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政的概念是如何理解的,如何正确理解财政的概念

2020-11-25 16:45:16 字数 5874 阅读 2756

1楼:亲亲思密达

国家为主体,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在中国,对财政这一范畴有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由国家分配价值所产生的分配关系,这种价值分配,在国家产生前属于生产领域的财务分配,在国家产生后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分配关系,它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在当今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概念当然有所延伸和发展。如果简略地概括财政的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从实际工作来看,财政是指国家(或**)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的职能。

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也可以理解为,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但这里的“分配”应理解为广义的分配,既包括生产要素的分配,也包括个人收入的分配。

应当指出,简略的定义,并非科学的研究方法,难免有以篇概全之弊。还应指出,说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收支活动,是就财政一般而言。但任何社会和国家的财政活动,都体现**与其他经济主体以及各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而这种利益关系在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国家则具有不同的性质,这是不同社会和不同国家的财政的特殊性。

完整的财政概念,应是财政一般和财政特殊的统一。

财政是一种国家或**的经济行为

财政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从起源上考察,财政是伴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人类社会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出现私有财产,社会**为阶级才产生了国家。

国家一旦产生,就必须从社会分配中占有一部分国民收入来维持国家机构的存在并保证实现其职能,于是才产生财政这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对财政与国家的关系都有明确的论证:“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随着文明时代的向前进展,甚至捐税也不够了,国家就发行期票,借债,即发行公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195页。

“赋税是**机器的经济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32页。被恩格斯誉为创建了财政学的亚当·斯密所著〈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其中专门论述财政问题的第五篇冠之以“论君主或国家的收入”的标题,另一本被誉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约翰·穆勒所著〈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其中专门论述财政问题的第五篇的标题是“**的影响”。财政首先是作为经济范畴加以研究的,所以财政学是一门经济学科,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但是,经济与政治本来就是不可分的,而财政这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它与政治的关系更为紧密,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财政是一种国家(或**)的经济行为,财政学则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政治经济学。综观当今西方国家的财政学,也都是十分重视财政与国家或**的关系,甚至将财政学等同于“**经济学”或“公共部门经济学”,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将**经济活动视为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一个特殊的经济领域加强研究力度,特别是从政治角度研究**经济活动的特殊规律性,从而协调**与市场的关系,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财政是**经济行为和财政是国家经济行为两种说法的含义是一致的,说财政是**经济行为,并不意味着忽视财政法制化和立法监督。特别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和企业、居民共同构成市场的经济实体,在分析**与市场关系时,说财政是**的经济行为,对表达财政的含义则更为明确。

如何正确理解财政的概念

2楼:xhj北极星以北

财政是**的“理财之政”。“财政”一词,二层含义:

从实际意义来讲,是指国家(或**)的一个经济部门,即财政部门,它是国家(或**)的一个综合性部门,通过其收支活动筹集和供给经费和资金,保证实现国家(或**)的职能。

从经济学的意义来理解,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财政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一种以国家为主体的经济行为,是**集中一部分国民收入用于满足公共需要的收支活动,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经济稳定和发展的目标。财政学是研究“财政”的学说,它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楼:水木春城

财政,有财才有政,财政是**服务,围绕真党委**中心开展工作,围绕着财政的4项基本职能开展工作。

财政的含义是什么

4楼:匿名用户

财政是国家为主体,为了实现国家职能的需要,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国家与各有关方面之间的分配关系。财政包括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两个部分。在中国,对财政这一范畴有不同的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财政是由国家分配价值所产生的分配关系,这种价值分配,在国家产生前属于生产领域的财务分配,在国家产生后属于国家财政分配;第二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对剩余产品进行分配而产生的分配关系,它不是随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而是随着剩余产品的产生而产生的;第三种观点认为,财政是为满足社会共同需要而形成的社会集中化的分配关系。

5楼:匿名用户

财政即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 所谓财政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弥补市场的不足,以国家为主体对部分社会总产品进行分配和资源配置。

6楼:匿名用户

是一种分配关系,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

对财政三大职能的理解

7楼:星空下的小鸡

财政的三大职能:

1.资源配置职能

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是指在**的介入和干预下,财政通过自身的收支活动为**提供公共产品给予财力保障,引导资源有效和合理利用,弥补市场的失灵和缺陷,最终实现全社会的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职能。

2.收入分配职能

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就是财政通过收入再分配机制,重新调整由市场决定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格局,达到社会认可的“公平”和“正义”的分配状态的职能。

3.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

财政的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就是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适当的政策组合,以实现国民经济中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并求得稳定增长的职能。

再加点分啊~

对财政的概念是如何理解的?

8楼:天j堂

此次**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扩大内需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方针,同时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从一定意义上说,我国短期性的积极财政政策正在向中长期的战略性财政政策转变,因此充分把握这种转变十分重要。

一 财政行为已成为扩大内需战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扩大内需的政策体系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从1998年增发1000亿国债和加大对社会基础设施的财政投资力度起,其变化一是从一般地增加财政负债与加大财政支出转向运用货币手段与降低财政发债成本相结合,例如连续降息。二是从非区别化地刺激消费转向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相结合,例如开征利息税。

三是从单纯地鼓励人们增加开支转向与促进收入增长相结合,例如为公职人员加薪和提高城镇低收入居民生活费标准。四是从简单地增加**投资转向利用财政资金带动民间投资、从强化基础设施投资转向与结构调整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密切结合,例如财政技改贴息。五是在强调扩大内需的同时加强对出口的扶持,例如提高多种产品的出口退税率。

