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带诏的衣带诏案真相,何为衣带诏,衣带诏事件是怎样暴露的,吉太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020-11-24 20:21:54 字数 5279 阅读 6074

1楼:仔爱鬼

东汉末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于许。参与护送汉献帝东归的安集将军董承在政权分配问题上与曹操产生了矛盾。董承后来官拜车骑将军,又是皇帝董贵人的父亲。

建安四年(199),董承对外宣称(《三国志》说“辞受”,《资治通鉴》说“称受”,都是指自称接受)接受汉献帝衣带中密诏,要诛杀曹操,又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议郎吴硕等同谋。刘备一开始没有参与,后来曹操与之煮酒论英雄,刘备方才与董承同谋。后来,刘备逃离许都。

董承对王子服说:“郭汜当年有数百人,但曾击败李傕几万人,就看足下与我是否同心了!昔日吕不韦有子楚之后得以富贵,现在我和足下也是这样。

”王子服连忙推辞:“我惊恐而不敢当,而且兵力不足。”董承回答说:

“如果事情成功,就能得到曹操雄厚的兵力,还不满足吗?”王子服又问:“在京师有办事的人吗?

”董承答道:“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都是我的心腹。”双方定下密谋。

建安五年(200),董承阴谋败露,同谋者均被正法。

很多人把董承事件当作是汉献帝与曹操关系恶化的一个标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就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我们来看一看史书记载。

《三国志·先主传》说:“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很多人会误解为汉献帝下密诏给董承,实则不然,因为“辞”是宣称的意思(《资治通鉴》改为“称受”,意思更明确)。

这就是说董承自己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的密诏,那么董承自己说的,可信吗? 所以说《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而袁宏的《后汉纪》直接表示否定,连衣带诏这三个字都没出现。

范晔《后汉书》倒是持肯定态度。《后汉书·董卓传》说:“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

” 《后汉书》成书过晚,在史学价值上不能与《三国志》相比,比较抹黑曹操。董承是牛辅(董卓女婿)的余孽,是西凉系军阀,怎么会是公忠体国的人呢?另外,在曹操迎奉天子初期,他与汉献帝关系不错,皇帝怎么会让董承杀曹操呢?

这只不过是曹操与董承的矛盾而已。

何为衣带诏,衣带诏事件是怎样暴露的,吉太医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楼:1483948383恐

汉献帝时,曹操擅权,将篡夺帝位,献帝将秘密诏书缝在衣带里,托国舅董承带出宫外,这就是“衣带诏”的由来。董承病,和太医吉平密谋,董承家奴向操告密。吉平在给曹医头风时准备下毒,被早有准备的曹操识破,操监禁董承、王子服等。

曹操搜出了带诏并义状,整个事件失败。 吉平遭严刑拷打,宁死不屈,撞阶而死。

军师联盟汉献帝衣带诏是什么?历史上有衣带诏事件吗

3楼:大汉帝国祭酒

有 衣带诏

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献帝时,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

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曹操。建安五年(200)正月,事败被诛。

正史中所记载的衣带诏

听语音《后汉书献帝纪》

《后汉书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一]绍败走。

《三国志武帝纪》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四年)十二月,公军官渡。袁术自败於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

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灵要之。会术病死。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於公曰:

“刘备不可纵。”公悔,追之不及。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

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

《三国志先主传》

《三国志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

何为“衣带诏”,“衣带诏”事件

4楼:龙之腾必潜乃翔

[yī dài zhào]

衣带诏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献帝时,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

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曹操。建安五年(200)正月,事败被诛。

正史中所记载的衣带诏

《后汉书献帝纪》

《后汉书献帝纪》:五年春正月,车骑将军董承、偏将军王服、越骑校尉种辑受密诏诛曹操,事泄。壬午,曹操杀董承等,夷三族。……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一]绍败走。

《三国志武帝纪》

《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四年)十二月,公军官渡。袁术自败於陈,稍困,袁谭自青州遣迎之。

术欲从下邳北过,公遣刘备、灵要之。会术病死。程昱、郭嘉闻公遣备,言於公曰:

“刘备不可纵。”公悔,追之不及。备之未东也,阴与董承等谋反,至下邳,遂杀徐州刺史车胄,举兵屯沛。

遣刘岱、王忠击之,不克。五年春正月,董承等谋泄,皆伏诛。公将自东征备……

《三国志先主传》

《三国志先主传》: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先主未发。

是时曹公从容谓先主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

”先主方食,失匕箸,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同谋。会见使,未发。事觉,承等皆伏诛。

先主据下邳。灵等还,先主乃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而身还小沛。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初,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帝衣带中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操从容谓备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备方食,失匕箸,值天雷震,备因曰:“圣人云:

‘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遂与承及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同谋。会操遣备与朱灵邀袁术,程昱、郭嘉、董昭皆谏曰:

“备不可遣也!”操悔,追之,不及。术既南走,朱灵等还。

备遂杀徐州刺史车胄,留关羽守下邳,行太守事,身还小沛。东海贼昌及郡县多叛操为备。备众数万人,遣使与袁绍连兵。

操遣司空长史沛国刘岱、中郎将扶风王忠击之,不克。备谓岱等曰:“使汝百人来,无如我何;曹公自来,未可知耳!

