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读后感

2020-11-25 06:42:26 字数 5804 阅读 2827

1楼:匿名用户

读后感是议论性较强的读书笔记,要用切身体会,实践经验和生动的事例来阐明从“读”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读后感中既要写“读”,又要写“感”,既要叙述,又必须说理.叙述是议论的基础,议论又是叙述的深化,二者必须结合.

读后感以“感”为主.要适当地引用原文,当然引用不能太多,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在表现方法上,可用夹叙夹议的写法,议论时应重于分析说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简洁.

在结构上,一般在开头概括式提示“读”,从中引出“感”,在着重抒写感受后,结尾又回扣“读”.

写读后感一般应做到三点:

1、要读懂原文的内容.“读后感”,顾名思义,就是先读后感.因此,读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读,抓住了原文的重要内容,才会写出自己的真实体会.

2、写自己体会最深刻的部分.一篇文章叙述的内容很多,要抓住文章中你自己体会最深的内容来写.体会不深,感想不丰富,读后感就写不成功.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读后感

2楼:爵帝骑士

世界银行《东亚经济发展报告(2006)》提出了“中等收入陷阱”(middlein***etrap)的概念,基本涵义是指:即鲜有中等收入的经济体成功地跻身为高收入国家,这些国家往往陷入了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既无法在工资方面与低收入国家竞争,又无法在尖端技术研制方面与富裕国家竞争。

新兴市场国家突破人均gdp1000美元的“贫困陷阱”后,很快会奔向1000美元至3000美元的“起飞阶段”;但到人均gdp3000美元附近,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自身体制与机制的更新进入临界,很多发展中国家在这一阶段由于经济发展自身矛盾难以克服,发展战略失误或受外部冲击,经济增长回落或长期停滞,陷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阶段。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4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

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巴西、阿根廷、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国际上公认的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但就比较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仅有日本和韩国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的转换。

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972年接近3000美元,到1984年突破1万美元。韩国1987年超过3000美元,1995年达到了11469美元。从中等收入国家跨入高收入国家,日本花了大约12年时间,韩国则用了8年。

拉美地区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则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典型代表。一些国家收入水平长期停滞不前,如菲律宾 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671美元,2006年仍停留在1123美元,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人均收入基本没有太大变化。

还有一些国家收入水平虽然在提高,但始终难以缩小与高收入国家的鸿沟,如马来西亚198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812美元,到2008年仅达到8209美元。阿根廷则在1964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超过1000美元,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升到了8000多美元,但2002年又下降到2000多美元,而后又回升到2008年的8236美元。拉美地区还有许多类似的国家,虽然经过了二三十年的努力,几经反复,但一直没能跨过1万美元的门槛。

“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毋庸置疑,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风险已逼近“中等收入陷阱”。虽然在官方数据上中国还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很大程度是**主导的铁公机与房地产构成,如今这两个推动机已临近崩溃。当支撑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消耗一空,人口红利逼近零点,中国拿什么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邓聿文先生在《全面改革的可能性及政改限度》中提出中国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几个方面,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其中,经济领域的改革重点有三:

一是打破垄断,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

二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对应;

三是加强金融体系建设,解决金融体系开放不够与金融创新不足同时并存的问题。 社会领域的改革重点有四:

一是完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二是放权于社会,加快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三是废除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破除阶层流动障碍;

四是强化社会参与。

**的改革重点有二:

一是限权和放权,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的管制,将**垄断的权力下放给社会,让人们自我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有限**;

二是大力反腐,力争在反腐败上有制度突破。而上述改革要深入,都会触及到政治改革。

事实上,发展经济仅仅是治标,政治转型才是治本。发展中国家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就在于实现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

因此,推进公平正义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前提。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感受最深的、最不满的,是公平正义受到了破坏。而在一个公平正义不能得到维护的社会中,每个群体的人生活得都不舒服。因此,重建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社会当前最急迫的问题。

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的改革,必须实现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将政治社会生活纳入法治轨道,破除权贵资本主义,建立利益表达、施加压力和社会博弈机制,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组织的发育,促进公民权利平等。

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如果不启动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改革,社会将会积累更大的风险和危机,这对新领导的权威建立非常不利。

要知道,当前国民已不再满足于“面包时代”,能否让每个国民过得有尊严、活得踏实,对执政者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个足以名垂千古的机会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3楼:简女郎

成功跨越中等

收入陷阱难上加难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长期停留在中等收入区间,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先后达到中等收入发展水平,但真正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而进入高收入行列的不多,正因如此才把这个区间称为“陷阱”。其中拉美国家的情况最为突出,大多数国家长时间滞留其中,如阿根廷已熬了半个世纪,拉美大国中只有巴西有希望再经过几年努力跨越陷阱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在东亚,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先有日本后有“四小龙”,马来西亚本来比较有条件实现跨越,但至今仍在陷阱里挣扎,还有泰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后发展速度就下来了。