六是在鼓励居民消费升级的同时调动存量资源、以存量流动带动增量扩张,例如发展消费信贷以及降低住房交易的税费。七是把调整消费观念与改善社会经济预期、提供社会安全保障密切结合起来,例如**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等。这些政策几乎都有**经济行为参与其中,都需要财政体系的支持。

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扩大内需与财政政策是紧密相关的。扩大内需要长期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长期坚持。长期坚持就需要有新的政策措施。

迄今在政策研究领域为人们广泛关注的个人所得税调整、生产型增值税改为消费型增值税、农业税改革等实际上都与扩大内需密切相关。可以预见的是通过税赋增减来调整多方面社会经济关系将成为财政政策参与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方向。

二 财政政策已延伸到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领域

**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扩大内需要同经济结构的调整密切结合起来。实际上我国的财政政策从1999年起就已经延伸到了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领域。从该年开始实施的企业技术改造财政贴息政策就明显具有这样一种性质。

供给领域的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是产业政策的传统作用范围。产业政策从来属于中长期政策,因为产业主体技术与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通常是不可能在一两年的短期过程中完成的。技改贴息政策正是通过“四两拨千斤”财政资金运用方式,使财政政策与产业政策密切结合的一项政策。

从目前趋势看,这项政策在2002年不仅仍要实行,而且实施的力度不减。

当前我国面临的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加入世界**组织后相当多的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经济运行中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仍是结构性矛盾。从普遍情况看,我国的产业落后说到底是技术手段落后。“十五”计划也指出,我国所要进行的结构调整将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全面优化的调整。

加快产业技术设备更新显然已经成为新战略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而短期调控介入产业升级,可以说这是我国财政政策运用中的一个创造,是“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一基本思路的具体政策体现。持续了四年的技改贴息政策已经成为我国中长期战略措施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三 财政手段正在成为化解改革成本的基本措施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经济发展对改革的依赖程度很大。人们共识,扩大内需以及实现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当前调整地方、企业以及个人等多方面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关键是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是化解改革成本。

从目前的趋势看,在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积极”的含义将更多地体现于合理承担改革成本上。

在我国目前的改革进程中,迫切需要化解的改革成本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过程中的个人账户“空账”问题,二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市场化过程中原有体制遗留下来的巨额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三是国有经济有进有退的战略性调整中国有资产的账面**与市场**无法衔接的问题。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改善社会经济预期、化解经济运行风险、实现产权流动以及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良性运行的关键。

社保**的“空账”问题是一个体制性的遗留问题。早在1999年,**就已经明确地指出,要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国有资产变现、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开拓社会保障新的筹资渠道,充实社会保障**。2001年,**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已经在实践层面上。

尽管由于措施不完善,前期**国有股遇到了较大的市场阻力,但从长远看,这一改革是不可能回避的。在2002年的改革进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有更多的财政手段创新来化解这一重大改革成本。

在前期“国企三年脱困”的过程中,化解银行不良资产、剥离企业债务负担的“债转股”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截至目前,滞留在国有商业银行下属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手中“债转股”形成的股权仍达1.4万亿元,仍未找到顺畅的产权流动通道。

妨碍这一改革发展的关键障碍在于,在银行、阶段性持股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新的产权投资主体之间缺少一个改革代价的承担者。从一段时间来的政策研究思路看,通过一定方式,例如发行可转换债券等,由财政承担起这个代价恐不可避免。

当前,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改革已经走到了产权市场化的阶段。中国加入世界**组织后的最大挑战不在于产品市场的竞争,而在于产权市场的竞争。资本市场上**国有股份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也是要解决国有股全流通问题。

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国有资产能不能卖的认识已经趋于统一。人们已有基本共识,国有产权的市场化流动是“抓大放小”和调整国有经济战略布局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但随之而来的难题是国有资产的账面**与市场**无法衔接问题,即产权市场化过程中的国有资产定价问题。

实践已经证明,国有资产转让**不能低于账面净资产的要求很难为市场所接受。应当明确的一个认识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是就国有资产的整体而言的;在产权的市场交易过程中,单笔交易**高于或低于净资产都是合理的,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在这改革进程中,我们还需要在财政理论与实践上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

当然,我国财政政策的战略职能并非仅仅体现在上述四个方面。从广义上说,在调整区域间发展不平衡过程中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推进城市化与完成工业化补课任务中的财政性基础设施投资、为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石油战略储备、为调整竞争秩序而采取的财政援助下的资本退出政策等都具有明显的战略意义。

如何正确理解“创新”的概念,怎样理解创新这个概念?

1楼 匿名用户 什么是创新?简单的说就是利用已存在的自然资源或社会要素创造新的矛盾共同体的人类行为,或者可以认为是对旧有的一切所进行的替代 覆盖。 创新是以新思维 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 第二,创造新的东西 第三,改变。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

怎样正确理解物种的概念,高中生物当中如何理解物种的概念?

1楼 123剑 物种,简称 种 是生物分类学研究的基本单元与核心。它是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 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 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mayr1982年对物种进行了重新定义他认为物种是由居群组成的生殖单元和其它单元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在自然界占据一定的生态位。 物种是生物...

如何正确理解建设生态海绵城市的概念和意义

1楼 靓固 《海绵城市 lid 的内涵 途径与展望》中对 海绵城市 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 弹性 ,下雨时吸水 蓄水 渗水 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 并加以利用。 建设海绵城市,统筹发挥自然生态功能和人工干预功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