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物候现象的来临有哪几个因素,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30

2020-11-25 12:13:33 字数 6009 阅读 5122

1楼:邂逅

四个因素

纬度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首先就是纬度(南北的差异),就是说,在不同的纬度上,物候来临的迟早是不同的。例如,越往北桃花开得就越迟,候鸟来得也越晚。

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不仅有南北的差异,而且因季节、月份的不同而异。

例如中国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洲的东部,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冬冷夏热,气候变化极为剧烈。在冬季南北温度相差悬殊,但到夏季又相差无几。从广东南海沿海直到北纬26度的福州、赣州一带,南北相差五个纬度,春初物候如桃始花相差50天之多,即每一纬度竟相差达10天。

在这地区以北,情形比较复杂。如长江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北京和南京相差六个纬度强;在阳历三四月间桃李盛花期,前后竟相差19天。但到四五月间柳絮飞、洋槐花开时,南京和北京物候相差只有9天而已。

长江黄河大平原上的物候差异尚且不能简单地按纬度计算出来,至于丘陵、山岳地带物候的差异自必更为复杂。

经度东西的差异,也就是说经度的不同,是影响物候现象的第二个因素。东西的差异,在欧洲主要决定于气候的大陆性强弱不同。凡是大陆性强的地方,冬季严寒而夏季酷暑(中国温带地区就是如此)。

反之,大陆性弱(即海洋性气候地区),则冬季既不太冷,夏季也不太热。在欧洲如德国,从西到东,离海渐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所以德国同一纬度的地带,春初东面比西面冷,而到夏季就形成东面比西面热。

中国全国具有大陆性气候,加以天山、昆仑山、秦岭自西向东横亘于中部,因此地形气候与北美、西欧大不相同。天山、昆仑山高耸于西部,在东部则秦岭山脉由西向东渐次降低。到东经116度以东,除了个别山岭如大别山、黄山之外,都是起伏不平的丘陵区。

所以冬春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潮,可以挟其余威长驱直入,侵扰长江以南的地区。这对物候有很大影响。除了寒潮,风暴影响物候也是常有的事。

中国西南、西北的同一区域的地形高下可以相差很大,物候随地形转移,经度的影响就变为次要的了。

一般说来,在同纬度上,经度和高度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可能起很大作用。例如在北纬30度左右,稻麦两熟区在岷江流域只能种到2000米的高度;向西至大渡河流域可种到2200米的高度;更向西至金沙江流域则可种至2500米的高度。

海拔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但到了秋季,如乔木的落叶等现象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在研究这一因素时,也应该考虑到会有例外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在天气晴朗的空中,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在一定高度上,气温不但不比低处低,反而更高。这叫逆温层。

这一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尤其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中国华北和西北一带,不但秋季逆温层极为普遍,而且远比欧洲的高而厚,常可高达1000米。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而不合适,就是这个道理。

古今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就是说古代和现代,物候的迟早是不同的。利用历史上的物候记录能否证明这一点呢?

西洋最长久的实测物候记录是英国马绍姆家族祖孙五世在190年的时间里对诺尔福克地方的物候记录。这长年记录已在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学报上得到详细分析,并与该会各地所记录的物候作了比较。著者马加莱从七种乔木春初抽青的物候记录得出如下结论:

物候是周期性波动的,其平均周期为12.2年;物候的迟早与太阳黑子周期有关……近12年来,北京春季的物候也似乎有周期性的起伏。物候最迟是在1956~1957年,而1957年正是太阳中黑子最多年。

根据英国马绍姆家族所记录的长期物候,我们可以把18世纪和20世纪物候的迟早作一比较。如以1741~1750年十年平均和1921~193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与始花的日期相比较,则后者比前者早9天。换言之,20世纪的30年代比18世纪中叶,英国南部的春天要提前9天。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30

2楼:天涯芳草菩提树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纬度。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

小朋友读书要认真哦!很简单的。

3楼:匿名用户

纬度(南北)差异,经度(东西)差异,高下差异,古今差异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楼:女人的故事

