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作文:中国教育改革,更待何时

2020-11-25 09:32:56 字数 5598 阅读 5241

1楼:小周子

一个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大国;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一个经济实力非常雄厚的大国。居然教育如此落后,我苦笑,我茫然,我发自内心的呼喊:‘中国的教育落后了,中国的教育需要创新!

值得欣慰的是中国早已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这很不错,中国的每个城市都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学校,无论是大学,中学,还是小学。甚至幼儿园,这一切的一切都很不错,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会因此而感到自豪。但是在每个人生的关键之时,是否又做好了呢?

好的教育能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但中考;高考有时也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例如每年中考,高考不知有多少人拼命学习,拼命努力,为了人生能够更加辉煌,付出了所有精力。

也许,一部分人能够在自己拼搏之后看到成就,看到希望,看到未来。但另一些人呢?他们同样是那样的努力,那样的顽强拼搏,那样的奋发向上,付出的并不比成功的人少啊,但一次考试失误,让他们终生后悔,有的甚至流尽了眼泪。

但又不得不面对现实,那种滋味,让他们心都碎了,多么的后悔当初没有细心,当时的头脑没有清醒!!!许多地方中考成绩优异可以上好高中,与更强的朋友互相竞争,鼓励。交往,学到更好的品格更多的知识。

然而当你失误了呢?有些有钱的人可以给**上好高中,用那一张张纸去填满自己还差得分数,但是贫困一点的家庭呢?他们就真的能够支付那高昂的费用吗?

不能,就只能上差的高中,那里面‘垃圾’遍地都是,酒鬼烟鬼非常多。古人虽说:‘是金子**都会发光’但也说过: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啊虽然他们都有道理,但贫困生中自制力差的人才,就这样白白浪费了啊。这只是对于中考,高考更是如此当然那就不一定能够用钱去‘填’了!

对于此现象,我个人认为:中国的教育需要创新,需要更多地投资在创新教育方面,而不是创办学校方面,建造那么多的学校用处不大,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拥有一座创新的学校一定会胜过造十做学校,当然也同时不能忽视创办学校。中考应创新,高考更应创新,我认为中考高考都应该三次左右,取平均分或其他,或许那样更公平吧!

唉!大概因为我只是一个初中毕业生,思想范围有限,想的太少,太窄,没有考虑到其他因素,但我的的确确认为中国的教育需要创新。我坚信创新教育就是创造财富,就是创造中国美好的未来。

中国教育制度何时改革

2楼:匿名用户

感觉现在的学生大多是为了分数而读书,负担真的很大

3楼:后奥其如曼

中国嘛,是应试式教学.这在短时间内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外国的教学注重实践中国的教学注重记忆.都是书面上的一些东西毕竟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不能只从教育制度者这方面看要考虑我们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之类的很多因素我们老师也说过,你高考完了,你就可以把我说过的话都忘掉.

可是,你现在还到那个时候也许教育制度会改革但却不是现在.与其埋怨压力大不如适应,培养兴趣

中国传统的教育机制肯定会改,但是有个过程,一下子改掉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科学的。只要国家认识到,就会慢慢改善,中国国情和西方国家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盲目媚外,要有包容之心,相信会慢慢变好的。十二五,十三五,两个五年应该差不多了。

4楼:home一生有你

其实中国教育在慢慢转变,现在实行新高考政策就是很好的证明。的确,目前的状况确实令人堪忧,我都不知道我的高三是怎么熬过来的,归根结底还是中国每年的考生太多了,如果每年全国只有五万人参加高考,我想高考**应该会取消,中小学12年绝对是轻松的,大学直接申请不用考了。

5楼:一颗少女心

中国出来记忆力你什么都不需要

6楼:查明哀佳

中国要发展,方方面都需要改革,还有许多“重中之重”、“基本国策”要兼顾。相比之下,教育改革似乎就可急可缓了。

当然,对学子们来说,等不起呀!眼下唯一的办法:发奋读书。

7楼:真的好难丶

中国教育的问题是多方面的问题,不能之归结为老师的问题。

钱学森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可见,中国崛起太慢的根本原因主要在教育。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国家崛起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中国教育界广泛存在的问题,比如说,应试教育、填鸭式教学法、学术腐败、**抄袭等。

大学的教育方法、教学理念

大学普遍重课本知识讲解,忽略实际技能传授、特别是忽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实际上许多大学教师根本不知道怎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大学基本都是学生把课上听的、课本上写的知识背会了,考试考过去了,就行了。

大学的管理者

大学也存在着不了解教育的外行人当大学校长的情况。

比如说,很多大学都喜欢在形象工程建设上投入大手笔,建高档校园餐厅、高档运动场馆,有的连宿舍都盖五星级的。

而教育质量、人才的培养上面至于应该怎么提高,没有几个人知道,至于培养学术领域的大师级人才,他们就更不知道了。

大学的办学理念

大学普遍存在没有自己的定位,教学同质化。大学应该实行学术上百家争鸣,

本应该各有自己的特色和专长。如果大学都基本一个样子,教学方法一样、培养方式一样、课程科目一样、教科书一样,

那也不可能有造就出创新型人才和各领域领军人才。

基础教育的问题

中学的教育方法

中学基本都是应试教育模式,死记硬背的填鸭式教育法。学生总是背、背、背,拿着课本背上面的东西,

然后就是考、考、考,把把背会的东西背着写出来就行了。

中学的办学思路

应试教育体制,以考试分数论英雄,学校也只能以升学率作为唯一评价的标准。所以学校也只能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

