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的大一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汉武帝促进和广固大一统局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020-11-25 20:54:58 字数 6339 阅读 7117

1楼:文武之臣

加强皇权呀,还用说吗?

刘邦虽然建立了大汉王朝,但是他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一方面实行郡县制,另一方面又实行分封制,两种制度结合在一起被称为郡国并行制。

这种制度在初期是有一定的好处,但是慢慢的弊端就开始展现出来了。

那就是地方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

大汉帝国看似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有很多的诸侯国存在。

汉武帝之所以实行新的大一统,就是把这些新的隐患全部在扼杀在摇篮之中,让自己的后代子孙不用再担心这种危机了。

这就是古代政治的精明之处。

汉武帝促进和广固大一统局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2楼:毗沙王

目的:巩bai固统治,

措施:(1)政du治上:颁布“推恩

zhi令”,进一步dao削弱专王国势力,加强**对属地方的控制;破格录用人才(如董仲舒、卫青等)。

(2)经济上:把地方 铸币和盐铁经营权收归**;统一铸五铢钱;

(3)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排斥其他各家思想(从此儒家学说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4)文化上: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5)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打败匈奴,解除了匈奴的威胁。

(6)民族关系上: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3楼:匿名用户

扩大巩固皇权

推恩令,削弱诸侯

控制财源(税制改革,盐铁专营)

扩大军队,征讨四方,威震宇内。

独尊儒术,思想控制。

汉武帝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4楼:匿名用户

1.政治上任用贤人,削弱诸侯国势力,颁布“推恩令”,以加强**对地方

的控制.在**,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

2.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3.在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的财政收入。

4。在军事上,汉武帝依靠国力强盛,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长期以来,威胁西汉西北边境的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卫青行进,在漠北与匈奴主力相遇。

双方经过激战,汉军大胜。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看市西迁。

5楼:匿名用户

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汉王朝的统治。措施:1.

他改造了儒学,使儒学成为成为官方意识形态,使天下所有人都以儒学为道德标准。2.他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了**集权势力。

6楼:百度用户

老师讲过无论皇帝做什么都是为维护和巩固统治,措施有: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推行“推恩令”。3、设立司隶校尉和刺史强化监察制度

7楼:匿名用户

维护和巩固汉王朝的统治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实行推恩令

北击匈奴,南抚夷越

8楼:木清翾

是巩固**集权制度,也就是巩固自己的实力,他先试听曲主父偃的,允许诸王将自己的领土分封给其他的人,并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举办太学......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上回答

汉武帝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为此,他采取了哪些措施

9楼:曦月

目的:巩固**集权,削弱了封国的势力

政治上任用贤人,削弱诸侯国势力,颁布“推恩令”,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在**,设立司隶校尉,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

2.在思想上,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在地方兴办郡国学.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的学说.

3.在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统一铸造五铢钱,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的财政收入.

4.在军事上,汉武帝依靠国力强盛,组建了强大的骑兵部队,开始对长期以来,威胁西汉西北边境的匈奴实行大规模的反击,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分别率精骑出击匈奴.卫青行进,在漠北与匈奴主力相遇.

双方经过激战,汉军大胜.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看市西迁.

汉武帝促进和巩固大一统局面的根本目的是什么?采取了哪些措施

10楼:匿名用户

目的:巩固**集权,削弱了封国的势力

措施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颁布“推恩令”;设立司隶校尉、刺史。

11楼:匿名用户

加强皇权

1、措施:① 置中朝(内朝: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② 设刺史:位卑权重,代表**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但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

③推恩令:加强**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影响: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汉武帝大一统的目的是什么贡献影响在什么什么什么什么和什么实现了什么

12楼:地煞

为加强**集权,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即允许诸王将自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诸侯国。内容主要是:诸侯王的王位除了由嫡长子继承以外,还可以用“推恩”(也就是广布恩惠,让更多的人来享受特权)的形式把其他的儿子在本侯国内分封。

新的侯国就脱离原来王国的限制,地域独立,而且政治权力也基本被剥夺,受当地郡县官吏的管辖。这样,就使原来独立的地方王国自动地将权力上交给了国家。此后,地方的王与侯仅仅享受物质上的特权,即享用自己封地的租税。

但是没有了以前的政治特权。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一半的侯国。汉武帝奠定了中国大一统的政治格局。

汉武帝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杰出的君主,开创了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的治理使汉朝成为与西方罗马帝国相媲美的东方最强大的国家。他还开辟了广大疆域,奠定了其后两千余年的中国版图的基础。

13楼:匿名用户

加强统统,实现了**集权。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是什么?

14楼:小薇薇

1、原因

①景帝后期的经济繁荣(为后期的大一统打下基础)

②汗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③汉武帝时,社会经济繁荣,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准备了物质基础;

④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2、人物简介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7月14日 -公元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诗人。

刘彻十六岁登基,为巩固皇权,汉武帝建立了中朝,在地方设置刺史。开创察举制选拔人才。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行“推恩令”,解决王国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

文化上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先秦以来“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的局面。汉武帝时期开疆拓土,击溃匈奴、东并朝鲜、南诛百越、西愈葱岭,征服大宛,奠定了中华疆域版图,首开丝绸之路、首创年号,兴太学。

刘彻开拓汉朝最大版图,在各个领域均有建树,汉武盛世是中国历史上的三大盛世之一。晚年穷兵黩武,又造成了巫蛊之祸,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刘彻下罪己诏。后元二年(公元前87年),刘彻崩于五柞宫,享年70岁,谥号孝武皇帝,庙号世宗,葬于茂陵。

3、人物成就

①政治上:削藩平乱,颁布推恩令,加强监察制度,政治大一统。

②思想上:推行儒学教育,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③军事上:北击匈奴,解除北部边患。

④疆域上:使西域归属西汉版图。加强对南方的经营,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联系。

15楼:王雨谦你不知道

原因 (1)客观上:景帝后

期的经济繁荣(为后期的大一统打下基础)

(2)主观上:汗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历史条件:汉武帝时,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准备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2、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思想上:为巩固**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5、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地方双管齐下) :

1、措施:① 置中朝(内朝:尚书台):

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目的: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② 设刺史:位卑权重,代表**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但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 ③推恩令:

加强**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影响: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意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

历史影响:汉武帝吸取了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教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兴建功业”,多方建树,合理适时地调整了统治政策,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16楼:繁华梦

没啥原因。。谁不想自己国家地盘大点啊。

汉武帝“大一统”的表现和原因是什么?

17楼:匿名用户

历史条件:汉武帝时,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准备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

1、汉武帝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

2、经济上:汉武帝将地方的盐铁经营权、铸币权,收归**;**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3、思想上:为巩固**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其它各家思想都予以排斥。汉武帝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4、军事上: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5、总之,汉武帝在位时,西汉出现了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地方双管齐下) :1、措施:① 置中朝(内朝:

尚书台):成为朝廷的决策机构;外朝(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目的:

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虽置三公,事归台阁) ② 设刺史:位卑权重,代表**监察地方(包括诸侯和地方**)。

(但到了东汉,刺史逐渐演变成郡县之上的地方行政长官) ③推恩令:加强**集权,解决了诸侯国问题。 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影响:巩固和发展大一统的局面,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带来一些弊端,东汉后期皇帝大多幼小昏弱,外戚与宦官互相倾轧,导致政局长期动荡。

意义: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历史影响:汉武帝吸取了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教训,既有继承也有发展,“兴建功业”,多方建树,合理适时地调整了统治政策,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