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白喉杆菌携带了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产生白喉毒素,这

2020-11-26 07:57:16 字数 6305 阅读 4023

1楼:隙痕零落

转化是裸露的dna直接与处于感受态的细胞之间的互作,进入受体细胞,发生重组;

转导是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错误地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并通过感染而转移到另一个受体菌

溶原性转换是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接合是由于f因子的整合产生hfr菌株,在f因子进行转移时,供体菌遗传物质也被带入受体菌,实现重组;

细胞融合肯定不对。

根据题目意思,白喉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因此是溶原性转换

2楼:匿名用户

白喉杆菌所产生的外毒素为致病的主要因素。临床特征为咽痛,咽、喉、鼻等处白喉引起的神经麻痹,一般可在2-3个月内恢复,不留后遗症。 他们有

8. 白喉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后,便产生白喉毒素,这个现象称为?

3楼:隙痕零落

转化是裸露的dna直接与处于感受态的细胞之间的互作,进入受体细胞,发生重组;

转导是细菌的一段染色体被错误地包装在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内,并通过感染而转移到另一个受体菌

溶原性转换是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接合是由于f因子的整合产生hfr菌株,在f因子进行转移时,供体菌遗传物质也被带入受体菌,实现重组;

细胞融合肯定不对。

根据题目意思,白喉杆菌携带了β-棒状杆菌噬菌体,因此是溶原性转换

白喉杆菌的生物学性状

4楼:塔是猪

本菌的致病物质主要是白喉毒素。白喉毒素是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多肽链

,分子量为62,000。经蛋白酶水解后,可分为a和b两个片段,中间仍由二硫键联接。b片段,无酶活性,但能与宿主易感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结合,并通过易位作用使**段进入细胞。

**段具有酶活性,能将氧化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nad+)水解为烟酰胺及腺嘌呤二磷酸核糖(adpr)两部分,并催化延伸因子-2(elongation factor-2,ef-2)与adpr共价结合,使ef-2失去转位活性,从而中止肽-trna及mrna在核糖体上由受位转移至供位,肽链不能延长,细胞蛋白质合成受阻,细胞死亡,病变产生。

仅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溶源性白喉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因为白喉毒素就是β棒状杆菌噬体毒素基因(tox+)编码的蛋白质。tox+基因的表达与菌体无机铁含量密切相关,铁含量适量时, tox+基因表达,否则不表达。

白喉杆菌尚产生一些侵袭性物质,如类似于结核杆菌的索状因子(cord factor),能破坏细胞的线粒体膜,导致呼吸和氧化磷酸化作用受到抑制。

白喉的传染源是白喉病人及恢复期带菌者。本菌存在于假膜及鼻咽腔或鼻分泌物内,经飞沫、污染物品或饮食而传播。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常在咽部粘膜生长繁殖,并分泌外毒素及侵袭性物质,引起局部炎症和全身中毒症状。

局部粘膜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血管扩张,粒细胞浸润及纤维渗出,因此形成灰白色膜状物,称为假膜(pseudomembrane),若病损进一步扩展至喉部或气管内,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尽管细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外毒素可被吸收入血,迅速与易感组织细胞结合,使心肌、肝、肾和肾上腺等发生退行性病变,并可侵犯腭肌和咽肌的周围神经细胞,临床上出现心肌炎和软腭麻痹、声嘶、肾上腺机能障碍,血压下降等症状。本菌偶有侵害眼结膜、外耳道、**和**伤口等处,也可形成假膜。

白喉病后有较强的免疫力,主要是机体能产生中和白喉外毒素的抗体(lgg)。1~5岁易感性最高,5岁以上易感性逐渐下降,**绝大多数由于隐**染或预防接种,已获得免疫力。

锡克氏试验(schick''''s test)用于测定人体对白喉有无免疫力,确定是否需要预防接种。方法是在左前臂屈侧皮内注射0.1ml白喉毒素(含1/50的豚鼠最小致死量),同样在右前臂屈侧皮内注射对照毒素(加热80℃经5分钟破坏其毒性)0.

1ml,作为对照。阴性反应,两侧注射处都没有出现红晕或浸润,表露机体对白喉有免疫力。阳性反应,左侧注射处24~36小时后,出现圆形微隆起红晕,逐渐形成红肿硬块,至第四天达最高峰,直径达1~2cm,7~14日后反应逐渐消退,而对照侧没有反应,表示对白喉没有免疫力。

