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历史沿革

2020-11-17 20:26:18 字数 5470 阅读 8888

1楼:百度用户

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铸、锻、焊、金相等4个热加工专业由机械系分出,随后机械系相继调整,设置了内燃机工程、机电一体化、汽车工程、工业设计和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专业。1981年机械制造、机械学和流体传动与控制3个二级学科被确定为国家首批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动力机械及工程学科被增列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原太原工学院齿轮研究所是于1960年机械工业部布点,由我国著名机械学专家朱景梓教授牵头成立的全国第一家主要从事齿轮传动与设计的研究单位。原山西矿业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前身相继为机械工程系、煤矿机械系、矿山机械系)成立于1958年,先后设有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选矿工程、煤矿机械、测试技术及仪器仪表、机电一体化、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和机械设计等专业。1986年矿山机械学科被增列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5年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被增列为工学硕士学位授权点。

原太原工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轻工系于1990年成立,并设有高分子材料加工机械专业,1993年更名为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

学院现有本科专业3个,硕士学位点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1个(涵盖了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1个,工程硕士领域硕士点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一类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工程示范训练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重点扶持学科1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教学名师5名,省级品牌专业1个,教育部、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示范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2个,省行业技术中心1个。

太原理工大学的历史沿革

2楼:百度用户

中西大学堂

十九世纪末,在义和团运动中,山西仇杀天主教主教、教士130余人,教案特别严重。在处理教案问题中,在山西传教的英国耶稣教浸礼会传教士李提摩太(richardtimothy)于1901年3月向清廷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与铁帽子王爱新觉罗·奕劻提议,以山西教案赔款50万两**用于在太原创办一所近代中西大学堂,选拔全省优秀学子入学,学习近代学问,教导有用之学,开导晋省人知识。对此李鸿章、奕劻立即表示赞同并电告巡抚岑春煊遵办。

1901年10月,岑春煊派洋务局提调周之骧赴上海与李提摩太面谈此事并议定了创办中西大学堂合同八条。

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

1902年初,李提摩太偕人来太原拟签订正式合同时,方知晋省已办起了山西大学堂。于是他又建议岑春煊将山西大学堂与他拟创办的中西大学堂归并办理。山西大学堂原来部分改为“中学专斋”,总理为谷如墉,总教习为高燮曾;拟办中西学堂改为 “西学专斋”,总理为李提摩太,总教习为敦崇礼。

1902年6月7日(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初二日)由山西司道及绅士等与李提摩太及拟聘之西学专斋总教习敦崇礼签字,巡抚盖章立案,呈报光绪皇帝朱批。由此山西大学堂就成为了中西共为一体的一所新式学堂,山西大学堂与稍早开办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一起成为中国最早开办的三所近代国立大学。

1902年6月26日(农历五月二十一日)西学专斋正式开学,巡抚岑春煊和省城重要官绅都出席了开学典礼。为解决校舍不足,巡抚岑春煊专令拔贡院附近皇华馆学台衙门西院作为西学专斋办公、上课和教习宿舍之用。西斋的总管理和学生膳食住宿等一切行政事务由中斋所设提调和舍堂监督统一管理,只教学相对独立。

西学专斋初办时只设有预科,教习多为外籍人,教学内容和方法基本上与英国学校相同。开设的课程一般是近代学科,有英语、数学、文学、法律、物理、化学、采矿、格致、西洋史、世界史、体操、图画等,并开有物理和化学实验课。为解决西斋教材不足的问题,李提摩太等还曾于1902年至1908年在上海开设了山西大学堂高译书院,此为中国第一所大学译书院。

翻译出版了各种高等、中等和师范学校教材和名著,为引进和传播西方先进科技知识和学术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后来,经过一定发展,西斋于1906年开办了法律、矿学和格致三个专门科,1908年又开办了工程科。

西斋学生毕业也同中斋学生同时于省城进行统一毕业考试,考试及格,一律称为“举人”,各专科毕业生,经过进京应试,及格后授予“进士”。此外,省府还拨专款,前后从西斋选派了优秀毕业生50余名赴英国留学,学习铁路、采矿、机械等工程科目,这些学生学成归国后为我省开发矿产、兴办工业及发展该校工科做出了一定贡献。

1910年,山西大学堂已开办近10年,省出经费50万商银已付清,根据“合同”规定,西学专斋应归还山西自办。是年11月上旬,李提摩太来并办理了有关移交手续,西斋教习也大部分按合同解聘离晋。

山西大学工学院

1912年南京临时**成立,教育部颁布了新的教育法令。遵照新的规章,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监督改称为校长,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的建制也同时取消。设立了预科和本科,预科分为

一、二两部,一部为文法科,二部为理工科,均修业三年,本科分文法工三科。

1918年7月,山西大学校列入国立范围,被称为国立第三大学。直至此时,全国公立(官立)大学仍只有北京大学、北洋大学和山西大学三所,并规定凡是山西大学本科毕业生,以其所学任事三年,或曾任校长及教员满三年者可参加参议员选举。直到1922年重新颁布学制,全国大学才逐步增多。

1931年国立山西大学改名为山西大学,学校工科改建为工学院。抗战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

