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成功的人需要阅读哪些书,做个成功的人需要阅读哪些书? 20

2020-11-17 19:37:54 字数 5186 阅读 1322

1楼:微雨如烟

看你想要哪方面的成功了~

练习韧性,还是技术性成功?还是业务性?

每个人对成功的概念不一样,而且根据自己目前的现状分析的。

推荐几本不错的书:拿破仑希尔的《思考与致富》

《人性的弱点》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看些cd

刚开始的看些陈安之的,,,管理的看余世伟的。。。

2楼:matrix小翔

lz看着里,这是我的一个网友收集的一些励志的电子书,个人感觉非常棒。希望对你的人生会有影响。

http://hi.baidu.***/qiusongtang/blog/item/91d4194f3f519233aec3ab33.html

3楼:fly蓝色水晶

推荐几本不错的书:拿破仑希尔的《思考与致富》

《人性的弱点》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还有《读者》

一个人一生中最应该阅读的几本书是?

4楼:匿名用户

论语,道德经,金刚经,时间简史,第三帝国的兴亡,西游记

5楼:凌扬

人生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

6楼:匿名用户

悲惨世界 教你如何做坏人 红与黑

7楼:匿名用户

《人性的优点 》《思考致富》

通过读书成功的人的事例有什么

8楼:静水一语

一、事例

1、贾逵是东汉时的著名学者,从小就聪颖过人。他非常喜欢读书,但由于家贫而上不起学。有一天,姐姐正带着贾逵玩耍,对面学堂传来了老先生给学生们讲课的声音。

姐姐灵机一动,带着贾逵悄悄来到了学堂旁边,想让弟弟在学堂外面偷听。学堂外边有道篱笆墙,贾逵个子小,姐姐就把他抱起来,站在篱笆外听讲。回家后,小贾逵就用借来的笔墨把学到的内容记在自己制作的木片上,反复温习。

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他也记在木片上,主动请教别人。就这样,贾逵到十多岁的时候,就成了名闻乡里的小先生了。

2、邴源是三国时期的魏国人。很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使本来就贫困的家庭更加艰难。邴源是个求知欲很强的孩子,可是家里连温饱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用说拿钱供他读书了!

邴家附近有一所私塾,每天他都能听到从里面传来的读书声。一天,他从私塾门口路过,想起读书的事情,鼻子一酸,不禁大哭起来。私塾先生听到他的哭声,走过来问他怎么了,邴源抽噎着说:

“我真羡慕那些能读书的孩子,我的家里很穷,没有能力供我读书,因此我的心里很难过,就哭了起来。”私塾先生听后,觉得象邴源这样渴望读书的孩子很难得,就对他说:“孩子,你要是真想读书,就到我这里来吧,我不收你学费。

”邴源一听,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连连向老先生表示感谢。

邴源天资聪颖,再加上读书很用功,只用了半年时间,就学会了其他孩子几年才能学会的东西。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来汲取知识。长大后的邴源依然很爱读书,经常到各地去拜师求学,后来他的学问日益增多,向他求学的人也多了起来。

3、唐汝洵是明朝人,他小时候是个既聪明又可爱的孩子。谁知,他5岁那年,不幸得了天花,这场病使唐汝洵的世界从此失去了光明。

他再也看不到外面的美丽风景,再也看不到洋溢在伙伴们脸上的笑容 ,也看不到自己的亲人了。他痛苦极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适应了没有光明的日子,并且开始积极地面对生活。

哥哥们上课的时候,唐汝洵便在一旁仔细地听,用心地记。虽然他很坚强,但在学习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因为他看不见,所以常常要付出比别人多很多的努力。有时候,课文很长,他凭耳朵听根本就记不住先生讲的内容,只好学古人用结绳记事。

他还喜欢上了诗歌,因为诗歌中所描绘的意境,他不用眼睛也能体味到。经过不懈努力,唐汝洵终于成为了明朝著名的学者和诗人。

4、顾炎武是明末清初的大学者,他学识渊博,在经学、史学、音韵以及诗文诸学上,都有较深的造诣,是当之无愧的一大名儒。顾炎武从小就勤奋学习,对待学问非常认真。长大后,每当外出旅行时,他都用马或骡子驮着沉甸甸的书,真正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在游历中,顾炎武还非常重视第一手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如果他走到某地,发现那里的地理、风俗等情况与自己以往知道的不同,就会打开相关的书本进行核对、校正。顾炎武就这样手不释卷,刻苦攻读,终于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顾炎武凭着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在众多学术领域成就非凡,开启了一代朴实学风。