1.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5楼:

二、理解句子的意思,回答下列问题。

本题目的是揣摩本文两个重要句子的含义。

1.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

(“次第”是什么意思?请用它造一个句子。)次第,一个接一个。造句略。

2.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

(这三个例子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那里,起着预报农时的作用。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几个因素?它们的顺序能否颠倒

6楼:闪亮登场

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四个:分别为纬度的差异、经度的差异、高下的差异以及古今的差异四个因素的影响大小不等.是按照由大到小、由主到次,依次排列的.另外,前三个都是空间因素,后一个是时间因素.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7楼:匿名用户

当天气发生变化的时候,地面上的一切东西,包括动物、植物等,都要感受它变化的影响。因此,这种因天气变化而发生的动植物的特殊生活现象,假如出现在我们人类对天气变化的感觉以前,就可帮助我们预先知道天气的未来变化。

* 蚂蚁迁居,天将雨。(河北正定、邢台)

* 蚂蚁垒窝,要涨大水。(广东)

* 蚂蚁筑防道,准有大雨到。(广东)

* 瓮穿裙,大雨淋。(山东临淄)

* 水缸和石柱出汗,天有雨。(广东)

* 盐缸还潮,阴雨难逃。(浙江义乌)

缸穿裙,是空中水汽太多而凝在缸壁上的现象。山戴帽,是锋面气旋里低云淹没到山顶的现象。云层移近山地,由于地形抬升作用,云层往往把山顶盖住。

蛇过道的原因和蚁搬家相同,都是因为空气湿重和混浊的影响,不得不“外出”。

* 蚯蚓上路,出门有雨落。(广东)

* 蚯蚓拦路,不满三天雨就到。(广东)

由于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呼吸是依靠**进行的。土壤中的氧先溶解在**表面的黏液里,然后渗进**,再渗进毛细血管。当土壤过于潮湿,土壤中的空气减少,会影响蚯蚓的正常“呼吸”。

所以,在将要下雨时或雨后,常看到蚯蚓爬出地面。

* 早出蚂蚱,涝出鱼,都说蚂蚱是鱼子。(河北沧县)

蚂蚱即蝗虫,它的卵生在泥土中,天旱地干,就容易系殖起来。鱼卵生在水里,大水对于鱼的生长适宜。当土壤过于潮湿,土壤中的空气减少,会影响蚯蚓的正常“呼吸”。

所以,在将要下雨时或雨后,常看到蚯蚓爬出地面。

* 旱出蚂蚱,涝出鱼,都说蚂蚱是鱼子。(河北沧县)

蚂蚱即蝗虫,它的卵生在泥土中,天旱地干,就容易繁殖起来。色卵生在水里,大水对于鱼的生长适宜。

* 蜻蜓低飞,不是风就是雨。(浙江义乌)

下雨之前,空气湿度大,苍蝇、蚊子等小虫的翅膀沾上了水分,增加了重量而不能高飞,而蜻蜓为了捕捉这些小虫,也掠地低飞盘旋。

* 燕低飞,定下雨。(河北)

下雨之前,高空风大,搅动激烈,所以燕子只能低飞。另外,下雨之前,昆虫飞不高,所以追捕昆虫的燕雀为了得到食物,就要跟着低飞。

* 鸡回笼早,天气晴好;鸡回笼迟,大雨将至。(广东)

家鸡性喜干燥,雨前水汽浓重,鸡笼里特别湿闷,所以它不愿意早进笼去。

* 蜘蛛添丝天放晴。(浙江义乌、江苏无锡)

蜘蛛是靠结网捕捉小飞虫为生,它对空气湿度的反应特别灵敏。阴天,空气湿重,蜘蛛网易受潮,粘性比较差,很难捕捉到小虫。到了天气转好的时候,空气湿度逐渐减小,蜘蛛才开始活动,忙忙碌碌添丝结网,以备捕捉小飞虫之用。

8楼:匿名用户

.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大自然的语言》中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9楼:少陵五老