1937年被迫停办。

1939年复校。

太原工学院

1953年,山西大学取消建制,工学院(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个系)独立建校,命名为太原工学院,是高教部直属高校。赵宗复担任首任院长。作为高等学府的一校之长,赵宗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他深知办好一个学校,教师是第一位的。

解放初期,教师奇缺,为了充实教师队伍,提高教学水平,赵宗复千方百计从全国各地招聘教师。他经过多次周折,聘请来了刚从美国留学回国的范维垣先生任土木系副教授,范先生来校后开出了土木系从来没有开过的超静定结构学、土力学等重要课程。在他的努力下,学校荟萃了一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太原工业大学

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84年至1995年,杨桂通一直担任太原工业大学校长,他大胆创新、锐意改革。他十分注重学科建设,指出“一所好大学要有领先学科、杰出学者和优良学风。

所以办大学要不惜人力、财力、物力全力做好三件事: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校风建设。”

对于太原工业大学来说,他认为不能单一学科,要在众多学科交融中培育出高水平的、有自己特色的龙头学科;他大胆地破例为青年学者创造工作生活条件;他从总体上倡导“民主、求实、团结、奋进”的治学精神和优良学风。

在此期间,学校有了很大的发展,由原来的6系1部的单一工科院校变成了一所拥有14个系、4个中心、8个研究所的理、工、文、管相结合的综合性工业大学。学校的校舍面貌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大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青年教师成为教学科研的骨干,合理的学术梯队已基本形成,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太原理工大学

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合并山西矿业学院,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同时步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2000年,山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太原理工大学,后发展成为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学院和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10-2012年,太原理工大学先后组建、成立了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学院、软件学院。

2014年,学校“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同时根据esi数据库最新数据显示,学校材料科学学科、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太原工学院的历史变迁

3楼:牛牛最美付

1931年改名为山西大学,抗战期间,曾迁至晋南、陕西三原、秋林等地。

1937年被迫停办,1939年复校。

1949年春,中国大学理学院并入山西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山西大学设有文、理、工、医、法五个学院,是当时国内办学规模较大、学科门类齐全、办学水平较高的高等院校之一。 在1953年院系调整中,取消山西大学建制,文、理、工、医、法五个学院调整如下:

文、理两院(含中文、历史、外语、教育、数学、化学、生物7个系)合并,改称山西师范学院(1961年并此前于1959年新建的山西大学)。

工学院(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个系)独立建校(今太原理工大学)。

医学院(含医学系)独立建院(今山西医科大学)。

法学院(含经济、工商管理、会计3个系)改称财经学院,后划归入中国人民大学。 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合并山西矿业学院,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同时已步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是中部地区重点建设的五所高校之一,近几年加快引进高层次人才,上下齐心、奋力拼搏,争取早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的历史沿革

4楼:夏兮颜

2001年3月,经山西省人民**同意,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开始筹办。 2001年6月,按照办学要求,太原理工大学与合作方中国煤炭博物馆成立了学院董事会和学院组织机构,确定了合作办学的基本模式。 同时,按照办学要求,中国煤炭博物馆完成了对独立校园——煤博西院的基础设施改造。

2001年8月,学校首届招生140人,开设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共四个本科专业, 并于2001年9月10日开学。 2002年5月,经山西省人民**组织评估后,正式批准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成立,以千峰校区为主校区。 2002年8月,将学院独立运行模式改为校区管理模式,2001级、2002级学生与太原理工大学学生混编管理,后以太原理工大学身份毕业。

2003年8月,根据教育部8号文件精神,现代科技学院学生单独编班,学生管理沿用校区管理模式,教**行由太原理工大学教务处统一管理,明确颁发现代科技学院毕业证和太原理工大学学位证。 2003年9月3日,中国煤炭博物馆与太原理工大学正式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书》,并成立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董事会。 2006年8月,将校区管理模式重新改为学院独立管理、独立运行模式,明确2008级新生开始颁发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学位证。

同时,启用长风校区为新的主校区,并真正实现了学院独立运行管理体制。 2009年7月,学院团委成为团**学校部直接联系点。 2010年7月,学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

2011年3月,学院新增了应用化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工业设计、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农业水利工程等七个专业 ,学院专业增至56个专业及方向。 2012年3月,学院新增摄影、动画专业。 2012年,学院通过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评审 ,并首次作为学位授予单位为学院2012届毕业生颁发学位证书 。

2013年,因合作方中国煤炭博物馆与太原理工大学合作协议已到期,且其不具备教育部第26号令《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所要求的办学条件,双方已终止合作协议。 2013年9月,太原理工大学校长办公会议通过与孝义市合作举办共同建设独立学院的意向。 2014年1月,太原理工大学与孝义市人民**正式签署合作共建现代科技学院协议。

2014年3月,学院新增采矿工程专业 ,至此学院一共有60个本科专业及方向。 2014年4月,学院新增专升本招生类别,同年8月首招40名专升本新生,并于9月15日开学。 2014年9月17日,学院孝义校区举行启用仪式,宣布正式启用,并作为新的主校区。

2014年9月18日,学院孝义校区迎来首批新生 ,并于20日举办新生开学典礼 。 2015年6月,学院重新启动艺术生招生,招收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影视摄影与制作、服装与服饰设计共五个艺术类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