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分一些物体时

2020-11-25 08:24:44 字数 5922 阅读 6636

1楼:叶声纽

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在( 平)分一些物体时有剩余,计算法则是,余数要比除数小.

请采纳,谢谢.

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楼:新野旁观者

在有余数的除法里,被除数

与除数,商和余数之间的关系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例1:7÷2=3……1,被除数7=3×2+1。

例2:6÷3=2……0,被除数6=2×3+0。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数学里,0也叫余数,余数是0。

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题意,灵活处理(),有些题中余数不够一份(),有些题中余数不够

3楼:匿名用户

应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理解题意,灵活处理余数。有些题中的余数不够一份,不能算作一份;有些题中余数虽不够一份,但也应算作一份。

如何让学生感知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4楼:博学好学

用生活中的实例就可以了。

比如把7个草莓每2个摆一盘,摆一摆。

1. 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2. 现在你还会摆吗?互相说一说你打算怎样做。

3. 这1个草莓怎么不摆了?

4. 能把你的想法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7÷2=3(盘)……1(个)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什么小

5楼:宝宝

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余数要比(被除数)小。

分析:主要考察余数的意义。

有余数的除法怎样教学

6楼:匿名用户

并会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3,积累观察,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应用意识、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试商的方法;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态度和习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2、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操作、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建立自信心,结合具体实例,掌握计算方法、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益处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

内容包括有余数除法的认识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教学难点。 2、讨论,学会与人合作、交流:

1、抽象,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态度、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学过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以及一次实践活动,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有余数的实际意义。让学生经历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教学理念: 1

100道有余数的二年级除法题

7楼:匿名用户

32÷9= 4÷3= 6÷4= 8÷3= 14÷3=

22÷3= 22÷3= 22÷5= 32÷5= 32÷5=

4÷3= 8÷3= 12÷5= 16÷3= 9÷2=

10÷6= 12÷7= 14÷8= 16÷8= 13÷3=

21÷4= 22÷4= 25÷4= 34÷4= 17÷5=

16÷3= 27÷2= 36÷5= 45÷7= 36÷7=

17÷5= 10÷7= 12÷7= 12÷7= 18÷7=

40÷6= 48÷9= 56÷6= 64÷9= 5÷2=

45÷8= 54÷8= 63÷8= 32÷9= 15÷4=

8÷3= 16÷3= 24÷5= 32÷5= 9÷5=

7÷2= 14÷5= 21÷6= 28÷5= 27÷5=

54÷7= 63÷8= 72÷7= 31÷7= 30÷8=

25÷6= 30÷7= 35÷7= 40÷7= 42÷8=

4÷3= 8÷3= 12÷4= 16÷3= 13÷2=

45÷7= 54÷8= 63÷8= 22÷5= 9÷2=

8÷5= 16÷5= 24÷5= 32÷5= 40÷7=

18÷5= 27÷5= 36÷8= 45÷6= 56÷7=

12÷5= 12÷7= 5÷2= 54÷8= 48÷9=

7÷5= 36÷5= 6÷5= 21÷5= 42÷8= 36÷7= 8÷7= 6÷5= 54÷7= 12÷7=

9÷7= 6÷5= 12÷8= 8÷3= 64÷9=

40÷9= 12÷8= 7÷5= 54÷7= 48÷5=

21÷6= 33÷5= 6÷4= 63÷8= 16÷7=

36÷7= 15÷7= 24÷7= 9÷7= 8÷7=

56÷9= 24÷7= 12÷7= 54÷7= 32÷9=

9÷2= 36÷7= 5÷2= 48÷7= 12÷5=

22÷4= 21÷5= 63÷8= 42÷9= 31÷5=

24÷3= 40÷7= 43÷6= 50÷9= 54÷8=

52÷7= 36÷7= 18÷4= 26÷5= 27÷5=

17÷2= 25÷6= 30÷4= 28÷6= 65÷7=

36÷5= 29÷9= 19÷2= 35÷8= 24÷9=

一、填空题:

1.除法算式13÷2=6… …1中13是( ),2是( ),6是( ),1是( )。

2.在□÷7中,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最小是( )。

3.49里面最多有( )个9,余数是( )。

4.在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时,( )要比( )小。

5.在一个余数是8的除法算式中,除数最小是( )。

6.8的5倍里最多有( )个9。

7.□里最大能填几?

□×4<37 8×□<70 54>8×□

□×6<39 9×□<65 48>5×□

8.在有余数的除法中,被除数=( )。

9.□÷8=5… …△,当△最大时,□应该是( )。

10.19根小棒可以摆( )个正方形,还剩( )根。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面画“○”,错的画“●”)

1.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不能比除数大。 ( )

2.49除以8,商5余9。 ( )

3.48÷7和60÷9的商相同,余数也相同。 ( )

4.妈妈将一些糖果平均分给8个小朋友,每人分到9块,还剩9块。 ( )

5.一只35元的玩具熊可以换7辆8元的小汽车。 ( )

三、直接写答案:

21÷6=__……__ 19÷4=__……__ 67÷9=__……__

38÷5=__……__ 52÷7=__……__ 71÷8=__……__

17÷2=__……__ 43÷9=__……__ 25÷3=__……__

四、计算下列各题:(每行的最后1题要验算)

27÷9= 60÷7= 58÷8= 496+317=

70÷9= 29÷5= 34÷6= 618-239=

五、列式计算:

1.被除数是57,除数是7,商几余几?

2.39里面有几个6,还余几?

3.除数是9,被除数是62,商是几?余数是几?

六、开放题:

( )÷9=8……( )

要使余数最小,被除数是( )。算式:

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是( )。算式:

七、找规律

1.2、4、( )、8、( )、( )、14、16

2.1、5、9、13、( )、( )、25

3.1、4、7、( )、( )、16、( )

4.用 36米长的绳子,做8条彩带,每条长( )米。剩( )米。

八、用数学:

1.曾老师在布置教室,把36条彩带挂在教室,每几条一组?可供选择的方案如下所示:

(1)每3条一组 (2)每4条一组 (3)每5条一组 (4)每6条一组

(5)每7条一组 (6)每8条一组 (7)每9条一组

正好分完的方案:_______还有剩余的方案:________

你还知道的正好分完方案有:_______。

2.食堂买来40袋面粉。如果每天吃6袋,可以吃几天?还剩几袋?如果每天吃7袋呢?

3.小刚买来20条金鱼,送给小明4条,剩下多少条金鱼?小刚把剩下的平均放在3个鱼缸,每个鱼缸放多少条金鱼?还剩多少条?

4.一本书共86页,小丽看了30页,剩余的每天看7页,还需要看几天?

5.__________,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几张,还剩几张?(补充条件,并解答出来)

6.有32本书,最少拿出几本后就可以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