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怎样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

2020-11-25 13:17:20 字数 5639 阅读 7700

1楼:匿名用户

习惯,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的。好的习惯会让我们受益终身,坏的习惯如果不及时纠正,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所以,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小学教学大纲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在这里着重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习惯.

行成于思,毁于随。伟大的发明家牛顿说:“我一直在想、想、想 …… ”可见,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是多么重要。

从小养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整个一生都是非常有益的。勤于观察思考是创造的良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习惯。因此,,培养学生勤思、善思、敢思的习惯就尤为重要。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习惯的。

一 、对生活的思考:

俗话道: “ 处处留心皆学问,慧眼岂不识真金? ” 发明大王爱迪生成功的一个主要的因素,就在于他勤于思考,对日常所见所闻都思考。

比如,大树怎样生长,做面包放发酵粉为什么冒气泡等。他脑子里经常出现一些奇妙的想法。对这些想法,他都进行思考、探索,所以他成了最 “ 多产 ” 的发明家。

这些都告诉人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处处留心观察,引起思考。在那些天天被人碰到却又熟视无睹的普遍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失为一种发明创造。

1 、“ 旧事新看 ” 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箴言。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物,对这些东西人们向来毫不在意,更谈不上去思考生疑,殊不知,这种想当然的态度使大多数人白白失去了创造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新眼光去看待凡人小事,要打破常规的禁锢,从平凡之中见新奇。

对学生的新发现、新感受,哪怕只是细微的与众不同也要表扬鼓励,学生们往往会获得令人惊喜的收获。

2 、养成遇事多问的习惯。看一个事物或一种现象,不管它是初次接触的,还是司空见惯的,都不妨问一下 “ 为什么 ” ,刨根究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养成 “ 每事问 ” 的习惯。教师鼓励学生遇事多思多问,渐渐的学生们会用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中发现新的意义。

社会生活生动丰富,日新月异,是创造之源。教师要善于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身边的社会 “ 万花筒 ” ,让他们真切地感受生活,善于思考生活。从生活中学会思考。

二 对书本的思考

爱因斯坦说过: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学习方法成为科学家的。因为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掌握,那么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才能提高,所以在课堂上应对学生进行适宜的指导:

1 、教师经常指导思考的方法。注意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思考的好习惯。

2 、教师鼓励学生多思。经常组织一些讨论活动,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勤思、善思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时擦出的思想火花,要大加表扬,并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激发创新思维。

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

3 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喜欢作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幻想。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性,鼓励他们勇于向权威挑战,提出怀疑,促其勤于思考,对他们提出的问题,不管教师会不会回答,都要保护他们敢于质疑勤于思考的积极性,要给予热情的表扬和鼓励。这样,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平时注重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勤于思考的勇气和精神,所以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提问。对权威不盲目崇拜,有独立思考,自辟蹊径,不断开拓的勇气,才会有创新。

教是为了不教,就是指不仅要学生学会(即掌握知识),而且要会学,即掌握思考方法,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使教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结论的教学,而且是思维活动过程的教学。

如何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好习惯(新),学生行为习惯的

2楼:匿名用户

1.呵护学生思维的火种

在课堂教学中要经常组织一些讨论活动,提高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勤思、善思的习惯。当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擦出的思想火花,要大加表扬,并积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在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个人的见解,不要过早、过快的打扰学生的思路。

一般情况下,学生想出比较新颖独特的解题思路,大多是在整个思考过程的后半段时间内形成的,如果教师过早的作出评价,往往会挫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思维的进一步拓展。因此要建立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尊重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哪怕他说的完全没有道理,教师也要耐心听完,给予指导。如果学生的意见是正确的,教师应该采纳并给予鼓励,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信心,从而以更积极地态度去思考问题。

2.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既不是自发的,也不是靠教师下达指令就能激发的。

问题才是思维的动力,只有提出了恰当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因为疑问能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这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对孩子发问,为什么这样做?