” 孝献皇帝戊建安五年春正月,董承谋泄;壬子,曹操杀承及王服、种辑,皆夷三族。操欲自讨刘备……

《后汉书董卓列传》

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承遂与刘备同谋,未发,会备出征,承更与偏将军王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结谋。事泄,承、服、辑、硕皆为操所诛。

衣带诏案真相

东汉末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于许。参与护送汉献帝东归的安集将军董承在政权分配问题上与曹操产生了矛盾。董承后来官拜车骑将军,又是皇后董贵人的父亲。

建安四年(199),董承对外宣称(《三国志》说“辞受”,《资治通鉴》说“称受”,都是指自称接受)接受汉献帝衣带中密诏,要诛杀曹操,又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议郎吴硕等同谋。刘备一开始没有参与,后来曹操与之煮酒论英雄,刘备方才与董承同谋。后来,刘备逃离许都。

董承对王子服说:“郭汜当年有数百人,但曾击败李傕几万人,就看足下与我是否同心了!昔日吕不韦有子楚之后得以富贵,现在我和足下也是这样。

”王子服连忙推辞:“我惊恐而不敢当,而且兵力不足。”董承回答说:

“如果事情成功,就能得到曹操雄厚的兵力,还不满足吗?”王子服又问:“在京师有办事的人吗?

”董承答道:“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都是我的心腹。”双方定下密谋。

建安五年(200),董承阴谋败露,同谋者均被正法。

很多人把董承事件当作是汉献帝与曹操关系恶化的一个标志,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对。吕思勉在《三国史话》中就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我们来看一看史书记载。

《三国志·先主传》说:“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辞受帝衣带中密诏,当诛曹公。”很多人会误解为汉献帝下密诏给董承,实则不然,因为“辞”是宣称的意思(《资治通鉴》改为“称受”,意思更明确)。

这就是说董承自己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的密诏,那么董承自己说的,可信吗? 所以说《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对衣带诏的真实性表示了怀疑。而袁宏的《后汉纪》直接表示否定,连衣带诏这三个字都没出现。

范晔《后汉书》倒是持肯定态度。《后汉书·董卓传》说:“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

”[3] 《后汉书》成书过晚,在史学价值上不能与《三国志》相比,比较抹黑曹操。董承是牛辅(董卓女婿)的余孽,是西凉系军阀,怎么会是公忠体国的人呢?另外,在曹操迎奉天子初期,他与汉献帝关系不错,皇帝怎么会让董承杀曹操呢?

这只不过是曹操与董承的矛盾而已。

三国“衣带诏” 是怎么回事,能详细点么? 谢谢`

5楼:种花家的小米兔

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汉

献帝时,曹操迎奉天子迁都许县,与汉献帝发生矛盾。汉献帝用鲜血写出诏书缝在衣带里,秘密传给董承。董承对外宣称接受了汉献帝衣带中密诏,与种辑、吴硕、王子服、刘备、吴子兰等**曹操。

建安五年(200)正月,事败被诛。

汉献帝不堪曹操的专权,(建安四年春三月)把血书密诏藏在衣带里,赐给车骑将军、国舅董承谋刺曹操,车骑将军、国舅董承并工部侍郎王子服,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昭信将军吴子兰,西凉太守马腾, 太医吉平以及“左将军刘备”等人共同密谋除去曹操,(建安五年元宵次日)事机败露,曹操大开杀戒,将董承等人满门抄斩(马腾离京、刘备出走),至此曹操仍余怒未消,带剑入宫,将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董妃杀死于汉献帝面前。

《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用准确、传神的语言表达力,以严密、系统的组织力,加以驰骋难羁的想象力,通过严谨的结构层层铺垫,把这段故事渲染到高潮。

6楼:纵横竖屏

衣带诏就是藏在衣带间的秘密诏书,一般是为了传达秘密的信息。

衣带诏案:

东汉末年,曹操迎奉汉献帝迁都于许昌。参与护送汉献帝东归的安集将军董承在政权分配问题上与曹操产生了矛盾。董承后来官拜车骑将军,又是皇后董贵人的父亲。

建安四年(199),董承对外宣称(《三国志》说“辞受”,《资治通鉴》说“称受”,都是指自称接受)接受汉献帝衣带中密诏,要诛杀曹操,又与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议郎吴硕等同谋。

刘备一开始没有参与,后来曹操与之煮酒论英雄,刘备方才与董承同谋。后来,刘备逃离许都。董承对王子服说:“郭汜当年有数百人,但曾击败李傕几万人,就看足下与我是否同心了!

昔日吕不韦有子楚之后得以富贵,现在我和足下也是这样。”王子服连忙推辞:“我惊恐而不敢当,而且兵力不足。

”董承回答说:“如果事情成功,就能得到曹操雄厚的兵力,还不满足吗?”王子服又问:

“在京师有办事的人吗?”董承答道:“长水校尉种辑、议郎吴硕都是我的心腹。

”双方定下密谋。

建安五年(200),董承阴谋败露,同谋者均被正法。

何为衣带诏,衣带诏事件是怎样暴露的,吉太医是什么样的人

1楼 1483948383恐 汉献帝时,曹操擅权,将篡夺帝位,献帝将秘密诏书缝在衣带里,托国舅董承带出宫外,这就是 衣带诏 的由来。董承病,和太医吉平密谋,董承家奴向操告密。吉平在给曹医头风时准备下毒,被早有准备的曹操识破,操监禁董承 王子服等。 曹操搜出了带诏并义状,整个事件失败。 吉平遭严刑拷打...