不能,1、从主要到次要。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

2、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第六自然段一个设问句“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引出,接下来用“首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10楼:鄙视

逻辑顺序(由主要到次要)

(我才学完哦,采纳我吧)

四季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

11楼:易书科技

首先就是纬度(南北的差异),就是说,在不同的纬度上,物候来临的迟早是不同的。例如,越往北桃花开得就越迟,候鸟来得也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不仅有南北的差异,而且因季节、月份的不同而异。

例如我国地处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冬冷夏热,气候变化极为剧烈。在冬季南北温度相差悬殊,但到夏季又相差无几。从广东南海沿海直到北纬26度的福州、赣州一带,南北相差5个纬度,春初物候如桃始花相差50天之多,即每一纬度竟相差达10天。

在这地区以北,情形比较复杂。如长江黄河下游平原地区,北京和南京相差6个纬度;在阳历三四月间桃李盛花期,前后竟相差19天。但到四五月间柳絮飞、洋槐花开时,南京和北京物候相差只有9天而已。

长江黄河大平原上的物候差异尚且不能简单地按纬度计算出来,至于丘陵、山岳地带物候的差异自必更为复杂。

东西的差异,也就是说经度的不同,是影响物候现象的第二个因素。东西的差异,在欧洲主要决定于气候的大陆性强弱不同。凡是大陆性强的地方,冬季严寒而夏季酷暑(我国温带地区就是如此)。

反之,大陆性弱(即海洋性气候地区),则冬季既不太冷,夏季也不太热。在欧洲如德国,从西到东,离海渐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所以德国同一纬度的地带,春初东面比西面冷,而到夏季就形成东面比西面热。

我国全国具有大陆性气候,加以天山、昆仑山、秦岭自西向东横亘于中部,因此地形气候与北美、西欧大不相同。天山、昆仑山高耸于西部,在东部则秦岭山脉由西向东渐次降低。到东经116度以东,除了个别山岭如大别山、黄山之外,都是起伏不平的丘陵区。

所以冬春从西伯利亚南下的寒潮,可以挟其余威长驱直入,侵扰长江以南的地区。这对物候有很大影响。除了寒潮,风暴影响物候也是常有的事。

我国西南、西北的同一区域的地形高下可以相差很大,物候随地形转移,经度的影响就变为次要的了。

一般说来,在同纬度上,经度和高度对我国的农业生产可能起很大作用。例如在北纬30度左右,稻麦两熟区在岷江流域只能种到2000米的高度;向西至大渡河流域可种到2200米的高度;更向西至金沙江流域则可种至2500米的高度。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但到了秋季,如乔木的落叶等现象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在研究这一因素时,也应该考虑到会有例外的情况。

例如秋冬之交,在天气晴朗的空中,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在一定高度上,气温不但不比低处低,反而更高。这叫逆温层。

这一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尤其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我国华北和西北一带,不但秋季逆温层极为普遍,而且远比欧洲的高而厚,常可高达1000米。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而不合适,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个因素是古今的差异。就是说古代和现代,物候的迟早是不同的。利用历史上的物候记录能否证明这一点呢?

西洋最长久的实测物候记录是英国马绍姆家族祖孙五世在190年的时间里对诺尔福克地方的物候记录。这长年记录已在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学报上得到详细分析,并与该会各地所记录的物候作了比较。著者马加莱从7种乔木春初抽青的物候记录得出如下结论:

物候是周期性波动的,其平均周期为12.2年;物候的迟早与太阳黑子周期有关……近12年来,北京春季的物候也似乎有周期性的起伏。物候最迟是在1956~1957年,而1957年正是太阳中黑子最多年。

根据英国马绍姆家族所记录的长期物候,我们可以把18世纪和20世纪物候的迟早作一比较。如以1741~1750年10年平均和1921~1930年10年平均的春初7种乔木抽青与始花的日期相比较,则后者比前者早9天。换言之,20世纪的30年代比18世纪中叶,英国南部的春天要提前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