么叫条件性致病菌?

8楼:满意请采纳哟

条件性致病菌是指能导致条件性致病的菌。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寄生于机体的这类微生物并不发病,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

1、原寄生部位中的微生物繁殖加快,使数量上发生变化,导致局部微生物菌群的失调,而导致发病;

2、这类微生物正常寄生的部位就会发生改变,造成寄居部位的变化,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的抵抗从而导致发病。称这类微生物为条件性致病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如大肠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

条件性致病的几个主要条件:

1、条件性致病微生物是寄生在机体中的正常微生物;如大肠杆菌正常寄生在肠道中,正常情况下肠道的细菌群维持在一定的平衡状态,是不会发病的。

2、只有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才能发病。

3、其导致发病有两种情况,一是正常寄生部位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导致局部环境失衡。二是寄居部位发生改变,引起异常侵害。

如大肠杆菌是寄生于大肠中的正常菌群,当抵抗力下降时,大肠杆菌可以在肠道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细菌去失调,而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大肠杆菌又可转移到肝脏、心包、气囊、腹膜、呼吸道等,导致全身发病。

9楼:匿名用户

条件致病菌又称为机会致病菌,在某种特定条件下可致病的细菌,称为条件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是人体的正常菌群,当其集聚部位改变、机体抵抗力降低或菌群失调时则可致病, 如变形杆菌。

病毒致病机制与细菌致病机制有何不同

10楼:欧阳侠

细菌的致病性主要取决于细菌的侵袭力和毒素的产生。侵袭力包括细菌的吸附和侵入、繁殖与扩散及抵抗机体的防 御功能的能力。毒素包括外毒素和内毒素。

病毒的致病机制与细菌相比有两个特点;病毒有严格的寄生性,它必须在 活细胞内才能增殖,因此病毒的致病作用是以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为基础,包括引起溶细胞、细胞膜变化、基因整合 及细胞发生转化和增生等。病毒**染对机体的致病作用是因为病毒有组织亲嗜性,造成官器包括免疫系统的损伤,引 起炎症和免疫病理性损伤,因此病毒的致病机制较细菌复杂。

细菌一共有多少种?

11楼:匿名用户

细菌的分类

细菌(bacterium)是属于原核型细胞的一种单胞生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无成形细胞核、也无核仁和核膜,除核蛋白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在适宜的条件下其相对稳定的形态与结构。

一般将细菌染色后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可识别各种细菌的形态特点,而其内部的超微结构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细菌的形态对诊断和防治疾病以及研究细菌等方面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第一节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通常以微米(micrometer,um;1um=1/1000mm)作为测量它们大小的单位.内眼的最小分辩率为0.2mm,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细菌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一、球菌(coccus)

呈圆球形或近似圆球形,有的呈矛头状或肾状。单个球菌的直径约在0.8~1.2um左右。

由于繁殖时细菌细胞**方向和**后细菌粘连程度及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

(一)双球菌(dipl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成双排列,如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二)链球菌(strept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 ,成链状排列,如溶血性链球菌。

(三)四联球菌(micrococcus tetragenus):在两个相互垂直的平面上**,以四个球菌排呈方形,如四联加夫基菌。

(四)八迭球菌(sarcina):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八个菌体重叠呈立方体状,如藤黄八叠球菌。

(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几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则菌体多堆积在一起,而呈葡萄状排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球菌是细菌中的一大类。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病原性球菌(pathogenic coccus)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又称为化脓性球菌(pyogenic coccus),其中革兰氏阳性菌主要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包括脑膜炎球菌和淋球菌等。

二、杆菌(bacillus)

各种杆菌的大小、长短、弯度、粗细差异较大。大多数杆菌中等大小长2~5um,宽0.3~1um。

大的杆菌如炭疽杆菌(3~5um× 1.0~1.3um),小的如野兔热杆菌(0.

3~0.7um×0.2um)。

菌体的形态多数呈直杆状,也有的菌体微弯。菌体两端多呈钝圆形,少数两端平齐(如炭疽杆菌),也有两端尖细(如梭杆菌)或未端膨大呈棒状(如白喉杆菌)。排列一般分散存在,无一定排列形式,偶有成对或链状,个别呈特殊的排列如栅栏状或v、y、l字样。

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菌体弯曲,可分为:

(一)弧菌(vibrio)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状或逗点状。如霍乱弧菌。弧菌属(vibrio)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水中为多,有100多种。

主要致病菌为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致病性嗜盐菌)。前者引起霍乱;后者引起食物中毒。

(二)螺菌(spirillum)菌体有数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弯曲菌属(camphlobacter)形态似弧菌,因g c含量与弧菌不同,因此另立新属为弯曲菌属。

对人致病的主要是空肠弯曲菌和肠道弯曲菌。前者引起急性肠炎,较为常见;后者是人体免疫力下降时的机会致病菌,较少见。

细菌形态可受各种理化因素的影响,一般说来,在生长条件适宜时培养8~18小时的细菌形态较为细菌形态较为典型型;幼龄细菌形体较长;细菌衰老时或在陈旧培养物中,或环境中有不适合于细菌生长的物质(如药物、抗生素、抗体、过高的盐分等)时,细菌常常出现不规则的形态,表现为多形性(pleomorphi**),或呈梨形、气球状、丝状等,称为衰退型(involutionform),不易识别。观察细菌形态和大小特征时,应注意来自机体或环境中各种因素所导致的细菌形态变化。

12楼:月舞银河

是个未知数,因为每年还有新细菌被发现

13楼:eva_使徒

lz你怎么不问天上的星星有多少颗...

当然是未知的了

简述正常菌群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14楼:匿名用户

人体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寄居着一定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微生物与宿主、微生物与微生物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赖,长期适应,处于微生态平衡。正常定植于人体各部位的细菌群称为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对构成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其生物学意义主要是:

1生物拮抗;2促进机体免疫;3与衰老有关;4合成维生素和细菌素。

15楼:初心中

正常情况下,存在于人的体表及和外界相通的腔道中而对人无害的细菌叫正常菌群

16楼:曹慧宇曹慧宇

在人体中生存,对人无害的菌群

17楼:蒯兰英羿茶

正常菌群:

生活在健康的人或动物各部位、数量大、种类较稳定、一般能发挥有益作用的微生物种群。这些细菌,有些只作暂时停留;而有些由于与人类长期相互适应以后,形成伴随终生的共生关系。

生物学意义:

生理意义:正常菌群不仅与人体保持平衡状态,而且菌群之间也相互制约,以维持相对的平衡。在这种状态下,正常菌**挥其营养、拮抗和免疫等生理作用。

*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生物体的特定部位生长后,对其他的菌群有生物拮抗的作用。产生这种生物屏障的往往是一些厌氧菌。

正常菌群通过紧密与黏膜上皮细胞结出来占领位置,由于在这些部位数量很大,在营养竞争中处于优势,并通过自身代谢来改变环境的ph值或释放抗生素,来抑制外来菌的生长。

*营养作用:正常菌群的存在影响着生物体的物质代谢与转化。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及维生素的合成,胆汁的代谢、胆固醇的代谢及激素转化都有正常菌群的参与。

*免疫作用:正常菌群的抗原刺激可以使宿主产生免疫,从而减少了本身的危害。已有实验表明,某些诱发的自身免疫过程具有抑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