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社会医学的角度阐述如何防治疾病,促进健康

2020-11-25 19:56:39 字数 4541 阅读 7431

1楼:匿名用户

一、古大德谈养生 儒、释、道家的养生之道基本和中医提倡的养生观点是一致的,主张以养心(养性、神)为主,养形为辅。古大德说,医道同源,养心为上,医身为下。具体来说,养生可分为:

“养形”(养身)和“养心”(养性、神)两部分,只有两部分全养,才能性命全形,无疾而终。而这两者养心则更为重要。古人认为我们的心不是仅指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这一颗红色的肉心,而是指我们的真心。

释迦云:人真能做到“常乐我静”四德,才算找到了真心(真我),有了真心的人是不该生病的。因此,养身需先养心:

“太上养神,其次养形”——《艺文类聚·养生》;“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灵枢·天年》;“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心者神也”,所以我们常说:“心神不定,六神无主”。

道家讲天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认为天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者。修道的目的在得“至真之道”,即达到顺应自然﹑与天合一的境界,以至无生无死,亘古长存。传说轩辕时的广成子,居住在崆峒山的石室之中,黄帝曾向他请教“至道之要”,广成子先是不予回答,过了三个月,黄帝再来问“治身之道”,广成子告诉他说:

“至道之精,杳杳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心净心清。

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与日月齐光,与天地为常,人其尽死,而我独存焉。”提出“守一”、“处和”的修道原则。

其用此法修身,至一千二百岁,容颜未尝衰老。后授黄帝《自然经》一卷。“仙道贵生,无量度人”,道教终极目标是身与自然化合为一。

注解:道家始祖广成子,史书记载:广成子是古代的一位神仙,住在汝州西南崆峒山的一个石洞里。

黄帝听说后曾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修炼道术的要诀。广成子对黄帝说,“你所治理的天下,候鸟不到迁徙的季节就飞走,草木还没黄就凋落了,我和你这样的人有什么好谈呢? ”黄帝回去后三个月不理朝政,什么事都不干,然后又去见广成子,很恭敬的跪着走到广成子面前,再三叩拜求教修身的方法。

广成子回答说:“修道所达到最高境界就是心中一片空漠,即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什么。凝神静修,你的肉体必然就会十分洁净,你的心神也会非常清爽。

不使你的身体劳顿,不使你的精神分散,你就可以长生。注重内心的修养,排除完结的干扰,知道过多的俗事会败坏你的真性。我能牢牢的专注于养性,永远心境平和清净无为,所以活了一千二百岁,而形体上没有一点衰老的迹象。

得到我道术的可以成为君王,失去我道术的只能成为凡俗之辈。我的道将把你引向无穷之门,游于无极的原野,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凡人都将死去,而得我道的人却会长存于天地之间”。

黄帝拜访广成子后,广成子授黄帝《道戒经》七十卷,《自然之经》一卷,《阴阳经》一卷。黄帝是华夏人文始祖,我们有理由说华夏人文始祖黄帝的老师是汝州人。道家养生,既注重调身,达到精满、气足,同时也注意养神,调息、静坐,修炼“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心境。

此外,道家拥有独具特色的“辟谷”养生术。“若要长生,肠中要清;若要不死,肠中无渣”。辟谷是道家养生最突出的一种节食、控制饮食的方法。

至今仍流传在民间。通过道家养生,最终达到形神俱妙、健康长寿的境界。

儒家谈天命,倡“生死有命”。史载宋英宗年间,邵雍与客散步天津桥上,闻杜鹃啼,邵惨然不乐。客问其故,答曰:

“洛阳旧无杜鹃,今始有之,是皇上将用南人为相之征兆,更多起用南人,专务变法,天下自此多事也。”客不解,邵曰:“天下将治,地气自北而南。

将乱,自南而北。今南方地气至矣,禽鸟飞类,得气之先者也。《春秋》书‘六鹢退飞’、‘鸲鹆来巢’,气使之也。

”他们认为自然规律决定社会人事,“违天之命者,天得而刑之;顺天之命者,天得而赏之。”

释迦讲“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我们也常说“心想事成”。宇宙大自然环境的变化,包括我们的身体的变化与我们的心在想什么有直接关系,心想健康就健康,心想有病就有病。

为甚麽现在天灾人祸这么多,患不治之症这么多,是因为我们的心总想“贪嗔痴慢”,“五欲六尘,”为了财色名食睡,不惜一切手段和代价破坏宇宙良好环境所造成的。大自然和我们是一体的,你破坏了它,它就要报应你,所以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就是这个道理。

净空法师说:古人教我们,「早晨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这是养生之道,也是摄取营养的一个原则。以佛法来讲,真正的养生之道是懂得「养心」,因为心能生种种法,心是能生,身是所生之法,所以心清净,身就清净;身心清净,外面环境就清净,这是一定之理。

但是世间懂得的人少,还是刻意向外寻求补充养分。

真修行人对於身体的养分,不向外求,完全向内。经上讲,色界天以上的天人以「禅悦为食」,禅悦是从自性中流露出来,不是从外求得。所以佛说「财、色、名、食、睡」这五样都能舍弃,这五样称为「五盖」,将我们的心性、智慧、德能盖覆住,使我们的智慧德能不能现前。

这五样是欲望,若对这五样生起贪念,烦恼只有增加,不会减少,那烦恼岂能断得掉?

