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十二公民》中哪些细节让你印象深刻

2020-11-25 15:28:15 字数 4732 阅读 6721

1楼:匿名用户

1、讨论开始之前,的哥说“学校真不是东西,好好的孩子这么折腾”“学什么西法,西法不一定适应中国”(大意)。

2、第一次投票,只有8号投无罪,北京男站起来说“看到没,这就是中国人!中国人不抱团儿”;不记名投票有一张无罪票,也是北京男瞪大眼睛说“谁呀,我就像知道这哥们是谁!”

3、小卖部老板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时拿眼镜男举例,他认为这是在奉承眼镜男,没想到撞到了枪口上。

4、的哥质问8号:“你是谁呀,你是他亲戚还是什么人,你凭什么质问我们?”

5、的哥:“十几秒,几十秒,没必要那么精确!”

电影《十二公民》中有哪些精彩的地方,又有哪些存在

2楼:ai百

拙薄的套搬

文/梦里诗书

如若没有《十二怒汉》的珠玉在前,那么《十二公民》确是一部值得盛赞的电影,但这种假定是并不存在的,改编不等同于套搬,一味的临摹与仿效,却难有任何独出机杼的已见,比之原版那用言谈构筑的魅力,电影显得是如此拙薄。

《十二怒汉》的经典在于无论沧海桑田,他所体现司法需有的严谨与生命的尊崇,都能给每一位观众以至诚的感动,完美的蓝本实则注定了套般与他的《十二公民》不可能碌碌无为,即便是改编后有以那无比牵强模拟法庭的开头与主旋律回归乏善的结尾,电影对原版小心翼翼的临摹,连人物性格背景甚至座次和一个角色带不带帽子皆有以高还原度的吻合,对这部作品的称道绝非源于该片有多么好,而是惊诧于原版的魅力即便是时隔近六十载,依旧能如此契合我们的时代。

站在巨人之肩应当仰望天空,而不是俯瞰过往,《十二公民》并非《十二怒汉》的首次改编,日本于91年改编的《12个温柔的日本人》虽难比原版,但营造了真正属于自已的故事核心,而俄罗斯于07年对原版的改编将战争、种族、人性三者皆巧融于原有的剧情架构,锻造了更为深刻的剧情纵深,回看《十二公民》做了些什么?除了一再的复刻原版剧情思路,便就是想着怎么把这个根本难以在中国上演的故事生搬硬套于原有的蓝本,而所谓的将此片能接到中国的地气恰是该片另一大败笔所在。

消解对嫌疑人身份的歧视,原版用曾生活于贫民窟里的5号陪审员给予了反证,而俄版里犹太陪审员与高加索陪审员以自已的智慧将种族与地域差化于无形,但《十二公民》里对于河南地域性的过度讥嘲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笑料,反证河南人不差的例证,仅是透过几位陪审员一口河南腔简单粗暴的回语和提出这一话题陪审员的自我醒悟,实则电影在潜意识里很有可能会影响观众更加加深对地域化的成见,另一点地产老板与学生间真爱营造的笑料,不仅是无关剧情内容的累赘,此虽无错但更确是不应值得如此炫耀提倡的价值观念。

一次引经据典的套般,一群中国的实力派演员,却终拍不出一场真正能属于中国自已的《十二怒汉》,可无以否认电影至少还是有以原版形貌,经典是《十二怒汉》的,拙薄是《十二公民》的。

如何解析电影《十二公民》?

3楼:ai洛丽亚

我们普通人,很少有机会直接参与案件评审,尤其是一场关于弑父的**案。

一所政法大学里,有一群家长,他们讨论的结果可能就是判决的依据,一句话就能判处嫌疑人死刑。

这是一场特殊的评审。因为学生进行《英美法》补考,他们的家长被邀请为法律评审员。学生现场答辩、案件重组、证人证词、推理逻辑,然后家长要在虚拟评审讨论会上,一个小时内达成一致。

在所有人眼中,家长们的讨论,只是一个形式,一场表演。因为结论显而易见,所有证据都指向嫌疑人杀害了自己的亲生父亲。表演却要求真实合理,更需要大家同仇敌忾,一个小时结束后,大家走出教室,学生补考合格,皆大欢喜。

然而,故事如果皆大欢喜,电影就不那么好看了。冲突和暴力、血腥与欲望是戏剧的核心,人性的阴暗面才是戏剧的源泉。

《十二公民》里12位家长,11人投有罪,1人投无罪。

有人就不高兴了。这么明显的证据,这么有力的指控,你凭什么说这个富二代无罪?更何况,这不是一场真正的陪审讨论,这是模拟,模拟懂吗?

就是我们最后投成什么结果,都不会对案件评审造成任何影响。

然而,8号陪审员依然在哂笑、嘲讽、不屑中举起了右手“我还是认为无罪。”

这一回,大家都不高兴了。你是在玩儿吗?这么多人陪着你一个人玩儿?

我们大家的时间有多宝贵,你知道吗?要玩你一个人玩,我们还有事,没你这么闲。赶紧把投票的事情搞定,孩子们还在外面等着呢……

但8号陪审员却说:“我不是说他无罪,我只是觉得事情太绝对反而不真实。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世上哪有这么绝对的事情呢?

就算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不是他杀人,那我们就必须坐下来讨论清楚,而不是敷衍。”

剩下的11人,有的人开始思考他的话,有的人转过头,有的人试图打断他的话,还有一个人沉默着,接着,他提议再投一次票,如果仍然是11人投有罪,那他则不再耽误大家时间。

这一次,却有人站在了他这一边,最后一票“无罪”。

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说的有道理。我们现在是在讨论一个**案,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是嫌疑人是无辜的,而大家如果轻易地就投了有罪,嫌疑人可能就因此被枪毙。

万一,他是无罪的了?