你是怎么想的?他说的对不对?你有没有什么问题要问?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一课,先让学生想求圆柱杯子中水体积的方法,学生很容易想到了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求水的体积。问题一变"如果是圆柱形铁块的体积,怎么求",学生一脸茫然,开始在脑海中快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引入课题,**新知,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快速地调动起来。

3.课堂上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大多数老师上课时,总是喜欢按照课前预设的教学计划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总是喜欢牵着学生走,总是什么都放不下,缺少给学生自己思考和相互交流的时间。即使留了一些时间,学生的思维还没打开,就匆匆开始讲解,学生还处在麻木的状态。常此以往,学生就丧失了独立思维的能力,也懒得去思考,静等着老师现成的答案。

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不要急着给他答案,启发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去运用学过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才会得到不断提高。在教学中,真正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思考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去消化,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的吸收知识和运用知识,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能够放飞思维,张扬个性,逐步养成动脑的习惯。

4.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4.1注重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不仅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也反映了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特点,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当学生感到自己需要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的时候,思维才被启动,问题意识越强烈,思维才越活跃、越深刻。在引入新知时,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如:教师看着羊被拴着吃草的演示图问学生:"看着这幅图你想提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为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单纯地欣赏**到擦出思维的火花,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争相提出:羊走一圈有多长?羊最多能吃到多少草?

羊能吃到草的最大面积是多少?等等,虽然这节课无法一一解决这些问题,但学生通过积极思考自己提出的问题,思维处于最佳状态,学起来兴味盎然,感觉特别亲切。

4.2在动手操作中勤于思考。动手操作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发现知识、掌握技巧的过程,而且是他们充分思考、智慧碰撞、认识升华的过程。

在每次操作活动前,都要引导学生先去猜测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思考要达到什么目的。在操作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引发学生反思操作结果,分析操作成败的原因、寻找不同操作成果的幕后故事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分析,让学生不断总结操作经验,发现更为丰富的知识,引发更有价值的深层次思考。

操作的真正目的,不在于操作本身,而在于借助操作,逐步构建知识,发现规律,形成新的思维与认识。

4.3在合作交流中善于思考。在小组合作交流前应注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在小组合作交流合作中,如果一遇上问题就让学生讨论交流,势必会使学习水平中下等的学生失去自己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少数的学优生独占了思考的权利。在小组交流中,引导学生对同学提出的观点进行思考,是不是正确,为什么这样说,让学生在真实思考和交流与合作的体验中构建知识,增长智慧。同时,要注意不能用老师的思维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学生只有经过认真思考,才能整理出问题的思路,再用语言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巴尔扎克说: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正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当学生在课堂上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才会逐步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综合性,才会更好、更快地理解消化新知,才能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怎样培养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习惯

3楼:匿名用户

培养学生勇于提问的习惯

我们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即学会提问。这就要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学生: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疑难问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一、把好预习关,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

在预习阅读中进行自我提问,是一种高效的阅读,它可以使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听课的效率,如果能反复训练也回提高阅读能力。考虑到绝大多数学生由于形成了老师讲什么,自己就听什么的被动学习的习惯,拿到一篇文章却提不出来问题,这样下去只能养成学生思维的惰性。于是在每篇课文新课之前,我都会布置学生一个作业:

阅读课文后从“题目、字、词、句、篇”五个方面提出疑问。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一个字一个词的好处,发现作者写作技巧的特色,感受篇章结构的前后关联。虽然一开始学生作业中的问题五花八门,并未问到点上,但是长此以往,也是养成了善于发问的习惯。

二、把好上课关,创造在问中感受成功喜悦的机会

学生提出的问题,正是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果教师的教学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学,定会事半功倍。它是创造的起点,没有这种问题意识,就没有创造性。

在每次预习作业后,我都会认真批阅学生的自主作业,并且适当地在上课时抛出学生预习时存在的,期待能够通过全班的力量解决疑问。另外,在备课中我也关注到了从1、找题眼。2、抓中心词句。

3、揭矛盾。4、比好坏。5、抓感兴趣的部分。

这几个方面设计教学,从而引导学生激烈的讨论。

三、把好课后关,鼓励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

传统的教学是把问题在课堂上弄懂,走出课堂没有问题了。其实,这是片面的教学观。其实问题的解决并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不能满足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个问题的答案,而是在获得结论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地提出新的问题,带着新问题走出课堂,并想办法解决。

在给一堂课下结束语时,有意识的给学生留下“言尽而意无穷”的意境,让学生去思考、去幻想。如学习《烟台的还》一文时,做了如下结尾:“今天,我们如临其境,观赏了风景独特的烟台的海,我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并积累了好些语句,那作者为什么要说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

实践证明:只要启发得当,学生是能够抓住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的,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比教师主观设计大大小小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等待老师传授知识,消除学生学习上的依赖心理,使学生成为主动探索者,养成爱动脑的习惯,把学习的潜力充分发掘出来。

让学生“靠自己的能力”去学习,自觉学习,进而才能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