佛陀教**,对於饮食决定没有分别、执著。佛陀当年在世是托钵,人家给什麼就吃什麼;而且托钵只许托七家,七家都托不到,就回去修禅定。这种作为,都是帮助我们克服欲望、贪心、烦恼,要懂得这个道理。

因为我们有这个色身,所以在饮食上的摄取,不能不维护色身健康。若身体不健康,要麻烦别人来照顾,住在道场也连累常住,这都不好。但要明瞭,健康之道总在清净心。

对自己决定是清净心,清净无为;对人、对事、对物要有大慈悲心,无所不为,我们才真正以行动照顾大众,帮助大众。这都是世出世间圣人教导我们的。

中医认为,心神能统率五脏六腑、五官七窍、四肢百骸,为一身之主宰。即“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存亡的根本。因此,调养心神,不但能使心强脑健,有益于精神卫生。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养心调神还有助于调养整个形体。所以养生首务是养神,调形必先调神,养身需先养心。

我国古代有关养生之道、寿亲养老的文献,一般总称为养生,如《天隐子养生书》、《养生月览》等,内容丰富,种类繁多,既有系统的理论,也有十分可靠的的实践经验,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一支奇艳的花朵。由于中医很重视养生,所以,得享高寿者还是比较多的。据《中国医学人名志》记载,其中有年龄记载者149人(不包括秦代的催文字300岁、后汉的葛越280岁)。

其中80岁以上者70人,80岁以下者42人,90岁以上者27人,100岁以上者10人。最小者28岁,最大者103岁,平均寿命超过80岁。近年来,泛论中医养生的文章不少,但系统的讨论其发展的文献较少。

现综历代有关著作,对中医养生学的发展简史分成四个阶段介绍如下:

先秦时期:广义的说自从有人类时候起,在旧石器时诸如火的应用(熟食、取暖以及从而发明的灸等)、居住与服装的改善等,都与养生防病、延年有关。但时代湮远,论无实证,故不加详述。

我国今存比较成熟的文字系统,最早的应推公元前十四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了(六千年前的陶器上有些刻划,已带有文字性质,但不成系统)。甲骨文上,已有一些生理(如女子乳房胀为母字,产妇临产先出水后儿头先露的毓字等)和疾病(如牙上生洞的龋字)的记载;也还有一些个人卫生(如沐、浴)与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的记载;在所载动植物(动物47种、植物15种)中,可能还有些可供药用者。总之,当时已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

《周礼》载有“食医”,并对各类饮食的寒热温凉(指服食)及四季的五味所宜都有明确的规定。

春秋时期:对养生的记载更具体了,例如:《左传》载医和治晋侯病指出是“近女室,疾如蛊”的结果,已经注意到房室起居对养生的关系,并对四时、五节、六气等与健康的关系引起重视。

《古今医统》载范蠡有“服饮药饵”的办法,授术于孔安国等,“寿皆百岁,面如童颜”。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子百家学说的兴起对养生学也有很大促进。老子、庄子一派提出“归真返朴”、“清净无为”的养生理论,并编制了导引、吐纳等一整套方法,对后世影响很大。

例如:《老子》说“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此为不死之药”。《庄子

如何看待社会医学在疾病防治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2楼:哊点坏

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

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概念是:该定义表明,应该从社会、心理和生理三方面积极维护和促进健康。

为了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推动医疗卫生事业传统观念的转变、在疾病防治和医学教育计划中,需要强调影响人群健康既有生物因素,又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有些疾病来说,心理和社会因素往往要比生物因素更为重要。通过健康危险因素评价和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等社会医学评价技术,采取综合性卫生措施,促进人们改变不良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提高健康水平。

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社会卫生状况是由人群健康状况和人群健康影响因素两部分组成。通过系统分析社会卫生状况的现状、特征、变化及发展趋势,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分析卫生政策、社会经济、卫生资源、保健服务和习惯行为等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找出存在的社会卫生问题,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健康水平的策略与措施。

3.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在一定区域内通过调查分析人群的健康需求,了解卫生资源的使用和分配,研究人群卫生服务利用的公平程度,**卫生资源配置及提高资源效率的途径,提出满足人群健康需求的对策与措施,为评价和提高卫生事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科学依据。

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特殊人群指处于高危险状态的人群,如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群和有害作业职工。与社会因素发生、发展密切联系的社会性疾病如意外伤害、精神疾病、酗酒及毒品滥用、性病、艾滋病及其他传染病都与人们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相关。

高危人群的医疗保健工作和社会病的防治必须与社会各部门密切合作,动员广大群众参与,才能有助于做好特殊人群的疾病防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