忽略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创新能力、品德修养。

升学体制

这个升学制度,“百万学生一考一刀切,一卷说了算”,所有的学校间都只为同一个目的,都陷入了“考、考、考”的恶性竞争态势,

学生们几乎天天晨起晚归,昼习夜读,终日做题海,埋头故纸堆,

负担繁重不堪。

学生们的综合能力素质的、个性特长、情趣爱好在现行应试模式

下根本是无法培养起来的。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杰出创新型人才是需要多年的培养,并且在比较好的环境和氛围中成长。

基础教育如果是这样那就很不利于创新人才,杰出顶尖人才的培养。

后续是,教育部搞了一个珠峰计划,就是在大学挑选一些考试成绩好的学生,送入国家重点大学学习。

但是问题是这只是表面肤浅的解决问题,而问题的实质还没有任何改变。

要想培养出当今时代的杰出人才,必须要从破解应试教育弊症开始,再搞活大学教育,让教育家办学,激发创新,有活力的学术氛围。

新中国教育改革从哪年开始?

8楼:你瞅啥

新中国教育改革是在1949年开始的。

教育改革就是教育现状所发生的任何有意义的转变”。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包括各级各类教育。各级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即使是“以人为本”,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要求。

婴幼儿与少儿,基础教育与职业教育,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都各有不同规律。

9楼:___耐撕

中国教育改革分教育体制改革和教学方式改革等多个方面。19世纪末,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进西学,推广新式学校。清**迫于形势压力,对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1901年,刘坤一与张之洞联衔上凑提出“兴学育才”、改学制、变科举、立学堂,仿日本学制。1902年8月15日,清廷颁布管学大臣张百熙主持拟定《钦定学堂章程》,称为壬寅学制。由于该学制制定仓促,公布后遭到诸多批评,因而未能实施。

1904年1月13日,清廷颁布张百熙等人重新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为中国第一个由****颁布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法定近代学制系统,标志着近代新式教育制度的确立。1905年9月2日,清廷下诏宣布自次年起,科举制度废止。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

1909年,地方科举考试停止以后,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亦正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转变,为后来风起云涌的辛亥革命和国家建设培养造就了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宝贵人才。此后,新式教育在中国各地得到迅速发展。

10楼:水天10问

新中国的教育改革可以分为几段:1949年确立了全国教育工作的总方针,1977年教育事业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春天,1985年中共**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颁布。

11楼:匿名用户

在建国以来的50多年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8次重大改革,历次改革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全面考察这8次课程改革,将对当前的课程改革和今后的改革有所助益。

一、建国以来课程改革历程

8次课程改革依据什么标准加以阶段划分,每个阶段该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学者们并没有很好地加以讨论。每次改革都在其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改革,也在这三大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据此,笔者以历史环境的变迁和重大教育政策的转变为依据进行阶段的划分,并对每个阶段的课程计划、标准与教材的变革进行厘定。

(一)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这一方针具体规定了教育改革的步骤和方向,对这一时期的课程母锲鸬搅酥苯拥闹傅甲饔茫

中国教育体制到底应该如何改革

12楼:羊儿要吃肉咩咩

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即不能向西方发达国家照抄照搬,也不能墨守陈规,小打小闹,脱离中国的实际而应付差事,走走形式而已。

近两年,中国素质教育的口号喊的很响,但收效甚微,其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现行的教育太死板,学生死抠书本,缺乏灵活性。

其主要问题是:高考试题出的太死,太偏,初、高中的知识学的太宽,有特长的学生不能充分发挥其特长,因为考大学分数线不够,你再有特长也不管用。所以,就放弃了特长,学一些与考大学有关而自己并不愿意学的全方位课程去应付高考,其结果是高考落榜,特长也没有发挥出来,培养了很多只拿到了文凭而没有能力的废材。

要想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学制和教学内容必须改革,高考的制度必须彻底改革。

一是学制必须缩短。取消小学到初中的界线,改为初级文化学校,学制为7年。高中改为高级文化学校。

初级文化学校是公民必须接受的最普通教育,学杂费国家给予全免。从初级文化学校升到高级文化学校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高级文化学校学制为3年。

大专和本科的学制可以不变。

二是教学内容必须压缩。现行小学到初中由9年完成的课程压缩到7年,在全国统一初级学校的教材。学习课程的面可以广些,但内容必须简明扼要,抓住重点。

有一些课程可以编些诗句、顺口溜,学完能记住,能会用。学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常用知识,书本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初级文化学校毕业后,在社会上能把学到的知识很好地与实践结合起来,能了解社会上的一般常识,能够在社会上生存。

高级文化学校学制可以不变,仍设为3年。按人才的特长分为几类,分类并进。可在从初级学校报考高级学校时实施分类报考。

比如全面类、美术类、文学类、天文类、历史类、地理类、生物类、科研类、外语类、数学类、声乐类等。课程安排以专业为主,专业课程占90%,辅助课程占10%。全面类基本按以前高中的课程安排不便。

真正把有专业特长的人才挖掘出来,不埋没人才。高级文化学校毕业后可以按专业报考大专或本科,经过3年高级文化学校和4-5年专科或本科的培养,毕业后可以直接进入工作岗位独立工作,不需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