除了8号,剩下的11人可能就是间接杀害一个无辜嫌疑人的**,也是导致真正的**逍遥法外的始作俑者。

大家都觉得自己的时间宝贵,想都没想就投了有罪,甚至希望赶紧结束这场无聊的讨论,回家收租或者约会。

可能除了8号,从来没有人真正思考过,那些所谓亲耳听到、亲眼看到的证据是不是有问题,也从来没有人真正思考过,嫌疑人在杀人后为什么不逃走,反而在家里等着警察上来抓人。

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为生活而奔波、为子女而忧愁,唯独不会为了一个陌生人的生死而担忧。

柴米油盐酱醋茶已经足够让人闹心了,你一个所有人都认为该死的嫌疑人就不要再来折腾了。

这是11个人内心的想法,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此时以不同的社会身份完成了整齐划一的高度一致,因为他的生死,除了影响孩子们的考试答辩成绩,与他们毫无关系。

真理是什么?重要吗?

看到这一幕,不知道你有没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网上一有什么新闻,总有人不分青红皂白、案情结果就开始指责当事人;明星一有感情问题,就有粉丝跳出来指责对方不负责任。

不管真相如何,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只要跟自己没有关系,说破天都无关紧要。对生命个体的尊重,对法律精神的尊重,在此刻化为乌有。

1个人对11个人,巧舌如簧也抵不过11张嘴一张一翕。双方都无法说服对方的时候,重组案情成了必然选择。

从凶器上的个人编码到**一模一样的弹簧刀;

从老人言之凿凿的证词到破洞百出的逻辑;

从亲眼目睹杀人过程到近视眼鼻翼两边的凹陷;

案情在一步步推理过程中一点点变得清晰可辩,老人可能为了得到重视而撒谎,女人可能将模棱两可变成坚决肯定,最重要的是,嫌疑人不可能杀人之后再返回现场等待被抓。

此时,再次投票,变成了11:1。

唯独3号陪审员,从头到尾坚信8号陪审员的揣测、分析和意图。他焦躁、无理、武断甚至蛮横,不认可这个结论,始终认为儿子有弑父的动机就是罪大恶极,就要判处死刑。

原来,他的儿子青春期叛逆出走,父子俩5年没见,深深的心结藏在心中,他坚信的不是嫌疑人,而是对自己儿子的愧疚、思念、悔恨的复杂情感。

当12个人走出残破的体育教室时,大家的人生观和价值判断也发生了根本变化。

最后,4号陪审员说:“向真理低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我想这是电影的点睛之笔。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偏狭和执拗,唯独不明白法律是为了保护无辜而制定。

何冰饰演的8号陪审员,在大家散去之后,回到废旧的体育教室,拿起他落在椅子上的证件“检察官”。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幸运,他是一名检察官,以一人之力说服11人,让大家相信嫌疑人的无辜;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幸运,这是一群未来进入司法系统学生们的家长,他们向真理低头;

这一刻,突然觉得好幸运,我看到这一部电影,看到了司法公正的曙光。

我们需要这样一部电影,来叫醒沉睡的人们,当法律大义和个人私心出现矛盾之时,坚守正义亦是坚守内心的道德底线。

4楼:手机用户

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考虑,

电影《十二公民》中出现那些“标签化”现象

5楼:匿名用户

电影改编于1957年的经典美国电影《十二怒汉》,故事的情节很简单,某大学法学院期末考试安排了一场学生家长的模拟法庭,12个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人聚在一起充当陪审员,围绕社会上沸沸扬扬的“富二代弑父”案激烈辩论,来决定被告的“生死”。12名陪审员必须达成一致,才能结束审判。故事开篇,11人投票认定“富二代”有罪,所有人证物证都指向这一结果,只有一位陪审员投了无罪票。

在互相说服的过程中,所有的线索都被逐一讨论,疑点出现,每个人背后的故事也浮出水面……

说实话,《十二怒汉》被翻拍过多次,珠玉在前,并不好翻拍,更何况中国并没有陪审团制度。但《十二公民》算得上是一次成功的本土化翻拍,换个角度说,通过这部电影,我们看到的是个微缩的中国社会:人人都浮躁,人人都在忙,忙着赚钱,忙着填满欲望;人人都在抱怨,抱怨外地人,抱怨环境,抱怨有钱人,抱怨一切;每个人都不幸福,每个人都有创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病。

如果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觉得这部电影最大的贡献在于指出了我们社会上的一种标签化,人人都被异化,成为一个个符号、标签、数字,而不再是一个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整个电影,除了八号先生最后的工作证上出现了名字,其他人都没有名字,全是符号、数字、标签:1号先生,富二代,河南人,小保安,干爹……我们都失了自己,将灵魂卖给了金钱与魔鬼。

符号与标签反映出来的则是我们对人简单粗暴的划分:富二代都是无责任心、娇生惯养、任性无教养的;搞房地产的都是为富不仁,拉关系走门路的资本家;河南人就是低素质的代名词;干爹就是一个暧昧的词语……正是在这种标签化的引导下,对于富二代弑父案,不管是网络、电视等大众传媒,还是来参加虚拟法庭的家长们,都在心中认定富二代就是有罪的。甚至是法学院的学生,即便是富二代的辩护律师也是在做有罪辩护,而不是无罪辩护,在他们的心目中,所谓富二代就是这样的人,就是能干出这样的事情,这个标签就牢牢地贴在他们的额头上,就是他们的红字。

它与个体究竟是怎样的人无关,只与身份标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