未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者教训多

从那些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看,主要是靠积极的升级政策和良好的体制。具体表现为采取积极的产业升级政策,大力推动技术和管理体系创新,以创新来推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不断升级;重视对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利用,不断改进管理,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形成支持经济增长和社会变革的包容性机制等。从那些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不能自拔的国家和地区的教训看,主要是没有形成推动改革创新的政策,经济缺乏改进升级的动力和支持;还有的是因为**对市场的直接干预过多,市场缺乏活力;此外发展缺乏包容性,导致收入差距过大,引起社会内部的**也是重要教训。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综合进步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实际上是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提升和跨越问题。一般说经济增长需要从依靠劳动、资本投入拉动向依靠技术、创新拉动转变,即生产要素效率提升的过程,也是实现收入由低到中再到高的过程。根据研究,导致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最主要因素是生产要素效率不升反降,而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长期停滞在依靠劳动、资本投入的阶段上。

若从更宏阔视角分析,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转变的问题,不仅涉及经济且包括社会、政治甚至文化等诸多方面。因此,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综合进步,包括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性、保护生态环境、形成良好的治理制度等。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才能圆中国梦

我国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尽管很多人对此持乐**法,但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要成功实现跨越,一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加快实现经济增长由依靠劳动和资本投入拉动,向依靠技术和创新拉动转变;二须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加快向绿色经济、节能经济结构转变;三须建立经济社会发展的包容机制,提高经济发展成果社会共享度。要抓住今后十几年的发展机遇期实现中国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关键一步。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转方式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关键是发挥好**的主导作用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的要求,处理好**与市场、与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推动财政从经济建设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简政放权以调动市场主体创新和发展的积极性,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推进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及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以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充分发挥金融优化配置资源的作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等。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4楼:匿名用户

中等收入陷阱

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总收入把世界各国分成四组,即低收入国家(低于975美元)、中等偏下收入国家(976至3855美元)、中等偏上收入国家(3856至11905美元)和高收入国家(高于11906美元)。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277美元,迈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

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其特征主要是: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十个方面的特征,包括经济增长回落或停滞、民主乱象、贫富分化、腐败多发、过度城市化、社会公共服务短缺、就业困难、社会动荡、信仰缺失、金融体系脆弱等。

毋庸置疑,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风险已逼近“中等收入陷阱”。虽然在官方数据上中国还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增长很大程度是**主导的铁公机与房地产构成,如今这两个推动机已临近崩溃。当支撑经济发展的土地资源消耗一空,人口红利逼近零点,中国拿什么来支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邓聿文先生在《全面改革的可能性及政改限度》中提出中国必须进行全面改革包括经济、社会、**和政治几个方面,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其中,经济领域的改革重点有三:

一是打破垄断,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

二是建立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地方**的事权和财权对应;

三是加强金融体系建设,解决金融体系开放不够与金融创新不足同时并存的问题。 社会领域的改革重点有四:

一是完善收入分配体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二是放权于社会,加快社会组织的建设与发展; 三是废除户籍制度,完善社会保障,破除阶层流动障碍;

四是强化社会参与。

**的改革重点有二:

一是限权和放权,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的管制,将**垄断的权力下放给社会,让人们自我组织起来,建立一个有限**;

二是大力反腐,力争在反腐败上有制度突破。而上述改革要深入,都会触及到政治改革。

事实上,发展经济仅仅是治标,政治转型才是治本。发展中国家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就在于实现公共治理模式的转型。

因此,推进公平正义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首要前提。

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感受最深的、最不满的,是公平正义受到了破坏。而在一个公平正义不能得到维护的社会中,每个群体的人生活得都不舒服。因此,重建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社会当前最急迫的问题。

以公平正义为取向的改革,必须实现对公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将政治社会生活纳入法治轨道,破除权贵资本主义,建立利益表达、施加压力和社会博弈机制,促进公民意识和社会组织的发育,促进公民权利平等。

改革已是箭在弦上,如果不启动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改革,社会将会积累更大的风险和危机,这对新领导的权威建立非常不利。

要知道,当前国民已不再满足于“面包时代”,能否让每个国民过得有尊严、活得踏实,对执政者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但同时也是个足以名垂千古的机会

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什么是"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1楼 蓝拓爱女 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原因是,资本 技术和市场全无,比如拉美,美国制造业流向全球,这时的拉美,投资是别人的,赚钱了,也不自己投资 技术是别人,自己不开发 市场是别人的,也就是出口美国,自己不培养。 后来拉美工资 ,制造业投资转向亚洲,拉美什么也没有留下,中等收入陷阱就这样出现了。 在亚洲...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人生应如何完成

1楼 疯狂的王老板 《此生未完成》读后感 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郑才华我们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活着的意义。 《此生未完成》是复旦青年讲师于娟在确诊患乳腺癌后,用生命写下的病中日记。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于娟放下了生死,放下了名利权情,赤裸裸的去反思和写作。沉淀了浮躁,剥离了伪装,远离了喧嚣,放下了执着之...

怎么写讲学习方法的书的读后感,怎样写(如何学习的观后感

1楼 不想写作业 先把这本书的大纲看看,就是每一个板块里面讲了那些东西,找到你需要的部分,从书里摘抄好的方法,然后总结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最后写下目标。你也可以按着前预习,课堂听讲 如何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如何做好课堂笔记, ,课后复习 课堂笔记补充,错题本整理的五个步骤,做提前先复习课本,睡前过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