5、路温舒是西汉时人。他幼年时家里非常贫穷,靠放羊为生。他很有志向,虽然买不起书,但经常从别人那里借书来看。

可借阅的书总是要归还的,路温舒常想:要是能有一册书带在身边,一边放羊一边读书,那该多好啊。有一天,路温舒去放羊,偶然发现蒲草的叶子很宽。

他灵机一动,心想:蒲草的叶子这么宽,要是把它们编成席子,这样不就可以在上面写字、抄书了吗?于是,路温舒趁着放羊的时候割草、编席,然后再把借来的书抄在编好的席上。

通过这种方法,他积累了很多知识,最终成为西汉有名的法官。

二、名人名言

01、从来没有人为了读书而读书,只有在书中读自己,在书中发现自己,或检查自己。——罗曼·罗兰

02、要是童年的日子能重新回来,那我一定不再浪费光阴,我要把每分每秒都用来读书。——泰戈尔

03、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叶圣陶

04、我读书总是以少为贵,从不贪多。不怕读得少,只怕记不牢。——徐特立

05、读书要玩味。——程颢

06、读书可以培养一个完人,谈话可以训练一个敏捷的人,而写作则可造就一个准确的人。——培根

07、一种纯粹靠读书学来的真理,与我们的关系,就像假肢、假牙、蜡鼻子甚或人工植皮。而由独立思考获得的真理就如我们天生的四肢:只有它们才属于我们。——叔本华

08、自得读书乐,不邀为善名。——王永彬

09、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10、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

11、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2、她应该增进知识。对安托瓦内特来说,的确到了认真读书的时候了。一天两小时不算太多,这会使她机灵些,让她在一天二十四个时的其余二十二小时中更有头脑。——茨威格

13、自家慢诩便便腹,开卷方知未读书。——张月楼

14、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

15、读书名人名言: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9楼:匿名用户

宋濂的读书经历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代重臣,被称为“开国文臣

10楼:陈天行

囊萤映雪

《晋书·车胤传》:“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释译:晋朝车胤恭谨勤苦,学习不知疲倦。学问渊博,通晓许多门知识。由于家里穷,不能经常弄到油点灯,夏天他就用白绢袋装几十只萤火虫来照亮读书,一直读到天亮。

清张英《渊鉴类涵》卷二0二:“孙康家贫,无油,尝映雪读书”。《尚友录》卷四:

“孙康,晋京兆人,性敏好学,家贫无油,于冬月尝映雪读书。”是说:晋朝人孙康家里穷,无油点灯,曾经在下雪天的夜晚用雪光照着读书。

后用以比喻刻苦勤学。《初学记》卷二引《宋齐语》也载此事。

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

手不释卷

光武(刘秀》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释义 “卷”指书。手中的书不肯放下来,比喻抓紧时间勤学,或看 书入了迷。

故事 三国时代,东吴有一员大将名叫吕蒙字子明。年青时,家 境贫困,无法读书。从军后,虽作战骁勇,常立战功,却苦于缺少文 化,不能把战例经验总结写下来。

有一天,吴主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一员大将,掌权管事,更 应该好好地读一些书,增加自己的才干。”

吕蒙一听主公要他学习,便为难地推托说:”军队里的事情又多 又杂,都要我亲自过问,恐怕挤不出时间来读书啊!”

孙权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 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吕蒙问:“可我不知道应该去读哪些书?”

孙权听了,微笑着说:“你可以先读些《孙子》、《六韬》等兵法书, 再读些《左传)、《史记》等历史书,这些书对于以后带兵打仗很有好 处。”

停了停,孙权又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 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你们 年轻人更应该勉励自己多读点书。”

吕蒙听了孙权的话,回去便开始读书学习,并坚持不懈。

出处《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

凿壁借光

西汉时有一位著名的经学家名叫匡衡,关于他凿壁偷光读书的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为佳话。

史书记载,匡衡自小家境贫寒。白天,他靠砍柴割草,换点粮食度日;晚上,他想读书,可是没有钱买油灯。他看到邻居家灯火明亮,就在墙上动手凿个洞,引一点微弱的亮光。

每天晚上,他就靠这点儿亮光如饥似渴、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后来,为了能读到更多的书,他甚至愿意给一位家中藏书丰富的人做奴仆而不计报酬,目的只有一个——希望读到更多的书。

11楼:匿名用户

典型事例:

苏秦头悬梁锥刺股,六国封相。

12楼:wo天向上

毛泽东读史书,引以为戒,开创新中国。

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看那个例子。

书读万卷其义自见。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高尔基。

暂时想不起来了,

想起来的话我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