假阳性反应,表示既有免疫力,又有**反应。混合反应,表示机体对白喉毒素没有抗毒免疫力,但对毒素蛋白则有**反应,应注意区别。

[医学微生物学]下列哪项,不是白喉棒状杆菌的特性

5楼:芯9月11日

b.产生外毒素可引起心肌炎

c.用抗毒素可以进行紧急预防

d.缔克试验阳性说明机体有了免疫力

e.只有携带β-棒状杆菌噬菌体的白喉棒状杆菌才能产生外毒素答案:d解析:1.阴性反应:试验侧与对照侧**均无反应,对白喉有免疫力。

2.阳性反应:表示白喉毒素对机体有局部反应,无免疫力,为易感者。

3.假阳性反应:表示机体对毒素蛋白有**反应,也表示机体内有足够量的抗毒素,对白喉有免疫力。

4.混合反应:表示对白喉没有免疫力。锡克试验除用以检查对白喉有无免疫力外,尚可用于检查预防接种后是否产生免疫力。

故答案d不正确。

棒状杆菌属的分类

6楼:之玮1lq砷

可分为3类: 人类及动物寄人或病原性棒状杆菌; 植物病原性棒状杆菌; 非病原性棒状杆菌。如白喉棒状杆菌,又名klb, 是人类白喉的病原菌 。

菌体大小(0.3~0.8)微米×(1~8)微米,异染颗粒明显,无动力。

白喉棒状杆菌 又名klb,是人类白喉的病原菌。菌体大小(0.3~0.

8)×(1~8)微米,异染颗粒明显,无动力,适温为37℃,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但形态不典型,于吕弗勒凝固血清或鸡蛋培养基上迅速生长,且菌形典型,异染颗粒明显。在含有0.04%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上,白喉棒状杆菌菌落呈黑色。

根据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菌落的特点和生化反应特性分为重型、轻型和中间型,3型的产毒株对人类均有致病作用。对热或常用消毒剂敏感,对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较一般无芽孢细菌强,在儿童玩具和生活用品上留存数日后,仍具有传染性。  致病物质主要是外毒素,只有携带β棒状噬菌体的菌株才产生外毒素。

病后因机体产生抗毒素抗体而有坚强免疫力。患者可用白喉抗毒素和青霉素等**。  还有一些生物学特性与白喉杆菌类似的细菌,称为类白喉棒状杆菌。

常存在于人类或动物的鼻腔、咽喉、外耳道、眼结膜、外阴中以及**的表面。多数对人类不致病,其中一些可能是条件致病菌。还有一些对动物致病。

 致家畜疾病的棒状杆菌均无运动性,大多引起化脓性疾病。疾病的发生常与创伤或动物的免疫力低下有关(见表)。

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有何临床意义

7楼:匿名用户

(一)形态、染色、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

1.形态和染色:白喉棒状杆菌的菌体细长略弯,末端膨大呈棒状,常分散排列成“v”或“l”形,无菌毛、鞭毛和荚膜,不形成芽孢(胞)。

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应用亚甲蓝染色或奈瑟氏染色,可见深染色异染颗粒。

2.致病物质和所致疾病:致病物质主要为白喉外毒素。

白喉外毒素为棒状杆菌肝噬菌体tox基因表达产物,可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干扰蛋白质的合成。白喉棒状杆菌是引起人类白喉的惟一病原体。白喉的临床表现为鼻咽部急性炎症和形成假膜,并伴有全身中毒症状。

(二)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1.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病原菌的分离和毒力鉴定。

从咽部采集标本,用革兰氏染色、亚甲蓝染色或奈瑟氏染色后镜检,同时接种于吕氏血清斜面和亚碲酸钾鉴别培养基,后者可观察到黑色菌落。细菌分离后再进行毒力鉴定,以区别产毒株和非产毒株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2.防治原则

(1)主动免疫预防:应用白喉类毒素或白百破(dpt)三联疫苗按程序进行主动免疫预防,效果良好,中国将白喉列入计划免疫预防疾病。

(2)被动免疫预防:对密切接触者给予肌肉注射白喉抗毒素进行被动免疫预防,大剂量白喉抗毒索还可用于白喉患者的早期**。

8楼:孙映寒厚周

形态特征:

菌体为细长弯曲的杆菌,粗细不一,常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故名为棒状杆菌。直径为0.3~0.

8μm,排列不规则,呈栅栏状、v字形或l字形;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孢;革兰染色呈阳性,用美蓝或奈瑟染色后,菌体两端或一端可见着色较深的异染颗粒,有鉴定意义。

致病物质:

白喉外毒素、索状因子、k抗原。

所致疾病:

白喉棒状杆菌最长侵犯的部位是咽、喉、气管和鼻腔粘膜,也可侵犯眼结膜、**等处黏膜,甚至**创口。根据主要病变部位,临床上有咽白喉、鼻白喉、气管白喉之分。

能杀白喉菌的中药有哪些

9楼:羿小天

(一)发病原因

白喉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 diphtheria),简称白喉杆菌,革兰染色阳性菌,长约2~3μm,宽0.5~1μm,在涂片上,常呈v,x,y字排列,一端或两端膨大,菌体内有浓染颗粒,称异染颗粒,用neisser染色时,菌体呈黄褐色,异染颗粒为蓝黑色;用albert染色时,菌体呈绿色,异染颗粒为蓝黑色;用ponder染色时,菌体呈淡蓝色,异染颗粒为深蓝色,白喉杆菌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能使碲盐还原,菌落变黑,按其在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及生化反应,白喉杆菌可分轻型,中间型及重型,以往认为轻型多产生咽白喉,中间型和重型多为流行株,引起的病情重,目前则认为3型菌可产生相同的毒素,患者病情的轻重与分型无明确的关系,近年来国内外均有轻型菌增多的报道,采用噬菌体裂解法,菌体dna限制性内切酶法以及毒力试验等对分离到的白喉杆菌进行研究,有助于对本病进一步的了解,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仅在局部黏膜或**生长繁殖,白喉杆菌产生的外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外毒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多肽,有较强的毒性,人的致死量为130ng/kg体重,主要侵犯神经,心肌和肾上腺,白喉杆菌只有感染了携带产毒基因(tox)的β噬菌体,才具有分泌外毒素的能力,并使人致病,若将无毒株与噬菌体处理后可变为有毒株,将有毒株置于含抗白喉杆菌噬菌体血清培养基中反复转种,可失去产毒能力变为无毒株,细菌的产毒能力由噬菌体基因控制,侵袭能力则由细菌基因控制,临床上用豚鼠或埃勒克(elek)平板法进行毒力检测,近年来有些临床报道,从白喉患者的病变处分离出的白喉杆菌无毒力,无毒力菌株如何引起临床症状,尚不清楚,须进一步研究,白喉外毒素有两个特点,一是具有高度的抗原性,可刺激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毒素;二是很不稳定,经贮存,日光照射,化学药品处理或加热到75℃,均可减少或完全丧失其毒性,因此,若以0.3%~0.

5%的甲醛溶液处理,经过1个月,可使其毒性丧失,而抗原性仍保存,成为类毒素,可作为预防注射及制备抗毒血清之用,白喉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耐冷冻,干燥,在玩具,衣物上可存在数天,造成间接传播,对湿热和化学消毒剂敏感,0.1%升汞及5%苯酚溶液1min即可杀灭该菌,加热58℃ 10min即可死亡。

(二)发病机制

白喉杆菌侵袭力弱,侵入上呼吸道黏膜后,仅在表层上皮细胞内繁殖,一般不引起菌血症,当局部黏膜有损伤时,如患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或上呼吸道感染时,白喉杆菌的侵袭力增强,在白喉杆菌的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外毒素不但可引起局部病变,还可引起全身性中毒性病变,是致病的主要因素,此毒素有a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两者通过二硫键连接,b亚单位无直接的毒性,但它有一个受体结合区和一个转位区,b亚单位可以与细胞表面特异性受体(膜受体pro-hhb-egf)结合,结合后通过转位区的介导,可输送a亚单位进入宿主胞质内(图1)。

a亚单位有毒性,可使细胞内延伸因子-2(elongation factor-2,ef-2)灭活,ef-2是肽链合成转位反应所必需的酶,因其失活后使核糖体“受位”上正在合成的肽链不能转位至核糖体“给位”,使氨基酰-trna无法与核糖体结合,肽链延伸反应停止,靶细胞因不能合成蛋白质而死亡,因而白喉毒素对哺乳动物的细胞有直接致死作用,细菌造成局部组织的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血管扩张,大量纤维蛋白渗出及白细胞浸润,外毒素对细胞的强烈毒性作用更加重了局部的炎症,坏死,大量渗出的纤维蛋白与坏死细胞及白细胞,细菌等凝结在一起覆盖在破坏的黏膜表面形成本病的特殊病变,即假膜,假膜一般为灰白色,有混合感染时可呈黄色或污秽色,伴有出血时可呈黑色,开始薄,继之变厚,边缘较整齐,不易脱落,用力剥脱时可见出血点,假膜形成处及周围组织呈轻度充血肿胀,喉,气管和支气管被覆柱状上皮的部位形成的假膜与黏膜粘连不紧,易于脱落造成窒息,外毒素由局部吸收,引起全身毒血症症状,毒素吸收量可因假膜部位及范围不同而异,咽部毒素吸收量最大,扁桃体次之,喉和气管较少,假膜愈广泛,毒素吸收量也愈大,病情也愈重,毒素吸附于细胞表面时,尚可为抗毒素所中和,若已进人细胞内,则不能被抗毒素中和,故临床上强调早期足量应用抗毒素,外毒素与各组织细胞结合后可引起全身性病理变化,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经较著,心脏早期常扩大,心肌常有混浊肿胀及脂肪变性,以后可有多发性灶性玻璃样变,心肌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传导束也可被累及,最后可有结缔组织增生,偶见心内血栓形成,神经病变多见于周围神经,髓鞘常呈脂肪变性,神经轴亦断裂,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均可受累,但主要为运动神经,第九和第十脑神经最易受累,受损神经很少坏死,因此白喉性麻痹几乎均可恢复,肾脏可呈混浊肿胀及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肾上腺可有充血:退行性变或出血,肝细胞可脂肪变性,肝小叶可有**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